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报告范文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了解范例(3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2-01 手机浏览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认识;发展方向

0前言

认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包括了解电气工程的含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要求以及学科分支等内容,从而能够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

1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认识

1.1电气工程概况

传统的电气工程是电气系统与电子有关学科的总称,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关键学科与核心学科,简而言之,电气工程包含了百分之八十的光子和电子有关的工程行为,涵盖面更加广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不仅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还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学科,对电气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为电气工程培养专业型人才。

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要求

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因此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还需要学习电工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等内容,提升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问题的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学习中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比如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基本的计算机能力,熟练掌握电学与力学知识,这些知识都是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基础,是必要的专业素质,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学科,因此,学生还需要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思考,大胆创新,具有研发能力。

1.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学科分支

1.3.1电气技术

电气技术是指多种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包括电工装备制造和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等技术,并以电气技术和电气设备为手段进行空间和环境的维持。此专业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电气工程技术人才,电气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两个就业方向,一、进入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理论研究,推进电气技术及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二、进行电参量信息获取的研究工作,成为技术型人才。

1.3.2应用电子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技术中极具特色的专业之一,应用电子技术主要培养具有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生产,管理,质检等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此专业是信息电子专业和电力专业相结合的专业,具备两大专业的优势,能够有效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应用电子技术的就业前景较好,在多个领域都可以进行就业,通讯领域,交通领域,电子领域等都需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发展空间较大。

1.3.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电气工程中的重点学科,此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高压电器设备的制造、设计、维护、运行等工作,培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作为国家的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三种,一、进入大型工厂工作,例如电业局,发电厂等大型工厂,发展前景好,工资待遇高,二、可以从事电力设备制造行业,由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培养能够进行高压电器设备制造人才的专业,从事制造业,专业对口,发展空间较大,三、进入高校进行教学,教授学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知识,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同时还可以在学校申请项目,进行研究工作,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国家重点学科,就业方向较多,就业前景较好,调查表明,近三年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就业率都较高,由此可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下面主要阐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如下:就大型电力行业来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能够应用于发电厂、供电局、厂矿企业、电力公司等,提高行业生产效率。另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结构也在不断的优化,集中精力强化系统集成与关键技术开发,同时通过社会化的协作与市场化的外包分工,来充分推动相关技术的市场化步伐,从而有计划的进行开发与研究重要技术,从而有效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另外,在未来的发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精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也会实现质的飞跃,同时能够充分的提高行业生产效率,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的长远发展。

3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相关概念、专业要求、学科分支等进行分析,探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认识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涉及到计算机技术与电子技术等多方面知识,能够有效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且就业方向较广,发展前景较好。

参考文献:

[1]牛美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1(07):115-116.

[2]赵宏斌.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认识及未来发展方向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1(10):190-191.

[3]李靖,黄绍平,谢卫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02(04):118-119.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了解范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有效措施

1.我国关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发展现状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电气自动化作为科学技术的代表逐渐融入了各行各业,被很多行业应用,电气自动化得以应用在各个工程,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的可靠性,更可以带动企业经济的同时也带动大范围经济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关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发展是顺利的,但是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可能导致我国电气自动化设备发展停滞的根源。首先可能会出现自然原因,也就是自然环境,像是雨雪天气或者污染严重的天气都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带来很大威胁,甚至让电气自动化设备自身受到结构破坏,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其次就是人为原因的影响,如在运输途中,长时间颠簸等很有可能使设备的关键工具移位,设备的离心加速力无法得到控制,在离心加速力的影响下,会给设备的各个部件造成压力,个别设备控件甚至会变形或者断裂,这样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在工作时自然难以保证其可靠性,设备的安全难以保证,更有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2.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因素

2.1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自然环境包括的因素有很多,首先讨论因素,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与天气是有关系的,在雨雪天气时,湿气加重,水汽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播0,一旦进入电气自动化设备很有可能使得其被腐蚀,因为电气自动化设备普遍都是金属制品,其运行环境需要格外注意。另外再如需要严重的天气,如沙尘天气或者雾霾天气,这种天气外面的小颗粒污染物很多,这种小颗粒污染物通过空气进行移动,一旦移动进入了电气自动化设备中势必会影响其工作,电气自动化设备难以保证其工作时的可靠性。

2.2人为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成为了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一大根源,人为因素也同样是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一大根源。所以,对于一些人为因素我们也同样要给予重视。人为因素的分类就很多了,首先可能是运输途中给电气自动化设备造成的影响,在运输途中难免会遇到颠簸等情况,但是这看似不起眼的颠簸很有可能成为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因为这小小的颠簸,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相关离心加速力等相关压力会出现偏差,甚至不受控制,长时间之后,一些控件会出现变形甚至断裂的情况,设备会变得残缺,残缺的设备其工作时的可靠性自然难以得到保证。这是人为因素的第一点,再有可能是操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得不到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是专业精密的高科技设备,需要有专业能力专业技术的人员去操作,如若选择专业素质不强的人员去操作,很有可能出现操作不当,如果设备操作不得当,很有可能会损害设备内部关键控件,如果设备出现了故障,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知识而耽误了设备故障排查,这些故障可能会被放大,设备在工作时不能得到保护反而受到破坏,这样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很难保证它在工作时的可靠性。

