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例(3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4-05-30 手机浏览

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医护理;高血压;老年;自我管理

doi:10.14033/ki.cfmr.2017.2.0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02-0065-02

高血压是一种以代谢性疾病为特征的病症,主要包括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等,与健康者血液相比,患有高血压病症的患者,其血压范围相对较高[1]。随着近几年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使得高血压的发病率每年都呈上升趋势递增,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在临床治疗中,为了能使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高,护理干预的实施非常重要。为探究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进行以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接收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为本次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对其分组。对照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64~86岁,平均(73.1±2.3)岁。观察组55例,其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65~87岁,平均(74.2±2.1)岁。在所有患者中,痰浊中阻型25例,气血亏虚型28例,肾精不足型24例,肝阳上亢型3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生活护理。因髓海不充裕和气气血亏虚等症状,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脾两虚及头晕症状,使身体处于疲乏无力阶段,针对此现象,医护人员可嘱咐患者闭目养神。为了防止患者突然变换,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当轮流陪护患者。(2)情志护理。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交流、沟通,了解患者心中所想,并时常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3]。同时,医护人员还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与其交流,这样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3)健康护理。医护人员还要向患者介绍病症的相关知识,加深患者对病症的认识,指导患者去听健康教育讲座,或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病症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这样能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辨证饮食护理。针对肝阳上亢型患者,则需要对肝肾予以滋养,平肝潜阳,可指导患者多食用海带、红薯和芹菜等食物;针对气血亏虚患者,则需要健运脾胃和补益心脾,可指导患者多食用红薯和茭瓜等食物;针对肾精不足型患者,则需要温阳补肾或者滋阴补肾,指导患者多食用豆制品、鲜笋片和黑木耳等食物;针对痰浊中阻型患者,则需要健脾和胃与燥湿祛痰,指导患者多食用水果、牛奶及蛋类等食物。(2)养生运动护理。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适当运动锻炼,其中包括:八段锦、太极扇和太极拳等,但运动时间不能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范围。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观察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自我管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病症,它多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并易引发肾、脑和心等器官损害现象发生。老年高血压则是指,年龄不低于64岁的老年患者[4-6]。随着当下人口老年化趋势的加剧,高血压病症已成为老年患者中的常见疾病。同时,高血压疾病还易导致糖尿病及冠心病等临床疾病发生,不但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而且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危害[7]。

在以往的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通常都会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可予以患者定期健康教育指导,通过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病症的治疗方法、临床病症表现及预防措施等,加深患者对病症的认识,从而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防护意识[8]。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可使护理效果有所提高。中医护理干预是一种辨证施护方法,主要以中医学为基础,不但能使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有效增强,而且还能在生活中使患者自觉加强治疗和运动和饮食等护理,从而起到良好控制高血压疾病的效果[9]。中医护理干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即饮食疗法和耳穴按压法、养生运动和足浴等,这样不但能将患者的不良饮食嗜好予以改善,还能使患者形成一个低脂肪健康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适当锻炼,能加快血液循坏,使患者的免疫能力有所提高,从而能确保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10-1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我管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由此可见,将中医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但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而且还能使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从而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许春苗.全面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167-168.

[2]黄叶燕.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0):119-120.

[3]蔡兰英,苏月巧,赵连平.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河北医药,2007,29(6):584.

[4]冯青云,方萍,肖红霞.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2):225-226.

[5]杨艺,安芳梅,王立忠,等.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自我管理效果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2012,34(7):634-635.

[6]李华萍,郑翠红,曾丽华,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测健康水平与自我管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24(21):75-78.

[7]刘奇峰.高血压社区防治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5):116-117.

[8]万灵菊.护理干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甘肃医药,2014,33(1):73-75.

[9]柳杨青.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的效果评价[J].世界临床医学,2015,9(5):214,221.

[10]邓亦超.循证护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6):74-76.

[11]杨雪琴.护理干预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2):7319-7320.

