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优秀作文

留白的范文作文600字(作文 留白)

来源:其他 时间:2023-09-02 手机浏览

留白的作文篇1

留白,是一种“以无胜有”的境界,能予人以思考和想象。

纵观古今,艺术瑰宝从不吝啬留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一扁舟、一江边垂钓渔翁而已,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江上烟波浩渺,满幅皆水。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书法艺术上,枯笔的美感和价值不容小觑。宋黄伯思《东观余论》记载:"取其若丝发处谓之白,其势飞举为之飞。"枯笔产生的"飞白",加强了书法的韵律感和节奏感,遒劲奔放,墨彩淋漓。书法家的功力也在枯笔中充分显现出来。

同样,留白在文学界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眼看着诗人即将大功告成,末句的“可怜白发生”,陡地一转,化雄壮为悲壮,充满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和无奈。莫泊桑这位“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更是把留白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试想一下,小说《项链》的结尾假若变成玛蒂尔德和佛来思节夫人因丢项链而发生正面冲突,则小说主题将势必囿于是非善恶的人性道德层面。但他不落窠臼,高妙地放眼社会,含蓄却深刻地暴露了社会问题。结尾处的绝妙留白,不仅耐人寻味,陡增故事的悲剧性,而且表现出的社会的不合理性引人深思。

文学艺术上尚且需要留白的技巧,人生不更是吗?胃装太满会胀痛,心填太实会呆滞。所以不论物质上、精神上,人生都需要留白。对此,童话大王郑渊洁颇有感受。他在文章《我小时候什么都不会》中写道:“专家告诉我,新车初驶时要中速行驶,这样才能保证它在中青年时可以高速行进。如果在汽车的.儿时就提速,它到中年就跑不动了。人生的童年相当汽车的初驶。”可是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有郑大师的觉悟。现实是,至今仍有很多人未体会到人生需要留白的真谛。

其实,人生的留白,就是给自己留下潜力,给他人一个空间;留白的人生,更是一种智慧人生。“导弹之父”钱学森,在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后写信给周总理,主动要求辞去院长职位,给年轻人一次成长历练的机会。同样是与人接近的鸟类:麻雀和燕子,麻雀却不怎么讨人喜欢,而燕子则不同。原因是麻雀离人太近,叽叽喳喳令人厌烦;而燕子会适时搬走,等人们想它们时,春天也来了。看看如今的言情小说,续集、废话一大堆,无病呻吟,根本不懂得留白;而一些大家懂得留白,给自己一次封笔,也给生活一分闲适。

但“留白”并不等同于“空白”。把握好留白的“度”,把握自己的智慧人生。

留白的作文篇2

夜,凝脂般地沉重着,深深地夜色如钝斧一样,一声一声地砸在我的心里。

推门出去,信步踏着夜色而走,才稍有了一丝凉意。河边的树影重重叠叠地挤搡着,化不开的浓墨般执拗着,惹得我一阵烦乱。突然一阵不胜娇羞的凉风袭来,跌撞在我身上,又仓惶逃走,竟落下了一阵清凉之感。眼前又一亮,却见丛丛的树桠随风舞动,悄悄地给夜幕的舞台留下一片空白来,无数丝丝缕缕银丝般的蟾光从留白处落下,满地银霜。

我心中一亮,仿佛卸下来万斤重担。静青地听着夜轻轻缓缓地呼吸着,我心中一阵恍惚。

思绪纷飞间,竟可明晰看到欧阳修畅游山亭,一壶酒醉不畏老的豁达;柳子厚漫步山野,自比西山凌风特立的潇洒。也许太白正纵身白鹿飞跃青崖,素白的冠带正随风翻飞,扯出一抹天地山间异常和谐的灵动与飘逸;也许李商隐正倾听巴山细雨,回望曾经沧海,畅想夫妻共聚秉烛剪灯花彻夜长谈,静谧的夜雨正凭风飘洒,润湿他的思念,见证他的情长。也或许杨国忠正僭权弄位,争名夺利,心中被钱权的闪耀满满占据,不留半丝空白;达官贵人正奉承拍马,竭尽一生,匆忙百世间只为名利,空丧了芳华……

又一阵风袭来,吹散了思绪。一声叹息沉入夜色,似有还无。月色不停地洒在我的身上,把玩着我的神思。树枝间一泓清水细波微荡,反握起银丝,仿佛要深深地嵌进胸怀里,明明朗朗的月亮随波一阵摇曳,扶柳般柔和地落进我的视线里。

黑夜试图消退白天的记忆,但我还是敏觉地嗅到一丝气息。正如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穿梭其中的人们填补了最后一丝空白。忙碌一生,奔走挣命,几千年的追求还是不愿舍弃。名利,名利,生前的虚荣,死后也只能为他人利用,这虚伪无用之物竟有如此的`力量,填满了人们心中所有的空白。没有风没有月没有树没有河,所有的呼吸只有自己,三世轮回不愿回首,匆忙来了又去,倒也给这世界空留了些怅惘的空白。

