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清风传家严以治家演讲稿范文(精选2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3-09-20 手机浏览

清风传家严以治家演讲稿篇1

前不久,我们单位举办了一场《最美家庭》评选活动,很多选手用真实的故事讲述着自己的家风。我不禁在想,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回想过往,平凡岁月,柴米油盐,没有惊世的波澜,没有起伏的篇章,或许迸出的一个个词语:温暖、和谐、正直、光明以及那一件件关于爱的故事,正在诉说着平凡家庭的质朴家风。

我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我的父母都是医生。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有忙不完的工作,但是每天回到家又要照顾奶奶,又要辅导我的功课,好不容易停下来,她又拿起了专业书籍开始阅读。深夜里母亲经常会被电话吵醒,那是医院打来叫她去为危重病人做手术。那时我总不解:这么晚了,为什么要去做手术呢?母亲总是笑着说:这是我的工作啊!冬天的夜晚寒冷刺骨,可是母亲从来没有怨言,她总在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完成她那救死扶伤的使命。天气恶劣时,父亲也会陪同母亲。父母之间的理解和支持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着我。有一天,老师在课堂上读了报纸上刊登的一篇关于讲述省劳模的文章《一株雪莲花》,我当时就感动的哭了,那株雪莲花写的就是我母亲的事迹!在那一个个不眠的夜晚她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他的右手上留下了手术刀摸出的老茧,她那绿色的手术衣汗湿了多少次,才能获得全国万例手术无事故的称号啊我的母亲今年64岁了,可她还在工作,还在牵挂着他的病人啊!母亲对待专业技术精益求精,她做人正直、善良、清廉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料理家务,照顾奶奶,每天帮奶奶洗脚,尽量不让父母为我的学业操心!我想孝顺、善良、正直、敬业这质朴的家风就是这样传承的。

参加工作之后,始于凡所为非凡的台训和勤奋、积极、严谨、敬业的家训共同指引着我。我在一次次采访中倾听着别人的故事,感知着社会的冷暖。我们采访过家住蜀山区的中国好婆婆范淑英,我们采访过时代楷模高思杰,我们采访过乐于奉献的志愿者周海莲,我们采访过克己奉公、一生清廉的长丰县最美纳税人陈道玉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述着他们清廉的家风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2020年,我和爱人双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党教育我们要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忠诚担当。我们传承家风,牢记家训,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现在的我们也在无声地教育感染着我们的孩子,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和性情。因为我们坚信只有健康、清廉的家风世代相传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找到人生的方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优则作风优,家风正则党风正,家风纯则政风纯,家风清则社风清!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清廉家风,共建美好家庭!

清风传家严以治家演讲稿篇2

家是人生的摇篮、成长的起点、栖息的港湾。一个温暖的家庭,亲人间的爱、奉献和包容会造就一个有温度的人,而一个温暖的家庭首先会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也就是所谓的家风。

家风到底是什么?这不由让我想起之前读到的一篇文章:在连续三天的时间里,记者随机对部分80、90和00后就家风这一话题进行了采访。80后说,家风是自己挣钱自己花;90后女生回答,家风就是男朋友要听我的话;00后又说,家风就是妈妈每件事都要唠叨很多遍从他们的回答之中不难看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家庭以及不同的个人对家风都有着不同的解读。

而在我看来,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个家庭成员都需遵循的祖训,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它不需要列举,不需要背诵,但它需要我们的传承。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回顾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家庭,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勤则为曾家之家风。这种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我们还说修身、齐家,方可平天下。故,家风更连着民风、党风、国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它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然而,反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大案要案,不难发现,很多都与治家不严有关。几乎每个腐败分子背后都有一个比较复杂的家庭、亲情和人情圈子,有的是夫妻帮、有的是父子兵,更有甚者全家总动员,腐败的壁垒就从领导干部的身边人、家人中攻破。可见,良好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为人做官的保险栓,抵御歪风邪气的防火墙!

手拉手,户外走,说说话,散散心,情切切,意绵绵,身体好,永相伴。这是一位丈夫与妻子一次散步之后,诗意地记录。它的记录者是党的优秀儿女、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继焦裕禄、孔繁森之后又一位党的领导干部:原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他感天动地的事迹定曾感染和教育过很多人,今天,我想再跟大家聊聊他的家风小故事。

他的家,是尽人皆知的美满,他很爱自己的妻子儿女。只是他从不用手中的职权来表达这份感情。几十年中,郑培民的职位一直在变动,可他妻子杨力求的工作单位只变动过一次,从湘潭市新华书店调到了省新华书店,而职务依然是一名普通职工。调到长沙后,妻子上班要步行40多分钟。郑培民托人为她买鞋,指明要买那种柔软的平底粘胶的鞋子,他要让妻子在风吹雨打的路上,走得舒服一些。但这个有情有义的丈夫却从未让妻子搭过一次他的顺路车。妻子则更敬重郑培民的为人,更注重维护丈夫的形象。杨力求有个三不:不帮人向郑培民带任何信,不传口信,不接受任何礼品。他们的儿女说:在廉政问题上,爸爸把前门,妈妈守后门。

2002年3月11日,因突发心肌梗塞,59岁的郑培民永远的离开了挚爱他的人。但,他所打造的精神盛宴,足以使儿女品味一生,他清明澄澈的家风,更让人肃然起敬。今天,我在这里演说郑培民、缅怀郑培民,便是想凌空从他那里借一股浩然之气,让它如火、让它如光、让它再次照亮每个人心中对家风的重思。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我热爱自己的职业,每天清晨,我和太阳一起起身,带给孩子们一个会心的微笑,我看到他们的眼睛是那般清澈。我是两个老人的女儿,他们抚养我成长,如今日益老去,我要带给他们最长情的陪伴,那是一顿顿不怎么精致的饭、是一些温情细碎的话;我还是一位缉毒民警的妻子,当他夜以继日侦破案件时,我是他坚强的后盾,当他一身尘土满身疲惫时,我是他温暖的依靠。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我更是一个六岁小姑娘的母亲,当看着她一日日如花般绽放时,除了无限的爱,我更要用言传身教树立她正确的价值观,让她成为一个正直的、善良的、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此时,青春的灵动已从身上渐渐退却,责任的重担却在肩上日益丰满。想必经过时光之洗练,我浅薄的人生也会渐渐厚重。惟愿这平凡却而又琐碎的每一天里,能履行好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职责。

亲爱的朋友们,走在时代的新征程,走在助力中国梦的阳光路上,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去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且种一个传承清廉家风的梦在心中,待他日破芽而出,眼见的繁花便来上枝头!

传承好家风,你我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