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中优秀作文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15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2-25 手机浏览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1

现在只要有钱,便可以买到款式多样的衣服,可谓称得上衣来伸手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位”造衣“工臣”渐渐消失在大家眼里,那就是――缝纫机。而我家,到现在还有这样的一台“老古董”。

那台缝纫机是外婆给妈妈的.出嫁嫁妆,每当看到它,妈妈便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从妈妈小时候开始,外婆就教她做很多事情,洗衣做饭都不在话下。妈妈每次说不想学,外婆就会对她说:“这是为你好,应该尽早独立。”

后来,外婆说要教妈妈做衣裳。外婆带妈妈来到缝纫机前,外婆先在缝纫机旁边讲着操作方式,妈妈坐在小凳子上,脚不停的上下踩着踏板,踏板发出清脆的响声。外婆一听这脆响,连忙阻止了妈妈:“再这样,里面的线都乱了。”妈妈停止了,外婆又把操作方式仔细讲了一遍。看外婆教的那么用心,妈妈也开始认真地听。

然后,妈妈开始操作,她将布料放在针头下,开始制作衣服。妈妈脚踩着踏板,一阵缝纫机“交响曲”响起。下半部分布料放歪了,妈妈将它摆正,不料,上面正在运行的针插进了妈妈的手指,卡在了肉里。妈妈一下子慌了,幸亏旁边还有外婆。外婆将针拔出来,又用镊子将线头挑了出来,血一下子崩出手指,外婆心疼地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啊,早知不让你学了。”妈妈的手虽然破了,但是外婆的话却让妈妈的心暖了许久。自此,妈妈开始认真的学习外婆教给她的所有生活知识和技术。

现在这台缝纫机虽然生起了铁锈,但妈妈一直没将它丢弃,因为这台缝纫机包含着外婆对妈妈的爱!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2

一缕淡淡的轻烟从厨房里飘出,那烟可有着浓浓的味儿。轻烟是从一个瓦罐子里袅袅升起的,它的肚子里可装着当归、茯苓、地龙、南北杏和半壶翻滚的水呢!这个老物件就是我家的中药壶。

别看这个老古董已经有很长年代了,甚至比我还要年长,但它的业务能力还是很不错的。有几次一天晚上要熬三剂药,它也不在话下。它的表面遍布着深沉的深褐色,在接触火苗的地方稍有一些乌黑。药壶的盖子是一块大小正好的圆木块,那正是中药壶的“鹤发”,上面穿着一条锈迹斑斑的铁丝,方便打开。

中药壶有一个很粗的把手。记得妈妈以前为我煎中药的时候,总要拿一块湿布放在把手上,用很大的力才能把这个带水的药罐子提起来。小时候并不喜欢喝中药,那股浓烈的药味令人作呕,那药中的苦就像“明枪”一样,直击味蕾,令人难以下咽。还有那中药里的药渣,沉在药底,无法下咽。大口大口,咕噜咕噜地咽下,余味久留,那药便到肚子中去了。

如今,厨房里的中药壶依然在无声地工作着,它长长的壶嘴仍有缕缕轻烟直冲天空,它的肚子中仍有着慢火煎熬的`中药。有时,它看起来仍像一棵被砍掉了枝丫的树干,有时又很像一个胖小孩叉着腰在抓着一缕轻烟,有时又像一位深沉的老者,身着褐色长袍,给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我试着慢慢将手伸向那缓缓上升的轻烟,触摸着中药的温度,那是多么温暖,又是多么热啊!

“小心别烫到手啊!”妈妈的话让我把手从中药壶嘴上移开了,但手心依旧保留着中药的温度。

是中药壶养育了这有温度的中药,它是个老古董,守在家的一角,永远都那么炽热。它是一个老物件,更是我家必不可少的一员。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3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爷爷房间大衣橱顶上,有一个黑漆漆的小木箱,这个小木箱已被岁月磨损得破烂不堪了。但是我知道这个小木箱里面都是爷爷的“宝贝”。

天气好的时候,爷爷时常会把小木箱小心翼翼地取下来。轻轻地打开小木箱,里面杂七杂八很多小物品,每一样爷爷都宝贝的不得了。其中有一个用牛皮纸包裹地小册子,他尤其珍视。小册子的封面已经斑驳陆离,轻轻一摸,纸屑都会脱落下来,依稀能看出是一本购货证,翻开小册子,里面夹着几张边沿发黄的粮票。

