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范例(3篇)

来源:其他 时间:2024-06-08 手机浏览

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范文篇1

1、概念教学与概念图

1.1生物学概念与概念教学

生物学概念是人们对生物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也是进一步探究深层的生物学与规律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客观性、概括性和抽象性。概念教学和探究教学一样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现在两条途径有机整合到一起,成了一条通向科学探究的宽广大道。它以纠正、补充、完善学生的前概念,建构正确的认知为己任,意在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及以后的人生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因此概念教学注重学生前概念的了解,并基于学生的认识来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在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基本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必要条件。

1.2概念图

概念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提出,如图l的实例。

概念图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命题(概念词和连接词)――在概念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可以形成陈述性的结论语句,如实例中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就是命题;层次(分支)――最高层的概念分解成若干有效的概念,如实例中的“生态系统”(一般概念)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具体概念),最后“举例”(最具体的概念),如实例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如果有复杂的概念图,则会具备交叉连接――同层次概念之间有效的联结整合,关键词连接的同层次的概念,形成陈述性语句。

2、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的概念图策略

2.1运用概念图策略优化概念的传递方式,深入理解概念

概念传递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概念术语或名词,二是概念内涵描述。初中生物教师习惯用概念术语或名词的方式来传递相关的重要概念,如:“生物”、“环境”、“基因”、“生殖”等。但研究表明:用概念内涵描述的方式来表述概念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教学要求,并向学生传递概念,如:“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在习惯与使用概念术语或名词来传递概念时,常常可以引人如图2所示的概念图。图中的重复概念是“基因”,从中可以知道: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包括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若要使用概念内涵描述的方式来呈现概念(图3),图中呈现了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过程:取出甲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与去掉细胞核的乙羊卵细胞融合形成胚胎,再把胚胎植入丙羊子宫内,最终从丙羊体内娩出的就是多利羊。这种方式给学生以概念的直观表现,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其内涵。

2.2运用概念图策略揭示和矫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形成科学概念

学生在没有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已存在概念称之为“前概念”。

运用概念图策略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有利于揭示和矫正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生物学概念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

教学中,为了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异同点,教师先让学生自己绘制出光合作用(图4)与呼吸作用(图5)的概念图,从图中发现学生错误的或者不科学的前概念,随后指出并纠正,再进行异同点的比较。学生不但复习了已学知识,同时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也就轻而易举。

2.3运用概念图策略构建生物学概念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整体感悟;课堂教学;价值追求

叶澜老师提出“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在对数学知识结构内在关系形态和过程形态形成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整体感悟”教学策略,提升了数学教材文本内容的生命结构性.期望教师改变原来的“匀速运动”的教学方式,摆脱和超越具体每一节课的限制,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组织教学.

一、“整体感悟”教学策略的内涵

“整体感悟”的教学策略指的是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整体感悟”教学是一种重在“整体”地了解和“感悟”渗透其中的思维方式,要求教师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展开逻辑进行教学,强调的则是从整体背景到局部知识,从思维策略到具体方法,从上位概念到下位概念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不仅遵循了人认识事物的规律,而且体现了人处理事物过程中的整体决定局部、思想支配行动、上位影响下位的思维方式.

二、“整体感悟”教学策略的类型

“整体感悟”教学策略通常适用于数学知识逻辑体系比较严密的教学内容,具体地说,就是先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数学知识的背景框架,或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或上位概念的丰富内涵,然后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学习背景框架中的局部知识,或思维策略指导下的具体方法,或下位概念的具体表达.因此,“整体感悟”的教学策略有三种类型.

(一)从整体背景到局部知识的结构教学

这一类型的教学适用于单元起始课整体进入式的教学.例如,教学“2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由于学生在20以内数的加减法学习中已经对加法的进位和不进位以及减法的退位和不退位积累了一些认识经验,所以在百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教学的一开始,教师可以采用整体感悟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感悟和把握百以内数加减法的基本类型,帮助学生建立百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三级框架性结构.

