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范例(3篇)
金属工艺范文
关键词:金属机械;加工制造;工艺
金属加工制造对社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必须重视机械制造。要想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力发展经济,就必须积极创新机械制造工业,提高我们的机械制造水平。所以有必要对其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不断促进金属加工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推动我国机械加工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1金属机械制造工艺现状分析
1.1缺乏对大局的认识
加强对金属加工工艺的研究,加深对金属机械加工工艺的多方面认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还能够为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进而促进金属加工工艺的进步。但实际上,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对这一关键的认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忽视了对金属加工工艺的研究,使得企业的工艺水平难以得到提升。此外,部分企业仅仅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忽略了消费者的感受,工艺产品难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降低。由于企业管理不够严格,在实际的生产中,还有可能出现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制造缺乏规范性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加工工艺可靠性不高的因素。
1.2缺乏科学的评估指标
科学的评估指标是保证机械加工工艺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行业竞争良性发展的关键。但是,大多企业都按照国家的相关行业标准,而没有适合本企业的特定标准。由于缺乏适应的评估指标,使得企业难以对生产中的金属加工工艺品进行科学的衡量和评定,不利于企业对金属加工工艺的进一步管理。
2工艺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2.1零件变形大,应力大
一般来说,我们使用的毛料都是自由锻件,不仅余量大,而且平面度很糟糕,使得零件在加工中容易产生变形,最终很难得到质量合格的零件。为了保证零件质量,通过试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铣基准工序,首先加工基准,松开压板,将零件翻个,同样的方法再加工另一面,这样不仅可以为磨加工工序打下良好基础,还能增加零件精度,而且释放了加工中的应力,使得零件变形情况大大减小。
2.2毛坯选择
不同零件需要选择不同形状,大小的毛坯,如果是轴类零件一般有三种形状:棒料,锻件和铸件。零件强度的大小决定着选择哪种锻件,如果需要锻造的零件形状简单,会选择锻件进行加工,如果是大尺寸零件,常用自由锻,模锻一般采用于中小型零件。通常使用锻件作为零件毛坯,通过锻压钢材,可以得到均匀的纤维组织,提高零件的性能与力学硬度。
2.3磨削难问题
2.3.1砂轮的选择。我们一般用刚玉类的砂轮来磨削高温类的合金,这类砂轮具有自锐性好,磨粒韧性优良,均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都比较好,因此采用这类砂轮,不仅成本低,而且磨削质量优良,效率还高。
2.3.2磨削参数的选择。在开始试验加工中,当磨削深度超过0.03mm时,零件即会突然鼓起来变形,严重时表面有烧伤现象,再者GH163合金没有磁性,无法以其本身吸附在工作台表面,只能靠夹紧力,所以磨削时磨削深度必须严格控制,经过多次试验,我们选择了比较合适的磨削参数:砂轮直径φ350mm,切削深度0.01~0.02mm,进给速度1400r/min。
2.3.3参数改进。由于加工参数的不合理,使得在加工典型安装边粗精铣时效率比较低下,也使得生产不能顺利进行,而且还增大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为了改善这一系列问题,通过不断的试验,终于确定了合适的参数,切削过程中,选择硬质合金刀,同时用较小的吃刀量,当主轴转速较高时,选择比较大的进给量进行切削,将粗铣左右耳背程序参数改为S=1800,F=450,精铣左右耳背程序的参数调整成S=2800,F=1200,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3金属机械加工制造工艺研究分析方法
3.1构建高效的研究制度,多方面考虑
加工技术、加工设备,以及加工人员是加工管理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对金属加工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程度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因此,高效的研究制度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而高效的研究体系中,应包含了对员工、技术以及设备的要求和管理。高效的研究制度的构建,需要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促进加工工艺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以及不断更新参与加工的设备等,实现全方位的强化,进而保证金属机械加工工艺的可靠性。
3.2强化工艺加工制造的可靠性
强化工艺加工制造的可靠性,是指强化金属加工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掌控和技术管理。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加快金属机械加工工艺的更新速度,进而提高加工工作的效率,提高工艺的可靠性是有效的方式。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企业可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在目前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并加强对生产加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以有效提高加工工艺的效率,保证企业的金属机械产品,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有序进行。
3.3加快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在加强机械加工工艺和技术创新研究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转化工作,因地制宜,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形成雪球式的推广局面。同时,在推广工作中应该结合实际,稳步发展,不冒进,可在有代表性的企业中开展新技术的试运行,发挥示范作用。在新技术引入过程中,企业要重视新技术和常规加工技术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试运行对新生产工艺进行适当地调整优化,在形成比较成熟的工艺经验后再开始大规模市场推广。
4机械制造过程中绿色制造技术的应用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要求,这也是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制造工艺,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机械制造和加工中,要全面考虑到资源,能源的使用情况,对于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要兼顾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再选择合理的制造技术来进行生产,最终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进行机械设计以及制造时,工作人员首先要关注材料的环保性能以及经济性,不仅要保证材料有很高的实用性,更要保证是环保材料,不会产生环境污染还有资源浪费等问题。要想保证机械制造业的长远与稳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选择科学合理的材料。
5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金属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与此同时,金属机械加工技术和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但是,社会发展对金属机械加工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在实际加工和运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金属加工制造对社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其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不断促进金属加工工艺的改进和创新,推动我国机械加工技术和管理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秋莲.机械加工系统能量效率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5.