每当这个时候,爷爷就会轻轻地摸着我的脑袋,跟我将当年的故事。他说当时买粮食要票,买肉要票,连一分钱一盒的火柴都要票。每天早上天还是蒙蒙亮的时候,爷爷就拿上证票和钱,拎着袋子,出门了。因那时物资匮乏,供应量有限,大家都想买到粮食,所以等他赶到粮店门口时,总是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爷爷说,买粮食最痛苦的是冬季,站在看不到尽头的队伍里,呼呼地北风迎面吹来,好像小刀子刮在脸上生疼。寒气从脚底窜上来,腿逐渐被冻麻木了。于是有的抱着胳膊在原地跺脚,有的捧起双手缩着脖子对着嘴哈着气取暖,还有的随手捡起一块砖头垫在屁股底下佝偻着身子坐在避风处。

我听到这儿不禁愣住了,为什么要票证呀?超市里食品琳琅满目,取之不尽,吃饭叫个外卖不就行了吗?还有杭州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整洁的.街道,哪里来的砖头呢?爷爷乐了,那时候,我们国家经济比较困难,大家饭都很难吃饱,哪有多余的粮食做外卖呀……

看着这陈旧泛黄的老物件,听着絮絮叨叨地爷爷讲着过去的故事,我逐渐理解这个票证所代表的含义。它是那个时代人们对贫苦和饥饿的抗争史,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在享用时不要忘记当年的艰辛。这个老物件—购货证和粮票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烙印,我会像爷爷那样珍藏它。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4

也许每位同学都有自家的老物件,我家也有不少老物件。今天,我要向给大家介绍的,那就是过去江南省造“光绪元宝”银元,他是我奶奶的老祖宗传下来的。

一次双休日,我问奶奶我家有什么古董,奶奶向我招招手。我来到奶奶的房间,看见奶奶从橱柜里取出一个布袋,又从布袋里拿出一块用红布包得严严实实的沉甸甸的东西。我不解地问:“奶奶,这是什么?”

“是银元。”奶奶一边告诉我,一边把红布一层一层地打开。

啊!红布中间露出三个圆圆的银白色的'东西,我想,这就是奶奶所说的银元吧。

“奶奶,家里的银元哪来的?”奶奶说:“是你老太在那时候帮人家干活,做好事,人家给你老太的,老太舍不得用,到了现在,就传给了我。”

我从奶奶手中取出一块银元仔细观察起来:银元直径大约3.3厘米左右,比现在的一元硬币大两圈。银元的一面中央圈内写着“光绪元宝”四个字,其中“光绪”的“绪”和“元宝”的“宝”二字是繁体字。外圈内上下分别写着“江南省造”和“库平七钱二分”,左右各写着“戊戌”二字。另一面正中央盘绕着一条龙,外圈的“江南省造”和“库平七钱二分”是用英文写的。

我问奶奶:“这些银元你为什么到现在还收藏着呢?”

“孩子,你不懂,现在这些银元可值钱了,每块银元要值几千元的。”奶奶神秘地说。

“啊!这么值钱?那为什么不去卖了呢?”我瞪大眼睛深感疑惑。

“孩子,这你更不懂,现在这些东西越来越少了,说不定今后还会升值。再说,家里现在又不差这钱用。你好好学习,等你将来你有出息了,出国留学需要钱,那时候,奶奶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来的。”奶奶说着眼睛里发出奇异的光芒。

奶奶啊,奶奶,您的用心是多么良苦啊!