我怅然望一眼那树间的绚烂,轻轻地走向深处。那些月光更多的地方,为人们留月。


留白的作文

留白的作文篇3

芳凌波不过横方塘,留白处,是闲意。锦瑟年华谁与度?但目送,尘去,留白处,是情意。

曾领读过唐人的诗,诗句简短皆赋深意,诗景寥寥却充斥画意。当诗人要表达什么,似乎在诗歌里一字不提,然而那浪漫的思想却又字字关情,让人“望眼欲穿却不透其意。”此刻我正读赏着留白,寻觅间,蓦然回首,那“意”却在寂静留白处。诗人留下的是思想的蝴蝶,翩飞了百年,寄予后人以遐想的空间。留白不是等于无,更像是无中生有,然而在这里,它的贬义早以不复长存了。这一片净土,像是一颗水晶透视整个世界。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无题是何处?是留白处。月下花榭,锁窗朱户,留白最是动情处。

有那么一群人,请让我以留白相送。

他是英国物理学家罗素。在战乱纷争的年代,黄土地上民不聊生,他来访中国时,驻留在四川。硝烟弥漫了整座城市,但仍没有阻挡他想要去领略峨嵋风光的愿望。他希望在混浊的年代寻找一涸清澈的甘源。峨嵋山刀锋险阻,路途中,轿夫们小心翼翼地送罗先生抵达山顶,青葱的林木,争相的花朵,还有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

过程中,罗素扪心自问:这么艰难的路,他们真的就毫无怨言吗?真的就不会想为什么自己不是坐轿的而是抬轿的?当轿夫将罗素安全放下,他仔细观察了每个轿夫的表情,他们有说有笑,如同往常一样。这一幅画面一直停留在罗素的脑海里,就像一个警醒的时钟时时刻刻都在击打着年轮。

后来便有了罗素在《中国人的性格》中说道:“千万不能用自己的态度去看待别人的'幸福。”轿夫们的无言并不是屈服,而是选择了留白,选择了用心灵的声音说话,这就是幸福。或许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释怀,给生活一点洁白的空间,默默的维护这片不可侵犯的神圣土地。

在一河灿星下,无数个留白被点亮,像是一盏盏启明灯,为人生开启一扇宽广的大门。

无论是孟佩杰的孝义,选择将留白化作帧帧孝心,赋予留白最完美的解释;无论是侯逸凡的沉着冷静,选择在留白处,给世界一惊叹,这都令我们深受启迪。

面对前辈,看看我们,是沉浸在“温一壶阳光下酒”的柔情中“不知今夕是何年,”还是在“此情不关风和月”的柔媚中浑浑噩噩?

为自己存封一片留白,从此抱紧了一个纯洁伟大的灵魂。大千世界,尽“彩”其中。

一颗灿星从此陨落,秋白不朽!

留白的作文篇4

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留白”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语言之一。中国画确实博大精深,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

画面需要留白,生活何尝不需要呢?林语堂曾动情地讲:“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我想这便是留白吧。学会为人生留白,如同白一样淡而实醇,简而实繁,宁静悠远而坦然,那么,一切足矣。

小时候与父亲下围棋,经常是两三招就败掉了。

父亲就在旁笑我。“总想多占位置,挤得满满的,要留白呀!不留白,以为全盘都是你的,那就全都堵死了,其实很快就输了。”

当时我不明白,直到看到青源大师下棋才领悟。围棋的开盘讲究布局,有的人重四角,未待坐定便急不可耐地圈住四点虎视眈眈。而青源大师却敢于先着手点开元,心中一点,四面留白,便看穿了世界。

留白无疑是一种智慧。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即为此意。世间懂得留白的人多,识得留白的人少,会用者更是寥寥。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余白,即便是不懂画的人,也能一眼看得出中国画和西洋画最不同之处:西洋画,满;中国画,空。梵高浓墨重彩成为惊艳传世之作,齐白石水墨丹青也是画界传奇。同样,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这其中,体现的是留白的方圆之道。

其实在人与人交往中,也要注意“留白”的艺术。我认识一朋友,每次见面,她说话似乎没有终结的'意思,她始终是谈话主角。学会倾听,给谈话留个空白,给别人一个缓冲。古人云:话到舌间留半句。就蕴含了一定的谈话艺术。言语如江水滔滔并非口才好,有时,恰会让人产生反感。适时的停顿,眼神的探寻和交流,会让交谈在一种默契中缓缓流淌。

留白也是一种境界。中国画中,在作品留白,从而达到一种“无笔墨处皆成妙境”的淡美意趣。人生中,多点留白,一张一弛间才会获得一种平衡。有的生活,像一些老城区,密密挤挤,见缝插针建满房屋,没有休闲的去处,这种环境,多半不受人喜欢。相反新建城区,多是绿荫夹道,适时地留一处草地花园,给心灵宁静。

为人生的留白,让你看起来更为丰富。一个会布局的人,永远不会把人生塞得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