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手术的护理范例(3篇)
乳腺手术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乳腺癌;围术期;护理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手术创面大又伴有术后形体发生改变,对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做好乳腺癌的围术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乳腺外科自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对9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我院乳腺外科行乳腺癌手术治疗9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72岁,平均(42±11.2)岁。左侧47例,右侧50例。患者腋窝无淋巴结转移75例,出现淋巴结转移22例。行改良乳腺癌根治切除术42例,行乳腺癌根治切除术30例,行单纯切除术25例。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均采用手术治疗和全身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术前往往具有焦虑、恐惧、紧张、痛苦等心理,表现为沉默寡言、不思饮食、入睡困难、烦躁易怒等[1-2]。入院后应向患者做好耐心的疏导工作,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知道切除后不会影响日常工作,且不会影响形体美观;增强患者的术后自我护理意识;告知患者饮食富含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为术后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2.1.2术前准备为了避免因激素作用加快乳腺癌的发展,对于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应立即终止妊娠或停止哺乳。术前皮肤准备:备皮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刮伤皮肤,特别是、乳晕及腋窝处皮肤。备皮的范围为上至锁骨上部,下至脐水平,两侧至腋后线,同侧上臂上部1/3和腋窝部。若手术时需要植皮,应同时做好供皮区的皮肤准备。术前应教会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训练及排痰的方法,并告知其能有效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向患者讲解术后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可以防止术后疤痕挛缩影响患肢功能。
2.2术后护理
2.2.1合适患者返回病房后,若麻醉尚未清醒时应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后6h若血压平稳可取半卧位,该有利于切口引流和使膈肌下降,改善呼吸,预防肺不张和肺部感染。
2.2.2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鼻导管吸氧,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特别是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切口疼痛、发热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同处理。
2.2.3观察患者刀口情况术后短时间内适当给予止痛剂,以顺利进行胸部体疗及保证患者有良好的休息和睡眠。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及更换。调整加压包扎绷带或胸带的松紧度;防止局部敷料过紧过松,密切观察伤口及患肢远端的皮肤颜色、温度、脉搏,若发现患肢脉搏细弱,皮温降低、颜色发绀;若发现伤口部位异常渗液,局部有波动感等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2.2.4保持切口引流管通畅术后于术野最低处留置引流管,并给予负压吸引,压力为-20mmHg。应密切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妥善固定引流管,术后5d左右可拔除引流管。
2.2.5抬高患肢及患肢功能锻炼术后协助患者抬高患侧上肢15-30cm,促进血液淋巴回流,若患肢肿胀明显,可戴上弹力袖[3]。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2天可做伸指、握拳、曲腕等动作,第3-4天做曲肘运动,第5-7天(引流管拔除后)练习患侧手掌触摸对侧肩及同侧耳廓,梳理头发,第9-12天可锻炼抬高患侧上肢,做手指爬墙运动,第15天左右将患侧手掌置于颈后,功能锻炼不要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
2.2.6其他术后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脂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
2.3出院指导①注意休息,坚持锻炼。②坚持放疗、化疗,定期复查。③告知患者穿棉质宽松内衣,以防患肢回流障碍。④生活规律,合理营养。⑤告知患者保持乐观心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3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经过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术后恢复快,伤口均Ⅰ期愈合,全部康复出院,未出现护理并发症。
4讨论
乳腺癌主要发生于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近年来研究发现发病高峰有明显提前趋势[4]。众多资料显示,乳腺癌经综合治疗后5年及10年存活率均较高,为治疗效果较好的恶性肿瘤之一[5-7]。术前给予乳腺癌患者心理疏导及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疾病和相关治疗,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术后做好引流管的护理、切口的护理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本组患者通过我们精心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消除了疑虑,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有效的乳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保证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素华,高建美.乳腺癌216例围手术期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4):105-106.
[2]孙立宏,杨丽敏,赵丽敏.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96(2):179.
[3]曹月敏.乳腺外科学[M].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1991:1332.
[4]胡智强,游猛.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86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1):103-104.
[5]陈丽芹,王徐东,张子和.乳腺疾病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J].中国综合临床,2007,23(6):563.
