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维度作文1600字
“美”的维度
如此这般“美”的背后,我们是否还忽略了其他维度里直达心灵的感动与温度?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是洛神如诗如画之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成为我国传统的美的标准;后来,“巧笑倩兮”之中逐渐潜入了人们对《聊斋》里那些美人如斯皮囊下丑恶心灵的质疑······千年历史长河中,我们曾经“溯洄从之”,而从不放弃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朝,精致完美的皮相得来则是易如反掌。但,如此这般“美”的背后,我们是否还忽略了其他维度里直达心灵的感动与温度?
诚然,喜爱一切美的事物,仿佛是无可辩驳的人之本能、心之所向。美颜正是我们给世界添上的缤纷一笔,也是时代给予我们的一套俏丽装束。它让我们乘上科技的列车,驶向没有缺憾的城堡,让“自己”更迅速容易地被看见、被认可、被喜爱,也让我们有资本去畅想关于自信的美好童话生活。但若所有人将目光滞留在这最浅显的维度上,那么美颜给予我们的自信和满足感也只是瞬时的解药,它夹杂着人性中的虚荣急速膨胀。原本真实动人的花朵在廉价的滤镜之下黯淡成平庸的人造假花,虽娇艳更甚,却是一戳即破的泡影。浮躁而又娱乐至死的世界为轻质的虚荣提供温床,让这朵妖娆玫瑰肆意蔓延开去,成就一片光怪陆离的花园。这让我想到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描绘的人人皆美的文明社会,技术的改革和推动为整个世界化上了精致的妆容,然而其中个体只沦为一具没有灵魂的空洞皮囊行走在美丽却单调的乌托邦之中。这样的世界,真的美吗?
“美颜文化”或许正是社会审美缺失的一个缩影,当所有人对同一个美的标准趋之若鹜,个体差异性和美的多样性则被彻底抹灭。千人一面的美却是折射出不尽相同的自卑与欲望。人们在无尽嘲笑东施效颦之时,却也不管不顾地在照片里修饰自己,这份不自觉的趋同心理正悄然侵噬个体的独特性,也将我们拖曳至一个平庸之恶的无底深渊。回望历史,改变世界美学的不正是那些与当时世人普世审美相悖的另一面吗?在人人为巴黎沙龙上古典写实的人物描摹津津乐道时,莫奈却用印象派里捕捉光影的方式蹲守在火车站、码头边,晕染出纷繁多变的蒸汽云雾和壮丽动人的《日出印象》;是凡·高不为世人所解的旋舞的《星夜》开启了人们对美的另一番解读;更有杜尚的小便池、毕加索的抽象派为艺术、为美学注入更多关于世界的思考和创新的表达。审美所代表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更不该局限于常设的“规则”。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突破思想的防线,才筑就了但丁的《神曲》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对“人”的赞美。脱去宗教信仰高贵雍容的外衣之后,他们回到人的本原,去探寻更多关于人性之美的光辉闪耀处。
除却“不同”所带来的美的无限广度,美的深度亦是当今人们无暇顾及的另一重境地。灯火之上,镜头之下,科技能掩饰外形的缺憾,又如何填补内心的贫乏和空虚?在“美颜文化”冲击之下,我们仿佛失去了感受人本的粗糙和灵魂的沉浸。前段时间,“流浪大师”沈巍的突然成名仿佛就是给这精致而虚伪的世界一记响亮的耳光。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拾荒者实则学富五车,庄子的《逍遥游》、孔子的《论语》等经典信手拈来,他为了践行自己的环保理念,不惜以一副不入流的皮囊去丰富他曾经一度匮乏空洞的心灵。而那些“美丽”的都市人放下高傲的优越感去亲近他,赞美他,只为在社交软件上留下自身敬仰学识的痕迹。当网络主播化着精美的妆容和沈巍合影时,无言的讽刺不言而喻。是啊,人们清晰地知晓外在美的肤浅,可又有多少人还愿意舍弃浪费在修图上的时间去体会黄卷掩青灯的“美”的质感?“美”在《边城》青山半落、风景独好中那翠翠清澈的明眸里摇荡;“美”在陶渊明采菊东篱、把酒盈樽那份归去来兮的性情中绽放;“美”是博尔赫斯“我给你早在你出生前多年的一个傍晚看到的一朵黄玫瑰的记忆”,是叶芝“当你老了,头发白了”后依然荡漾泉涌的爱与陪伴···.·太多太多文字里流淌着感动,太多太多关于爱和悲伤的“美”的撰写。即使“美颜”将你美化得毫无瑕疵,依然也有它鞭长莫及之处-在那里,美留给了我们共情的想象力和浸润心灵的文化净土。
