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精选3篇)
中小学生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篇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即将正式推出,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将于近日面向全球进行直播。
看到这个消息异常激动,因为又可以看到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一系列奇妙现象。这让我想起了20xx年那次太空授课。
在仅有的40分钟里,航天员们却只有用了简单的5个小实验来让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环境下,物体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理。分别有水膜实验、陀螺实验……就让我知道原来在失重的环境下能做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水球实验了!首先,用一个类似放大镜大小的环,伸进饮用的自来水袋里,拿出来时竟成为了一个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针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说,水球一定会爆开来。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针管给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却“毫发未伤”,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这让观众们都看得目瞪口呆。
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课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
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精选22篇)
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通用19篇)
最新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后感
中小学生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篇2
《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了,应该说,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壮举,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载人航天技术,也意味着我国的航天科学技术已经向教育领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榄枝。
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这也只能是人类现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壮举。孔子当年杏林游学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辈会像嫦娥一样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传道授业解惑呢?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摩根和王亚平却把这种职业的光辉洒向太空,让整个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辉下。如果说浩瀚的宇宙是一本书籍的话,那么强大的综合国力、扎实的航天技术无疑是打开这本书的智慧钥匙。
中国航天员们的'太空授课,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们发出的“中国好声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动着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然而,广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义的深远也给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从宇宙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就必须大力发展载人航天和教育事业。而我们也期待此次太空历险记将我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好让更多的地方都能够倾听到“中国好声音”。这次太空授课,激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内心喜爱,这样就可以转化为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的朴素情感,让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说教,多一些用心,激励培养我们未来的接班人。
中小学生天宫课堂优秀观后感篇3
今天我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引起了我对科学的兴趣。在我往日的认知中,科学一直是一个很无聊的科目,可今天,让我对科学有了另一种看法。
这次课堂继续采用了与身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叔叔阿姨们视频对话的形式,开启了一次科学之旅,这次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太空“冰雪”实验,第二部分为液桥演示实验,第三部分为水油分离实验,第四部分为太空抛物实验,第五部分为介绍与展示太空科学设施。
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液桥演示实验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水油分离实验演示了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太空抛物实验演示天地之间抛物区别。
本次课堂传播和普及了空间科学知识,让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直观科学的奥妙之处。本次课堂利用太空与科学的结合,不仅让我感受到航天事业的重要性,也让我对于科学的热情更加强烈了
我的心跟随着宇航员叔叔阿姨们惟妙惟肖的讲解一起颠荡起伏,我会为每一个实验的结果感到惊讶,也会为明白实验原理而豁然。看完本次课堂,一颗小小的热爱科学在我心中埋下,我已对未来充满憧憬,激发了我探索的欲望。
看完天宫课堂,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茫茫宇宙,永无止境,只有我们无尽探索的身影!
我向我们的航天事业——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