乳腺手术的护理范文
关键词:乳腺癌;围手术期;治愈率;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447-01
乳腺癌(mammarycancer)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的7%~10%?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9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已婚妇女,最小26岁,最大69岁,平均54.2岁,均为单侧?
1.2方法:手术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是常用的术式?手术的切除范围包括患侧全部乳腺组织,覆盖肿瘤表面的皮肤,腋窝和锁骨下脂肪及淋巴组织?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放射?激素?免疫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在手术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细心全面的护理?还可采取乳腺癌根治术?全切除术?保留的乳腺癌切除术等?
2护理
2.1心理护理癌病人术前复杂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癌症及手术的惧怕?对预后及根治术后胸部外形改变的担忧?应多了解和关心病人,加强心理疏导,向病人和家属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除其思想顾虑,并鼓励病人家属支持?体贴?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有安全感?有依靠?不孤独?介绍病人与曾接受过类似手术且已痊愈的妇女联系,通过成功者的现身说法帮助病人渡过心理调适期?告知病人今后行重建的可能,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2.2术前护理按照手术要求的范围准备皮肤?对切除范围大?考虑植皮的病人,同时做好供皮区皮肤准备?鼓励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为术后创面愈合创造有利条件?对妊娠或哺乳的病人,要立即终止妊娠或断乳,以免激素作用活跃而加快乳癌的发展?
2.3术后护理
2.3.1日常护理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胸骨旁淋巴结清除术的病人,应密切观察呼吸的变化,判断有无气胸发生?术后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术后6h无恶心?呕吐者,可正常饮食,并保证足够热量和维生素,以利康复[1]?
2.3.2伤口护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皮瓣护理:手术部位用胸带加压包扎,使皮瓣紧贴创面,利于愈合?松紧应适度,若包扎过紧,可引起皮瓣和患侧上肢血液供应障碍;包扎松弛,易出现皮瓣下积液,使皮瓣与胸壁分离,不利愈合?所以,应定时观察,调整胸带的松紧度?5天后可拆除加压的胸带,注意观察腋窝皮瓣及移植的皮瓣;手术后3天内患肩制动,尤其避免上臂外展,以免腋窝的皮瓣滑动而影响愈合[2]?引流管护理皮瓣下放置引流管,其作用是为了及时引流皮瓣下的渗液和积气,使皮瓣紧贴创面,避免坏死?感染,促进愈合?护理时应注意: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确保有效的负压吸引;严格无菌操作;观察引流液色?质?量并记录?一般术后1~2天,每日引流血性液体约50~100ml,以后逐渐减少;术后4~5天,皮瓣下无积液?创面与皮肤紧贴即可拔管?
2.3.3.预防上肢水肿
患侧上肢肿胀,是由于上肢淋巴回流不畅?腋静脉栓塞?局部积液或感染等因素所致?术后避免经患侧上肢测血压?静脉穿刺或皮下注射,及时处理皮瓣下积液?指导病人自我保护患侧上肢:卧床时用软枕抬高患侧上肢;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扶;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愈合?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及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局部感染者,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2.3.4.功能锻炼
为减少或避免术后残疾,鼓励和协助病人早期开始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术后3天内患肩制动,鼓励病人做手指?腕部的屈伸运动;术后3~5天活动肘部;术后l周,待皮瓣基本愈合后可进行肩部活动;10~12天后鼓励病人进行手指爬墙运动?自行梳理头发?患侧手摸对侧耳廓等,并进行上臂的全范围关节活动?手指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站立,脚尖尽量靠近墙,双脚分开同肩宽,屈肘,双手贴于墙面,逐渐向目移动,直至手臂完全伸展,然后再向下移回原来位置?转绳运动:面向门站立,绳子一端系于门拉手上,患侧手抓住绳子的另一端,手臂伸展与地面平行,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以画圆方式转动绳子?举杠运动:双手相距60cm握住杠子,双臂伸直,将杠子高举过头,弯曲肘部将杠子移至头后,双手翻转方向将杠子举过头顶,再回到原来位置?拉绳运动:将绳子跨过头顶悬杆回壁钩,双手抓住绳子两端,轮流拉扯,使患侧手臂抬高至感觉疼痛为止[3]?
