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音乐课优秀试讲稿范文(精选3篇)

来源:其他 时间:2023-12-24 手机浏览

小学音乐课优秀试讲稿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卢沟谣》这首歌曲,感受卢沟桥地区发展变迁的千年历史画卷,以音乐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

2.了解歌曲段落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3.掌握“渐强,反复跳跃,结束句,倚音”等音乐记号。

教学重点

1.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准确表达“渐强,倚音”等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难点

音域较宽,从1到低一个八度5。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卢沟桥”的高清风景图片。

2.生观看图片,感受卢沟桥美丽的风景。

二、朗读歌词

1.师播放伴奏音乐,并朗读第一段的歌词(ppT歌词滚动出现)

2.师带生一起朗诵第一段歌词。

三、学唱第一段

1.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聆听。

2.生尝试用声音表现卢沟桥的美景。

四、解决第一段难点

1.师逐句示范“元明清,七百年”,让生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将声音大胆沉下。

2.“卢沟渡,摆渡船”,要唱得连贯。

五、处理歌曲

1.师再次范唱第一段,并在强调的地方加上手势。

2.生复唱歌曲,着重注意师强调的地方。

3.师小结:卢沟桥的景色非常美,你们的歌声也非常美,老师真的很满意。

六、学唱第二段

1.师范唱第二段(愤怒的),让生聆听并谈谈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感?

2.请生用愤怒的情绪,唱第二段的歌词。

3.比较两段的结束句:

万古卢沟佑安澜(二段)——清唱——起伏较大

卢沟晓月照大川(一段)——清唱——平缓

4.讲解结束句

5.出示乐谱,让生掌握反复跳跃记号,并整理歌曲结构:

B—B(加一句)—结束句。

七、处理歌曲

1.师引导生用隐忍、压抑——愤怒——宣泄的方式来演唱第二段。

2.师前两句动作提示生感情,后指示乐谱注意反复与结束句

八、表演歌曲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用生喜欢的动作表达。

小学音乐课优秀试讲稿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卢沟谣》这首歌曲。

2.了解歌曲段落结构,感受音乐情绪。

3.掌握“渐强、附点四分音符、倚音”的音乐记号。

4.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故事。

教学重点

1、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准确表达“渐强、倚音”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教学难点

1.把握因音域较宽导致的跑调。

2.准确表达“渐强、附点四分音符、倚音”音乐记号的演唱方式。

课时:

2个课时

导入:

师: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桥的名字呀?

生:

师:老师也知道一座桥,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下。

对啦,就是卢沟桥,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座桥的外形,它的总长是266米,宽7米,最宽的地方将近十米,它的桥底是由十个桥墩组成,与桥墩相邻的是11个桥洞,厉害的是桥上的柱子上有很多很多的石狮子,大家可以猜一下有多少个?

生:

师:这座桥上有500个左右的石狮子,他们千姿百态,而且这座桥的桥身全部都是用石头做的,卢沟桥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掀开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史称“七七卢沟桥事变”。

欣赏卢沟桥图片

教学流程

师:音乐家们还为这座桥写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听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听这首歌曲写了什么,内容是什么?

生:

师:我请同学来回答一下他听到的内容

生: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回答的特别准确,歌曲的第一段讲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和悠久历史,

第二段讲了七七事变和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故事。

师:接下来我们再一次聆听一遍歌曲,这次老师就有要求啦,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跟着音乐一起朗诵。接着再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曲用了哪些演唱方式?

生:

师:听出来的同学说一说自己听到了那些演唱方式?

生:

发声训练

师:曲子了解完了,我们接下来做一个小游戏

师:

学唱卢沟谣

师:老师给大家展示两段旋律,同学们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

师:同学说的都很棒,3的音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它左上方加了一个音,这个音叫倚音,那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倚音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

师:很棒,倚音的作用就是为了丰富音乐的表现力。

(画出附点四分音符)那同学们知道这个音是几分音符呢?那它唱几拍呢?

师:接下来开始学习这首好听的歌,老师弹琴教大家唱,我唱一句谱子,同学跟着唱一句谱子,注意我们刚才学的倚音的唱法哦。

师:第二行的最后有一个渐强的符号,和小于号长得一样,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呀,唱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的音量要渐渐地增强,为了带动后面副歌部分的情绪,因为后面的副歌部分我们应该用更激动地情绪来唱。

师:谱子我们已经熟悉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歌词,再次感受一下卢沟桥。

生:

师:谱子和歌词我们都熟悉了,接下来试着加一下歌词。老师弹琴我们一起合一遍,下一遍同学们自己跟着琴唱。

生:

师:最后我们看一个小视频,进一步了解卢沟桥以及他的历史。

小学音乐课优秀试讲稿篇3

教学设计:

故事是幼儿最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的方法。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是以教师讲述故事为重要部分。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教师在讲述故事时,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适当,咬字清楚是为了让幼儿字字听的清楚,节奏要比平时谈话稍慢,使他们一边听一边想;讲述故事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这样对小班的的语言表达起辅助的作用。

教学要求:

1、使幼儿知道故事的名称、角色、基本内容。

2、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3、学习词:太轻、太响、太快、太慢。

教学准备:教学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小花猫,问:小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呀?(小花帽)对了,小花猫今天要去参加小动物们的唱歌比赛,你们想不想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谁得了第一名呀?今天,老师讲个故事,名称就叫唱歌比赛(幼儿学讲)

二、老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幼儿欣赏,要求幼儿听清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谁得了第一名?听故事提问:

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谁是裁判员。

3、谁得第一名,为什么(幼儿议论小猫唱得好在哪里,不下结论)?

三、听故事录音,老师按故事内容操作图片,幼儿视听结合,听清小鸡、鸭子、小狗、小鸭是怎么唱的,不好在哪里?小猫是怎么唱的,好在哪里?

四、老师边讲故事,边提问:

1、师:“叽叽叽、叽叽叽”这是谁的叫声,小兔说:小鸡唱的怎么样?(学习词:太轻)幼儿模仿小鸡的叫声。

2、师唱:“呷呷呷、呷呷呷”这是谁在唱?小白兔说鸭子唱得怎么样?(学习词:太响)幼儿大声模仿鸭子的叫声。

3、师唱:“汪汪汪、汪汪汪”这是谁在唱?小白兔说小狗唱得怎么样?(学习词:太快)幼儿大声模仿小狗的叫声。

4、师唱:“咩咩咩、咩咩咩”这是谁在唱?小白兔说小羊唱得怎么样?(学习词:太慢)幼儿慢声模仿小羊的叫声。

5、最后轮到谁?(小猫)师唱:“喵喵喵”,小白兔说小猫唱得怎么样?(学讲:不快、不慢、不响、不轻)谁得第一名?幼儿用最好听的声音模仿小猫的叫声。

五、幼儿分组戴上小动物的头饰进行唱歌比赛,老师作评判员,“小白兔”戴上头饰进行表演并教育幼儿以后唱歌要向小猫学习,唱得不快不慢,不响也不轻。

评析: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