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历史典故破釜沉舟(精选4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1-04 手机浏览

历史典故破釜沉舟篇1

1、“破釜沉舟”的故事发生在哪次战役中?

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一次最激烈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场战斗。公元前208年,秦军攻赵,楚怀王派军援助;项羽杀掉畏缩不前的宋义,"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连败秦军。这场大战的胜利,基本上消灭了秦王朝赖以存在的'军队,为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释义: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2、历史典故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3、成语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

历史典故破釜沉舟篇2

破釜沉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具体运用。它是人们在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可以焕发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激发人的生存潜能。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釜:古代用来煮饭的锅;舟:小船。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

【历史典故】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在吴中的项梁、项羽起而响应。原先齐、赵、燕、魏等国的旧贵族,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立了王,恢复了自己国家的名称。秦朝派大将章邯出征,章邯击破了项梁率领的楚军主力之后,带领大军北渡黄河,攻打当时自称赵王的赵歇。赵军被围,赶紧派人四处求救。

楚怀王接到赵王求援的书信,派宋义为上将军,带着项羽、范增北上救赵。大军由彭城出发,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斗志很旺。但是宋义胆小怕事,根本就不想到城下和秦军拼命,到达安陽的时候,便号令全军原地休息,一住就是40多天。项羽实在忍不住了,便来质问宋义。原来宋义想让秦赵两国的军队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再出兵。他还说全军不服从命令的一概都得砍头。

项羽脾气火暴,怎么能咽下这口气!一天早晨,他全副武装,来到宋义的军帐之中,一剑斩下他的脑袋。将士们纷纷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一职。项羽下令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还要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并跟将士们说,要吃饭的'话,就到章邯的军营中取锅。大军渡过漳河,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以此表明要决一死战。

战士们看退路没了,这场仗如果打不赢,谁也活不成。在项羽的指挥下,楚军同秦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个个以一当十,如下山猛虎,奋勇拼杀。楚军终于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成长心语】

破釜沉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具体运用。它是人们在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可以焕发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激发人的生存潜能。军事家孙武曾说过:“将帅赋予军队任务,要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使他们有进无退;率领军队深入诸侯国土,要像弩机射出的箭一样使其一往直前。”处于绝境中的人,为了求生会爆发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潜力。如果你的人生过于安逸,毫无激情,就可以试着切断自己的后路,将自己置身于悬崖绝壁之上,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有如此大的能量,原来自己还可以做许多自己从未想过的事情。

历史典故范文

有关历史典故

经典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一鸣惊人

历史典故歇后语

历史典故破釜沉舟篇3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

【释义】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历史典故】

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公元前458年(已进战国时期),晋定公病死。

定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晋哀公。智伯独揽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卿。智伯分别向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了土地。当他要求赵襄子割地时,遭到了严厉拒绝。智伯立即派人传令,让魏桓子和韩康子一起去攻打赵襄子。

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晋阳被智伯围困了整整三年,形势越来越危急。一天,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后来,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伯军队四散逃窜,智伯被擒。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历史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

【成长心语】

功高盖主,是做臣子的大忌,历史上无数的功臣正是由于功高盖主而被杀,张孟谈借鉴历史的教训,急流勇退,避免了被猜忌甚至被杀害的命运。历史是一面镜子,人应该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不忘历史,才能够继往开来,开创大局。历史教人明智,借鉴历史成败,能够让我们以前人为借鉴,取得成功,避免败亡。

历史典故破釜沉舟篇4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被秦军重重包围。楚怀王于是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军救援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对此项羽十分不満,于是要求进军决战,解困赵国。但宋义却希望秦赵两军交战后待秦军力竭之后才进攻。

但此时军中粮草缺乏士卒困顿,而宋义仍旧饮酒自顾,项羽见此忍无可忍,进营帐杀了宋义,并声称他叛国反楚。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项羽在全军渡黄河之后他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此表决一死战,没有一点后退的打算。

正是这样已无退路的大军到了巨鹿外围,并包围了秦军和截断秦军外联的通道。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而前来增援的其他各路诸侯却都因胆怯,不敢近前。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高了项羽的声威。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破釜沉舟的意思

[释义]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语出]明·陈孝逸《与罗杓庵书》:“秋间姑且破釜沉舟;持三日粮;为射贼擒王计;必不败;而后杜门却轨。”

[正音]釜;不能读作“jīn”。

[辨形]釜;不能写作“斧”。

[近义]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

[反义]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举棋不定

用破釜沉舟造句

1)呃,我在想…,当时,你儿子觉醒时我破釜沉舟的倾尽国库替他打造神兵,现在我女儿觉醒了,国库也空了……

2)司徒翔云以破釜沉舟的气势,饿虎攒羊般杀入契丹骑兵阵中,勇不可挡,杀人犹如砍瓜切菜。

3)胯下之辱,指鹿为马,沐猴而冠,破釜沉舟,还乡定都,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虚张声势,瞒天过海,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4)破釜沉舟巨鹿之战,令天下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5)因此,带着破罐子破摔,不,应该是破釜沉舟的'信念,王燃再次偷偷地找到了最了解自己的昭仁公主。

6)王子意识到,阿努比斯这个家伙要破釜沉舟,誓杀自己不可,于是集中精力积极迎战。

7)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歌德大自然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

8)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9)甚至,对于声称台湾属于自己的中国也表示中国希望和平解决这个僵局,尽管他坚称两岸统一是唯一的解决途径,但如果台湾要为独立破釜沉舟,中国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0)八一建军节,你是幸福叛军的最高统帅,特向你汇报:海军象征你破釜沉舟的勇气,陆军象征你丢盔卸甲的烦恼,空军象征你的好运正喷火冒烟,请你检阅!

11)另一个大汉放下水杯,像是做了一个巨大的决定一般,一副破釜沉舟的样子。

12)你不能去,一个是有钱的债主,一个是不成气候的小弟,你说那个什么卢哥会选哪个啊?如今,我们也只有破釜沉舟了。

1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4)卧薪尝胆,尝破茧而触痛。破釜沉舟,圆金色六月梦。

15)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6)大自然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

17)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8)造化既然在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强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争,使弱者不亚于强者。

19)他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参加研究生考试。

20)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无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1)对于敌人的大扫荡,我军破釜沉舟予以还击。

22)现在已破釜沉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干到底了。

2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24)破釜沉舟同时也毛骨悚然。

25)破釜沉舟:只要咱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进修上的各类困难。

26)处于劣势中的军队,只有破釜沉舟,拼死一战,才能死里逃生。

27)事已至此,只有破釜沉舟,作最后一搏。

28)但现在的情况是,它必须破釜沉舟。

29)现在只有破釜沉舟地奋力一搏,才有机会扭转目前的局势。

30)只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没有不能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