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化学灼伤的处理方法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6-06 手机浏览

化学灼伤的处理方法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急救;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77-01

化学灾害是指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在生产、使用、经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每年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引起泄漏、污染、起火、爆炸,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时有发生。那么,对于学校而言,化学实验室中的安全问题及应急处理与防范应该引起我们师生的高度重视。化学实验所用的药品种类繁多,有的是易燃、易爆、剧毒和有腐蚀性;在实验中使用不当就可能发生火灾、中毒、烧伤、爆炸等意想不到的事故;下面介绍一些处理初中实验事故的常规方法。

一、处理初中实验事故的常规方法

1.化学灼伤的急救。化学灼伤与一般的烧伤、烫伤不同,其特殊性在于:即使脱离了致伤源,但如果不立即把污染在人体上的腐蚀物除去,这些物质仍会继续腐蚀皮肤和组织,直至被消耗完为止。化学物质与组织接触时间越长、浓度越高、处理不当、清洗不彻底、烧伤也越严重。一旦发生化学烧伤事故,都应于最短时间(?最好不超过1-2分钟)进行冲洗。冲洗抢救如同救火,要争分夺秒。冲洗时必须立足于现场条件,不必强求用消毒液和药水,用水都可应急。冲洗需要反复而彻底地进行,

(1)酸灼伤:不慎将酸洒在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涂上油膏,并包扎好。眼睛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1%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最后滴入少许蓖麻油。衣服上用水冲洗,再用稀氨水洗,最后用水洗。地上则撒一些石灰粉,再用水冲刷。

(2)碱灼伤:不慎将碱液洒在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1%~2%硼酸或1%~2%醋酸洗,最后涂上油膏包好。眼睛上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洗后,滴入少许蓖麻油。衣服上用水冲洗后用1%醋酸溶液洗涤,再用稀氨水中和,最后用水冲洗。

(3)溴灼伤:皮肤上立即用酒精洗涤,涂上甘油用力按摩,并将伤口包扎好。眼睛上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的碳酸氢钠洗。

(4)钠灼伤:可见的小块用镊子移去,然后与碱灼伤处理相同。

2.割伤:轻者用蒸馏水冲洗,再用硼酸或双氧水洗净,涂上碘酒包扎好。重者先要按住血管,以防大量出血并立即送医院治疗。另外要防止伤口接触化学药品引起中毒。

3.烫伤:轻者可涂上玉树油或鞣酸油膏,重者涂以烫伤油膏后立即送医院。

4.火灾急救。正确认识火源的性质,选用适当的灭火器。每学年学校组织师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对于和化学有关的人员都要手把手的教会使用灭火器的方法,并进行模拟演练。达到遇事不慌,沉着冷静的进行事故的前期处理。牢记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1)油类着火:用沙土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也可撒干燥固体的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粉末灭火。

(2)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切忌用水或泡沫灭火器。

(3)仪器内溶剂着火:用大块石棉布将火盖灭;如大面积着火,可用泡沫式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4)金属钠着火:用沙土灭火,忌用水灭火。

5.药品中毒的处理

(1)溅入口中而未咽下的应立即吐出,用大量的水冲洗口腔;若咽下,根据毒物的性质给予解毒剂并立即送医院进行治疗。

(2)腐蚀性药品:强酸先饮大量水,然后服用氢氧化铝膏、鸡蛋白。

不论酸或碱中毒皆再以牛奶灌注,不要服用呕吐剂。

(3)气体中毒:将中毒者移至室外,解开衣领及纽扣,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6.试剂溅入眼入,任何情况下都要先洗涤,急救后送医院治疗。

若是固体化学物质落入眼内,应及时取出,以免继续发生化学作用;若是碱性试剂可用硼酸水洗,若是酸性试剂可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若一时没有这类溶液而情况紧急时,立即用大量蒸馏水或自来水冲洗。

7.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引发的事故。例如,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伤害事故。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8.用药过量引发的事故。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用药量稍大便会发生危险。如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反应很剧烈,但药量少时并无危险。在做分组实验时,让学生观察红磷在氧气里燃烧时的现象,放入的药量一定要适量,不得随意用药,否则就会发生意外事故。又如:用小苏打和浓硫酸反应做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如果小苏打和浓硫酸用量大,产生气压过大,会冲开胶塞,喷出酸液。像这样,也曾发生过烧坏衣服,腐蚀操作者的手的事故。再如:配制银氨溶液时,如果加入过量的氨水,且不随配随用,久置后再用,溶液中生成了容易爆炸的物质黑色的氮化银,用时就会引发爆炸事故。此实验要防止加入过量氨水,银氨溶液必须随配随用,不能久置。因此,用药量宁少勿多。

