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董存瑞炸碉堡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4-01 手机浏览

董存瑞炸碉堡心得体会篇1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为什么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去炸碉堡呢?是因为董存瑞有爱国的精神!

我们为什么要爱我们的中国呢?因为,我们的血管里都流着中国祖先的血。我们生在中国,也长在中国。

我们所说的话是中国的语言,我们所读的书是中国的文字。

我们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以及其他所接触的人们,全都是中国人。

我们周围的高山、流水、树木、花草,以及所欣赏的、所喜爱的、所研究的、所崇拜的全都是中国的。

所以我们要爱中国。

将来我们长的了,假如有一天从国外久客归来。当你站在船的甲板上,望见水天会合处横着祖国的青山时,那你自然会热泪盈眶了。

那种热爱,就是祖国爱,也就是所谓的爱国心。

我们在国外,偶尔在街上听见有人说汉语,必定会雀跃地走过去和他亲切地谈上几句。

如果外国人要恶意地批评中国,我们听了必定会怒上心头。

一旦敌人的枪弹要毁掉我们的锦绣河山,中国的父老必定愤怒不已,忍着离别的苦楚,勉励他们的爱子去奋勇杀敌,为国效命。中国的全国人民,必定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积极支援前线,争取光荣的胜利!

所以,我们必须做个中国的忠贞国民,因此,我们首先要努力做一个好少年,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决不会有损中国的颜面!

董存瑞炸碉堡心得体会篇2

今天我读了《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个革命故事,让我深有感触。董存瑞用自己的生命炸毁了碉堡,解放了隆化。他那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董存瑞那种精神让我震撼了。他当时只有19岁,却能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我读到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出坚毅的光芒。这句话让我感觉到董存瑞好像是烈火里的战士。还有他喊得那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我从这句话深深的体会到了他那热爱祖国,舍生忘死,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那么多的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吗?能吃得饱、穿得暖吗?我们放学回来,爸爸妈妈已经把晚餐都做好了。而战士们整天风餐露宿,有时还吃不饱。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少年儿童,绝不能忘记过去。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成为一名有用的人,来报效祖国。

董存瑞炸碉堡心得体会篇3

2021年7月1日建党节,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困苦,一起走过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峥嵘岁月,走过建设新中国,走过改革开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党99周岁生日的特别日子,再次回顾并观看了爱国主义影视作品《董存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我感受颇深。

《董存瑞》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时长100分钟的黑白电影,于1955年1月1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影片讲述了17岁的董存瑞请求参军,因年龄太小被拒绝。随后从见习小八路开始,经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洗礼,逐渐由鲁莽、冲动的孩子成长为真正的革命战士的历程。影片中,我军在1948年解放隆化的战斗时,被一座桥头暗堡的猛烈火力阻挡,作为党员和突击爆破队长的董存瑞带着炸药包冲到了桥下,却找不到安放炸药的地方。就在这时,我军总攻的号角吹响了,看到冲上去的战友一批批倒在敌人暗堡的机枪下,董存瑞心急如焚。为了争取时间,减少战友们的伤亡,保证战斗胜利,董存瑞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毅然拉开了导火索,舍身炸掉了碉堡,与敌人同归于尽。董存瑞牺牲时,未满19岁。

《董存瑞》这部影片让我深受感动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董存瑞为了祖国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和勇气值得我们学习。董存瑞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面对敌人碉堡的凶猛火力,董存瑞再次请战。最后毅然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了导火线,随着一声巨响,董存瑞和敌人一起同归于尽了,用19岁的年轻生命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本次疫情中,很多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奋战在抗疫第一线,这也正是为祖国无私奉献的楷模,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二是发展才是硬道理。董存瑞手托炸药包,是因为没有支架,归根结底还是当时条件艰苦,工业生产不发达。如果当时我们的工业生产发展了,支撑炸药包的支架肯定不会缺。甚至,如果我们当时就有了飞机大炮,或许可以直接远距离炸掉碉堡,董存瑞可能就不会牺牲了。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经验教训,只有发展强大了,才能少流血。

三是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牢记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是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电影中,董存瑞舍身炸掉了碉堡,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未满19岁。我们要永远记住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赵一曼等革命英雄的名字。我们今天的明窗净几、繁荣富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先烈拼命争取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奋斗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董存瑞炸碉堡心得体会篇4

我看了《董存瑞的故事》这本书,讲了他舍身炸雕堡的故事。

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在战士的掩护下,董存瑞抱着炸弹滚到了桥下。可是他发现炸弹无法放好,正思索办法时,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威震敌胆。大批的后续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子弹像急雨一样,哗哗地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没有思索的时间,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火花和白烟!紧接着,就听董存瑞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这是文章最精彩的内容,这段话让我深有感触。董存瑞只活了19年,为什么呢?是因为他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中国的解放;是因为他把自己的青春寄托给了中国的解放。年仅19岁的董存瑞用对祖国的爱,用生命为后继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为了人民能够更好的活着年轻的董存瑞牺牲了,可他爱国、为国的精神却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董存瑞他舍身为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千百万人为革命英勇奋战。董存瑞的英名永远不朽。他舍身炸碉堡的事迹传遍了中华大地,为了新中国不惜牺牲自己。我觉得董存瑞他非常伟大。我应该学习他那种舍生忘死的精神。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呀!董存瑞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血却换来了许许多多人民的生命,死得其所。他那视死如归、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与无私无畏的品质和性格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奋发进取、勇往直上。

没有先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就没有当今的小康生活。忆起英雄,想起往昔,烈士们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怎能不感慨满怀啊!昔日无数的烈士用爱凝聚成一首首颂歌,铸就了新时代新生活。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这幸福日子呢?

好好学习是我现在该做的。因为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建设祖国,发展祖国,报效祖国!

董存瑞炸碉堡心得体会篇5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董存瑞是其中之一。

我利用暑假时间,阅读了《董存瑞》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董存瑞从出生到十七岁时,一直想要参军,打日本鬼子。他十七岁时,加入了民兵团,跟其他的同志一起,四处打听日本鬼子的消息,并且袭击他们。后来,董存瑞当了八路军,他认真训练,刻苦学习,勤动脑筋。白天,当同志们到训练场准备训练时,董存瑞已经在训练场上,而且满头大汗了;晚上,当大家都已经熄灯睡觉了,董存瑞却还在灯下看着书;每次打仗,董存瑞都会想出好办法,圆满完成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而且,董存瑞还积极帮助老人们提水种菜。因此,董存瑞深受同志们和人民的爱戴。

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三点半,董存瑞接到任务,用炸弹炸掉在碉堡里向我军开枪的敌人。董存瑞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快速跃进,不一会儿,就到了敌人碉堡旁的空地上。突然,一颗子弹射中了董存瑞的左腿,可是,他还是不放弃,他坚持到了碉堡墙角,将导火线点燃了。可是,他来不及跑开,因为,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只有七秒!董存瑞向着国旗,大声喊到: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话音刚落,只听一声山崩地裂的声响,敌人消失了,碉堡消失了,我们的英雄董存瑞也消失了。

从董存瑞的英雄事迹中,我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董存瑞那认真训练,刻苦学习,勤于动脑,遇到困难不但不退缩,反而勇敢地去克服它的精神。特别是是董存瑞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解放,他宁愿牺牲自已。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该学习董存瑞,从小认真学习,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奉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