[2]林梅.浅谈现代机械加工制造工艺[J].工程机械文摘,2015,05:83-84.
金属工艺范文
关键词异种金属板材;焊接;工艺
中图分类号T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0-0122-02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不同工程机械构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温持久性、硬度、耐蚀性、耐磨性、低温韧性等。单纯的一种金属材料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目前,受人们关注的是异种金属构件备的焊接工艺。异种金属的焊接不但对各组成材料的优异性能充分利用,而且使整体生产成本降低了,使得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1]。由于这些优势它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石油化工、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站锅炉等行业的机械设备和构件中。
1异种金属板材焊接工艺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几十年以来,在碳钢的焊接性和不锈钢方面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做大量的研究。如:通过对锅炉压力容器钢Q245R的研究,在不同的耐腐、温度、用途中选用不同的容器板材质,可以添加钛、钒、铌元素在Q245R钢中,这个三种元素含量分别不大于0.050%,可以大量使用Q245R钢板在反应器、甲烷化炉、脱硫槽、焦炭塔、水洗塔等设备及构件建设制造项目中。
料加工技术在不断发展,人们逐步大量使用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金钢,如具有无磁性、高强度、耐高温、高韧性、耐腐蚀、耐磨、耐低温。与此同时,在低合金钢和不锈钢异种钢焊接性方面,人们也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发现焊接接头采用激光焊接方法的组织性能更好,缩小焊接接头的脆硬区可以采用镍基填充材料。当进行特殊的生产作业时,普遍应用低合金钢和特殊用途钢焊接,如低合金钢与耐蚀钢在在酸碱环境中的焊接[2]。随着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逐渐推广应用于高科技领域,诸如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领域,今后镁合金焊接的主要方向将是其他金属与镁合金的连接问题。
2异种金属板材焊接工艺中热压焊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电阻的发热温度和电阻晶型有效的调控,使较多的热量被电导率和热导率高的金属件接触处获得,热平衡被两焊件压接触获得从而达到焊透率相同,在一定温度的塑性状态下使得被焊金属实现固态焊接或液态焊接,这一焊接方法被称为热压焊焊接工艺。其原理是,选用大电阻率、高熔点的电极配在电导率高和热导率的金属件,如钨、银基、钼、铜基,使用改型电极端头,从而使焊接压接处的电阻发热温度得以提高,使0.5A~0.9A为热电流。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是根据直流焊或交流焊分别进行的,在0.1s~0.9s内焊接电源连续控制,实现焊接接触界面的电阻热量均衡和发热温度被均匀提高,对焊、点焊、缝焊、凸焊的完成是通过电极夹持两焊件来实现的。
具体工艺方案中连接是的温度:900℃~1430℃不锈钢、600℃~1530℃低碳钢、930~1080℃铜合金、500℃~652℃铝合金;确定焊接电极的形状和选材:选CuMo,W,AgW或CuW作为高电导率材质电极,选BeCu,GrCu或Ni-Be-Cu作为低电导率材质电极。焊接压接处用电极端面调控增大压应力、电阻、增大电流密度。修正热敏感性和预防裂纹,是根据高温强度选择压力、导热性选择焊接电流脉冲持续时间、导电性选择电流强度,电极端面的压应力的选择根据材料的焊核拘束度。电极压应力=电极压应力是选择的标准。300A/mm2~400A/mm2不锈钢、200A/mm2~600A/mm2低碳钢作为电流密度,这是根据直流焊或交流焊中电大率来确定的。直流热压焊和交流热压焊的焊接工艺参数如下图:
3异种金属板材焊接工艺的发展趋势
在工程应用中异种金属焊接早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艺手段,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是:
1)焊接轻合金异种材料:在当今电子产业和航空航天飞速发展的时代,日益普及轻金属材料,轻工业领域的主要工艺手段将是轻合金异种材料焊接;
2)抗腐蚀性能的提高:腐蚀成为电站锅炉、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异种钢焊接接头常有的失效方式。在高温条件下快冷结合而成的由两种不同的填充材料和母材而成的接头,复杂的组织接,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相对于母材抗腐蚀能力很低[3];
3)研制新焊材;异种金属焊接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劣质
异种焊接接头问题,而这一问题是由母材性能差异引起的。同时具有两种母材性能的填充材料或焊材,可以缩小性能差异,使碳的迁移减少,从而使接头的高温特久性能得以提高[4];
4)对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碳迁移规律、应力分布、腐蚀性能等进行深入研究,这个研究过程要采用先进的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和检测手段,并且数据库的完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给异种金属焊接作业。
4结论
通过上述对浅析异种金属焊接工艺的发展、热压焊工艺方案、国内厂家在使用异种板热压焊工中的典型应用实例对比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的了解。采用异种金属板材的焊接工艺,生产效率高、操作简单、节约电能、成本低、节约电能、电极消耗低、通用性好、焊接处的强度高,很适用于难焊金属焊接处的强度的提高和很适合应用这种工艺。该工艺具有良好的焊接效果、具有可行性和推广价值[5]。另外,针对其不足,人们可以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从焊后热处理、冷却速度的控制、焊材的匹配等方面进行突破口,异种金属焊接研究今后的难点与重点是熔合区的综合性能如何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祝年.焊接工程师手册[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刘成虎,柳伟,赵耀斌,等.X70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电偶腐蚀行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30(1):252-253.
