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嫁接方法范例(3篇)
常见的嫁接方法范文篇1
培育砧木苗和接穗苗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用优质有机肥与肥沃田园土按3:7比例配制,每立方米添加尿素1Kg、硫酸钾1Kg、氯磷钾复合肥1kg、多菌灵或百菌清80g,甲基托布津100g,辛硫磷100g,过筛后盖严捂实,1周后育苗,营养钵可选用10cm×10cm或8cm×10cm的塑料钵。
嫁接方法
常用嫁接方法有插接法和靠接法。如用插接法,南瓜(砧木)比黄瓜提前5天播种,嫁接适宜形态为黄瓜子叶展平,砧木苗第一片真叶长到五分硬币大小,即在南瓜播种后12天13天;如用靠接法,黄瓜苗比砧木苗提前4天播种,黄瓜播后10天~12天嫁接,此时,黄瓜第一片真叶开始展开,南瓜子叶完全展开。嫁接季节
一年可以三季嫁接黄瓜(以洛阳为例):第一季于4月底育苗,5月5日左右嫁接,7月初黄瓜上市:第二季于8月15日左右育苗,9月初嫁接,10月底上市:第三季于10月底温室育苗,11月初嫁接。
嫁接场所的准备
一般在温室或者大棚中进行,要适当速阳,或者采取隔三条揭一条的覆盖方法,形成花荫,防止阳光直射导致接穗失水过多。
嫁接适宜温度为在20℃~24℃,湿度应达到100%,可以用喷雾器喷水来完成。嫁接时间依据天气而定,晴天一般在上午进行,阴天可以全天嫁接。阴天嫁接更有利于伤口愈合。另外,嫁接工具要用75%酒精消毒。
嫁接方法严谨科学
插接法
黄瓜子叶展平时,选择10cm的竹签,先处理砧木,左手持苗,右手用刀片挑去砧木的生长点,挑去的伤面尽量呈平面,然后竹签对着生长点下扎0.6cm,放好,接着处理接穗,用刀片在黄瓜子叶下方1cm处削成楔形,笔者认为竹簦斜插法比直插法好一些,因为直插法实际操作中,伤口接触压力不够,更容易产生气生根,从而导致成活率降低。另外,竹签斜插还有个优点,可以用左手食指来精准感知竹簦所插深度。靠接法
南瓜苗(砧术)处理方法子叶下方,在与子叶垂直的平面上,35°~40°角向下斜切一刀,达到胚轴的2/3处,切口长约1cm。黄瓜(接穗)处理方法:子叶下方1cm处,25°-30°角向上斜切,达胚轴2/3处,切口1cm。切口深度一定严格把握切口太深,易折断,切口太浅,会降低成活率。嫁接要选择粗细相协调的黄瓜与南瓜苗,嫁接苗接口离地面应有3cm~4cm高度,避免黄瓜与土壤接触产生气生根。相比较而言,插接法更容易被推广,而靠接法成活率更稳定一些。
嫁接后管理
嫁接成活率高低除与砧木种类、嫁接方法、嫁接场所和实际操作水平有关外,最重要的就是与嫁接后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有人说:“三分接,七分管”虽夸张一些,但有一定道理,必须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光、水、氧等生态环境,才能保证嫁接伤口的正常愈合和生长。温度
黄瓜嫁接最佳愈合温度为25℃,如果温度过低过高,接口愈合速度降低,直接影响成活。一般,嫁接后3天~5天,白天24℃~26℃,≤27℃:夜间18℃~20℃,>15℃;3天-5天后逐步通风,温度缓降,白天22℃~24℃,夜间12℃~15℃。
湿度
嫁接苗床的空气湿度必须在3天~5天内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一般为25℃,空气相对湿度85%~100%,以防止嫁接苗失水萎蔫,保证嫁接成活率。需要注意的是,土壤湿度不宜长时间过高,否则易发生嫁接苗根腐病,因此,嫁接后不提倡大水漫灌,大水漫灌还容易导致伤口被土传病菌感染,导致死苗率增加。正确的做法是,用喷雾器喷清水,但不要对着苗喷。
光昭
嫁接后要避免强光照射,否则嫁接苗会迅速蒌蔫。要进行遮光,降低温度,保持湿度,以提高成活率。通常采取隔两条揭一条的遮阳网或者草苫覆盖法,形成花荫,随着嫁接伤口愈合,从第4天~5天起可以进行早晚揭中午盖,以后继续延长见光时间,7天~8天后嫁接苗可以不再遮光。
及时断根与萌蘖