3.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3.1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自身的质量水平

对于电气自动化设备来说,如果其自身的质量都得不到保证,那么电气自动化在工作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会提高,在质量都得不到保证的前提下,保证其工作时的可靠性就成了空谈,所以想要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提高其设备自身质量是关键。在生产电气自动化设备这种高精密复杂的设备时要小心谨慎,尽量选择质量上乘的材料和金属,控件也选择质量好口碑好的商家进行选购,再者,在选择材料控件时尽量要保持其一致性,也就是说尽量选择一家或两家商家进行选择,否则过多规格的控件组合在一起难免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

3.2注意电气自动化设备存放及运行的自然环境

前文已经有所提及,自然环境是影响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如果不格外注意自然环境对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影响你很有可能给电气自动化设备整体运行带来威胁,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说,更可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所以,在提防自然环境时要格外注意雨雪天气和雾霾天气,因为这两种天气中细小的水汽自己沙尘和霾体很有可能随空气移动,一旦进入电气自动化设备中会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在选材时尽量选择防腐蚀防潮材料,在材料上减少威胁,在恶劣天气中,要格外注意设备的存放和使用,对细小颗粒物及机械因素,电磁干扰等都要注意,进行防护和屏蔽,自然条件我们无法改变,所以为了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我们要做的就是防护和屏蔽,减少自然环境给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3.3提高操作设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人为因素给电气自动化设备造成的影响同样值得注意,操作人员如果不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就去操作这种高精密仪器,就很有可能给电气自动化设备造成破坏,因此,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人员要进行教育,专业技术不强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学习技术,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企业也要定期对这部分专业知识欠缺的职工要定期教育,如举办讲座,或技术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拥有专业技术,真正操作电气自动化设备时不给设备完成破坏,保证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

4.结语

总结全文,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不仅是对企业经济利益的保证,也减少了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但是,现在我国电气自动化设备还有很多无法保证其可靠性,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源头找其,研究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找到原因后寻找快捷的解决措施,使电气自动化设备在使用时提高可靠性,真正提高工作效率,带动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了解范文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教学改革;市场调研;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295-02

长期以来,电工类专业几乎是按照传统教学体系,先要经过一个阶段的理论教学,用卷面的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然后再进行实习教学。虽然这样能让学生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很难避免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的偏差,甚至有些实习内容都没有相适应的理论教材,最终导致实习教学中还要再穿插理论教学,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资源。所以一定要进行教学教改。

一、进行市场调研,明确改革意义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调研的预测可以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要对企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业单位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反馈意见来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通过调研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从事各种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行以及维护;电气控制系统制造公司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以及改造的工作,等等。而且,市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对学生的要求也很高,要求学生的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以及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如何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育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定位、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围绕培养计划来设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从而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是教师应该深思的。为了实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学校的教育要能够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到一起,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通过项目的建设,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按照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优化办学条件,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达到省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带动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生产自动化技术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建设以及发展。

二、培养学生学习和就业的目标,明确方向

学校还应根据对企业需求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就业目标,让学生要明确企业通常需要以下专业人才:要有一定电气理论基础知识,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面向电气控制和电器维修领域第一线,从事电气设备自动控制、企业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修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有综合素质,工作需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学校应把这些要求落实到具体的人才培养上。围绕这一目标,学校还应确定学生所要具有的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能够不断获取新知识;工作能力,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维修,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创新思维能力,能够提出多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根据这些能力,学校要对学生提出任务要求:了解电气防爆防火的基本知识,理解工厂供电与高压设备操作得基本内容,掌握电工仪表正确使用与安装,掌握电控机械零件安装与调试维修,掌握供配电设备的安装维护与保养,从而培养出适合各企业需求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三、注重教学的方法,让知识形象化、层次化

电气自动化专业属于技能型较强的专业,与专业相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层出不穷。为了让学生学习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在教学中需要使用到大量的实物和最新的产品,但由于学校现有的条件限制,相关的设备和产品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大量的图(图片)、实物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蹊径。让学生通过图片、实物亲身感受。如在C650普通车床电路故障排除项目实训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现有的实物给学生讲解和实践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和产品介绍资料等渠道收集到不同产品的图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实物的结构、不同器件的结构等,让学生从观察维修人员的操作过程中得到启示,并能学习他们的维修经验。体现出“看着机器教机器”“开着机器做产品”的现代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求知,实现了教学与实践操作的零距离对接。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要做到“浅”,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听懂即可;对操作技能的教学要做到“深”,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操作,又要教会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还应教会学生如何操作更加“科学”“合理”。如:在洗衣机原理与维修课程中,“洗衣机不能进水”是一个常见的故障。教师只需要简单地介绍不同种类洗衣机的进水系统,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物自己找出进水的管路;特别是进水电磁阀的结构、工作原理等可以不讲,只需要通过实物让学生认识进水电磁阀及其功能、如何工作的即可。需要深入学习的是进水电磁阀的故障有哪些、如何进行检测和判断等。

四、建立一套有效的质量考核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