当然,除了文学,我们还有《安魂曲》里关于生死的祷告,有《千里江山图》中流转的巍巍山河。这些“美”给予我们历史沉淀的人类文明精粹,以共鸣的情感内核哺育我们饥渴的心。我想,或许正是对于艺术厚度和美学质感的理解力缺乏,才让一些国人在巴黎圣母院着火焚毁时呐喊叫好以报圆明园之仇。这刻薄的冷漠是对文明结晶的无视和贬低,更是人性沉沦的悲哀。当人们不再感知琉璃花窗之美,也听不到卡西莫多的钟楼之声,那么镜头下再美丽的皮囊也无法承载灵魂浸润后的重量。所以,我们在谈论“美”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些什么?
“美”绝不只是千篇一律的漂亮脸颊,不是那个追求完美却忽视个体独特性、束缚思想的美颜新世界;美,存在于突破规则、突破平庸的人的智慧与创造力中,存在于从字里行间汲取养分的宁静与沉淀中,也是那在光怪陆离世界中依旧保有光辉的艺术共情和人性的美好与温度。愿每个人都能在纷繁世界里寻找到构建自我、丰满灵魂的“美”的维度。
美?的秋天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我們來到田野,稻谷的香味迎面撲來。田野像金色的海洋。風吹過,蕩起了金色的波浪。風停了,田野像巋然不動的一棵棵大樹。農民伯伯雖然滿頭大汗,但是非常開心,稻草人笑眯眯看著豐收的大地,仿佛在說:“如果我能動我一定幫你們
我們來到果園里,看見小朋友拿著梯子和籃子,爬上果樹,把像紅紅的隻果,放進籃子里。把一串串像珍珠的葡萄放進籃子里,還有香蕉,柿子。桔子,你擠我踫,拿著人們去摘呢?仿佛果實在說:嘿嘿,我在這里。”
山脫掉綠色的裙子,穿上金色的棉襖,仿佛在說:“我要過冬了。楓樹像一枚枚郵標,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爽。縫好了山的衣裳。銀杏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炎熱。
看完了山,來看天。天上有風箏,是誰在放風箏?噢,原來是小朋友快活的放風箏,天上被我看見了小鳥,大雁,太陽,白雲,小鳥停在電線標上。大雁一排排飛向南方,仿佛在說:“我要過冬了,明年我還會回來,火紅的太陽像小朋友們的臉,白雲像一群群棉羊。這不禁便我想徐志摩人詩句,一卷烟,一片山,幾點雲影,一道水,一條橋,一支櫨聲,一林松,一叢竹,紅葉紛紛。
我愛美麗的秋天。
亞峰中心小學四年(4)班
鄭金蘭
美?的雪景
严冬的大雪别有一番情趣。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像玉一样清,像银一样白,像烟一样轻,像柳絮一样柔,纷纷扬扬地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向下飘洒。树木、房屋都是银装素裹,地上,积满了厚厚的白雪,把整个大地盖得严严实实。
大片大片的雪花像千万只白蝴蝶漫天飞舞,奇妙极了!我伸出手去接雪花,看到雪花落到我手里,我真高兴,但刚把手缩回来,它就化了,它怎么那么害羞?雪越下越大了,可是雪花却越下越小,只见密密麻麻的小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还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无数条蚕在吃桑叶似的。但有的小雪花却不愿意落地,一会儿来个“倒栽葱”,一会儿又像飞机一样直冲天空。
这时,漫天雪花,像春天的柳絮一般不停地飘舞着,除了卷着浪花的海水以外,整个的山冈、松林,已经成了无限幽静秀美的银白色世界。高高低低的松枝上,都托着大大的雪团,海风一吹,又静静的落到地上或别的枝丫上。
雪越下越大,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那雪真大啊!像鹅毛,似棉絮。那雪真密呀,像是从天到地扯起了一个宽大的雪帘。那雪花有多好看哪!就像白蝴蝶轻轻地扇动着翅膀飞落下来。
风卷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大地变成了银白色的世界,千树万树好似开遍了梨花,块块麦田犹如盖上了银白色的棉被,展眼望去,壮丽的山河多么雄伟壮美!