二、避免实验事故发生的方法

1.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实验。

2.在实验中遵守实验室规则,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安全准确操作。

4.全国有若干的化学实验室由于条件限制,通风不良、存放药品较多、各种仪器设备年久失修,存在着很多的事故隐患,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还应改善实验室建设。

化学灼伤的处理方法范文篇2

1资料和方法

702例患者均进行了面部嫩肤治疗,其中男23例,女679例,年龄8~64岁,平均35.15岁。根据主要病变分为三组:①色素性病变组:385例,主要为雀斑、脂溢性角化等色素性疾病,应用560nm治疗头,双脉冲模式,能量密度18~22J/cm2,脉宽Ⅰ2.4~3.0ms,脉宽Ⅱ4.2~5.0ms,Delay10~20ms;②血管性病变组:228例,主要为毛细血管扩张、酒糟鼻、红斑痤疮等,应用560nm治疗头,双脉冲模式,能量密度20~28J/cm2,脉宽Ⅰ3.0~5.0ms,脉宽Ⅱ4.0~6.0ms,Delay20~30ms;③真皮和表皮结构改变组:89例,包括细小皱纹、皮肤松弛、毛孔粗大等,应用640nm治疗头,三脉冲模式,能量密度23~32J/cm2,脉宽Ⅰ3.0~5.0ms,脉宽Ⅱ4.0~6.0ms,脉宽Ⅲ6.0~7.0ms,DelayⅠ20~30ms,DelayⅡ30~40ms。

在治疗期间第一组发生面部色素沉着15例,灼伤13例;第二组发生灼伤8例,光变应性皮炎1例;第三组无并发症发生。

2并发症处理

2.1色素沉着:①安慰患者,使其放松心情,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告知患者强脉冲光面部嫩肤治疗导致的反应性色素沉着可得到有效治疗;②禁辛辣刺激饮食;③口服维生素C:0.5g,3次/天,连续服用3个月;④防晒:涂抹SPF≥20/PA++~+++防晒剂,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以免加重色素沉着;⑤口服积雪苷片剂30mg,3次/天,连续服用半年,减少色素沉着;⑥待色素沉着消退后可行再次强脉冲光面部嫩肤治疗;⑦对上述处理方法色素沉着效果欠佳者,采用调Q紫翠绿宝石激光(755nm)治疗色素沉着,我们常用治疗参数:能量密度5.0~6.0J/cm2,频率2.0~5.0Hz,光斑直径大小为3mm。

2.2灼伤:①即刻给予冷敷,时间40min;②涂抹美宝湿润烧伤膏,每3h涂抹一次,连续用2~3周;③禁辛辣刺激饮食;④注意防晒。

2.3光变应性皮炎:①冷敷面部;②红斑水肿期选用1%炉甘石洗剂,起保护收敛作用;③口服扑尔敏片剂4mg,2次/天,镇静止痒;④防晒;⑤禁食具有增加光敏作用的食物,如苋菜、菠菜、胡萝卜、芹菜等。

3结果

经上述处理,15例色素沉着患者,4~18个月后均痊愈,21例灼伤1个月后痊愈,1例光变应性皮炎,3周后痊愈,均无不良后果。

4讨论

本组治疗期间,有患者出现红斑反应,未做特殊处理,经30min~1h后自行消退,故未按并发症处理。第一组:发生色素沉着15例,其中颧部9例(占60%),面颊部3例(占20%),颧部并面颊部1例(占6%),额部2例(占13%);灼伤13例,其中额部7例(占54%),面颊部3例(占23%),颧部3例(占23%)。第二组:发生灼伤8例,其中发生于面颊部4例(占50%),额部4例(占50%)。治疗期间第一组发生并发症患者平均治疗能量密度为(20.54±1.45)J/cm2;B组平均治疗能量密度为(25.63±0.92)J/cm2,出现并发症的能量密度在正常治疗参数范围内。考虑颧部、额部等皮下组织少、病变组织(色素、毛细血管扩张)明显的部位可能易发生并发症,建议在治疗过程中使用“个体化”参数[1]。

