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集合(精选4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3-12-01 手机浏览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篇1

鲍叔牙和管仲是经商时的好友,后管仲做了齐襄公大弟弟公子纠的师傅,鲍叔牙做了齐襄公小弟弟公子小白的师傅。当齐国将要大乱时,管仲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

齐襄公被叔伯兄弟公孙无知杀死而代之,后公孙无知又被国人杀死。当立新国君时,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从莒国奔向齐国,管仲保护公子纠从鲁国也奔向齐国,管仲怕公子小白提前到达,便带兵卒在路上设伏,等公子小白车马走近了,管仲拿起箭,朝公子小白心窝射去,公子小白倒地装死。管仲认为大功告成,便飞跑而回。结果公子小白提前到达齐国,当上了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杀了公子纠,欲杀管仲拜鲍叔牙为相,鲍叔牙认为管仲才是治国的良才,己不如管仲,极力推荐管仲。齐桓公终拜管仲为相,在管仲辅佐下,齐桓公成就了春秋霸主伟业。这应当归功于鲍叔牙甘于让贤和齐桓公不计杀身之仇礼遇贤才的宽阔胸襟。

公元前645年,管仲生了重病。管仲对齐桓公说:要罢免易牙、竖习、开方三个小人。齐桓公说:易牙烹其子为我做肉羹吃,竖习自割生殖器做太监侍奉我,开方他父亲去世都不回,专心侍奉我,这样的人还值得怀疑吗?管仲回答说:易牙、开方连自己的亲人都不关心,他们怎么会关心你呢?竖习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惜,他怎么会在乎你的身体呢?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都有野心。管仲去世三年后,齐桓公就被易牙、竖习、开方三人害死了。从此齐国霸主地位结束了。

从这个小故事得出地大道理是:事业的成败关键在人。为了事业的成功,必须选准人、选对人、选好人、选能人。所谓亲贤臣、远小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篇2

伐鲁大败:

鲁是一小国,自知不敌齐国,但齐既主动来犯,战是败,不战也是败。这时有一乡野村夫,曹刿(音贵)自荐称懂兵法,鲁王情急无人敢战之下,就用其为三军统帅,战场上齐军一再击鼓攻击,曹刿皆不出战,即使齐军极尽辱骂挑衅,曹刿仍不下令出战。直到齐军三通攻击鼓起,曹刿乃下令击鼓迎战,大败齐军,鲁王大喜。

曹刿说这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齐军丢盔卸甲大败而归,齐国民众扶老携幼在城门口翘首以待亲人归来,迎到的却是一具具尸体,顿时人们声声呼唤阵亡将士的名字,那副景像,撕人心肺!管仲此时才惊觉管仲阻他伐鲁是有先见之明的。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篇3

春秋五霸我们都听说过,其中,春秋首霸齐桓公是大名鼎鼎。今年高考作文篇(*)

小白与纠争国君王位:

鲍叔牙生在富裕人家,是齐公子小白的老师,管仲家贫,是公子纠的老师。管仲才华出众,智慧超人,鲍叔牙对他赞赏不已,两人虽家境不同,但自小就是很好的朋友,彼此相知相识,成为莫逆之交。

齐国当时很乱,为避祸,公子小白随鲍叔牙出奔莒国,公子纠随管仲出奔鲁国。管鲍两人相约,将来不论两位公子谁做了齐国国君,我们都要合力辅佐,务使齐成为最强的一个国家。

得悉齐襄公故世,管鲍两人,各陪着公子小白和纠回齐国争夺王位。路上四人相遇,素有神箭手之称的管仲,为护主举箭射向小白,小白口吐鲜血,应声而倒。这一箭其实并未射中小白,机智的小白,假装被射中,他咬破舌头,倒地不起,骗过了聪明的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小白这一瞬间的反应,其聪明就非常人所及。等管仲和纠到了齐国,小白早已登上了君位。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篇4

知贤、荐贤、让贤的鲍叔牙:

面对一个要射杀死自己的凶手,小白要杀之而后快的心情是值得体谅的。鲍叔牙站在辅佐小白的立场,力加劝止,认为建国之初,得一人才不易,何况当时各为其主,情有可原。更对小白说:「如果国君胸无大志,只想把齐治好,我鲍叔牙就有这个能力,如果你要称霸称王,则非管仲不可」小白是胸有大志的人,最终接受了管仲,但并未重用,才有不听管仲之言而善自伐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