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读书屋征文范文(精选4篇)
农村读书屋征文范文篇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起书,让我想起了黄家小学旁边的农家书屋,真是“书香氤氲惠民心,橘香四溢飘万里”!
这座农家书屋是由以前的一所学校改建而成的,空地上种了很多橘树,树上挂满了黄橙橙的蜜橘,橘香让我垂涎三尺。走进书屋,哇!里面宽敞明亮,座椅摆得整整齐齐,书柜里琳琅满目的书籍规规矩矩的排着队,像在列队欢迎我呢!淡淡的书香溢满整个房间,我深深地醉了!
我急不可待地跑到书柜边,里面摆放有种植养殖、法律法规、中外文学、医学保健、家庭生活、科普知识等等很多种类的崭新书籍,还有期刊、报纸。哈哈,还有我最喜欢的少年儿童读物,立即选了一本《伊索寓言》准备大快朵颐,这时我才发现还有很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以及小朋友在静静地读书,我赶紧轻手轻脚地走到一个空座上,津津有味地读起书来……不知什么时候,妈妈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小书虫,该回家吃饭了!”“哦!”我不好意思地冲妈妈做了一个鬼脸,抬头一看天都快黑了……
从那以后,我经常去农家书屋读书,许多爷爷奶奶很喜欢我,碰到不认识的.字会过来问我,我成了他们的小老师呢,心里可高兴了!农家书屋给农村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小朋友们带来了知识、带来了快乐,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很喜欢这里。
农村读书屋征文范文篇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这句话是我的人生座右铭,从这句话你就会猜到了,我是一个十分喜欢看书的小女孩。
我喜欢看书,所以从小到大,每次爸妈出差或我考试得了好成绩,我的礼物、奖品都是清一色的“书”。虽然如此,可是我个人的藏书还是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反反复复的看,有的书我几乎都能倒背如流了。
“噼噼叭叭、噼噼叭叭……”刚放学时,一连串的鞭炮声从不远处传来。肯定又是谁在娶亲了!“走,看新娘去!”我拉上同桌纪云,一路小跑过去。咦,怎么不见迎亲的队伍?好奇心驱使着我们一定要去看个究竟。我们循着声音找去,来到了村委会大楼前。村委会大楼不是早就落成典礼吗?又有什么新鲜事?我们挤过密集的人群,来到了前面,只见村主任手里拿着话筒,正兴高采烈地说:“……乡亲们,为了提高我们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的《农家书屋》今天正式挂牌成立了。……”
不等村主任讲完话,我们便迫不急待地挤进了农家书屋。哇!农家书屋还真不小呢!靠墙围摆着供人们阅读的桌椅,中间三排的`书架整齐有序的排列着,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类的书籍,有农业科普知识的,有医疗保健的,有世界名著的……还有我们小学生喜欢的少儿读物、卡通读本、漫画书等。不一会儿,大家也都挤了进来。你瞧!有背着书包的学生,有年逾古稀的老人,还有穿着时尚的叔叔阿姨……他们有的在细细挑选着,有的已经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有的在小声议论着……神情各异,应有尽有。我挑选了一本《昆虫记》,便加入了阅读的人群,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了。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现在农家书屋每天人潮如流,络绎不绝。农民伯伯遇到农业上的难题,马上到农家书屋来查找资料;爷爷奶奶遇到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也会来查阅资料;时尚的哥哥姐姐也常常来看世界时装杂志,为自己挑选新衣作参考。他们纷纷夸奖,从心中感谢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创举。有了农家书屋,我的爱好——看书也得到了保障。每天放学后,我便会约上几个爱看书的同学,准时到农家书屋报到。现在我看过的书是数也数不清的了。有《世界名人传记》、《小学生示范作文1000篇》、《寄小读者》、《给心灵洗个澡》……在农家书屋,我还成了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的小军师,他们有不懂的地方还会向我请教呢!
有了农家书屋里的书海伴我成长,不仅丰富了我课余的学习生活,让我学到了课文内学不到的知识,也使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很多,参加各级的作文比赛常常获得一等奖呢!
农家书屋让我受益匪浅。我喜欢农家书屋!
