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介绍黄山的作文(精选5篇)
中国文化遗产介绍黄山的作文篇1
斑驳的城墙,郁郁葱葱的古树,凸凹不平的石板路,这是明孝陵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记。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南京明孝陵,一睹那里的风采。
一踏入明孝陵,迎面而来的就是一条长长的道路,这便是石象路神道。走在神道上,两边是形态各异的`神兽石像,有马、貔貅、狮子、大象、骆驼等。只见马儿四腿撑地,正欲飞奔;貔貅怒目圆睁令人毛骨悚然;大象尖露巨牙,随时准备抗击敌人……据说这些动物象征帝陵的崇高、华美,也起着保卫、辟邪的作用。
走过神道,在小路上就能看见沿途的一些民国时期的碉堡,战士们曾在这里抗击日本人的进攻。走出小路,就可以望见不远处一道又一道的城墙,那便是朱元璋的陵墓。
穿过几道高大雄伟的城墙,墙壁上的石头缝里长满青苔,给人以强烈的沧桑感。上到城墙,一片风光尽收眼底。近处,是陵区里连绵不断的古树,红墙黑瓦的城门,以及熙熙攘攘的游客。稍远处,是一个半圆形的拱起的宝顶,宝顶几乎占了半个山丘,规模宏大,明太祖朱元璋的墓就坐落在这崇山峻岭之中,墓没有被开发,与山林几乎融为一体。远处,整个南京城区在朦胧的雾蔼中若隐若现,整个城市就像在树林中一样。
城墙里面是个宫殿,殿内的墙上挂着明朝的历史介绍,殿中间则被开发成了探索朱元璋地宫的AI体验馆。我怀着浓重的好奇心报了名,工作人员给我戴上一个奇怪的头盔和耳机,VR眼镜里便出现了虚拟的刘伯温。我跟着刘伯温一步步探索朱元璋神秘的地宫,看到了明亮的长明灯、陪葬的金银珠宝和仆人、严密的防御系统……让我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明孝陵,你承载着大明王朝多少的历史,诉说着明都多少的故事!再见了,明孝陵。
中国文化遗产介绍黄山的作文篇2
在我国,保存最完整且被称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当数颐和园。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成区十五公里,占地约290公顷,原来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园。
据史料记载,颐和园也是命运多舛。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建造了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入侵的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清漪园,改称“颐和园”。后来又遭受破坏,经过对它的不断修缮,才使它又焕发了青春与活力。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组成。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的天然湖泊,风暴秀美,湖中碧波荡漾,光滑如镜。时有微风拂过,湖面便会由内及外泛起一圈圈波纹。应该说,颐和园的秀丽多半是拜昆明湖所赐。
万寿山地处颐和园中心部位,从昆明湖北岸中间码头开始,经过云辉玉宇排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排门殿、德辉殿、佛香阁、众香界、智慧海9个层次。从水面到山顶构成了一条中轴线,不仅使整体布局看起来匀称、美观,同时也显得十分气派。站在万寿山顶部,便可体现“一览众山小”的感受了。向远处眺望,便可将整个颐和园的美景尽收眼底,一饱眼福。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的著名景点,许多人慕名前往。十七孔桥用以连接各个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故名“十七孔桥”。远远望去,好像是由白玉筑成的一般。石桥两边的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足足有500多只。它们仿佛是活的小狮子,栩栩如生。
颐和园中的七十二长廊和画舫、苏州街都是较有名的景点,也是十分值得我们亲眼一看的,看见了便是一种视觉与精神的享受!
中国文化遗产介绍黄山的作文篇3
想到西安你会想到什么,除了肉夹馍,当然还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陕西西安,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世界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兵佣。秦俑建于公元1131年,您两眼望去,壮大的兵佣好似一个随时都可以出军的军队,简直不要太威风。站在队伍前面的将军佣,昂首挺胸,好像在指挥。武士佣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威武刚烈。这些佣虽然没有生命,可他们好似活的。
可惜的是,这些兵佣本来都是有颜色的,可一出土就会氧化了实在可惜。
所有兵马俑的手都是呈空心拳式,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查阅网上的资料我知道了,考古学家推断,兵马俑的手里应该都拿有武器,而这些兵器都是用木头做的,因为年代久远,兵器都腐化了,如果兵器还存在,我们还能一览秦王朝的兵器了。
见了那么宏伟的兵马俑不禁让人有一个疑问,就是它是怎么来的?通过查阅资料我得知,原来有这么故事:在秦始皇下令要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为他殉葬。当李斯(秦王朝的大臣)见了秦始皇的征令,瞬间目瞪口呆,他想,如果这样一定会有老百姓反抗。于是,便向秦始皇写信把殉葬改为陶葬。
秦始皇见到信,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让李斯从逃民中挑选了数百名工匠,并命令他们烧好陶人、陶马,不然杀无赦。这些工匠由于没有经验所以便没有成功。秦始皇大怒,将他们赐死。他们当中一名老工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临死前把方法传给儿子,最后,他儿子按照方法烧制成功。这个故事让我不禁赞叹劳动人民的智慧。
秦始皇兵马俑,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的礼物,正是他们的智慧与勤劳才让这一奇迹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中国文化遗产介绍黄山的作文篇4
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西安临潼出土的,是我国首批5A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二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在三个俑坑里,一号坑最大,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八千多个。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北端,有陶俑、陶马、木质战车、青铜兵器等,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可以分为四个小阵:弩兵方阵、车兵方阵、步兵方阵、骑兵方阵,它们既可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大阵,又可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灵活机动,反应迅速,是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三号坑的规模比较小,别看它小,它可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是整个军队的核心。三个俑坑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营垒,面东背陵,是守卫秦始皇陵园的卫戍部队。
兵马俑博物馆里的主角不是坑,而是兵马俑。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燕尾长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武土俑身穿战袍,脚蹬战靴,手执兵器,整装待发;骑兵俑上身穿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长靴;右手执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中国文化遗产介绍黄山的作文篇5
国庆长假的第二天,虽然细雨绵绵,我要和爸爸妈妈去参观大足石刻。
爸爸告诉我:这是重庆非常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许多外地游客来重庆非去不可的经典。这么有名的大足石刻,我居然没有去过!我一下子就来了兴致,上网查了查。
原来,很早以前,古印度的石窟艺术,翻越苍山大漠、经西域传入了中国,产生许多伟大的石窟作品,创造出来云冈、龙门、麦积山、大足这些伟大的石窟作品。其中,大足石刻是石窟艺术的顶峰。代表了石窟艺术最高的水平和境界。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长途汽车旅程,终于到了大足石刻景区。首先我们参观了大足石刻博物馆。这里展览了从印度到阿富汗,从新疆到大足的许多精美的石窟艺术作品。特别吸引我的是,博物馆里循环播放的“千手观音”的修缮的小电影。千手观音从我出生那年便开始维修,整整修了八年。在金光闪闪的千手观音身后,我看到了工程师们的辛劳和千手观音焕然一新的风貌。
虽然大雨倾盆,仍然不能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从博物馆来到宝顶山。大足石刻修建于重庆大足区宝顶山山谷两边的悬崖上。千万不要以为“大足”是“大脚”的意思,古人在大足修建石刻,也代表了他们“大丰大足、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每一个传神的石刻作品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和故事。其中,“卧佛”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所以卧佛只有半个身子,是为了让我们有无限的想像空间,仿佛他的手可以伸出整个重庆,他的脚可以伸到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
遗憾的是,过完国庆节,卧佛就要开始维修了,或许要八年以后才能一睹芳容。保护文物可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