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清明的作文(精选8篇)
清明的作文篇1
清新的春风,吹走了二天来还滞留在鹭岛上的梅雨天,明亮的阳光,照耀在英烈长眠的万寿山上。
饮水思源祭先烈,继往开来慰英魂。又是一年的清明节,我们五(2)中队参加了在烈士陵园举行的新队员入队仪式,并代表我校全体少先队员为先烈扫墓、祭奠烈士的英灵。
晴好的天气,让来厦门烈士陵园祭拜的人们徒增,人们络绎不绝地走上纪念碑,献上鲜花、缅怀先烈。纪念碑前摆满了花圈,陵园的树上挂着一朵朵洁白的小花。
我们庄严肃立在纪念碑前,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向烈士致敬、默哀,随着“歌唱祖国”的音乐响起,缅怀先烈之心油然而生!武昌城头的枪声、卢沟桥前的炮火、董存瑞手托炸药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先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不畏牺牲、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才有了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发出的庄严豪迈的最强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先烈们的功德与天地长存,他们的精神与日月同辉。我抬头瞻仰雄伟的纪念碑,纪念碑上刻着陈毅元帅的.题词:“先烈雄风永镇海疆”!先烈们雄风不朽,英灵永存!
新队员入队仪式在“红星照我去战斗”的音乐声中结束,作为授巾队员的其中一位,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心中默默地在告慰革命先烈们:你们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的革命事业,后继有人,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少先队员一定会沿着先烈们的足迹前进,为完成先烈们未竞的事业,努力奋斗!让先烈们的英灵安息。让先烈们为之奋斗的事业更加辉煌!
11点30分时,为先烈扫墓、祭奠英灵暨新队员入队仪式顺利结束,我默默地走到纪念碑前,虔诚地献上我带来的一朵小白花,在这清明的春光里,深切地缅怀英灵,祭奠先烈们那不朽的忠魂!在这清明的春风里,我洗涤着自己的心灵,瞻仰崇高,不忘先烈壮举,继承先烈遗志,爱我中华、让梦飞扬、圆我中国梦!
清明的作文篇2
又是一个放假的星期x,也正好是一个清明节的前几天,为了让我们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提前了几天来扫墓。但这次扫墓并不像以前那么单纯,这次扫墓也许会带给我们许多快乐的事情。
一路上,我们再次闻到了农村独有的风味——“空气清新”。在繁华的城市里什么都好,唯独空气受着工业的影响而变得到处是一层烟雾,让这天空慢慢地变成了灰色,那清新的味道从此在城市里消失了。回到了这里,感到在我们头上的天空是那么的蓝,白云是那么的白,我真想永远的生活在这片天空下,享受在城市闻不到的味道。看完天空,再看看在我身旁的山,真是不能联想。山上,一棵棵野松挺拔的生在悬崖陡壁的土里;一簌簌映山红向我们吐出它的新枝,在春天的陪同下,花蕾渐渐的长出来,仿佛在向我们报到春的来临;梨树的枝头上长满了白梨花,在春风的呼唤下把它小小的花瓣洒入人间,在路上铺上了一条白色大道,好像正欢迎着我们在它这里通行。春天的气息注入到我的脑海间,让我心旷神怡。
观赏完美好春光后,我们开始自己的安排——做竹筒饭。心灵手巧的姑父早就把应该带的工具给带来了。“哒哒哒”传来了姑父砍竹子的'声音,随后又开始锯,经过了一番周折后,终于可以把竹筒饭放在火上烤了,我们耐心的等待了好一会儿,竹筒饭终于烤好了,肚子已经哇哇叫的我们,迫不及待地吃了,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有的竹筒饭还是半生半熟的。这可害死我了,不能过瘾的尝到竹筒饭的香味,但这总给我们吸取了一点教训,让我们下一次做竹筒饭更好了。
吃完饭,我们上山了,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爬上很高的山,来到坟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着老祖宗的保佑,让世界太平,让公平结果这场无必要的战争。也让我们这些小荷才入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绩,不辜负你们这些长辈对我们的期望;也让全家健健康康,开开心心……按着次序办完后,我们向着太公太婆说着再见,便又下山了。
一天的路程在这里结束了,我们也又得回去吃晚饭了。“哎!”时间过得真快呀!一眨眼,一天又这么结束了。
清明的作文篇3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虽说清明是在春天,空气中却弥漫着寒意。清明节一般都是雨天的,可是今年却没有遵循这个规矩——今年清明阳光明媚。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之一。
清明节当然要再家里过了,可以在家里跟家人一起去扫墓,给死去的祖宗请按,给他们拜年,带一些鲜花跟美酒,孝敬他们,让他们保佑我们平安幸福。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了,我们一家人坐上了车。驰过坑坑洼洼的泥地,风轻轻柔柔地吹着,仿佛要将人地思念吹到另一个世界。我们终于来到了太公的坟前。在路上,可正是“经历”了不少,准备了的美酒还在后备箱里呢,路这么的颠簸,美酒差点洒出来了。于是,爸爸只好将车速降低,慢得跟老汉推车一样。可迫不及待的.我在车里左顾右盼,催促着爸爸。
因为想到在山上放烟火,可能会引起火灾,于是就买了许多纸钱。我们把纸钱放在坟墓前,把事先买好的鲜花放好。爸爸把美酒取出,大人们都拿起碗,各自到了满满一碗的酒,而我就负责将一碗酒倒在坟墓上,就表示给太公敬酒了。我拿着香在坟墓前拜了几拜,在心里默念:希望太公祝福我学习向上,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酒也敬了,拜也拜了,接着就是烧纸钱了。先拿出来一些纸钱,将它们点燃。奶奶在那里说道:“爸爸啊,你已经离我们而去很久了,年复一年我们都回来见一下你。”说着,奶奶拿了一些纸钱给我,大概是让我也来为太公敬孝……
这样的清明,总是给人以一种悲伤的情绪,这些或许令人反感的习俗,却又怎能不是令人悲哀呢!