农村读书屋征文范文篇3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么说读书,似乎夸大了读书的作用,因为有很多人很多事,不是读书就能解决的。但是,作为我个人,一个头顶高粱花,两脚踩泥巴的农家女来说,确确实实是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是文化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我出生在辽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父母是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我们姐弟四人是靠乡下的土地把我们养大。小时候,父亲爱看书,种地之余,父亲最大的乐趣是看书,慢慢地,我也爱上了书本,开始偷偷地看书。那时候,家里没钱买书,父亲都是借书来读。我是借父亲不在家时偷偷看书。父亲那时不让我们读课外书,说是怕影响学业,所以,我很少能完整地读完一本书。那时,我上学之余,最大的渴望就是盼望有几本自己的书。然而,当时我们连穿衣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闲钱买书呢?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天,我在自家大门外闲玩,在柴堆旁捡到一本满是泥土的书,厚厚的,脏脏的,竟管没有书皮,没有书名,还缺了几页开篇章节,竟管书上满是泥土,但都挡不住我对这本书的热爱。我有书了!我好开心!好幸福!我得到宝贝了!我小心翼翼地拭去书上的泥土,找来一块干净的水泥灰袋包装纸,把书仔仔细细地包上,然后,自己把书藏在角落里,开始偷偷地阅读,白天读,怕被父亲看见,只好晚上读,晚上又不能读的太晚,父亲怕电灯费电,只好偷偷地拿着手电在被窝里读。有时手电没电了,就求母亲用豆油做个小灯。有时读的太入迷了,自己常常被油灯燎到头发帘。
那时,自己还很小,不知道是什么书,只知道书里的故事很好看,书中的人很有个性,很有吸引力。就如常年饥饿的人,吃到饺子一样,很“解馋”啊。慢慢地把书读完了,自己却不知道书名。
后来,直到自己慢慢长大了,在收音机里听了评书后,才知道,我得到的人生第一本宝贝书,是本被掐了头的小说《七侠五义》。那时,我能读到一本书很不易,所以,我常常是一边看书,一边写日记,写读书笔记,有时抄写书中的好字句,有时是抒发心中的感慨,慢慢地,我爱上了读书,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但我仍然一直没钱买书。
我上初中后,开始到镇上图书馆借书。那时,我读书速度很快,小说、故事、散文,诗歌,什么都读,一本接一本,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慢慢地和图书管理员混熟了,或者说是借书太频繁,把图书管理员借得不耐烦了,人家就开恩地允许我一次借三四本书,我如饥似渴地读书。再后来,镇里图书读得差不多了,我又坐车20多公里到县城图书馆去借。
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到阜新市内串亲。华灯初上的傍晚,我在街上闲逛,途径一片住宅小区,竟看到住在楼里的一户人家,高高的书架上堆满了图书,远远地看不清是什么书,却如无价宝藏一样,深深地吸引我在那里徘徊了好久好久,我多想进去看看啊,都是些什么宝贝呀?太多了!好馋人啊!那一幕,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刻骨铭心!
书读得多了,自己想表达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慢慢地自己开始偷偷地写日记,记笔记,再后来,写短文,还偷偷地寄给报社、电台,渴望有朝一日,把自己写的东西也发个只言片语,可哪里容易啊?小稿子寄出一篇又一篇,多数都泥牛入海。但是,水滴石穿,勤劳还是能感天动地,在我上初三的时候,一篇题为《琢木鸟回来了》的短文,终于在《辽宁日报》发表了,再后来,大大小小的'散文、故事、小说、新闻等稿件,一篇篇地发表了......但我因为严重偏科,却中考落榜,成了地地道道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女!
