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内容范例(3篇)
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内容范文篇1
关键词:建筑岩土地质勘察
一、岩土地质勘查要点分析
1、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或技术手段,有以下几种:工程地质测绘、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监测。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
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
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又较长,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具有经济观点,布置勘探工程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依据,切避盲目性和随意性。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比,各有优缺点。原位测试的优点是: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所测定的岩土体尺寸大,能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好;试验周期较短,效率高;尤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验评定其工程性质。缺点是:试验时的应力路径难以控制;边界条件也较复杂;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可能大量进行。室内试验的优点是: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边界条件明确,应力应变条件可以控制等);可以大量取样。主要的缺点是:试样尺寸小,不能反映宏观结构和非均质性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差;试样不可能真正保持原状,而且有些岩土也很难取得原状试样。现场检验与监测是构成岩土工程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量工作在施工和运营期间进行;但是这项工作一般需在高级勘察阶段开始实施,所以又被列为一种勘察方法。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
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
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此项工作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内进行,但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以及一些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应在建筑物竣工运营期间继续进行。
2、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岩土工程地质分层及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场地地震效应、地基基础方案、基坑工程等。
1、岩土分层和参数选用
(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划分;岩层按地质时代、岩性、风化程度、岩石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指标划分。
2)参数选用:首先要进行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应该按照场地工程地质单元、区段和层位分别统计。按照统计原则和标准,提供统计指标和相应的数据。当数据变化较大时,应分析原因,进行取舍,必要时重新分层统计,以保证参数可靠。
其次就是参数的选用,应根据地质的特点,并结合地区的经验,进行合理选用,保证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指标之间相互吻合。根据统计原则和标准,选取统计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算术平均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和样本数。用于评价岩土性状和划分地层鉴定类别的指标,应选用平均值。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所需岩土参数,宜选用标准值。若指标选用值变异性较大时,可以根据地区经验进行适当调整。
2、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1)断裂勘察,查明其位置,活动性,以及地震效应,对拟建工程的影响程度。
(2)不良地质作用勘察,针对存在工程安全隐患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进行定性分析,根据指标进行定量评价。
根据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措施。
3、场地地震效应和地基基础方案
应当根据建筑场地类别,划分抗震地段,判别砂土液化等问题;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经验,以及施工、材料等因素,针对地基进行分析,提出安全可靠的地基基础方案。
二、建筑岩土地质勘查中的地质问题
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和施工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地下水是岩土体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岩土体的工程特性以及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水文地质评价内容
工程地质勘查中,对水文地质评估应该结合基础设计以及地下水对于岩土工程的危害,因此,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考虑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影响;应该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合理选型;此外,还需要从工程角度出法,根据不同条件,有侧重的考虑不同的地质问题。
2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危害可分为四种方式:
(1)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3)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4)地下水动压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工作在工程勘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勘察的发展,其必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将对勘察水平的提高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施工也发展迅猛,岩土工程施工逐渐成为建筑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岩土工程施工最基本的工作便是岩土工程勘察,而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工程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由此可见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要点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
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在勘察过程中需要勘察的内容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查明建筑工程场地地质特征、性质、类型及范围,查明场地及其附近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并预测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其次查明建筑工程周边的岩土特征、性质,对岩土工程施工条件进行了解和研究,进行技术论证和分析评价;最后分析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查明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建议
