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幼小衔接教师培训简报(精选3篇)
小学幼小衔接教师培训简报(精选8篇1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近日,樟海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主题为“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幼小衔接”的教师培训专题讲座,全体教师参加。
在讲座中,黄园长说,幼小衔接不是从大班开始的,而是从小班开始就要有意识的培养;衔接活动要提前做好计划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小学三位一体的`互动教育模式;在一日活动中要有目的的将丰富有趣的衔接活动渗透进去;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缓解家长的焦虑,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过此次专题培训,教师们更加明确了幼小衔接的方向和内容,掌握了幼小衔接的方式方法,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她们会把幼小衔接工作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幼小衔接教师培训简报(精选8篇2
这个学期是我作为老师的新的起点,我成为了一名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同样,也是小朋友们作为小学生的新的起点。因此如何衔接幼儿到小学,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学习准备期的'设置是提供给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角色转化的“缓冲期”;是适当缓解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初的身心压力,呵护他们对小学学校生活的美好憧憬的“调节器”;是学生平稳适应的“过渡期”和正式踏上学习旅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哺乳期”。
要关注他们的衔接问题,就要了解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自我,受不得批评;只看别人的短处和自己的长处;他们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自制力弱,管不住自己;他们不明白小学里应完成学习任务,对自己的事情缺乏责任心。
因此,我们要帮助儿童做好心理调整:儿童在幼儿园受教育的特点是在游戏中认知、在游戏中培养能力。他们一直是在表扬、鼓励和商量的氛围中接受教育的。初进小学,乍听到老师的指令和批评,他们往往接受不了。另外,对于认知要求的提高和规范,也让儿童感到有点无所适从,因而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在小学一年级新生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上了几天学的儿童哭着不进校门,任老师家长怎么哄都不行。
因此,对初入学儿童而言,要有一个过渡期,我们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以商讨的口气施教。在教学时,要把课堂教学变为鼓励探究式的师生双边互动,继续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认知,让儿童觉得学习是一件快乐而又极富挑战性的事,真正的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帮助儿童顺利渡过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过渡期。
小学幼小衔接教师培训简报(精选8篇3
幼儿的生活自我管理是在日常各个环节及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参与生活管理。对于即将要迈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来说,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尤为重要。但现今社会中,家长对孩子宠爱有佳,凡事都包办代替。导致现在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过度地依赖于成人,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去尝试、体验。
幼儿园的孩子们是处于被照顾的地位,从入园到离园,老师从未离开幼儿,当他们有事时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孩子自主的时间其实很少。但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完全不一样,凡事都需要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小学教育相互衔接。”因此,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从而培养其独立能力、自觉性和自信心,为其顺利地从幼儿园迈向小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因此我们开设了各种活动,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20xx年11月27日下午,幼儿园精心策划,开设了包书皮、整理铅笔盒、整理书包、收纳袜子、整理书籍、削铅笔、叠被单、穿衬衫、整理外套等九个馆。以游园的形式,让幼儿自由选择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学会了如何削铅笔,懂得了包书皮的正确方法,会按书包的规格合理摆放文具。也会把自己的衣物折叠得很整齐。通过这样的综合活动,幼儿的独立能力提高了,初步学会了如何管理自我。为幼儿今后进入小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教师幼小衔接培训简报范文(精选6篇)
幼小衔接家长培训活动简报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体会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体会
幼小衔接公开课简报范文(通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