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优秀作文

2023年聆听作文范文【5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3-08-23 手机浏览

聆听作文篇1

我是个双面的孩子。或许只有我自己这么认为。我称自己是“孩子”,因为我不想这么快长大,承受之前本没有的烦恼。而我又是“双面”的。因此,骨子里的那种叛逆又告诉我其实我是盼望长大的,是盼望冲破一切禁锢获得自由的。

我渴望自由,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剑客一般无拘无束,闯荡江湖,毫无保留地展示内心汹涌的情感,或狂喜,或悲痛。而现实中,我只能做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中学生,整天重复单调乏味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岁月无情流逝,蹉跎着我的青春。人生在世,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渺小的存在,谁也无力改变岁月那如刀般的摧残。但我相信,我们的命运与存在的价值是由我们自己把握的。我们无法改变青春的走向,却可以改变它走过的方式。

于是我努力奋斗着,想为我的生命谱上一曲生动的乐章。然而我力不从心,命运注定让我只能成为一滴小水珠,在博大的海洋中漂荡。风吹过,泪无痕。我一遍遍叩问心扉:我到底应前往何方?然而前途亦虚亦实,目标清晰明澈,过程却迷幻未知。回望已走过的路,一步步脚印正随着岁月渐渐风化。伴随着迷离的花香,像一团团蒸气一般徐徐升起,又在高空消逝。我不知为了那个目标还能坚持到何种程度,因为我并不知为了它还将放弃什么。太多的压力将我的幻想粉碎,我将把过去拥有过的美好记忆珍藏在内心深处,用华美的纸与丝带封存,又装入坚固的铁盒中。我太怕失去这一切,却忘了记住它们只是为了在困窘的黑暗中燃出一丝光亮,一片希望。我固执地在人生道路上独行,无人相伴。我需要知己,而不是单纯的朋友。我渴望知己,甚至自欺欺人地将好友看作知己。可逝去的光阴一遍遍向我证实,她们并不是。她们并不了解,那个在斑斓面具背后的真正的我。

在寂廖无人的黑暗中,在静谧无声的黑夜里,我才真正触摸到了那个真实的自我。她向我微笑着,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陌生。她说:上帝不会眷顾任何人,上帝是公平的。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都来源于他们自身的创造。如果你甘愿忍受寂寞与平凡,那么,别人永远不会发觉你那耀眼的光辉!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但价值的多少却是靠心去衡量的,心决定一切。色彩的叠加是有规律的,叠加的色彩越多,颜色就会越暗。而太阳却能把那七彩的颜色融洽地结合,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人生遵循色彩叠加的规律,但我也可以像太阳一样,将一切压力化为动力,散发出我特有的光芒。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渺小的水珠,但这并没有界定我的颜色。我同样可以作为一滴红色的水珠,染遍四周的浪潮,然后随之浪迹天涯。

风渐渐停歇,天很蓝,云很白,阳光很明媚,恍若被一场春雨洗涤过一般。正如我的心情。聆听心声,我知道,我已不再迷惘。人生的道路蜿蜒曲折,但我已有驾驭这种突变的能力。放手一搏,去开创我所憧憬的未来!


2020年聆听作文范文

聆听作文篇2

聆听雨声,可以洗耳;聆听雨声,更可以净心。

-----题记

喜欢听雨,因为雨声是一种与繁杂社会格格不入的天簌之声;是一种悠悠的爽朗之声;是一种洒脱澎湃之声。雨声,是净之曲,永远地牵动内心深处的那一份纯真。

聆听柔情的小雨,小雨的脉脉绵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听春雨,似乎听到小草在沙沙发芽的声音。这种雨声好像夜晚茉莉花飘出淡淡的清香,不绝如缕。听小雨让我想起李清照,她的词与人一样,给你留下淡淡的景,淡淡的愁,打在梧桐叶上,点点滴滴,永远牵动了离人的心。想起了柳永,“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把对朋友分手的依依惜别的哀愁在凄清的环境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融入悲凉的场面中去,是离愁。这时,静谧无声,倚着窗儿,一夜听雨静无眠。这雨声,可以拂去纤尘。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这是聆听中雨的利索和爽朗。中雨声就是打在芭蕉叶上的清脆,均匀细腻,犹如潺潺流水。正如沈从文先生笔下给我们谱就了一曲清新爽朗的乐曲,听到湘西水轻轻流淌,听到船夫纯朴的歌声,听到翠翠和爷爷美好生活的心声。又想起王维,他的诗是“清泉石上流”的清快。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谱成了一曲自然的乐章。聆听中雨,让人感觉爽朗欢快,冲走心灵的烦恼。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是聆听大雨的洒脱,大雨的激昂澎湃。听大雨声让我想起李白,他梦游天姥山像一位登山者的无畏无惧在倾盆大雨向上攀爬,任衣衫尽湿,像大雨纵横肆虐一样豪迈放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肆无忌惮让人变得洒脱奔放。