奶奶,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决不辜负您老人家对我的殷切希望。

长大挣更多的钱孝顺您!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5

洁白的墙壁上,一把老蒲扇静静地倚着,那是奶奶用了很久的老物件。

老蒲扇的蒲叶上落满了灰尘,布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圆洞,阳光可以透过它们,洒落在地,这一束束阳光像一位舞者,跳着优美的拉丁舞。蒲叶周围的一圈布也已脱落了许多次,老蒲扇的手柄,原本表面有些凹凸,可现在,光滑坚硬,仿佛被抚摸了无数次,在阳光的照射下,隐隐发亮。

虽然老蒲扇很旧了,但奶奶只是修补,从未想过扔掉。对此我也有些奇怪。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大黄狗躲在树荫下,“呼哧呼哧”地吐着舌头。窗外的大树上,知了在唱着夏天,窗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床前,那就是我的奶奶。她手持蒲扇,手臂轻柔的一上一下,挥舞着,那时我还小,便在这徐徐清风中熟睡了……

这时奶奶突然发现,蒲叶边缝的一圈布松动了,便轻轻地叹:“你也老了,我也老了,孙子都长这么大了。”话音刚落,便一手拿针,一手捏线,为老蒲扇做起缝补,可奶奶的老花眼度数很高,穿一次落一次,奶奶扶了扶眼镜,没有放弃,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将线穿入那细细的针眼中,她一手紧紧捏着针,一手轻轻扶着蒲扇,好像呵护着自己的小宝宝,上一针,下一针,后面跟着的线上下翻飞,如同一条能腾云驾雾的长龙,在蒲叶间飞舞着,这时,幼小的.我醒来了,见奶奶在缝蒲扇,便问奶奶:“这蒲扇都这么旧了,为什么不扔掉呢?”奶奶笑眯眯地摇摇头:“乖孙子,这把蒲扇比你爸爸还大好几岁呢,他身上有许多许多的故事啊……”我静静地聆听着,顿时整个房间安静了下来,听不到蝉鸣,也听不到狗叫,仿佛时间也静止了,听着听着我眼前又朦胧起来……

写到这里,我向窗外望去,风景与那日是一样的,烈日炎炎,蝉声阵阵,我不禁写下,朋友啊,呵护那些老物件,带上那些绽放的旧时光,就算变了样,也要好好珍藏!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6

我家阁楼上至今还搁着一台老式黑白电视机,这台电视机,14英寸天马牌的,屏面虽然很小,但在当时收看效果非常清晰,也就是这台电视机,曾经给我家以及村子里的乡亲父老带来无尽的欢乐和多彩的回忆。

话说当时,全乡找不到一台黑白电视机,唯独我家是真有这么一台电视机,其实,听我爷爷讲,这台电视机也是来得太突然,因为当时家里条件并不富裕,吃饭都成问题,根本买不起。只是爷爷是建筑手艺人,70年代流行土砖房改造红砖房,爷爷身上仅有的200元现金还是借阿姨订婚款,用这200元现金在老家地皮上建起了一栋5大间红砖房,完工那天,奶奶娘家亲戚作为贺礼赠送过来的黑白电视机。

有了这台电视机,我家就开始热闹起来。晚饭后,家里人就把所有能坐的桌椅板凳,统统排放在院子里。听说我家有电视看,整个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闻风赶来,大家落座时说,这么整齐,到了电影院似的。爷爷说当时比电影院还舒坦呢。大家有说有笑,爷爷递烟,奶奶便拿出瓜子花生之类的东西让大家吃。有时候电视剧还没到点,大家谈谈地里的农活趣事,八卦七姨娘八姑子的.生活趣事,甚至把别人上辈子的糗事拿出来晒,真是其乐无穷啊。那时,不管是新闻联播还是电视剧,大家都看得入迷。好看的电视剧,父老乡亲无论是双枪农忙,都会准时来看。

时代在变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各家各户都买了电视,爷爷家的黑白电视也换成液晶高清电视了,客厅里有,卧室里也有,屏幕大,看上去特别清晰。爷爷说过去电视看得太伤眼睛,有时信号不好,不得不转动天线调整,甚至有时手离开天线就又变模糊了,声音沙沙响,根本不像现在看数字电视,图像逼真,没有一丁点杂音。爷爷说:“过去频道很少,调来调去也就两三个台,哪像现在网络一搜,应有尽有。”

现在黑白电视、普通彩电早已淘汰,电子产品种类繁多。而爷爷家的那台老黑白电视机,奶奶还是收在阁楼上,这可能是老人的一种怀念和留给后人的多彩记忆吧。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7

在我外婆家里,摆放着一台老式缝纫机,尽管外婆多次搬家,但总也舍不得丢弃它。这台老式缝纫机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产物。我常常盯着它看,想知道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呢?