砧木苗生长点去掉后,会促进不定芽的萌发,如不及时去掉,将会影响对接穗养分和水分的供应。每2天检查一次,防止侧芽的形成。采用靠接法的嫁接苗,要在嫁接后10天左右,用刀片将黄瓜胚轴切断,并拔出根茎。很多菜农认为:两个根系同时生长总比一个好,或者认为断根早晚无所谓。这是错误的想法。断根晚,一方面,黄瓜挂在根系中容易遭受枯萎病与疫病等土传病菌侵染,病菌可以向上侵染达1m左右,一旦感染,病菌迅速向上延伸,导致嫁接失败:另一方面,断根过晚,黄瓜叶片制造的养分会偏向黄瓜根系输送,影响嫁接苗的生长速度,而生长速度过慢会致使嫁接苗被淘汰。
防止根部病害砧木根茎萎变腐烂
砧木根茎褐变萎缩,湿度大时腐烂,叶片由下至上干枯,植株死亡。经过近几年的观察,出现此症状有两种可能其一,茎腐病的危害,茎腐病是近些年瓜类作物发生的主要病害,除危害黄瓜外,还危害其他瓜类作物。该病主要危害瓜类作物的根茎部,造成植株死亡。其二,苗床湿度过大,土壤黏重,根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引起其他杂菌的侵染,致使根茎腐烂,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避免在过于黏重的土壤上作苗床,苗床不旱不浇,过于潮湿时,可撒草木灰或过筛的细土降温。嫁接用苗床,栽前应做好消毒工作。常用的杀菌剂有:50%速霉克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滓可湿性粉剂700~1000倍液,栽前随浇栽苗水施入苗床。
接穗产生不定根
接穗产生不定根的主要原因是砧木茎过短。定植时,接穗与土壤接触,产生不定根,或棚室湿度过大,接穗产生的气生根逐渐仲长,形成不定根。不定根的产生,使嫁接失去意义,而且黄瓜易受枯萎病危害,造成结瓜盛期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育苗时适当提高砧木苗床的夜温,以加大上胚轴的现不定根及时在晴天的中午去除。
急性枯萎
急性枯萎不同于枯萎病,黄瓜的维管束无褐变症状。根瓜膨大的时候,植株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反复数日,植株死亡。出现这种症状的原因是嫁接时刀口过浅,砧木与接穗的维管束没完全吻合,致使因水肥供应不足,而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提高嫁接质量,刀口与子叶平行并按25°~30°角向下斜切。刀口长度不宜超过1cm,深度不超过下胚轴粗度的1/2。发现急性枯萎的症状,及时进行无蔓处理,具体方法是将健壮的茎蔓,长约4cm~5cm埋入潮湿的土壤中,然后用50mg/Kg的萘乙酸和100mg/kg的吲哚乙酸等量混合液浇透,促使植株迅速产生不定根,恢复正常生长。重茬田可用800~1000倍高锰酸钾溶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土壤处理。
根结线虫病
常见的嫁接方法范文
关键词西瓜;嫁接;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1-0045-01
西瓜通过嫁接以后,使原来的特性发生了改变,尤其在生长前期,由于砧木的吸肥力强,可以节省苗期施肥量。嫁接西瓜与未嫁接西瓜相比较,葫芦砧少施肥23%~25%,南瓜砧少施肥30%左右。嫁接不单可以防治枯萎病,还可选择比西瓜耐低温的砧木,提高西瓜生育期间耐低温的能力,以便更有利于适应保护地栽培的环境,加速前期生长,达到增产的效果。
1砧木选择
砧木应选对枯萎病免疫较高的瓜类作物,与接穗西瓜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同时要求嫁接时操作起来比较方便。选择哪种砧木,关键看嫁接亲和性和共生亲和力。嫁接亲和性是指嫁接后的成活情况;共生亲和力即配合力,指嫁接后的生育表现,长势、成熟早晚、果实含水量、含糖量及风味等。从嫁接亲和性来看,南瓜、葫芦和瓠瓜嫁接亲和性都不成问题。但南瓜的共生亲和力不很理想,有的果实汁液少,风味不够纯正;用瓠瓜作砧木果实含糖量和风味没问题,但有的瓠瓜不抗枯萎病;长葫芦、圆葫芦砧木嫁接西瓜的产量比自根苗增加30%左右,比南瓜砧嫁接西瓜的产量稳定,对果实瓤质风味与品质无不良影响,同时葫芦比较耐低温,种子来源广泛。可见,葫芦砧是西瓜嫁接较为理想的砧木。
2嫁接
