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办公写作

高一年级生物下册笔记整理(6篇)

来源:其他 时间:2024-05-01 手机浏览

高一年级生物下册笔记整理

DNA分子的结构

1、化学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磷、糖在外为骨架,碱基在内。

2、空间结构:双螺旋极性相反平行

3、结构特点:

①稳定性:外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碱基A-T、C-G配对。

②多样性: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数目成百上千。

③特异性:每种生物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

4、判断核酸种类

(1)如有U无T,则此核酸为RNA;

(2)如有T且A=TC=G,则为双链DNA;

(3)如有T且A≠TC≠G,则为单链DNA;

(4)U和T都有,则处于转录阶段

高一年级生物下册笔记整理

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高一年级生物下册笔记整理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高一年级生物下册笔记整理

生物的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的结合,由直接产生的生殖方式。如出芽和“无心插柳柳成荫”。

2.酵母菌通过的方式繁殖后代,成为。它是一种生殖方式。

3.植物依靠进行的生殖叫营养生殖。绿色开花植物的是_器官,是营养器官。如马铃薯以、景天以进行营养生殖。

4.营养生殖能使植物保持,加快植物,所以在生产上常用(如、)的方式繁殖优良品种。

5.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或带有的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的.植物体的方法。用于嫁接的芽或枝条叫,被嫁接的植物体叫。芽接是用作接穗,枝接是用作接穗。它们都要求接穗,砧木。嫁接时要将和的形成层在一起。这样能提高嫁接的。

6.生活中进行营养生殖的植物很多。如等果树常用芽接的方法进行,柑橘等用方法。月季花用的方式。

7.在的条件下,将植物的等在含有多种和的培养基上培养,使之逐渐发育成的植物体的技术,成为。

8.植物组织培养的作用是不仅可以,还可以。也能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高一年级生物下册笔记整理

遗传因子的发现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_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第一次_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高一年级生物下册笔记整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