太公大概在我还未出生之前就已离去,我连他张什么样都不知道,他可能十分的勤劳,十分的有才华。每当清明,心中不免有一丝的悲伤,大概是因为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牺牲的烈士,跟太公吧。
清明节的空中洋溢着的思念,如飘飘扬杨的雨丝,天堂的人们,过得是否安详?用手轻轻抚着风,那彷徨在街头不安的灵魂,这风,是不是你给思念的人们的回答?
清明的作文篇4
今天是四月三日,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但我心中充满了疑惑。清明节,为什么要祭祖上坟呢?我带着疑惑去找爸爸。
爸爸清了清嗓子,微笑着说道:“儿子啊,咱们的清明节呢,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使其变成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这就说来话长了。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他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重耳朵饥肠辘辘,无力再战,随臣们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儿吃的。大家眼看着重耳快饿死了,又心有余而力不足,都万分焦急。”
“然后呢?我猜猜,重耳被饿死了吗?随臣们见死不救?”我问道。
“不不不,恰恰相反,这时,拥有牺牲精神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忍痛不出声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碗肉汤给重耳,他便苏醒,但当重耳斩断了所有的逃离后,他的泪水夺眶而出。”爸爸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听得出神入迷,感叹道:“介子推可真是舍己为人的典范啊!我应该向他学习!”
“恩,没错。”爸接着说,“然后过了十九年,重耳经过不懈努力做了国君,也就是晋文公。而介子推却打好行装,准备隐居山林。”
“晋文公听说,后悔莫及,带人寻介子推,然后介子推早已背井离乡,通过山高路险的'绵山,开始过隐居生活,重耳找他又谈何容易。有人献计:火烧绵山三面,逼出介子推。可放火烧山后却不见介子推人影,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个介子推那么倔强、宁死不屈,坐在一棵柳树下被活活烧死了。重耳见状,嚎啕大哭。第二年,晋文公率众登山祭奠,发现当年的柳树死而复生,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位清明节。”爸爸绘声绘色地说道。
中国人就是不一样啊!居然一个清明节就有那么多的故事。真可谓是一幅景色旖旎、绚丽多彩的画卷啊。
清明的作文篇5
清明节到了,清明节是一个踏青春游的节日,在清明节,让我们的脚步去踏上春天的土地吧。天气晴朗,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美好。我们早早的来到校门口集合,准备开始我们的春游踏青之旅。
终于等到出发的时间了,我们背好吃的,排成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我们的目的地钵池山公园进发;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路上的行人不时向我们微笑,温暖的阳光洒在我们的身上,渐渐地我们的鼻尖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个个小脸都变得红扑扑的,像是一个个红苹果。走了好远一段路后,大家都感到有点累了,但是这次的春游活动就是来磨练我们坚强的意志的,所以大家都毫不气馁,坚持着向目的`地前进。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盼望已久的钵池山公园。“yeah!”全班同学大声欢呼起来,大家仿佛忘记了身上的疲倦,一起冲进了公园。
一进公园,我就被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瞧,路边那一棵棵笔直高大的杨树披着一身绿色的军装,多像一个个守卫边疆的战士啊!杨树下,那一丛丛金灿灿的小花,多像一个个披着金色衣服的小姑娘,张着小嘴倾吐芳香,让人心醉;那边碧绿的草地,碧绿的高塔……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我们情不自禁地把美景深深地记在了自己的心里。
最好玩的莫过于金沙滩了。那是一个人造沙滩,与正常的沙滩没什么两样,就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嘛!脱下鞋子,走在暖暖的沙滩上,仿佛在柔软的海绵上,舒服极了!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我看还是我们先知道啊!而且,我还与同学们共同做了一个好看的沙雕呢!可惜这儿没有那些可爱的小生灵,像小螃蟹、小虾,不然会更有趣的!
我们在这次春游踏青中,也发现了美中不足:在大湖里有一堆令人作呕的垃圾,在垃圾旁有两条可怜的死鱼,无可奈何地翻着两只大眼睛,漂在水面上,任凭苍蝇叮咬。在这里,我向大家呼吁:“赶快保护环境吧!不然,最后受到惩罚的,是人类自己!”