依秧苗状态,分子叶苗嫁接和成苗嫁接,以子叶苗嫁接为主。嫁接方法有顶插接、劈接、靠插接等。其中尤以顶插接操作方便,成活率高,方法如下:用刀片削除砧木的生长点,然后用竹签(粗度与接穗下胚轴相近,削成楔形,断面半圆形,先端渐尖)在砧木切口斜戳深约1cm的小孔,取接穗于子叶节向下削成长约1cm的楔形面,插入砧木的孔中即成。接穗的子叶方向应与砧木子叶一致,利用砧木子叶承托接穗。砧木苗待真叶出现时嫁接为宜,南瓜砧中腔出现早,宜小些,葫芦砧则可适当大些。西瓜接穗苗以子叶充分展开时为宜。为使砧木和接穗适期相遇,砧木种子应提前5~7d播种,出苗后移植于钵中,在砧木移植的同时播种经催芽的西瓜种子,7~10d后嫁接。顶插接适用于葫芦砧,砧木和接穗均应培养下胚轴粗壮的健苗,以提高成活率。接穗不带自根,应加强管理,以免接穗凋萎,影响成活。
3嫁接苗管理
3.1温度调节
刚嫁接的苗白天温度保持26~28℃,并遮光防止高温,夜间覆盖保温,温度保持在24~25℃。嫁接苗成活后,白天要保持20~25℃,夜间15~20℃,每天揭草苫前保持13℃。定植前3~5d进行低温炼苗,以适应定植后有时出现的灾害性天气,白天保持15~20℃,夜间最低温度10℃左右。
3.2湿度调节
接穗水分蒸腾量降到最小程度,是提高成活率的决定因素。实行嫁接前1~2d充分浇水,嫁接后密闭塑料棚,使棚内空气湿度达饱和状态,不用换气。3~4d嫁接苗进入融合期,此时既要防止接穗凋萎,又要让嫁接苗逐渐接触外界环境,在清晨、傍晚湿度高时换气,逐渐增加通风时间和通气量,10d后按照一般苗床管理。
3.3光照调节
嫁接苗最初几天在苗床上覆盖草苫遮光,防止高温、直射光引起接穗凋萎。2~3d后,早晨、傍晚除去覆盖物接受散射光,逐渐增加见光时间,7d后只在中午前后遮光,10d后恢复到一般苗床管理。遮光时间过长会影响嫁接苗的生长,应合理调控,认真细致搞好管理。
3.4除去萌蘖
嫁接苗有时砧木发生萌蘖,应及时摘除,以免影响接穗的正常生长发育。除萌时要小心操作,注意不要损伤子叶或松动接穗。
4大田管理
4.1稀植
嫁接苗分枝能力增强趋势明显,种植密度应较自根苗为稀。一般栽4500~6000株/hm2,采取多蔓整枝,保持田间有一定的叶面积。沈阳市农业局对不同密度和整枝方式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1.2万株/hm2单蔓整枝产量为42.57t/hm2,6000株/hm2四蔓整枝产量52.2t/hm2,证明嫁接苗以稀植为宜。嫁接苗成本较高,稀植可节省用苗量,降低成本。
4.2合理施肥
砧木具有发达的根系,且吸肥能力强,地上部生长势旺盛。根据砧木种类应适当减少施肥,防止徒长,提早坐果,其后据情况确定施肥量。
4.3防止接穗自根
嫁接苗接穗若发生自根,则失去嫁接作用,注意定植时接口必须露出土面,并覆盖麦草以防发生不定根。嫁接苗定植后仍需随时除去砧木上萌生的不定芽,保证接穗正常生长。
常见的嫁接方法范文
关键词:红松坚果林;优树嫁接方法;技术要点
1坚果园的优树选择
优树是建园的基础,优树的选择应取决于培育目标,建园优树应以提高材积生长为主要选择指标。红松坚果林以生产坚果为目的,优树应以提高坚果品位与产量为主要选择指标。两者繁殖方式相同,均为母体分枝异体嫁接繁殖,所不同的是前者利用杂交创造新的变异,选择培育优良后代;后者利用母本优良结实性状扩大坚果生产。从理论上讲嫁接扩繁是体细胞分裂,是非加性,所获得后代可以保持母本的遗传性状。经过对天然红松结实规律的调查研究,一般是“三年一小收,五年一大收”,间隔结实。实际红松是连续结实性很强的树种,在天然林里连续结实两年以上的占72.4%,其中连续3年结实的占51%,连续4~8年结实的也并不罕见。由此可见天然红松林连续结实性状稳定,可作为选择坚果优树的林分。在采伐迹地的伐倒木上采穗,具有采穗方便,测定各种性状准确、易行,更接近基因型选择的性状相关选优方法。人工红松林都是建国后营造的,进入开花结实年限不长,结实性状还不够稳定,在人工红松林中选优一定要在多次结实林分内进行选择。我省早期营建的无性系种子园优树基本来自天然红松林,当时虽然没有更多的考虑结实性能,用这种优树建立的无性系种子园,仍然表现出较好结实性状。
2嫁接砧木的选择