午后,我又再一次问起这台缝纫机的故事,外婆搬来了两张板凳,坐下,娓娓道来。她说:“梓祺,你知道吗?这台缝纫机是我当初节衣缩食,花了两个月的工资—50元,好不容易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二手货。你可别小看这台“蝴蝶”牌缝纫机,它算起来有50多年了,也是当时最像样的家当了。不仅如此呀,那时候我们全家人的衣服都是外婆用它做的……”听到这,我竟扑哧的一声笑了,原来这台缝纫机的年龄比我妈妈的年龄还要长呢。

我又继续追问外婆:“那你现在怎么不用这台缝纫机了呢?”外婆笑眯眯地回答道:“老婆老了,眼睛老花看不清楚了,手脚也没有那么灵活了,做出来的衣服都已经过时啦。再说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商场里的衣服既时髦又便宜,买买还非常方便,没有人再愿意去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做这些老气的.衣服了。”

听着外婆的讲述,在看着这台布满凹凸不平划痕的缝纫机,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外婆坐在缝纫机前,双脚踩着脚踏板,随着阵阵“吧嗒吧嗒”的声音,一件漂亮的衣服就完成了。心急的妈妈急忙穿上这件合身的新衣服围绕在外婆的身边玩闹着,开心极了。

这台老式缝纫机向我们展示了一段历史,让我们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看到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要认真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的未来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8

在我的家里,有许许多多新家具。可是有一个古老的陶罐,摆放在崭新的玻璃柜中,像很多新房子中的一座老房子。陶罐高约20厘米,底部和顶部直径大约是10厘米,它的肚皮很大,圆圆的,直径大约30厘米。颈部有四个环,用白色的麻绳串着。我不知它叫什么名字,爷爷说,这叫茶瓶。

茶瓶的身子是褐色的`,上面有最相互的波浪形花纹,深深浅浅的,都是褐色。用陶土烧制而成,往里一看,黑乎乎的。在颈部其中两个环的中间,还有一个突起,开了一个圆圆的口子,这是壶嘴,茶水就是从这里倒进茶瓶。壶嘴朝上,几乎与瓶沿齐口,这是为了防止茶水溢出。口子旁边围着四个环,麻绳从四个环中穿过,再打一个结,就形成了环,这既方便倒水,又方便走路时提着。

爷爷告诉我,这个茶壶在他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就有了。到爷爷大到可以种田的时候,去田里种地,渴了喝水全靠它。每次出门前,太奶奶就会在茶瓶里倒满水,口子上放一个小碗,把这个罐子的麻绳挂在扁担上,让爷爷带到田里。如果渴了,就从口子上取下小碗,把茶水倒到小碗里,这样就可以喝水了。特别在炎热的夏天,一定不能少了它。

爷爷回忆这段种田的时光,布满皱纹的脸上浮起微笑。我仿佛看到,许多年前,每天早上太奶奶拎着茶瓶,送他出门的情景。但是他后来参加工作了,不再种地了。为了怀念他那段的时光,爷爷就把这个茶瓶留了下来。

现在茶瓶已经被保温壶给代替了,于是爷爷把它放到玻璃柜里。我经常看见爷爷在擦拭着这个茶瓶,爷爷仿佛是在回忆着什么,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9

我们家有一只很老的收音机,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它很老了,因为那是爸爸小时候听过的收音机。它是一个黑色的长方体,你如果没见到,你很难想象它的大小,和现在老人跳广场舞的小收音机比起来,它简直可以算一个庞然大物了。它长约50厘米,高、宽约30厘米。在底端有一条银镀成的长条,上面写着青岛无线电二厂的字样。长方体正在表面上有一块玻璃,里面有各种刻度。有些收音机有天线,它却没有,据说是当时最先进的一种,电线被设计在了机体内部。

爷爷告诉我:你爸爸小的时候,每天早上都是听着收音机里的`新闻起床的。他可爱听新闻了。我每天起床的时候,会把收音机打开。你爸爸一听到《浙广早新闻》的前奏音乐,就准时起床!爸爸他自己刷牙吃早饭,把早上的时间安排得井然有序。可乖了。我听得入了迷,原来爸爸小时间是这样的。收音机陪伴了爸爸的童年时光,爸爸听着收音机,上学从来没有迟到过。

爷爷还说:你爸爸晚上睡觉时,也要听一会儿收音机,用它来了解外面的世界。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早上晚上爸爸听收音机的画面!怪不得爸爸的习惯那么好,准时起床,爱听新闻,这原来是这架老收音机的功劳啊!平时,爸爸也总是培养我多听新闻的习惯,这都与他自己的经历有关啊!