二、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属于工程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前,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岩土进行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岩土工程的地质特点和性质等,关系到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是否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近些年来由于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岩土工程勘察力度不够,致使发生多起重大事故,造成国民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十分重要[1]。
三、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岩土工程的勘察缺乏针对性
岩土工程的勘察缺乏针对性是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前所进行的勘察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其前提是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的勘察要具有针对性。目前我国部分勘察单位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的勘察过程中,所制定的相应勘察计划并非根据施工现场和实际考察而形成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有关标准和规范,但是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未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勘察,缺乏针对性,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勘察成果的质量[2]。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岩土取样较普通
岩土工程勘察中岩土取样较为普通、缺乏代表性是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对于建筑工程场地的相关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的检验,主要是在室内对施工地岩土进行试验,通常情况下对于岩土的取样,会选择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岩土。而目前我国部分勘察单位在对施工地岩土取样勘察过程中,不用取样器直接从岩心管中取土样进行试验,如此将导致岩体试验的数据失真。另外取岩土样时并未对其进行密封,由此致使所取的岩土样本较为普通,不具有代表性。
(三)岩土工程勘察设备相对落后
岩土工程勘察设备相对落后是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建筑工程岩土工程或的准确勘察效果的前提是要有较为先进的勘察设备,先进的勘察设备能够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勘察出岩土存在的问题。而目前我国部分勘察单位由于勘察设备和所使用的勘察技术相对落后,在岩土勘察方面存在相应的缺陷,无法有效全面的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另外由于所使用的勘察软件并不先进,致使勘察所得的数据不够精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岩土工程的勘察[3]。
四、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要点的优化措施
(一)实行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监理体制
实行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监理体制是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要点的主要优化措施。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要尽早实行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岩土工程建筑合同和相应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加强对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报告的审查和监督,对岩土勘察报告中相应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通过讨论对其进行逐一审查。同时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的勘察做好监督工作,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的透明化与公开化。
(二)提高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素质
提高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素质是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要点的重要优化措施。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人员在岩土勘察过程中属于主体,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勘察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岩土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因此要提高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从建筑工程岩土工程中参与勘察工作的相关人员入手。一方面可以对参与勘察工作的相关人员坚持择优录取的原则,聘用专业技能较高、经验丰富的勘察人员,从根本上保证勘察人员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对所聘用和在岗的勘察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对勘察技能的培训,提高岩土勘察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加强勘察人员对岩土取样的代表性和针对性[4]。
(三)创新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性道路
创新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性道路是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要点的关键措施。由于岩土工程勘察设备相对落后,岩土勘察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创新,因此在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要点的优化过程中,必须要创新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性道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企业单位之间的竞争日渐加剧,在信息化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加强对相关设备的创新,才能够使自身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而岩土勘察设备和勘察技术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够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准确性,提高岩土勘察数据的精准度,从而促进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有效应用。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信息化时代下,建筑行业迅速崛起,并带动岩土工程施工的发展,建筑工程岩土工程的勘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逐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和重要性进行阐述,同时从岩土工程的勘察缺乏针对性、岩土取样较为普通以及勘察设备相对落后等方面对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实行工程监理体制、提高勘察人员的素质以及创新勘察的技术性道路等封面对岩土工程勘察要点的优化措施进行研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龙远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3(05):99-100.
[2]刘华.浅谈建筑工程常见岩土地质问题及勘察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4(35):244-245.
[3]陈杰.高层建筑基础岩土工程勘察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5(20):211-212.