砧木是嫁接培育坚果林的关键材料,但不是嫁接成败绝对条件。一般因选择砧木导致培育失败的并不多见,因本砧嫁接不存在不亲合问题。虽然应用超级苗砧木嫁接较好,但是随着砧木需求量的增加,超级苗满足不了需求时,亦可用一般苗做砧木。据长期观察,嫁接成活率与砧木、接穗质量、采集季节与保存方法等综合因素有关,只要砧木根系发达,并有足够接纳接穗适宜部位的成壮苗,在砧木离皮适宜时期嫁接,接穗要在休眠期采集,且在休眠状态嫁接。操作按“准、稳、平、快、净、紧”六字诀进行嫁接,成活率基本都可以保证在85%以上。
3病虫害检疫与防治
红松坚果林树种单一,全光培育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及时防治。采接穗或外购接穗应注意避免疱绣病、松梢象甲、球果螟等主要病虫害的传入。疱绣病发生在大树枝干上,少见苗木发生或者根本不发生;松梢象甲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初上树危害,在前1年主梢吸食补充营养产卵,5月中旬至7月初以幼虫危害;球果螟在幼果膨大的种子发育期侵入,以蛹在树皮裂缝或地下枯枝落叶层越冬。在采集接穗季节两种害虫皆不在采穗部位或接穗上,一般不会由接穗带入。但也应注意苗木检疫及病虫一旦发生要及时防治。
4杂交育种与异砧嫁接
通常林木育种程序是选优-杂交-优良变异类型选择,这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又十分复杂过程才能完成。在我国红松坚林培育刚刚起步的,当务之急是深入实际掌握红松结实与结实相关性状,制定坚果优树选择标准,选择种性好的自然杂交优良个体,采取嫁接方法,建立优良性状穗圃,扩大供需。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与有性繁殖相结合,开展杂交选育红松坚果优良品种工作。红松种间杂交是为了获得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在选择杂交组合时要注意亲本的选择,如红松与西柏利亚红松、偃松与红松杂交无从查考,仅是杂交育种推论,极有可能获得有悖选择坚果优树优良后代的初衷。选择杂交树种,要从选种目标与科学态度出发,不能为主观愿望所左右。樟子松嫁接红松,有成功亦有失败,导致失败主要原因是樟子松嫁接红松出现的流脂、大小脚、梳状分离等异体排斥作用,在异砧嫁接5~10年后这种不亲合现象表现极为明显,严重的使接穗生长部分被砧木树体挤出枯死。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提倡的樟子松嫁接红松,建立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多数都以失败告终。嫁接成功的植株生物量大于同期本砧嫁接植株的生物量的1至几倍。营养生长旺盛影响繁殖生长,这也是普遍公认的事实。带岭在1977年应用樟子松嫁接红松,前10年曾结过1次果,但直到现在不见再结实,而相邻的一株在同期本砧嫁接的红松,在结实年份无一不结实。因此,在异砧红松嫁接许多问题没有搞清之前不宜提倡异砧嫁接。
5问题与讨论
从理论上讲,培育红松坚果园与通常建立果树园是一样的,都是通过无性繁殖,获得与母本性状相同的后代,再经测定评比,选择结实及种性优良的无性系。实践上要掌握红松群体与个体结实规律,采用丰产性状选优方法选择坚果优树采穗,按针叶树种“对接”方法嫁接,并注意以下事项,红松坚果林就一定会会培育成功。
5.1选择好适于嫁接的砧木砧木可以分两类:一类选4~6年生红松苗砧木,采取苗床嫁接成活后翌年定植或先定植翌年缓苗后再嫁接,两者各有利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另一类是用10~12年幼树作砧木,采用林地高接换头,嫁接成活后第2年有的即可开花挂果。
5.2按结实性标准选好坚果优树,休眠期采穗、接穗用冰、雪(不能融化)窖藏,接前要绝对保持接穗新鲜与处休眠状态。
5.3砧木开皮易剥时嫁接。
5.4熟练掌握嫁接技术
5.4.1选好砧木嫁接部位及适合接穗,嫁接时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要对准。
5.4.2持刀操作要稳,防止走刀。
5.4.3砧木、接穗接面凹凸不利于愈合,接面要平。
5.4.4嫁接速度要快,减少切面褐色氧化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