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篇2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社区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ommunitynursinginterventioninelderlypatientswithessentialhypertension(eh)healthbehaviourandbloodpressurechange.Methods:160casesofessentialhypertensionpatientswithnursesfortheimplementationofthedominantcommunitynursingintervention,comparedbeforeandaftertheinterventionpatientshealthbehaviorandbloodpressurechanges.Results:patientswithessentialhypertension(eh)interentionspsychologicalbalanceofthe,reasonableprandial,insisttotakeexercise,regularscreening,accordingtothemedicalmedicineandbloodpressuremonitoringthe6healthbehaviorchangesobviouslybetterthantheformer,intervention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allP<0.01,andinterventionofpatientsdSBP24hsystolic(average)anddiastolic(dDBP)obviouslylowerthanintervention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before,P<0.01(t=20.915,12.025).Conclusion:tonursedominatedcommunitynursinginterventioncanimproveelderlypatientswithessentialhypertension(eh)tohealthbehaviors,reducetheirbloodpressurelevels.

【Keywords】primaryhypertensionCommunitynursing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亦是引起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社区护理是一种能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需要的新的护理模式,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护理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1]。作者对社区内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旨在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卫生行为和血压变化的影响,为有效进行社区老年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管辖社区内居住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其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2]: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及严重心、肾、肝功能障碍和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83例,女77例,平均年龄(64.7±9.9)岁。

1.2干预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对所有患者实施为期1年的以护士为主导的社区护理干预。

1.2.1健康教育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如专题讲座、授课、座谈会、健康咨询、个别谈话、电视、录像和展览等。针对高脂高热量饮食、钠盐过多摄入、紧张因素、肥胖、吸烟、缺少锻炼等进行干预,进一步深入讲解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概念和意义,非药物治疗与长期随访的重要性和坚持终身治疗的必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理解与认识程度,使患者更加自愿地接受有利于自身健康的各种护理措施。对患者家属,内容重点在于疾病知识、自我监测技能与家庭护理技能教育。

1.2.2饮食干预护士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制定膳食原则,指导平衡膳食,根据个体情况编制食谱并做好记录,观察病人膳食结构的变化。减少钠盐,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要超过6g。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注意补钾和钙。多吃蔬菜和水果。限制饮酒和吸烟。

1.2.3运动干预护士应协助制定适合不同个体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时间,达到科学锻炼的目的。教会患者适度的运动方法,每天进行30min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开始运动量宜小,以后逐渐增加并长期坚持。

1.2.4心理干预护士应根据病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和个性特征进行心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情绪和精神压力,使其保持乐观心态,纠正错误行为,提高应对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采用心理疏导、认知疗法、行为治疗等心理行为干预形式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运用放松训练、音乐治疗、兴趣培养、气功、催眠暗示等方法使患者放松。

1.2.5药物干预加强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按时、按量、按次服药遵医服药对治疗高血压、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性,坚持长期服药,使血压下降并稳定在正常范围以内。

1.3效果评估采用自制的健康卫生行为调查表,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干预后)分别对患者的心理平衡状况(有无不自在感与自卑感、有无焦虑和忧郁等负性情绪和思想有无偏执)、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查体、遵医用药和血压监控等6项卫生行为变化进行评估。同时测量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卫生行为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表1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卫生行为变化情况比较(n,%)

2.2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dSBP)和24h平均舒张压(dDBP)分别为(149.6±13.2)mmHg和(93.2±6.5)mmHg,干预后分别为(121.4±10.8)mmHg和(82.1±9.7)mmHg,干预前后患者的dSBP和dDB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3讨论

老年人由于年龄和活动能力限制,活动范围多限于其所生活的社区,在社区范围内进行健康护理干预很有必要。开展社区老年人护理,维持老年人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将成为社区护理的工作重点[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人们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仅有30.2%、24.7%和6.1%。研究显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4]。因此高血压防治应针对影响高血压的危险行为因素而采取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防治。在高血压的社区防治工作中,积极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5]。

汪涓等研究发现[6],经社区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在吸烟、饮酒、高盐饮食、活动量方面有明显改善。陈希萍等研究表明[7],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情况,并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社区护理干预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平衡、合理膳食、坚持锻炼、定期查体、遵医用药和血压监控等6项卫生行为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以护士为主导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卫生行为,从而有助于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水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经社区护理干预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以护士为主导的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从而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以护士为主导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卫生行为、降低其血压水平。

参考文献

[1]阎秀丽.应用临床路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37-38.

