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范例(3篇)
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范文
东寺庄中心小学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宣传活动总结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一”前夕,学校按照市文明办、教育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集中开展向“新时代好少年”典型学习活动。
周一升旗仪式大队辅导员向全体队员发出向“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倡议,倡议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学习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关爱他人、文明守纪的主要事迹。学校新增“新时代好少年”宣传展板,张贴宣传好少年事迹材料;利用“校园广播站”、网站,展示和播放好少年材料,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各班班会组织观看王禄升好少年宣传片,写出深刻观后感受;发挥新媒体效应,将他们的事迹材料发至班级家长群,让孩子和父母共同观看,学习事迹,感受好少年的成长故事,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我,人人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新时代好少年”推选活动以来,学校积极参与,公开、公正层层推选好少年人选,在学生中起到了“树榜样力量学榜样事迹”的浓厚氛围,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在学习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过程中受到激励、陶冶和锻炼,引导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全面健康成长,从小树立听党的话、跟党走誓言,人人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范文
摘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本着以审促改、以审促建的原则,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公信力提升干部工作水平,不断推进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为选好用好管好干部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思考
按照上级组织的要求,从2015年二季度正式启动了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经过一年多缜密的工作,到2016年6月初步完成了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有力推进了国有企业对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的建设。本人根据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等重要信息的审核过程,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严格政策收集全
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应根据干部档案归档及分类要求,首先要看档案是否有重要材料缺失、散材料过多、整理装订混乱等严重问题,如果存在这些情形,应先按照标准对干部人事档案重新进行整理,要根据档案材料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分别采取补充收集、原件复制、完善手续等方式进行补充和规范。档案材料补充收集是完成档案专项审核工作的重要环节,要严格执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中组发[2009]12号)和《关于做好文件改版后干部人事档案有关工作的通知》(鲁组发[2012]47号)等有关规定。
在干部人事档案材料补充收集过程中,应严格政策要求,认真严肃对待,对缺少的材料应分门别类与对口部门联系,能查找到原始材料的应将原始材料入档;若原始材料查找不到的,应与有关部门及本人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做出相应的证明材料。对任何类别的缺失材料,不应一股脑抛给当事人任由其自行查找,而应由组织人事部门与形成档案材料有关部门形成档案交接机制,由组织人事部门档案管理人员查找,并定期与这些部门沟通、索要需存入干部档案的材料。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
人事档案是真实记录一个人的工作经历、思想品德、工作业绩、业务能力、晋级升迁等内容、是个人自我成长全过程的真实记载,它包含了每个人的经历、学识水平、品德表现、工作业绩、晋级等内容的原始记录,是个人的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重要“凭证”。
在干部一生的经历当中,各个时期、不同年代形成的档案材料有所区别。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真伪进行辨别时,应按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人员等特定特点,对原始档案材料的笔迹、制式、纸张、印章等是否符合特征,进行真伪辨别。
一份材料往往经不同人的书写而成,不同人的笔迹有所不同,但如果一份材料应属不同人填写但笔迹前后一致或雷同,就值得怀疑;即使一个人不同时期笔迹也会有所变化。同时字迹的颜色由于受到氧化作用的影响以及或受到纸张差异的影响,不同时间形成的档案,字迹颜色亦不会相同,这是我们审核早期档案材料需重点注意的地方。
别外,档案材料都有一定的制式,随着社会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制式也会有所调整,如有的栏目被取消,有的新增,有的内容顺序发生变化,我们一定要注意与同时期其他材料的比较,从材料制式与年代的对应关系中认真比对,认真鉴别。
再有纸张、印章等特点,也是我们要认真鉴别的地方。由于材料形成时间不同,所用纸张不同,这时纸张的大小、厚薄、光滑度、颜色等方面存在差异;同理,不同时期、不同年代形成的印章,也会存在印章的大小、字体、制式、颜色深浅等的差别。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这些细微的差别记载了相应年代信息,都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细节。
三、前后对照互印证
在此次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中,干部的“三龄两历一身份”是审核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对涂改造假问题,一经发现,应纠正的及时纠正,应追责的及时追责。
如何对干部“三龄两历一份身份”的信息进行确认?
