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方向范例(3篇)
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综合培养;介素养;考核体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上个十年开设以来,经历了大繁荣时期,也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本专业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编辑及创作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要求学生拥有娴熟的技能制作一个完整的节目。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并能鉴赏国内电视平台播出的各类节目,运用专业的知识去分析评价相应节目。在本学科培养学生理论及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提高,由于广播电视媒介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国家政策宣传及舆论引导作用,所以要熟悉党和国家宣传政策法规,在从业的过程中良好的把握舆论走向,做出正确的判断。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习涵养了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各个方面,其学习面广,知识涉猎全面。这也就无形中对教师教学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巧,使其在毕业后能在各级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相关电视节目编播、且能从事艺术摄影、音响设计、撰稿与编剧制作和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理论加技能的综合培养
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编专业培养学生,基本分两个方向,一个注重理论的培养,一个是注重实践的培养。理论培养以基本的学科理论为主,所学知识也多是本行业陈旧的知识,更新很慢。要提高这一点,主要在于老师,要求每个老师要有敏锐的思辨能力和学科知识更新能力。广播电视行业是一个伴随着科技发展而产生的行业,也是真正意义上日新月异的行业。只有相关学科的老师及时把握本行业的动态和行业更新才能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充实和新兴。
实践的培养,一般本科院校都以摄像教学为主,在理论课结束后,给学生配备摄像机,让学生分组去拍摄某一类型的电视节目。这一类型的拍摄及创作也完全由学生掌控整个过程,老师基本没有参与其中。因此,关于实践的培养,本人认为,应该在学生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过程之后,由老师先带领学生进行稿本创作,有了一个完整的稿本创作,明确的主题,再进行拍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去平时课时的拍摄,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的拍摄活动,比如利用休息日去拍摄风景,或者自己可以创作一些生活体裁的剧本,再请老师加以修改然后拍摄,在多练多拍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这种基于理论的实践更有利于本学科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全面提升媒介素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是由本专业的专业特性决定的。本专业学习内容全面,涵盖了电视编辑和文艺编导以及新闻编导等方方面面,并且涉及到网络艺术。基于网络的特性,就需要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把握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并学习网络媒体的艺术学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全面的把握网络媒体的传播理念。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勃兴,传统的电视行业迎来了艰难的生存环境,这也就要求相关专业院校必须培养出能适应新环境,拥有全面能力的人才。如何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第一,要求每个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知识有良好的掌握并能深入了解行业需求。第二,要求每个学生时时关注本行业的新情况,把握行业发展新动向,且能积极的收集本行业的发展信息。第三,网络媒体手机终端已经将传统的电视媒体市场蚕食大半,这也要求学生除了了解传统媒体的需求,更要关注新媒体的需求。在新媒体这个全新的领域中,保持积极的跟进态势,且要有缜密的思辨能力,并对新媒体传播内容能加以区分,清晰的辨别信息的可信度及真实度,养成全面的思考习惯和辨析能力,以备将来就业时能适时的应对新媒体及广播电视行业的各种变化。
三、考核体系的全面化
广播电视编专业就业面广,面向的具体工作有记者、节目策划、节目编导、摄像和编辑、还有后期制作剪辑等。且可以在电视台栏目组中担当制片人,同时也可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由于其宽广的就业面,也就要求了学生培养全面化。编导工作涵盖的范围很广,既不同于普通纸媒体的编辑,又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导演工作。例如一台精彩的文艺晚会,除了摄像和记者等前期工作人员,作为编导,他的工作贯穿于整个节目制作过程,尤其是国内实行了编导核心制后,这一工作的岗位更是举足轻重。
要培养全面的编导人才,就要有全面的考核体系。现下高校的考核主要以学期末的试卷考试为主,没有相应的节目制作体系考核,学生的学习就以单一理论为主,而轻实践。鉴于此,应在现有的考核体制之中加上相应的实践考核。如提交学期末的视频作业的同时配以前期的拍摄策划书,稿本创作,分镜头稿本写作的底稿,及后期拍摄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另外,在本专业学生毕业时,也应以毕业论文加毕业设计的形式考核学生是否有毕业后迅速适应新工作的能力。有了这样一个完整的考核,相信学生能全面提高专业水平,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得心应手。
总结
在新形势下,面对新的从业环境和新的媒体环境,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全面发展的道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在未来的广播电视发展中能真正担负起媒体的喉舌功能,让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良好的传承下去。(作者单位:池州学院现代传媒系)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方向范文篇2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
0引言
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精神文化领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给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媒体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广播电视媒体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进行节目和内容的创新是必然选择,编导作为整个广播电视事业的灵魂,进行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的创新变得尤为重要,只有编导具备了强大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实践创新,推动广播电视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1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播出效果,此外,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更是对整个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工作,对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需要我们能够在进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时,添加一些时代性的元素和创作性的元素,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新颖性。众所周知,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工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其真正的意义是要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的运用,提升节目的创新和价值性。只有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不断的发现和挖掘节目的创新点,才能制作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广播电视作品。