我是个不信命的农家女,我不甘心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不甘心一辈子做农民,于是,在农耕之余,我开始更加拼命地读书,写作。我除了干农活,我把所有闲暇时间都用在读书写作上。别人娱乐,我看书;别人休息睡觉,我写作;别人买衣服买吃食,我买书;别人恋爱我也学习(别人恋爱时节,我却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走入文学院读书)。
那时,我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写、写、写,不停地写!渐渐地,我的稿子发表得越来越多,先后在省市县,甚至是国家级刊物《农民日报》,《农家女百事通》、《辽宁日报》、《辽宁经济报》、《妇女》、《共产党员》杂志等几十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刊播过稿件。先后有《父亲,谢谢您》、《农家灶具话春秋》等多篇作品在中央、省、市、县的各类征文比赛中获奖。我个人也逐渐被社会所认可,先后当上了村报道员,镇报道员,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变成了有正式编制的乡镇干部。我所负责的工作,也连续多年被市县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单位。
现在,虽然我的地位还是很卑微,薪水还是很微薄,但和同龄农家女相比,我还是幸运的,还被很多农家女所羡慕。她们羡慕我的才气,羡慕我的成绩,羡慕我的身份————有个旱涝保收的工作,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而我今天所有的获得,不是我聪明,不是我幸运,更不是我有什么靠山,都得益于我读书多,写稿多,是书本帮我改变了我的命运,知识改变了我的人生。
农村书屋征文300字(精选13篇)
农家书屋征文
农家书屋征文
我心中的农村书屋主题征文
关于书屋的征文(通用48篇)
农村读书屋征文范文篇4
又是一个星期日的早晨,东方刚刚露出一点鱼肚白,小村还沉寂在一层薄薄的秋雾里,村广播便传来村广播员兼书屋管理员成思敏带有浓厚乡音的声音:“各位老乡,星期日,从上午8:30至12:00是我们村农家书屋开放的时间,请广大农民朋友前来翻阅…”
哦,听见通知,才知道今天又是我们去农家书屋读书的日子。起床后,我便前往村委会大院。走在家乡的田园小道上,玉米、黄豆、稻谷、油菜在这个成熟的季节里,散发出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满目尽是黄的、红的、绿的、紫的,色彩斑斓,到处呈现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此时此刻,从村西头老槐树上的广播里又传来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甜美的歌曲………
进了村委会的院门,思敏上前热情的打招呼,“今天你来看书啊!迟到了”,我一愣,心里想,难道还有比我早到的吗?走入窗明几净的书屋,我一眼就瞅见坐在阅览桌东头的一对母子。女的大约三十五。六左右,短发,衣服虽旧但很干净,一旁放着一个残疾人代步车。儿子大约十一二岁左右,稚气,拿着一本书,给母亲读着………我在仔细打量一翻,这不就是住在小溪沟口的春兰嫂子吗?春兰是临村出名的美女,只可惜打小得了小儿麻痹,一条腿残疾了,十八岁嫁给我们村的吴世旺,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小宝,夫妻俩到是和美,但命运多舛,在小宝五岁那年,世旺上了秦岭山金矿背矿石,矿洞塌了,世旺就再也没出来了…。撇下了这一对孤儿寡母。
我与春兰打了个照面,交谈起来,问及她怎么这么早也来看书时,她兴奋的告诉我:春上,在扶贫部门的联系和帮助下,她家得到四组獭兔的种兔,她母子通过在农家书屋所学到的知识,精心喂养,兔子长势良好,现在都已经怀孕了,他们这次来,是想看一看母兔在怀孕期间的管理和分娩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好让母兔顺利生产,前几个月,我行动不方便,识得字也少,就让儿子逢礼拜日就来泡书屋,学习养兔子技术哩。
这时,思敏上来插话了,说是在一个雨天,当借书人都走了以后,他发现在书屋的一个角落,有个小男孩还在看书,走过去一看,见小孩正看着一本有关獭兔养殖技术的书籍,当时他想,也许是老师给孩子布置了写小动物的作文,他是来查资料的吧,因此也没有太在意。天渐渐暗下来,看书的人都陆续回了家,只剩下这个小男孩,于是,他就提醒小孩赶快回家,孩子有些不舍的把书放在书架上。
第二天,思敏到农家书屋的时候,那位小男孩已经等在门口了,后来才知道是吴世旺的儿子,家里正在养懒兔,来农家书屋学技术的。
正午时分,春兰母子还在用心的读着书。我走出了书屋大院,望着家乡绵绵的群山,挺拔而俊秀,傲然而屹立,霎时我明白了一切,这不正是春兰母子以及大山农民不向命运低头,努力求取知识,改善生存环境的真实精神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