白雪像小银球,像小雨点。像柳絮杨花,纷纷扬扬为我们挂起了白茫茫的天幕雨帘。抬头透过稀疏的雪帘望去,那远处的高楼大厦,隐隐约约,好像在雾中,宛如在云里,显得特别好看。
渐渐地,小雪花的姐妹多了起来,她们推推搡搡,挤挤挨挨,肩并肩,手拉手,像要一同去赶集似的,拥向大地。雪花姐妹们玩耍着,嬉戏着,说笑着,亲热着哩!她们给人间带来了喜庆和祝福!
晶莹透明的雪花在天空飞舞,街道洒满了雪,房屋上落满了雪,就连树枝上也挂满了雪,整个大地变成了银白的世界。
多美的雪花啊!刚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柔,又轻,就像那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落下来;接着小雪花变大了,变厚了,变得密密麻麻;雪越下越大,小雪花们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我拥紧你,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这时,整个世界都变得迷迷茫茫的,美不胜收。
雪后的大地,到处披上了银装,变成了水晶般的童话故事。那一排排树木上都自豪地绽开了满树银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微紫色的光芒;而落光叶子的梓树枝头,则垂下了许多玲珑剔透的银条儿;枝头的喜鹊竟陶醉于旖旎雪景之中,一动不动的停了许久,才潇洒地飞起来,蹬落一片雪霰,然后便“叽叽喳喳”地欢叫起来;庭院中,十几只麻雀蹦跳着,正在雪中觅食,偶尔机警地扭头看看我。
在这白茫茫的雪地上,穿着彩衣的孩子们在打雪仗、雪球、掷雪球。他们欢快地奔跑着,追逐着。有个孩子拥两只冻红的小手摇晃着满雪的小松树,顿时,雪像面粉似的撒下来,让人感到白蒙蒙的细雨在飘呀飘。
我从地上捧起一把洁白的雪,攥成团儿,融化的雪水顺着手指缝滴到地面上。立刻,雪地上出现了浸湿的痕迹。看到这情景,我仿佛看到了,雪水渗进泥土,绿油油的庄稼喝饱了,正茁壮地成长。
瞧,树枝上一小堆一小堆的积雪,莫不是西沙群岛里的一只只白色的海鸟在栖息?还是顽皮的孩子把好吃的棉花糖放在上面?或者是哪位热情的奶奶蒸好了一些小馒头,把它们放在小草尖上?
雪花徐徐飘下,如芦花,似柳絮,像轻悠悠的鹅毛,无尽无休地飘着,飘着,宛如那美丽地银蝶在院中翩翩起舞,又像一群穿着纱群的小舞女,伴着天空传来的音乐,轻轻盈盈地在空中飘舞着,旋转着,跳着动人的舞蹈。那么轻快的身影,那么飘逸的舞姿,每一片晶莹的雪花都像一曲婉转、悠扬、清新的轻音乐,都仿佛是一首轻快、和谐、明丽的小诗。
噢,神奇的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