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质量分析(精选5篇)
考试质量分析 篇1
一、组织考试与阅卷情景
本次期末考试,我校于1月22、23、24三天进行,应考人数为1328人,实考人数为1292人。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40个考场,七、八年级在同一考场交叉,前后不一样级、左右不一样班。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记大过一次,试卷以0分记,坚决杜绝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分科流水作业,确保教师对同一题的评分标准一致,各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试卷除了地理、生物由市教育局命题,其一科目都由县教育局命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本事兼顾,部分学科极少量试题出现了考点不明现象,影响了考试成绩,但影响不是很大。
三、考试成绩分析:
从学校供给的数据和县教育局成绩统计表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主要体此刻以下两个方面:
(1)校内各班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班级优分人数偏少。
就全校最高分和最低分来看:政治最高96分,最低32分;语文最高113分,最低15分;英语最高109分,最低17分;数学最高120分,最低1分;物理最高94分,最低2分;历史最高94分,最低8分;地理最高95分,最低12分;生物最高99分,最低16分;总体来说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数学科尤为突出。
就全校平均分来看:政治最高75、73分;最低69、29分,校平均是72、71分:语文最高92、76分,最低81、25分,校平均是86、85分;英语最高63、38分,最低47、81分,校平均是56、24分;数学最高60、60分,最低36、36分,校平均是47、33分;物理最高51、33分,最低33、90分,校平均是41、97分;历史最高55、88分,最低40、26分,校平均是44、55分;地理最高63、94分,最低49、73分,校平均是54、79分;生物最高68、39分,最低56、11分,校平均是63、62分;全校总平均最高513、92分,最低430、07分。差距不言而喻,期望各科任教师和班主任在今后的教学中找准差距,看准方向共同努力。
(2)县内各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绝大部分科目低于县平均。
县内共13所学校参与考评,我校所在全县具体情景如下:我校语文平均86、85分,县平均81、36分,高于县平均5、49分,居全县第二名;我校数学平均47、31分,县平均50、47分,低于县平均3、16分,居全县第八名;我校英语平均56、20分,县平均60、03分,低于县平均3、83分,居全县第十名;我校思想品德平均72、72分,县平均71、16分,高于县平均1、06分,居全县第八名;我校物理平均41、96分,县平均40、31分,高于县平均1、65分,居全县第四名;我校历史平均44、55分,县平均51、69分,低于县平均7、14分,居全县第十二名;总体校平均349、58分,总体县平均355、28分、低于总体县平均15、7分,总体居全县第十名。整体形势很不乐观,但从及格人数、及格率来比较还占有优势,说明我们在培优上还有巨大潜力,固大家在努力的同时还更应当充满信心。
四、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层面:
1、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2、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差。
3、全校的优秀率整体偏低。尖子生不突出,后进生数量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层面:
1、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此刻平常的常规教学中。
2、结合平时课堂的反映及考试成绩比较,成绩较差的教师表此刻课堂上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堂无计划性,包括知识目标、本事目标、时间搭配、教学进度、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很好的规划。二是对基础知识课堂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三是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差。
3、教师主角转化不到位。教学方式没有发生实际性的变化。许多教师仍然把重心放在教上,忽视了练习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中。
4、课后辅导抓得不扎实,作业批改没有落到实效上。
学校层面:
1、班容量过大,很多教师都处于超负荷运行。
2、教学管理上缺乏创新意识,粗放型,经验型、时间型的管理还在主导着我们的教学。
3、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植于我们的课堂上效果不明显。相当一部分教师固执己见,固守传统。有人来听课是一回事,真正上起课来是另一回事,上示范课是一回事,活动过后又是另一回事,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很普遍,研究成果在课堂上的巩固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有一些教师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
4、团体备课没有真正开展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单兵作战,相互保守,取长补短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构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盲目的盯着学校的量化管理制度,很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所以效果欠佳,部分教研组有形式主义倾向。
五、今后教学中的改善意见
(一)重视尖子生的培养,把尖子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做。
1、学校定期召开尖子生培养的专门会议,如学生会议、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解决好尖子生培养遇到的问题。
2、分类承包。任课教师承包有缺腿学科的优生,签订合同,一抓到底;备课组承包本学科的优生层,培养优生群体;班主任抓全员优化;年级组长、业务校长抓宏观调控。构成学校、年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态势,促进学生的群体优化。
3、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实行分层教学,确保尖子生在打实基础的前题下,能提高自身的综合本事。
(二)创新教学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要对教学管理各方面检查和反馈的程序等都要明确,不能有盲点。重视抓基础、抓常规、抓平时、抓落实,在务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务实上花功夫。针对本次考试存在的问题,要落实好以下几点:
