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曹刿论战原文及翻译(精选2篇)
人教版曹刿论战翻译 篇1
十年2春,齐师3伐4我5。公6将战,曹刿(guì)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7谋8之,又何间9(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10,未能远谋。;乃11入见。问:何以战12?;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13,必以分人14。;对曰:小惠未遍15,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16(bó),弗敢加17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18(fú),神弗福19也。;公曰:小大之狱20,虽不能察21,必以情22。;对曰:忠之属也23,可以一战24。战则请从25。;
公与之乘26,战于长勺27。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28。公将驰29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30,登轼31(shì)而望之,曰:可矣。;遂32逐33齐师。
既克34,公问其故。对曰:夫(fú)战,勇气也35。一鼓作气36,再37而衰,三38而竭。彼竭我盈39,故克之。夫(fú)大国,难测40也,惧有伏41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2,故逐之。;
人教版曹刿论战作品评价 篇2
章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是鲁国抵抗齐国进攻的一次战役。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但却说明了战略防御的原则,是后发制人,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过:春秋时候,鲁与齐战,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役,却同时是说的战略防御的原则。;
毛泽东这段精辟而深入的分析,是人们研究本篇作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它把古人某些片断的感性认识和军事实践经验,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上升为系统的军事理论,为人们树立了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范例。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