一是原始资料有较为清晰的记载,前后对应,无需进行研判的,我们可以直接认定干部的信息。
二是有涂改的,首先要判断涂改的程度,其次分析判断涂改的原因,并对涂改情况进行调查,弄虚作假的要按规定做出相应处理。在判定此类情况时应区分出即时填写修改和后期涂改。填写过程中因出现笔误而改动的现象,不是涂改,可通过笔迹书写特征、字体颜色、前后逻辑分析等综合研判,但不能将显明的涂改统统归为笔误处理。
三是干部重要信息记载前后不一致的,本着从严掌握的原则,要根据档案审核有关政策进行审核确认。如:对干部因上学、入团、入党、入伍、招工等不够年龄,而将干部人事档案早期材料记载的年龄填大,后又根据实际将户籍材料已经改回的,按照公平公正原则,为避免重复得利,必须认定为干部上学、入团、入党、入伍、招工时填大的年龄。
四是为满足任职年限而虚构简历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干部在提拔任用时,对下一级职务的任职年限有明确规定,根据《干部任免审批表》中的“审批机关意见”或“行政机关任免意见”的时间记载来确定相应职务任职年限,并依此判断任职年限是否涉嫌虚构,一经发现坚决予以纠正。
四、难以确定应取证
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范文篇3
(1)要拟定恰当的标题。先进事迹材料的标题,有两部分内容必不可少,一是要写明先进个人姓名和先进集体的名称,使人一眼便看出是哪个人或哪个集体、哪个单位的先进事迹。二是要概括标明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或材料的用途。例如《王同志端正党风的先进事迹》、《关于评选张同志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的材料》、《关于评选处党支部为省直机关先进党支部的材料》等o
(2)正文。正文的开头,要写明先进个人的简要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是否党团员等。此外,还要写明有关单位准备授予他(她)什么荣誉称号,或给予哪种形式的奖励。对先进集体、先进单位,要根据其先进事迹的主要内容,寥寥数语即应写明,不须用更多的文字。
然后,要写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的主要事迹。这部分内容是全篇材料的主体,要下功夫写
好,关键是要写得既具体,又不繁琐;既概括,又不抽象;既生动形象,又很实在。总之,就是要写得很有说服力,让人一看便可得出够得上先进的结论。比如,写一位端正党风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就应当着重写这位同志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方面都有哪些突出的先进事迹,在同不正之风作斗争中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又如,写一位搞改革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材料,就应当着力写这位同志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的,已经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果,特别是改革前后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都有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在写这些先进事迹时,无论是先进个人还是先进集体的,都应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事实来说明。必要时还可运用一些数字,以增强先进事迹材料的说服力。
为了使先进事迹的内容眉目清晰、更加条理化,在文字表述上还可分成若干自然段来写,特别是对那些涉及较多方面的先进事迹材料,采取这种写法尤为必要。如果将各方面内容材料都混在一起,是不易写明的。在分段写时,最好在每段之前根据内容标出小标题,或以明确的观点加以概括,使标题或观点与内容浑然一体。
最后,是先进事迹材料的署名。一般说,整理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材料,都是以本级组织或上级组织的名义;是代表组织意见的。因
此,材料整理完后,应经有关领导同志审定,以相应一级组织正式署名上报。这类材料不宜以个人名义署名。
写作典型经验材料-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标题。有多种写法,通常是把典型经验高度集中地概括出来,一般不采用公文标题的写法。这种集中概括出来的标题,既包含正文中各部分典型经验的内容,又不是这些内容的简单重复,可以说就是典型经验的主题。
(2)开头。一般是展示典型经验的背景材料和突出的成果。背景材料包括典型的自然情况、社会背景等,既要写出典型经验出现的环境,又不要冗长、罗唆。成果,要概括写出最为突出之点,并尽可能与背景材料相映衬。有的也把成果放在材料的尾部来写,这要根据具体材料安排。
(3)主体。对典型经验的具体展开,是典型经验材料的核心部分。写作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从总体上把典型经验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分成几个部分。几部分都是紧紧围绕标题,服务于标题,说明标题;各部分之间要有内在联系,但不能互相重复,互相包含,要相对独立地处在一个统一体内。
一般来说,这部分内容的表述,应当既要有思想,又应有具体做法或实例,既要有面上的综合,又应有点上的说明,最好还要有一些必要的数字。
写作先进典型材料,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一定要认真核对清楚,不允许有半点虚假、拔高或拼凑及张冠李戴的情况,不能把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写入材料。如果确实一时难以搞清楚,宁可暂时不写,也不能勉强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