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李商隐《无题》读后感(精选3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3-11-14 手机浏览

李商隐《无题》读后感篇1

李商隐的《无题》的主题思想:表达爱情的坚贞。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体现了爱情的`坚贞,意境新奇,诗味隽永,已成千古传诵的名句。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

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李商隐《无题》读后感篇2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幼时就接触过,当时老师把这首诗解析的很浅。其实这首诗存在很多疑点,但是很明确的一点是,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并且我认为这首诗是以女性的口吻来描写在爱情中受到煎熬的那种心理。全诗八句,前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五、六句为外向的意念描写,诗歌最后以蓬莱青鸟的神话传说

结尾。整首诗曲折、生动,意境幽远,反映了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第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形成了一个“悖论”。“相见”与“别”是对立的关系,但诗人用两个“难”将它们统一了起来。第一个“难”说的是两人相见的机会难得,第二个“难”指的是两人分别时的那种痛苦心情。前人有诗“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都是描写的这种情景。但李商隐比前人更进一层,用两个“难”使这种情感更深了一步。两个“难”的矛盾,产生了一个“悖论”。

“东风无力百花残”此时正值暮春,随着东风拂送,百花凋零。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这也象征着主人公的爱情,虽然真挚,美好,现在内心却因为这份爱情而遭到折磨。

三、四句性质相同,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无比忠贞。这两句存在着“隐喻“。特别是第三句“丝”与“思”谐音。借用春蚕吐死到老的现象,来说明不放弃爱情的信念。而第四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我的理解是,只有到死才能停止不能相爱的悲伤。借用春蚕吐丝和蜡炬成灰作“喻衣”。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清晨起来梳妆,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容颜枯槁,憔悴不堪,正是因为不能和爱人相会,相爱,整夜担心忧愁,才让她成了这个样子。“女为悦己者容”,想起爱人,再看看自己青春凋零,女子不觉的开始为此忧愁。她推想她的爱人大概也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体现了对爱人的了解和强烈思念。

在诗的最后,主人公停止了哀情的诉说,引用神话传说中意想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主人公在残酷的现实中,幻想着虚无飘渺的意象,来慰藉自己,排遣忧愁,可谓是绝望中的希望。同时这两句也给全诗带来飘忽不定的情思。

无题李商隐翻译

无题李商隐翻译

《无题》李商隐翻译

李商隐《无题》二首

无题李商隐赏析参考

李商隐《无题》读后感篇3

一说起赞美老师、医生、军人等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可是大家总会联想到这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李商隐写的《无题》中很有名的一句,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非常的有才气。他还是我我们河南人的骄傲呢,他继承了发展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技术技巧,成就很高。

他写的爱情诗是人们最为广为流传的,他常以《无题》做诗名,因为无法倾诉心中的沉闷。这一首《无题》是他的20首爱情诗中最有名的一首,就是:见面难,离别更难。要割舍思念之情,除非像春蚕丝尽而死,蜡炬泪干化成灰。我早晨容颜憔悴,夜晚吟诗又感到风凉露寒。蓬山虽不算太远,就让殷勤的青鸟替我常去看你!他写的非常感人,与心爱的人的感情不能说出,可内心却奔涌着如海浪似的跌宕起伏的`情感。他把爱情的忠贞写到了深情无限。

这首诗很耐人寻味。相见,离别,失望,希望等,交织在一起,相会无望,却又一生追求,真是令人伤感。

今天我读了《无题》写的是爱情。现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又有新的寓意,让我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