采用强脉冲光面部嫩肤治疗过程中,除了考虑治疗参数是否合适,在治疗前应仔细筛选病例,评估患者的皮肤质地;详细询问病史;近期有无暴晒阳光史;有无使用“美白”换肤护肤品;皮肤有无刺激性症状;患者有无接触光敏物史,以及光敏病史及家族史;必要时,可先行光生物学试验;黄褐斑、不能按时随访者等不宜接受治疗。治疗中应随时观察,如患者皮肤即刻反应,患者的主观感觉(疼痛、轻微刺痛)及操作的正确手法。治疗后应采用多种辅助疗法,如即刻冷敷减少热刺激,应用修复因子、芦荟凝胶等皮肤修复剂,应定期随访,加强医患沟通,了解治疗后的皮肤状况等。

强脉冲光面部嫩肤治疗过程中是将光能转变为热能,但热能有可能对皮肤造成不同程度的热损伤,热力对皮肤的损害,其发生的大小,深度与下列因素有关[2]:①热力的强度;②热力作用的时间;③热的传导性。为了能够安全有效地去除病变组织,操作中治疗头应轻贴皮肤操作;皮下组织少的部位(眼睑、颧部、额部),降低能量密度2~3J/cm2;治疗头快速移动;避免重复操作,减少光束在皮肤上的停留时间,以减少热损伤;操作时,边操作边均匀涂抹冷凝胶,不要全面部一次性涂抹。

5小结

强脉冲光面部嫩肤治疗其操作简便,但要很好地应用到每一位患者,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需要熟练掌握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熟悉激光与皮肤组织的相互作用,才能在临床安全应用,达到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李平松,陈啸.光子嫩肤个体化参数方案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1,13(6):666-668.

化学灼伤的处理方法范文

怎样治肿瘤

海扶刀的基本原理与放大镜点火的原理相似,是将体外低能量的超声波进行聚焦,把焦点处的高能量的超声束置于体内的癌肿处,利用焦点产生的高热,在几秒内将肿瘤组织烧死,而对焦点以外的组织几乎无损伤。由于海扶刀每次照射所致的烧灼坏死点很小,而肿瘤的大小和形态均不一致,为了把肿瘤完全烧死,就必须将每个烧灼点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完全覆盖整个肿瘤,即将整个肿瘤变成烧灼坏死的组织块。

海扶刀是在诊断超声的引导下,将每个烧灼点放在准确的位置,并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上述过程的。换句话说,海扶刀是一把无形的手术刀,在不开刀、不流血的情况下,从体外完整“切除”了体内肿瘤,同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减少手术所致的伤残,延长病人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治疗后,被烧灼坏死的肿瘤组织被机体缓慢吸收。目前,我院用海扶刀已治疗一千余名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优点知多少

海扶刀与手术切除肿瘤比较,具有无创性和高热治疗两方面的优点。无创性的优点表现在:①不开刀、不出血,减少了手术所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②消除手术所致的肿瘤播散或种植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全身转移及局部复发的机会;③保留病人原有的骨骼作为肢体的支架,维持原骨骼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有利于骨骼自身的修复,为保全良好的长期功能创造了条件;④避免了异物置入重建肢体所带来的远期和近期并发症,如置入物的感染、排斥反应、假体折断和松动等;⑤治疗区外的正常组织几乎无损伤,保留的肢体功能良好。

与手术降低病人的抵抗力相反,海扶刀的高热治疗有利于增强病人的抗肿瘤免疫力以及控制机体内残留病灶。同时海扶刀的高热治疗对直径大于2毫米的血管几乎无损伤,因此,海扶刀的治疗是安全的,并为局部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由于海扶刀是利用超声波作为治疗源,与B超检查一样,对人体几乎无害。与其他非手术治疗肿瘤的方法(如X刀、γ刀)相比,海扶刀治疗不受治疗剂量的限制,可一次性治疗较大的肿瘤。

化疗不可缺

虽然海扶刀在骨肉瘤保留肢体治疗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技术也日趋完美,成为恶性骨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但是它仍必须与化疗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一般,在海扶刀治疗前应先进行3~5个疗程的化疗,在肿瘤缩小和边界清楚后再行海扶刀治疗。海扶刀治疗后还需继续全身化疗,以便消灭全身残存的微小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