这只收音机,是当时与报纸、书籍等一样重要的,它是爸爸小时候信息的主要来源,让他了解了外界发生的事情。这台收音机,它贯穿起了两代人的回忆,是我们家重要的老物件。现在,因特网全球通用,人们了解世界的途径很多,收音机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但许多像我们家收音机这样的老物件,曾经对人类做出很大的贡献,它们不应该被遗忘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10

“叮铃铃,叮铃铃……”一串悦耳的响声,是银铃吗?哈哈,猜错啦!是我家的老物件,一个银制的长命锁。

说起这个长命锁就有些故事了。先来看看这个长命锁吧,简朴中流露出精致,看似简单确有着淡雅之态。银锁的正面有两条巨龙围绕着“福”“寿”二字,背面也是两条巨龙,中间有两位腾云的仙人,像是“福星”“寿星”。大概这个长命锁寓意应该就是福寿连绵吧。锁的右边有一个插件,长长的项链就被锁在锁里了,之所以有这个插件就是为了调节项链的长度。再看项链,两头挂了两个八卦,八卦背面还刻有几个字,像是“泰来足?”因为年代久了字有些模糊不清。字的四周还有几个小小的图案,看着像蝙蝠跟竹子。在古代蝙蝠就有“福”字意。竹子就是平安长寿的意思。一拿起这个锁,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奇怪的是这个锁没有银铃,却能发出悦耳的银铃声。我拿着银锁细细琢磨了半天,哦!原来是两个八卦跟银锁碰撞而发出的声音呢,而且银锁内部是空心的.,碰撞出来的声音更加响亮,自带音响的感觉。制作这件银器的工匠真是文武双全啊,让我自愧不如。

再来说说这个长命锁的由来吧!听我外婆说,这个老银锁是从我阿太的阿太传下来的。大约是民国二十几年的时候吧,我阿太出生的时候,阿太的阿太就定制了这个银锁,作为礼物送给了我阿太。食不果腹的时候,阿太他们宁可喝稀粥、吃水草,都没有舍得把它当了换粮食。然后阿太又传给了我外婆,在我出生那年,我外婆又送给了我。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

银锁虽不是很值钱,但上面流传着上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祝福,这是值得纪念跟传承的。这个老物件,我会好好保管并代代传下去……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11

大家好!我是一台缝纫机,关于我的故事,还要从小主人奶奶那一辈讲起。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的上海,那里的叔叔阿姨给我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蝴蝶”牌缝纫机。在1981年的一个早晨,我的女主人走进了一家百货商店,她东摸摸西挑挑,终于把目光落在了我身上。她以120元买下了我,准备把我带回了家。120元,在那时候可是天价啊!几个大汉将我搬上了一辆火车,我跟随着女主人来到了嘉兴。

刚到家里不久,我的女主人就结婚了,我作为嫁妆被装扮了起来。客人们来到我跟前,一会儿摸摸我,一会儿称赞我和女主人漂亮,我高兴极了。

我的女主人常常去一家叫“正春和”的布店买布,买完布便回来坐在我面前把一匹匹布变成她想要的衣服。我常常看到女主人用她的巧手麻利地把布剪成一片片,然后用脚踩着我又把这些布缝起来,一会儿一件漂亮的衬衫或裙子就出来了。那时我很忙,经常伴随着隆隆的声响度过一个个美妙的夜晚。过了一年左右,女主人的儿子出世了。女主人也变得更忙了,每天不是去工作就是为她的.儿子做衣服,而我也常常为自己能为他们一家做点贡献而感到特别幸福!