3健康教育
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重物,坚持患侧肩部的康复训练?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以免促使癌的复发?遵医嘱坚持放疗或化疗?放疗期间注意保护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时及时就诊?化疗期间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术后病人每月自查1次,最好在月经过后7天进行?健侧每年X线摄片检查1次,以便早期发现复发征象?癌病人的姐妹和女儿属癌的高危人群,应自发育后每月自查一次,并定期到医院体检?
参考文献
[1]陈爱萍.乳腺癌术后治疗期间妇女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45-648.
乳腺手术的护理范文篇3
【关键词】护理干预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是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乳腺良性肿瘤的75%【1】,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见。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的刺激关系密切【2】,它好发于乳腺的外上方,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肿块边界非常清晰,表面光滑,在乳腺内很容易被推动,一般无明显疼痛,也有少数患者在经前感觉胀痛刺疼不适或轻度按压痛。在乳腺纤维瘤手术期间给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我妇产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实施护理干预的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在我妇产科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160例,年龄23-48岁间,平均年龄35.6±1.7岁;已婚为108例,未婚为52例。观察组为160例,年龄19-46岁间,平均年龄37.4±2.1岁;已婚为117例,未婚为43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B超检查显示,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弱回声肿块,边界清晰整齐。内部回声分布均匀,有侧方声影,少数有钙化的可出现声影,患者均符合乳腺纤维瘤的诊断标准【3】。均排除其他严重心、肝、肾疾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
1.2.2.1术前心理护理
乳腺纤维瘤患者多以年轻女性较为多见,对乳腺肿瘤缺乏了解,对术后健康、术后的疤痕大小等问题比较关心,害怕不能恢复健康生活,容易产生恐惧与不安的心理,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谈,疏导患者,向患者讲解乳腺纤维瘤的发展经过、手术及其麻醉方式,术前、术中、术后的配合和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2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进行三大常规、血型、凝血四项、乙肝五项、心电图、乳腺超声等检查,确定乳腺纤维瘤的位置、大小及数目,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对于处于月经期的患者,手术的时间选取要避开其月经期,以患者月经排净后3-5天最为适宜【4】。
1.2.2.3术后饮食护理
术后饮食一定要以清淡为主,饮食多样化,多食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如奶制品、鱼类等,高蛋白可以多补充体氨基酸,增加患者的营养和抵抗力;低脂饮食是为了避免脂肪摄入过多,加重的负担,加重病情;同时做好饮食搭配,引起患者的食欲,多食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忌食生葱蒜以及南瓜及辛温、煎炒、油腻和荤腥厚味的食物。
1.2.2.4出院指导
出院后告知患者避免剧烈的运动,例如扩胸运动,会导致伤口裂开或者感染;洗澡时伤口不要沾水,防止感染;手术后三天到医院换药、查看伤口恢复情况;指导患者每月坚持自行检查,其最佳时期为每月的月经来潮之后的第9-11天。
1.3观察项目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1.4效评定标准
采用姚凤一,陈凡【5】等评定标准,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n(%)]
组别例数伤口感染(例)创内血肿(例)愈合不良(例)发生率(%)
观察组1603(1.9)2(1.2)0(0)5(3.1)
对照组16014(8.8)7(4.3)4(2.5)25(15.6)
t0.2340.2510.2430.311
P值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1%,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0.6%,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n(%)]
组别例数满意(例)基本满意(例)不满意(例)总满意度(%)
观察组160126(78.8)31(19.3)3(1.9)157(98.1)
对照组16067(41.8)46(28.8)47(29.4)113(70.6)
t0.2440.2730.2620.287
P值
3小结
乳腺纤维瘤又称纤维腺瘤,是由纤维和腺组织形成的良性、实体性小肿块,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虽为良性,但其有恶变的可能,有关文献报告其恶变率达0.0038%【6】。从我院的研究中发现,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1%,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70.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Ferbeyre-BinelfaL,Ramfrez-BollasJ,Bautista-PiaV.Fibromatosisofthebreast.Reportoftwocases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CirugiayCirujanos,2009,04,313-8,291-6.
【2】韩梅,陈平,中医“乳癖”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2,15(14):106~107.
【3】LiLi-yingApplicationofclinicalnursingintheoperationofmammaryadenofibroma[J].ClinicalJournalofChineseMedicine,2013,07,256~257.
【4】李艳云,陈诗颖,杨会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