[2]刘力生.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2,9-13.

[3]李彩福,李春玉.我国社区老年护理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2008,22(17):1515-1516.

[4]张旋,姜小鹰.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05,20(11):76-79.

[5]陈希萍,潘杰,李子萍等.高血压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14):1223-1225.

老年人高血压的护理方法范文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对其进行血压观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指导等措施,控制其血压。

结果:结果显示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有153例收缩压将至150mmHg以下,仅15例患者由于年龄过高、器官损伤严重收缩压为将至150mmHg。

结论:高血压老年患者在合理的用药和生活指导下,定期进行血压观察和护理,同时辅以适当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22-02

我国卫生部曾与2002年组织了一次27万人的健康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占49%,这意味着我国平均2位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高血压作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它是导致老年人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缺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病以及冠心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严重地影响着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着老年的生命安全。对此笔者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对其实施血压观察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以及生活指导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94例,年龄范围为64-82岁,平均年龄为67.6±11.7岁。其中脑出血患者3例,肾功能不全患者5例,心理衰竭患者27例,冠心病患者34例,合并脑梗塞患者39例。

1.2护理方法。患者入院之后要定时为患者检测血压,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和生活护理,具体如下。

1.2.1血压观察及护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大特点是血压波动范围较大,且主要是单纯的收缩压升高。对于这类血压波动范围较大的患者,尤其是在其治疗期间,每天应该多次测量血压,掌握患者每日的血压变化情况。护理人员特别需要留意患者夜间的血压,以防患者夜间的血压降到太低,可以根据患者24h血压动态情况了解患者昼夜血压变化及其谷峰规律。此外由于老年患者自身调节血压的功能偏低,血压容易随着不同而改变,可能会出现性低血压,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在患者入院时测量患者坐位、立位、卧位等不同姿势及的血压,排除性低血压的风险。

1.2.2用药指导。根据不同患者的自身特点,指导患者选择联用或单用降压药。在选择药物时,必须尖刺个性化的原则,最初服用小剂量,然后根据患者的年龄、需要以及降压反应等逐步加量,尽可能是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一般都会存在脑、肾、心等器官的动脉硬化性病变,加上循环调节能力减弱以及体液减少,在服用降压药时易出现降压过度的不良发硬,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必须要做到温和、徐缓、适度。在用药后在观察药物的效果和反应时,数周之后在逐渐加量,大约2-3月之后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在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时必须掌握以下三个原则:①用药种类要少,老年人记忆力下降,药物种类偏多,老年人容易出现漏服等现象;②选择适合老年患者服用的降压药物;③严格指导患者按照医师嘱咐服药,保持血压在相对安全的范围。

1.2.3心理护理。按照目前的医学水平,高血压还没法完全根治,且高血压服药效果慢,易反复发作,导致患者以存在恐惧、紧张、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这就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关心患者的日常起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耐心听取患者倾述,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多听音乐,采取放松疗法,效果显著。同时积极参加一些老年机体活动,如绘画、下棋等,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和情绪,也有助于降低血压。

1.2.4生活指导。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患者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每日的活动,注重劳逸结合,不可过度疲劳和紧张,时刻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些都能有效维持血压。此外吸烟喝酒,会使体循环的动脉压增高,血管壁的脆度增加,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必须做到戒烟忌酒。最后要注意低盐饮食,每日的摄盐量不能超过3-5g,患者的家属必须积极配合,尽量不要使用一些含盐量较高的腌制食品,鼓励患者食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

2结果

我院收治的16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经过我院的护理,其中148(88.1%)例患者的收缩压降到150mmHg以下,仅20(11.9%)例患者由于年龄过高,且多个器官有明显的损伤,收缩压未降至150mmHg以下。

3结论

经过我院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大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因此针对高血压老年患者自身的不同特点以及发病机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并严格实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毛晓润.社区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2]杜文娟.护理程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中的应用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3]罗卫华.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调查分析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28: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