2实践创新对广播电视编导素质的要求
做好广播电视编导实现创新工作也对电视编导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在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电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学会创新思维和理论知识的融合,运用融合后的理论知识更好的指导广播电视节目的实践工作。而如果专业理论知识不够的,会直接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实践创新就是用创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指导,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水平和质量,使得广播电视节目更具有创新力和吸引力,所以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素质非常重要。
2.1提高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敬业和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素养也就是进行广播电视实践工作的规范化,具体的就是要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的技能、端正编导的作风,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等。职业素质本身作为一种综合的品质,对于整个广播电视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所以提升广播电视编导职业素质,更好的帮助广播电视编导进行实践工作创新。
2.2坚持与时俱进
做好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工作需要编导站在时展的前沿,准确的把握时展的特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只有广播电视编导在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上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广播电视实践工作满足和迎合时展需求,推动广播电视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另外,与时俱进另一个要求就是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在进行节目主题的选取时,能够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节目主题的把握,掌握新时代下最先进的素材,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新鲜性和时代感。
3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的有效方法
3.1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定位,树立正确的编辑意识
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首先需要我们做的就是进行广播电视节目的准确定位,只有明确节目的目标定位才能把握编导实践创新培养的方向,准确的定位也是赋予节目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还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生活作为节目制作的源泉,我们要做好生活中的观察工作,从我们日常生活中寻找那些真实的、高水平的节目素材。但是素材的寻找和创新并不是为了创新而盲目创新的,这种情况只会适得其反,创造出来的节目和作品只会偏离广播电视工作的方向,也达到不到应有的节目效果,满足不了受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3.2注意生活细节,尝试用逆向思维进行问题分析
广播电视节目想要吸引观众的眼光,满足观众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就需要把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要求广播电视的内容做到紧跟时代的步伐。而广播电视编导更是要进行思维方式转化,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实践创新工作需要创新思想的指导,进行思维方式转变作为思维创新的一种方式,能够更好指导实践创新,而且一般来说从问题反方向进行思考,往往会获得新的发现,有助于新形象的创立。做好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工作,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做好生活细节的留意,善于用逆向的思维方式进行问题和作品的思考,打破节目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3.3激发新动机,将经验理论与直觉灵感相结合
广播电视节目编制的过程也就是进行艺术加工创作的过程,做好节目的编制需要进行经验理论和直觉灵感之间的结合,所以想要实现节目的实践创新,经验理论和直觉灵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在实践过程中做好推陈出新,提升电视节目的观赏性。推陈出新也就是在经验理论的基础上迸发的直觉灵感。实践创新工作的源泉是观众的需求,只有广播电视编导将观众的需求作为实践创新工作开展的基础,持续保持创新活动的旺盛,才能做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工作。
4小结
广播电视编导在我国整个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编导在整个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起到一个调和的作用,只有具备一定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编导才能做好实践创新工作,所以,开展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培养工作,对推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居红楠.探讨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J].科技展望,2015,25(11):241.
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方向范文
一、专业介绍
西北大学是全国最早开设影视教育的综合高等院校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设了电影课程,1987年至1998年在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影视文学方向本科班,同时在文艺学专业招收了3届电影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1年戏剧影视文学本科专业正式获得批准,2002年成立广播电影电视系,2003年成功申报了西北第一家电影学硕士点,2010年获准艺术专业硕士学位(MFA)授权点,2011年获得戏剧与影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迄今为止,我校在影视领域卓有成就的校友有:作家贾平凹、迟子建,编剧张子良、孙皓晖、延艺云、吴克敬、和谷、庞一川等,导演黄建新、丁黑、周友朝、张汉杰、张晓春等,影视学者薛迪之、郑定宇、刘建勋、高尔纯、李道新等。被誉为“中国西北影视人才的摇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向广播、影视媒体及相关部门,培养具备广播影视学、策划与管理学、语言文学及艺术学、新闻与传播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从事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影视制作公司、影视相关媒体以及企事业公关、宣传部门的创意策划、编剧、撰稿、栏目编导、影视制作等广播影视艺术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新媒体时代对影视艺术与传媒人才的迫切需求,遵循广播影视艺术、传媒与产业规律,本专业突出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包装、制作、营销等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广播电视编导专门人才。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戏剧影视基本理论,具备剧本创作、戏剧影视艺术创意、策划和批评等方面素养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影视公司、戏剧院团和互联网新媒体公司等机构从事戏剧影视文艺创作、节目策划编导与编辑以及理论研究等工作。
二、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