如果要问我什么事令我最难忘,那肯定是1995年的那个晚上,女主人单位加班她就把工作带回家做,一块块布料堆积如山,主人不停地踩踏着我,一边盯着手中的布料,一边把布料往前推,还时不时抽出绣花针缝两下……那天一直忙到了凌晨三点,我也累得头晕眼花,几乎快晕倒了……

十年前,我的小主人也出生了,随着时代的变化,我越来越没有用武之地了,但我并没有被他们一家遗忘,他们让我待在一个小房间里,偶尔女主人还会让我干补补衣服裤子之类的事。

我的故事讲完了,你有故事吗?我等着听你的故事……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12

有一天,外婆在家里翻箱倒柜,终于找出来了一个袋子,还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咦,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外婆神神秘秘地朝我笑了笑:“刘昊,里面有宝贝呢。”我立刻凑了上去,快速打开袋子一看:“啊,原来就是一些硬币大小的破铜烂铁,有什么稀奇的!”外婆看我这么不屑一顾,拦住我要走的脚步:“你再仔细看看,上面都写些什么。”我拿出几个,朝着亮光举着,仔细看看有啥奥妙。

这些小铁片都是是黄褐色,外形圆圆的,中间有一个正方形的小洞,洞的周围刻着四个大字,有些锈迹斑斑已经模糊不清,还有些勉强能辨认,有的写着“开元通寶”,有的是“乾元重寶”,有的是“康熙通寶”“乾隆通寶”。我不由奇怪,这些破破烂烂的小铁片,不会就是博物馆里展示的古钱币吧?为什么上面的字有些模糊,有些很清楚呢,是因为太老了吗?这些古钱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外婆告诉我,这些是外公当年在挖沙船上工作,不经意从长江底下连着沙石一块挖上来的。经过了千年的江水冲刷,钱币已经破旧,但外公还是当做宝贝珍藏起来。

我忍不住去问“小度”,原来开元通宝是唐代的开国钱币,为整治当时混乱的币制而铸造的,最初的“开元通宝”还是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呢!我手里拿着两枚钱币背面都是没有文字,正面的“元”字第一笔唐朝不同时期也不一样。我手里拿着可能是唐高祖、唐高宗时期的钱币,距今时间有的短、有的长,寶的“貝”内中间两横也是有长有短。百度告诉我,初唐的钱币正面的钱文相对较短,盛唐的字型变长,通过字形可以辨别1300多年的历史的,果然是宝物啊!而乾元重宝也是唐朝铸造钱币,面值大于开元通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还有康熙的、乾隆年代的钱币……

我不由好奇,千年前发生了什么故事,为什么这些钱币埋藏在长江底下。我也想穿越,到古代看看,看看古人怎么铸造钱币的,看看大书法家的提笔,看看崭新漂亮的古钱币。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13

今天写作业的时候,我无意中发现桌面的玻璃底下压着几张纸票。它们有些像平时用的纸币,只是小了很多。

我有些好奇,便问旁边的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奶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一看,笑着说:“这是粮票。”“粮票?怎么没见别人用过?是用来买粮食的吗?”奶奶点点头说:“是可以买粮食,它呀,现在已经是老古董了。”

听了奶奶的话,我仔细研究起来:粮票上有数字,就像人民币上的一样,三张粮票上分别写着伍市斤、贰市斤、壹市斤,那是不是对应粮食的重量呢?我询问奶奶,奶奶回忆道:“粮票是过去用的,因为粮食稀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粮食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东西,所以粮票就特别珍贵!”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奶奶见我迷惑的样子,就继续说道:“当时很多东西都得用票换。粮票用来换粮食,肉票用来换肉,布票用来买布。票都是按人头限量的,记得当时的粮票,是每人每个月十斤左右,里面还搭配了高粱、玉米、红薯之类的,哪够吃呀!”

望着粮票,我发现上面有一张还有一行小字,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难道这张粮票全国各地都能用?还有一张粮票上面写的是“江苏省地方粮票”,是表示这张粮票只能在江苏省才能用吗?