春游踏青真好玩,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各种大自然的美景,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清明的作文篇6
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
民间传说寒食是为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作文
关于清明作文
关于清明作文
关于清明作文【推荐】
【推荐】关于清明作文
清明的作文篇7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就是诗人杜所说写的《清明》里面的其中一句。眼看清明节就快到了,我兴奋得不得了,还记得去年扫墓时我与姐姐把墓清理得可干净啦,还能一边吃东西一边扫墓。但也遇到了不少烦心事。
那一天清明节,学校放半天假。我就与全家一起去扫墓,缅怀先人。准备就绪后,大家向目的出发咯。
到了墓地后,我们便开始寻找第一个目标——太姥姥的坟。这里到处野草丛生,看不清脚下的路,可危险了,我们每人捡了一根木棍探路。九拐八弯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只见坟边长满了许多无名杂草,去年贴的已被雨水洗得发白的纸钱七零八落的贴在四周。叔叔大步走过去,拢住一大把野草用力扯起,甩到一旁。奶奶仔细的清理坟上旧纸钱,把祭品摆好后,又烧了柱香。我与姐姐弟弟争先恐后地抢纸钱,然后把纸钱贴在四周几坟上。正但我专心贴纸钱时,身后“轰”的一声,震耳欲聋,我险些跌倒。转身一看,原来是有人在放“轰天炮”,怪不得这么吓人。我不禁想:为什么他们要燃放鞭炮呢?打扰先祖可是大不敬的哦,再说万一引燃山火可就不妙了!
扫完太姥姥得坟,我们向另一个目标前进。走了大半天,还是没见着目标,腿也麻了,腰也酸了。弟弟不禁发牢骚,“爸爸,舅公的墓到底在哪儿呀,怎么还没见着?”“乖,你看不就在哪里。”爸爸指着一个堆满鞭炮屑的土包子说。“啥,这是舅公的坟?”我们不可置信的问。“嗯”。得到确认后,我们跑过去,扒开碎屑一看,果然是舅公的坟。姐姐气氛的咒骂道:“是谁这么缺德,把鞭炮乱扔到别人坟上?”虽然有点不快,可是找到墓地所在,心里当然高兴,总要有点曲折,才不会重演每一年的扫墓情景,可是今年的扫墓令我看到了另一种文明的退化。
在扫墓的`一路上,有喜有忧,有惊有怒,有笑有泪。回家后,我的心里波涛汹涌,思绪万千。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某些文明却一直在倒退。缅怀先人的扫墓,演变成另一种“野蛮”。难道这就是对先人的悼念?难道这就是我们每年的今天所要上演的闹剧?苍天无语,我心有泪。
清明啊,清明,难道这就是你的意义所在吗?扫墓的人啊,难道这就是你们缅怀先祖,却丢失文明的方式吗?
清明的作文篇8
窗外,纷纷细雨带来了清明
清明,在大地春回的踏青之中
踏青,也被叫做探春、寻春。四月清明,春回大地,正是踏青的大好时光。悄无声息中,花开了,草绿了,一切都沐浴着春初的阳光,在春风中摇曳。湿软的泥地,茸茸的绿草逗弄着游人的双足,盛放的野花漫不经心地晒着太阳。它们都在大自然的画廊中,挽起了春的流韵。而我们,也在怡然自得中感悟自然、感悟人生。
清明,在翱翔天空的风筝之中
风筝,又称纸鸢。微风渐起,人们在春天的大好时光中放起一只只风筝。他们带着喜悦,牵线奔跑,仰首远望,用风筝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风筝也是清明节的一项习俗,民间有将风筝送上天空,能够送走一年的.病痛与烦恼这一说法。每逢清明,即使是在漆黑的夜空中,人们也会在风筝下挂上彩色的小灯笼,在郊外放飞,寄托对先祖的祝福。也有人在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清明,在扫墓祭祖的思念之中
清明扫墓,即墓祭,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由来已久。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中心。我们通过这一习俗祭祀祖先,表达孝道,抒发对先人的怀念。年复一年的光阴飞逝,墓前的杂草总是发了狂地疯长,来来往往的动物也会留下它们的踪迹。因此我们需要修整坟墓。首先是清除杂草,有时也要填补那些坑坑洼洼。清理结束后,便是祭拜,不同信仰的人们常常会有不同的方法。有的念诵经文,盼望着得到祝福,求得一年的平安。有的则是摆放贡品,并用冥币折出纸衣纸钱,希望先祖能够在逝世后过上幸福的生活。
桃花匆匆开了又谢,杨柳匆匆绿了又枯,清明去了又来。岁月无情,我们渐渐成长,亲人也渐渐远去。站在墓前,忆起昔日的点点滴滴,感伤,思念,只留下无数伤心者静默在风雨中。清明,愁煞了多少人!
清明的雨依旧下着,却又是一年的物是人非。沙,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