聆听作文篇3

当风雨消逝在遥远的苍穹,当飞鸟掠过那方蔚蓝的天际,当花儿吐出欲滴的娇蕊,心灵,亦开始聆听这世间窸窣的呓语。

春光旖旎的清晨,当第一缕穿过黎明薄雾的阳光洒遍田野时,太阳的步伐便成了人间之声。勤劳朴实的农民们草草地吃过早饭,便拿着锄头向那曾经洒下他们汗水的土地中,投入了繁忙的农事。播种,浇水,施肥,把满满的希望栽在了肥沃的土地里,等待着破土而出的小生命,等待着秋日丰收的硕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是,还未等它们结出绿色,农民们黑黝黝的脸上就荡漾着如暖阳似的纯朴的笑容了,恰似柔风飞扬。

沉闷夏日的午后,当躲在树隙间的知了向人们倾诉着它的悲哀时,天边的飞鸟也不知什么时候飞到了这鲜绿的丫杈上,微闭着眼睛,聆听着夏日的骄阳。空气中略带湿润的味道在微微地酝酿着那一片醉人的桃红,沁人心脾的芬芳也在空气中弥漫开了。翩跹的蝶儿,也慵懒地侧卧在沾满水滴儿的花蕊上,贪婪地吮吸着花蜜。风儿轻轻地踱过去,它们似乎有意识地摇了摇头,唯恐别人发现它们心里的小秘密,也许,正在咧嘴偷笑呢。

金秋十月的傍晚,当树上的蚂蚁第一次乘坐免费的“列车”到达地上时,夕阳的艳红已经点染了半边天。落日的余晖洒在浮云那白净的脸儿上,灿灿地笑开了。大雁们拍打着翅膀向那似水的夕阳远去,殷红的枫叶在沙沙作响,那是它们的窃窃私语吧。此时,青蛙也在不远处的荷塘中呱呱乱叫,好像在对大雁们的不辞而别为之动容,眨巴眨巴眼,也许想着什么事。

冬季明净的夜色,当月牙儿爬上树梢羞答答地窥视床上的你时,何以不曾触到那略带娇涩的脸儿?忽忆起苏东坡的句子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虽不曾有竹子柏树,但那星光月色,怎会错过不去聆听那舒心的音韵?细细静听,仿佛夜也沉睡了吧。

自然之声,可以拭净那沾满尘世污垢的心灵,可以柔和那浮躁豪华的心情,可是,为什么总会有人对它视而不见呢?还记得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谈过:自己没有的东西一味地追求,但有的东西却不懂得欣赏。在她的生命中,她渴望光明,渴望声音,可我们有眼睛有耳朵,又认真地看过、听过这世界吗?我们的五官,如果只是一种生活的`便利一种形体的完美,这将是多么的悲哀呵。

只有我们打开心扉来聆听,聆听这世界的言语,才会发现生活的美好,寻找人生的乐趣,体会自己的所在价值。

抬头仰望,那一米阳光,那一米射进心房的阳光,好像在触动着某根神经。

聆听作文篇4

我曾无数次从这里走过,弯曲的土路,漫天的沙尘,拉干草的高头大马,还有一棵棵带着麦香的树......

奶奶家的麦地就在这里,此时麦子已经割完了,剩下一片高高低低的麦秆,油菜在浇过水的土地中,随着风窃窃私语,闪着荧荧的光……还有那棵大杨树,挺挺的,傲然的看着周围一片片黄澄澄,绿油油的土地。我走上前来,抚摸着树干上粗糙的皱纹,看着肥嘟嘟的毛毛虫蠕动着身体往上爬,眼前突然浮现出一幅幅似曾相识的图画:三岁时,来到这大大的园子里,摘一个半生不熟的苹果,照一张花花绿绿的相片;刚上一年级,晚饭后,蹬着小腿在这里又蹦又跳,那时的杨树,也不过和我一样高;夏天,炎热的夜晚,一人偷偷的跑到这里,捉一两只癞蛤蟆……我静静的看,静静的想,想那久违的儿童世界,我多么想在这家乡的土地上奔跑,打滚,哪怕摔一个跤,也是快乐的……一股猛烈的风吹了过来,叶子“沙沙”地抱怨着,一两片随着风飘了下来,毫无生息的躺在地上。我慢慢地拾起两片掉落的树叶,把它们夹在了树杈的缝隙里,因为每一片叶子都是我童年中的一件小事,它们应永远依抚在那粗壮的童年的树干上。

风还在吹着,我静静地坐在充满香气的田里,看着一片片翠绿的叶子在树干上跳来跳去,显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细细地品味这颗伴随我九年的树所发出的声音。我可以听到,这棵树,这久违的老友,在高歌,唱着一首完整的、童年的歌……

聆听树的声音,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心声。我喜欢坐在坑坑洼洼的土地上,听着这布满我足迹的白杨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