岩土工程勘察的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岩土勘察水文地质工作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U212.23[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4-118-1
我国岩土工程勘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造成在岩土工程中发生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不能忽视水文地质工作,尤其是在勘查工作中,一定要对水文地质进行认真的勘察,保证工程质量,为更好的说明进行水文地质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先从水文地质评价内容说起。
1岩土勘察水文地质工作评价内容以及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1.1岩土勘察水文地质工作评价内容
岩土勘察水文地质工作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切合实际,结合建筑物的类型,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以及建筑物的影响,进而预测地下水可能产生的危害及时的做出预防措施;结合建筑物的建筑性质来查明水文地质内容,并提供勘察人员所需要的水文地质资料;预测地下水可能会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地质问题;基础下部存在承压水时,应考虑到承压水冲损基坑底板可能性。
1.2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地下水会因为水位的升降变化以及压力变化而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下文具体讲述。
水位的变化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水位由于水层结构、降雨以及气候等上升就会导致土壤沼泽化、盐渍化,使得建筑物遭受地下水严重腐蚀,水位上升还会造成斜坡坍塌等不良地质现象,使得地下洞充满水威胁建筑物的稳定性;地下水位下降通常是由于人为原因,若是地下水位下降比较严重就会导致地裂以及地面坍塌等恶性事件,为建筑物以及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地下水水位升降比较频繁容易使得岩土出现不均匀的变形现象,进而引发地裂,使得一些小建筑物发生倾斜现象。在通常情况下地下水的压力并不会对建筑物造成什么危害,但是由于人为的活动使得压力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比较严重的如流砂、管涌等岩土工程危害。
2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内容
2.1勘察内容
影响水文地质的因素有地下水位、分布以及隔水层厚度等多种因素,在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通常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包括自然地理情况、地质环境条件、地下水位情况以及其他的一些内容。
自然地理情况包括地形地貌以及气象水文特征等内容,地形地貌包括工程区域周围的水系、地形开阔程度、地貌特征等,气象水文特征包括水文地质所属气候地带以及气候湿润情况等;地质环境包括岩土工程所在地区的地质地貌、地层岩性等情况;地下水位工程勘察的重点内容,包括近5年内的水位变化趋势、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变化情况等;其他还包括地下水类型、流向、含水层分布、水文地质参数以及地下水质等。
2.2关键问题
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特性包括岩土的水理性质,在进行勘查时要注意到沿途的软化性、透水性、以及胀缩性等。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关键性问题包括岩石的裂缝性、土的空隙性、以及地下水的腐蚀性问题。
岩石的裂缝形成因素有很多,勘查岩石的裂缝性时水文地质勘察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根据地下水的走势、裂隙和洞穴的形态以及地下水类型等进行综合考察;土属于一种散体材料,必然会存在空隙,对土的空隙性进行考察主要是为了把握岩土工程的有效压力及孔隙压力,在进行勘察时一定要先知道土的组成,根据不同情况来进行分析,如对于固液两相的饱和土,孔隙压力就包括了孔隙气压力和孔隙水压力,对于非饱和土的孔隙气压力形成的固相,气基质吸力就不是固定的;地下水类型不同,含有的腐蚀性也是不相同,随着地下水水位的不同,腐蚀性也是不相同,当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达到一定含量时就会对混凝土材料造成腐蚀,因此在进行勘查时,这同样也是一个重点内容。
3水文地质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对水文地质进行勘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勘查的目标,针对建筑物的性质对地下水进行考察,合理的把工作任务分配到勘察人员身上,勘查人员在进行场地之前,要明确建筑物所属单元的位置区域。
进行现场勘查时,先对现场钻探孔内进行试验,调查地下水情况,明确现场岩土层含水层预计隔水层的分布情况、水位的变化等,若是场地比较特殊,就需要作压水试验,可以采取人工开坑来节省资金。在进行勘查后要收集包括降雨量、蒸发量以及历史水位变化趋势等在内的区域水文、气象资料,为以后的构筑物抗浮能力提供相关参数。若是考察的地质比较特殊如砂土、粉砂地质,就需要对历史最高水位进行判别,若是如泥灰岩等的泥质岩类,在勘查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降雨浸泡以及岩石软化等问题。
根据国家2009年制定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规范来准备资料,若是认定地下水腐蚀性不强,只需要进行腐蚀性评价即可,若是腐蚀性比较强,就需要取样进行试验对建筑物材料的腐蚀性。若是在勘察时发现地下水存在水头压差,或是横向渗流,就需要考虑到岩土层的管涌以及潜蚀的可能性,若是当地地下水位出现过猛烈变化,就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讲述了我国水文地质评价内容,接着讲述了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内容以及水文地质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科技运用在岩土勘察中,同样在水文地质工作中也会出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人员去探讨。
参考文献
[1]盛岩,闫闻,崔艳等.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博览,2009,(17):30-30.
[2]李铭鹏,赖丽婷.论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性[J].地球,2013,(8):17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