[3]常建伟.火电厂管道异种钢的焊接热处理问题探讨[J].电力建设,2008,29(10):80-81.
金属工艺范文篇3
关键词:金属工艺;文化建设;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据古代文献资料验证,我国是第一个被发现使用金属工艺装饰品的国家。金属工艺作品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是手工艺人在经历了相当多复杂的技术程序后,最终才成为一件实用品的,器皿上面将喷绘高光漆,既起到保护器皿的作用也有美观装饰的作用,自金属工艺作品诞生之时就与艺术有着艺术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金属工艺作品严重脱离了传统金属工艺以实用为目的的制作,却继承了传统金属工艺的手工锻造技术,金属工艺艺术家们在新的技术革命的环境下充分运用传统金属工艺技术自由的表达自我。在当今艺术设计领域,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更是被视为重中之重。
一、目前我国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
近年来,不少国内学者在金属工艺的课题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研究。经研究得知,目前,国内外的各大高校在教学方式的分歧逐步扩大化。在国内,现代文化教学的生活论转向是后现代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对于金属工艺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普遍美、标准美、审美的幻境以及与现实社会脱轨等.这些都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进而破解消费社会的审美谜题。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尤其是在工艺课程中,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十分重视理论教育,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极度的远离现实生活,走进了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的书籍中,以至于学生长期养成只看不做的习惯,并且导致了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与现实生活轨迹脱节,毫无实际生活意义可言。
二、目前国外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
目前,国外各大高校对于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方面有着独特的教学方式。首先,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艺术设计金属工艺理论知识及制作技术方面的帮助以及额外的学习时间,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第二,国外教师显然是根据学生目标,在促进学习者学习时,不断地给予设计思想上的强化,促进学习者向着创新设计思路上迈进;第三,以最好的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金属工艺作品水平。把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看成信息的获取、加工和储存。在此基础上,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设有一定的要求,并且严格要求学生作品要与现实社会生活接轨,也因为国外各大高校这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国外学者的社会实践以及实地考察经验十分丰富,也因此才会设计出那些十分惊艳且贴切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品。此外,教师应努力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即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需要,可能、意愿和兴趣,去安排自己的学习。通过教材中典型事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理解带普遍规律性的一种教学方法,支持学生独立进行艺术设计思考,独立完成作品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必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设计联想能力和现实记忆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教育者都认为在设计教育领域,使学生缺乏感情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
三、国内外金属工艺教学差异
分析过国外高校对于金属工艺教学的文化建设,便可很清晰的得知国内外在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方向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方向上,国内的教学文化建设较为内敛,拘束了大多数学生的设计思维。而且,我国的金属工艺专业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对于一个艺术家最为重要的培养方向,即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时显得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使学生极度的远离现实生活,走进了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的书籍中,以至于导致了学生所创作出来的作品与现实生活轨迹脱节,毫无实际生活意义可言。而且缺少实地考察经验,使得学生作品而这种差异则是导致国内金属工艺领域发展前景不够乐观,更是这种教学文化建设的差异,导致金属工艺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使得大多数优秀的专业人才转行就业。因此,在金属工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还有许些问题值得思考与解决。
四、总结
作为高等教育的工艺美术专业教学,尤其是手工艺教学文化建设上,直接指导学生日后实操,必须引导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进入社会这个真实的环境中,直接指导学生日后实操。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金属工艺专业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从而忽略了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进入社会生活时显得无所适从,即使在金属工艺理论知识教学方向上,也应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谈,讨论是一种群体谈,良好的讨论应在学生中随意开展,是多向性的信息传递,讨论的方式是多种化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教学实践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向社会回归才是当今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在此,我呼吁不只是金属工艺课程的教学,而是所有艺术设计的课程教学,在中国传统理论知识基础之上,我们应主张艺术设计的教学与所学专业以及现实社会生活所结合,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搞好艺术设计金属工艺教学文化建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掌握更多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张星晨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邬烈炎主编.设计教育研究[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
[2]王汉卿.《金属装饰艺术教程》[M].北京: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