(二)从思维策略到具体方法的结构教学

图形测量计算教学时可以采用这种感悟类型.例如,教学“三角形和四边形周长”时,课一开始可以提出弹性问题:有一些小棒分别长为4厘米、6厘米和8厘米,用这些小棒可以搭出哪些类型的三角形?根据这些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思考它们的周长怎么计算,根据图形名称、边的特点、所需条件、计算方法、字母表示等提炼周长计算的思维路径和策略,利用资源辨析比较,进行有序思维的指导,注重沟通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的关系.

(三)从上位概念到下位概念的结构教学

这一类型适合概念课的教学,通过丰富的背景材料作支撑理解了上位概念的含义,上位概念的学习又为下位概念的学习提供了导航的作用,进而使学生整体丰富地认识和理解了概念的本质内涵.例如,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时,可以采用从上位到下位概念的结构教学.第一部分:上位概念的学习――“整体感悟”两个三角形的各种关系.通过两大环节展开教学,第一环节:材料的梳理.即为学生提供大量成对图形,引导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辨析、比较和分类,学会透过表面现象发现它们的本质特点.第二环节:关系的认识.教师需要捕捉学生分类过程中的半成品资源进行加工,引导学生经历逐步发现材料的本质特点的过程,从而对两个三角形的各种关系形成整体认识.第三环节:抽象命名.引导学生根据各种分类结果的本质特点,对上述各种关系进行抽象命名.第二部分:下位概念的学习――建立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拓展到全等形的概念.

三、“整体感悟”教学策略为学生建构新知提供“脚手架”支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教师教学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通过学习能够从整体上对学习内容有初步的感悟和体验,它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形成新知提供了脚手架式的结构支撑.

如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课,提出问题:“那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到底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里每一组中两条直线的位置情况,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呢?并把你分类的结果记录下来.”通过引导学生分类,从而整体感悟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多种位置关系,理清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并对其中的一些特殊位置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完成概念的建构.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学,先教学平行,再教学垂直,学生对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没有整体上的认识,有的仅仅是点状的、单一的.而通过这样的教学,帮助学生经历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使遮蔽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方法和思想以及思维方式得以呈现出来.

四、“整体感悟”教学策略的价值追求

体育教学策略的概念范文

一、生物学核心概念研究现状及定义

1.现状

在知识大量爆发的时代,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已经接受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主流知识”的“核心概念教学”的思想,相应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2003年《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更是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国内目前对于核心概念教学的研究主要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比较和以核心概念为主的教学设计。对于核心概念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少的。

2.定义

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家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之上,经过归纳、推理而得出的解释、规律和结论。而生物学核心概念是生物学科最核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生物学上的重要概念、原理和方法。生物学核心概念能够充分展现当代学科的图景,它既可以统摄一般概念和事实性知识的作用,同时又具有迁移价值,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

二、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在教育心理学中是指教师在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进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教师为了促进学生掌握及熟练运用知识所进行的一系列有效活动称之为教学策略。以核心概念为主的教学策略的选择要结合教材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概念图教学策略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阐述知识的工具,通常以圆形图表或方形图表来表示。它包括概念与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这种概念或命题之间用连线来表明,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一个完整概念图的完成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选取一个知识

领域;(2)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3)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4)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接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二者之间的关系;(5)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理想的概念图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概念之间具有明确包容

关系的层次结构;(2)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可以用适当的词或

词组标注出来;(3)不同层级概念之间的纵横联系要清楚明确。因此,概念图中的概念是不能被单独表征的。

2.科学史教学策略

利用科学史加深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生物发展史资料为材料,沿着发展的历程,将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转变为学生的探讨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总结实验结论,深入理解概念,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

3.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教学策略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的自主学习。其原则如下:①积极向上的态度;②各个组员要有责任感;③组员之间要处理好人际关系;④进行反思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