我发现了新大陆似的`,问奶奶是不是我猜想的那样。奶奶点点头,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那时的肉票就更少了,春节时,才弄到那么一张两张,全家人巴望着,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听了奶奶的话,我脱口而出:“好庆幸我生活在现在这个年代!”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14

黄昏,夕阳的余晖如缕缕金丝织成的薄纱,悄悄给大地披上了。天空犹如打翻了的红墨水,慢慢晕了云朵,染了天空。破旧的老式缝纫机,在某个地方,运作着,咿咿呀呀地晃着底下踏板

曾经儿时回乡,奶奶老屋子的角落里,摆着个老式的缝纫机:红木般的桌子上,摆着生锈褪色的缝纫机,桌子下是那锈铜踏板。奶奶总是坐在它跟前,缝着什么,那古铜锈铁的踏板便跟着叫着吱呀刺耳的声音。让人厌烦。

那次,我顽皮地跑出去疯,玩得一身破破烂烂的回来。奶奶看见了,笑着拿走了我破烂的衣服,坐在了缝纫机的跟前,开始缝纫。黄昏温柔地照射在那锈铜的缝纫机上,仿佛镀上一层金,坠落的太阳懒懒地沉下,散着如灯笼般柔亮的红光。晚风拂起,吹起了奶奶银灰的发丝。我趴在跟前,看着奶奶。奶奶轻踩着踏板,踏板如同儿时熟睡的摇篮,轻缓温柔地摇着,轻轻发出咿咿呀呀的叫声,仿佛是母亲唱歌般温馨的摇篮曲。叫声似乎没那么讨厌了。

缝纫机随着踏声,一针针穿进衣布里,犹如那俏皮的啄木鸟,哒哒哒地啄着,拼接起那破碎的衣服。奶奶缝纫着,轻柔的余晖映在她脸庞上,柔软而温馨。

我歪着头望着缝纫机,问:‘奶奶什么时候教我用这个呀?’奶奶笑着,如十里春风,道:‘等你长大后。’那缝纫机拉着细细丝线,编制了儿时的梦。那个黄昏,奶奶慈祥的身影,会唱歌缝纫的'机器,留在了记忆里。

那次过后回城,我再也没见过那古铜老旧的缝纫机,没学会那轻踩踏板就能缝衣服的缝纫机,也再没见过奶奶。慈祥如沐浴清风的笑容虽没有包裹我的心,可那记忆却不会忘却。

黄昏,起风了。

梦的远处,飘来渺远的踏板声。

我家的老物件作文650字篇15

我家有一件儿古董,晚清民间的青花瓷小壶。我不知道这个小壶是如何落户我太姥姥的姥姥家的,小壶到了我太姥姥的手里,是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我太姥姥的姥姥捎盐给太姥姥带去的。

那是浅蓝色的天幕,连一丝浮絮都没有,像是过滤过一样。边上泛起了鱼肚似的淡白色,细碎的停留在小壶边缘。上面还有些小房子和两棵树干笔直的杨树。远看模糊的样子,是那么的迷人。近看则十分清晰,能看出清楚的纹路。小壶上有一个锈迹斑斑的提手,这个提手仿佛诉说了它那悠久的历史。

我小时候,姥爷就常常摸着我的'头,笑呵呵地说,说这个小壶值十万块钱,就送给我了。那时候我还小,不知道十万块钱是什么样的价格,但知道这是一件很贵重的物品。

到了我大一点儿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收古董的,而且价格很高。姥姥急匆匆的拿着这个装糖的小壶,出去打听价钱。听到收古董的人说只值二百块钱,要是能找着壶盖儿就更好了,给三百块钱。姥姥听后摇了摇头,装作满心欢喜的回家找壶盖了,其实壶盖早就打碎了。实际上是姥姥并不想卖,她而只是想打听打听价钱而已。

到了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我的一颗可爱的小奶牙掉了。妈妈不舍得扔了,便把我的“小白羊”放进里头了。“小白羊”是我小时候的家常话。幼儿园的老师教我们,露出你的小白牙,而我就听成露出你的小白羊,而且我还特别的倔强,认为自己是对的,自此我们家“小白羊”就成立了。

到了我上小学时,我就总喜欢把小壶从隔断上拿下来把玩它。晃荡它时,听到几颗小牙它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妈妈就怕我把这个小壶给打碎了,就大声的训斥我,然后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回了原处。

虽然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民间小壶,但是它是我太姥姥的姥姥,装盐送给她的,到我姥姥这用来装糖的,我妈妈用来装我小牙的。就是永恒不息的爱,是爱的传承,会永远的.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