1、落实好学科教学团体备课制,缩短学科内教师差距问题。关键在落实上下工夫。学校领导要挂包学科、备课组制度,全程参与,现场督导。
2、抓实推门听课和随堂检查制度,解决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对于听评课,要确定明确的目标和对象,提高听评课的针对性。同时提高对教案检查的频率和力度,采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经过教案检查的高频率保证教师备课的高效率、高质量。
3、完善质量分析制度,使分析成果落实到教师、学生的具体行动上。继续降低工作重心,转变分析方式。建立至下而上的质量分析制度,即:教师、学生作好个人的分析,班主任做好班级质量分析主题班会,各学科开好教学诊断,突出学科点评。异常要强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科的分析,分析到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科,分析到每一个知识点,找准学生的问题所在。经过这种由下至上的方式实施多层面、全方位、立体式的分析,从教学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诊断出现阶段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归因,反思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提议。
4、强化领导包干制度,抓薄弱,促平衡。强化薄弱学科教学,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切实解决木桶效应的问题。
5、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我校要落实好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工作,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的工作。任何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有一个慢慢构成的过程。而构成过程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不然将事半功倍。
(三)深入扎实开展教材、课标、课堂教学的研究。许多学科教师都普遍感到课时不足,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资料与教学时间之间矛盾很大,许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把握上拿不准等等困难。应对这些困惑和困难,教师也要经过认真学习新的课标,深入研究新的教材,准确理解教学资料,把握教学要求,经过系统的研究,提高教师把握和驾驭教材的本事,来解决这些矛盾。
成绩的差异只是过去,只要我们齐心协作,持之以恒,成绩肯定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考试质量分析 篇2
20xx年XX月XX日下午XX:XX,六年级全体教师集中在文苑楼五楼会议室,参加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
首先年级组长柴本胜老师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了小结。他说,六年级自组建以来,年级组31名教师团结一致,发扬学校“低调实干,奋发荣校”的团队合作精神,年级组的各项工作呈现新的局面!在“平民本色,精英气质”的育人目标的指导下,全组教师群策群力,认真分析本年级组学生实际之后,制定了未来四年发展规划,确定了在六年级形成家校合力,培养我年级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好习惯的目标。继六年级第一学期成功开展富有本年级特色军训开放日、家长校访日、运动会班级展示、全年级师生共迎圣诞之后,本学期在进一步巩固上学期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班级健美操比赛、课间阳光体育活动、年级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与开发等一系列活动。为了进一步帮助各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年级组启动了年级组长接待日,确定每周日晚5:30—7:30为接待本年级组家长来访的时间,目前已经接待近70为家长,利用这个平台,一对一讲解学校的育人理念,年级的管理风格和各班级的特色建设。
经过六年级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六年级学生不仅顺利度过了进入新学校适应期,并且在学校搭建的平台上很好地展示着自己:我们六年级课程实验板的学生两次成功接待美国访问团、六年级的健美操在狂欢节上让全校师生眼前一亮、狂欢节上六年级师生、家长的56个民族服装秀至今六个大家美好回忆、六年级全新家校互动式育人模式探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接下来由语、数、英三位备课组长对本次考试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
柴老师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思考。他说,每个老师要考虑如何教,为什么教?思考“把学生当人看”这个话题,以此为信念,教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学习。我们要全面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处理好这几个关系:
1、鼓励冒尖与允许落后的关系;
2、鼓励冒险与宽容失败的关系;
3、机会均等与机会特殊的关系;
4、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最后,学校分管领导时俊老师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从五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1、组室文化氛围浓厚——得益于有“规划意识”、“工作分清侧重点”的组长;
2、教学质量放心——感谢语文、数学、英语三位备课组长的教学管理的规范与扎实;
3、学生健康向上——感谢班主任、科任教师共同协作,“找学生谈话”、“抓每题的订正”直至对个别“后进生”的指导;
4、以发现学生优点、多鼓励为主,坚持健康、积极地追求学业发展的方式与途径。
时俊老师还谈了自己的几点建议:1、指导孩子能“玩”得起来,也“静”得下心学习。
2、正确处理“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3、落实“严”、“实”:“严是爱,松是害”,仍需关注“教学环节”,但不是以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生命健康为代价,还是要讲究科学地成绩发展观。
正如年级组长柴老师所说,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会面临很多困难,但六年级的老师始终坚持“团结一心,其利断金;不断探索,力争更好”,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在学校领导的帮助和关怀下,我们一定能够把育人工作做得更好!
