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海南自由贸易港心得体会(整理4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4-03-07 手机浏览

海南自由贸易港心得体会篇1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心得体会

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出水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提出明确要求,赋予经济特区新的重任。

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勇当体制改革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窗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新路,蝶变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优势和巨大魅力的精彩样本。

把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深圳责无旁贷。深圳作为习仲勋老书记主政广东期间提出建议、邓小平同志亲自圈定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更要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劲助推中华巨轮驶抵光辉彼岸。

思想领航,阔步前行。把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需要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发展特区的最强法宝、最强武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厚望和殷殷重托。从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我们最宝贵的思想财富和最强大的精神指引。学通弄懂做实,深圳就能实现四个走在全国最前列,交出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精彩答卷,不断向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迈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把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需要深刻把握经济特区新的战略定位。新定位,新标杆。40年来,深圳争当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和实干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试验平台。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深圳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特区新的战略定位,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决心和更大的气魄推进改革开放,以走在最前列的标准开创特区工作新局面,成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从而把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擦得更亮,把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托得更高,创造出无愧于改革开放的开拓者和改革开放的实干家的辉煌业绩。

立志不移,奋发有为。把特区办得更好、办出水平,需要特区人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我们要赓续特区开拓者筚路蓝缕、胼手胝足的创业激情,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把特区办得更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率先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全面开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全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等等,前行路上还有不少难题待解。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锐意创新,埋头苦干,我们就能把特区办出更高水平。

船往天涯去,风从南海来。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对特区美好未来的擘画定将在深圳大地上率先成为生动的现实。

海南自由贸易港心得体会篇2

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正式公布,确定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习近平近日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行稳致远,久久为功。习近平强调,海南省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抓紧落实政策早期安排,以钉钉子精神夯实自由贸易港建设基础。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支持海南大胆改革创新,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注重制度创新,依靠制度创新,加快制度创新,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海南改革开放的历史传承。30多年来,将制度创新融入血脉,海南改革开放不断结出硕果。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海南仍然要把制度创新作为把握战略机遇、扛起历史使命的重要途径。

在制度创新中激发活力。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为持久和深层的动力源泉。在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制度创新尤为重要。日前发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如在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强化产权保护,保障公平竞争;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有序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境外资金自由便利流动。这样的安排力度空前,在诸多关键制度领域实现突破。一步活,步步活,抓住制度创新这个核心,按照方案的安排扎实推进,海南一定能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上跑出加速度,为自贸港建设筑牢制度保障,为国家积累更多制度财富,为全国创造更多海南经验。

在制度创新中深化改革。近年来,海南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把制度创新贯穿各领域各环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支持鼓励所有突破传统体制束缚、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新做法,努力建立健全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如今,方案赋予了海南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如积极探索建立适应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更加灵活高效的法律法规、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加快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对于海南而言,要闯出发展新路子、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还要继续下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以制度创新深挖改革潜力、助推改革前进、倒逼改革落地,海南一定能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汇聚更加强劲的改革动力,树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标杆。

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春天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今天,自由贸易港蓝图绘就,对外开放新格局使命召唤,以制度创新种好试验田,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区域特点的转型升级新路,一个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必将闪耀在中国的南海之滨。

海南自由贸易港心得体会篇3

四通八达的路网、密集交错的航线、便捷高效的环岛高铁、星罗棋布的水电光气千年来中华民族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海岛之上变为现实。一路走来,海南基础建设捷报频传,这些成果将搭建起承接自贸港政策的四梁八柱,为自贸港建设夯实基础。基础设施犹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筋骨,节点布局合理、网络密度适宜、通道运行高效、传输能力满足社会需要,筋骨就强健有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才能顺畅流动,城乡和区域间才能协调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就稳固有效。一个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驶上快车道的有力后盾,更是不断提升民生福祉的有力推手,人们的出行更便捷、更多元,方方面面的体验也会更美好,幸福生活就如搭上了快车。由此可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自贸港,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更离不开基础设施的保障。基础设施又如流淌在大地上的动脉,唯有联动才有活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注重统筹协调。在这方面,海南已有经验可循。近年来,海南按照全省一盘棋的发展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持续高标准规划、系统科学推进路网、光网、电网、气网、水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今,从天上到地下,一个外联内通、覆盖城乡、功能较完善的综合五网基础设施体系已初具规模。这是海南运筹帷幄的结果,也是海南行稳致远的坚强基石。基础设施不仅要有,还要持续向好转变,不断完善以适应时代要求。其建设须既适应当下又面向未来,既科学安排又要适度超前。当前,要加紧谋划实施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的控制性、基础性、先导性基础设施项目,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还应紧密衔接十四五发展,统筹沿海与山区、城市与农村、增量与存量、传统基建与新基建,重点有序地完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地基、打好基础,梦就在前方,路就在脚下,我们要继续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在逐梦的路上奔跑得更稳、更快!

海南自由贸易港心得体会篇4

2020年6月1日,备受关注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规划》正式公布,明确了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总体规划和路线图,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外大局,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从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交通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11个方面,共推出了39项具体的改革措施和制度安排,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目前,我局正在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地质单位。在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战略背景下,我们要做的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挑战性和开拓性。作为当事人,作为见证人,作为地质行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来适应这个时代的潮流,为我局建设一流的地质单位和建设自由贸易港做出我们的努力?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关心重用人才。归根结底,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家一流地质单位的建设离不开人才建设。我认为,我们应该把人才建设作为一项不懈的工作,千方百计引进人才,力所能及地培养自己的人才,为人才创造一个公平有序的发展平台,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关心人才,让人才有归属感。第二,提高自己的能力。目前,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刚刚起步,我们明显感受到了我们单位应对新项目、新业务的不足,既有认识的不足,也有能力的不足。缺乏认识——就是对待商业市场还是有旧的等待的想法,不能充分认识到市场的残酷。许多机会转瞬即逝。目前的商业环境比较复杂。首先要生存,适应市场,适应环境,然后有机会谋求发展。能力不足——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吸引了大量中国央企和大型国有企业。项目建设对服务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项目因为资质要求被排除在外,有些项目因为服务不到位而引起业主不满。因此,提高我们的能力-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是当务之急。第三,整合优势资源。度的参与自贸港建设和全国一流地质单位建设,要求我们整合资源,建设我们的品牌,我们环勘院的平台总体上相对不错,业务范围齐全,人员配备充分,要充分把两大企业的资源整合,做建设项目的综合服务,打牢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争取能做到建设项目的全产业链服务商。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海南在30多年里书写了全国最大改革试验田的故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我们要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让卖力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让全国一流地质单位的目标和自由贸易港的宏伟蓝图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