考试质量分析 篇3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校定于4月27日-28日对全体学生进行了期中考试,现把有关情景向领导作简要分析,望领导给予指导。
一、这次期中考试97班的均分为72、5,及格率为70%,优等生为10%,所以,我做了详细的反思,如下:
1、由于我刚与97班的学生接触,对学生也不是很了解,平时对背诵的资料,要求也不是很严格,教学方法上的转变也不到位;
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评卷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写字的基本功较差,不规范的字、错别字随处可见,影响了成绩,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可进行一些写字的训练,纠正字迹不清的毛病,避免让写字影响成绩的现象再次出现。
3、加强和扩大课外读物的阅读理解,课内的'阅读理解,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多看课外读物,在必须的时候可进行适当的指导。
二、下一阶的工作重点和对策:
1、让学生总结考试经验教训,反思自我,确立下一步的目标和措施;对学生平时的背诵、学习要严格看管,使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让他们养成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同时,也加强对他们的指导,使其提高学习效率,养成一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巩固知识。
总之,要对每一位学生做深入了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学生学习的伙伴,真正成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感到人性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并且能够呼唤学生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柔情,让学生对未来充满热切的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待,让他们能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
考试质量分析 篇4
考试质量分析对教学过程起着反馈与调控作用,是对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特对做好试题质量分析提出如下要求。
一、教师:
从个人的角度对“试题”、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三方面进行分析。
1、对“试题”的分析
(1)要分析试题的内容:分析内容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是否紧扣教材与结合实际,是否有科学性问题等。
(2)、要分析试题的难度:分析试题难易程度以及梯度层次的合理性。
(3)、要分析试题的效度和信度:试题的效度和信度是考量学生实际能力掌握程度和考试的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对各知识点掌握情况分析
(2)、学生答题规范化程度分析
(3)、学生综合解题能力分析
(4)、学生试卷中典型错误分析
3,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根据试题的分析和分析班级每位学生各试题的得分情况,全面反思日常教学中的得与失,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下阶段的改进的'对策与措施。
综合以上几方面的数据,提出个人对试题的分析意见,认真填写好质量分析表。
二,备课组:
在个人分析的前提下,备课组汇总每位教师的分析意见,并在分析各班得分情况作横向、纵向比较及与兄弟学校比较基础上,共同讨论分析,找出本次考试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明确下阶段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形成备课组层面的“分析意见”。
考试质量分析 篇5
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下面就本次物理期中考试情况向大家通报一下:
1、本次期中考试的试卷是由我出的,试卷内容包括6、8、7、9四个单元,其中浮力的知识点,由于刚学完新课,还没有来得及复习,因此考得比较浅。试卷有一定的广度和梯度;从考试情况来看,较适合学生实际,也较符合学校出卷时的要求。
2、各平行班发展较平衡,其中6、9班有较大的优势,为我们初二物理作了贡献。
3、初二这学期,就学生本身而言,有两极分化的趋势,且渐明显,幅度大;就物理学科特点而言,这个阶段物理各章节的知识点相互联系,知识点逐渐增加而加深,压强浮力又比较灵活,学生学习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学习成绩也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从这次考试情况来看,也确实是这样。
根据如此出现的情况,我们物理备课组作出反思:
(1)除了存在上述的客观情况之外,普遍学生对物理不够重视,比如中午自习的时候,能自觉复习物理的同学较少
(2)学生做作业时,任务观点的较多,抄作业现象严重,有的甚至能交什么也不做的作业本上来,即使做作业也是只在乎结果不在乎过程,能真正认真做作业的同学真的较少,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能取得好成绩的同学就更少了
(3)部分同学上课效率不高,学习的兴趣还有待提高。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物理备课组将作出如下要求:
(1)鼓士气,初二物理的学习确实到了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绝对不能麻痹大意,稍有分心,便要一落千长,度过了这一阶段的学习,就能在物理方面站稳脚跟了
(2)重过程,过程性的学习比结果性的学习更重要,课堂是主阵地,复习、预习、作业是内化的主要途径
(3)喜丰收,有了这样的“士气”“过程”,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能成为物理的“优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