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计算机实验室规章制度范例(3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6-25 手机浏览

计算机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1.1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制度不完善及管理人员不协调两方面。首先,目前许多的高校虽然建立了计算机实验室,但是却疏于管理,并且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也比较单一,这就使得学生对实验室的管理条例不够重视,而管理实验室的老师执行制度和条例的力度也相对较弱,因此实验室管理制度几乎起不到应有的规范作用。其次,高校在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人员配备上也存在问题,导致工作任务和人员配备不协调。计算机实验室在高校的各类教学和考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为其配备的管理教师却相对较少,一般只有两三名教师负责计算机实验室日常管理,甚至有些高校让学生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和维护,这就造成了工作任务和人员配备的不协调,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暴露出许多的管理和维护问题。

1.2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除了上述管理的问题之外,对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日常维护工作中也存在这许多问题。在大部分高校中,由于计算机配备较早,并且未及时更新换代,都存在着硬件配备较低、运行速度较慢、质量较差及超负荷运转等情况,这就会使计算机经常发生硬件故障,不利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如此,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且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使用和维护也缺乏相应的培训,因此经常会造成计算机超时间使用、网络病毒传播以及人为造成的硬件损坏等情况发生。

2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

2.1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计算机实验管理制度是对实验室实现有效管理和维护的关键,对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各项规范条例,例如《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使用规范》《学生上机操作条例》《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等,通过设立和完善这些规章制度,规范计算机实验室使用者的行为,使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维护都有据可循。同时还要加强对于使用者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自觉遵守相应的制度,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使用方法。除此之外,完善的制度并不只是一纸空文,还应注意制度的运行和落实,建立督导小组定期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检查,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要采取措施进行处罚,提高制度运行的效力和约束力。

2.2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的队伍建设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实验室管理和维护同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加大对于计算机实验室的师资配备,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数量,尤其是在实验室任务较为繁重的时候,更要抽调人员来协助管理。其次,还要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服务素质。高校要向计算机实验室引进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的教师参加工作,并且还要定期组织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树立起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优秀工作品格,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素质,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计算机实验室出现的各种问题,促使计算机实验室的良好运行,为实验室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提供坚实基础。

2.3计算机实验室软硬件管理与维护

对于计算机实验室软硬件的管理与维护也是保障计算机实验室良好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采取科学合理的软硬件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有效降低计算机发生故障概率。第一,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装来说,母机制作尤为关键,必须经过周密考虑,这对系统安装与恢复很重要。当系统瘫痪或因感染计算机病毒而无法正常运转时,可以快速地恢复到系统原始的安全”状态,而不用每次都重装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从繁琐的系统安装与维护工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第二,还可以利用硬盘保护卡来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时,经常会因为操作失误等原因,使硬盘数据被删除或格式化,这就给计算机实验室的维护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而使用硬盘保护卡就可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大大提高了管理和维护水平。

3结语

计算机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08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速迈进,我们高校的管理变革也在快速地推进,因此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也在朝着规范化、复杂化方向转变,我们高校计算机实验室里老师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和繁重,科学化,有效地管理计算机实验室,是保证实验室能够高效、稳定运行,使得教学和科研工作都能够顺利高效的进行。

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承担着高校教学、科研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等诸多任务。组织和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发工作和高校学生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上机任务。为了保证教学实验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本人依据我校计算机实验室日常的工作状况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就我们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管理以及维护工作提出了一点点自己的看法。

1确定高校实验室功能并制定管理方案

1.1参加上机实践课的老师和同学务必做到“专机专用”。“专机专用”指的是在上机课时,老师有专门的教师机使用,除了老师本人其他人员不得任意使用教师机。对于学生,每个实验室的计算机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则顺序安排好上机编号,每当学生们来上机的时候都要按照自己的学号对应机器编号入座,这样才能保证在机器出现问题后,能快速地根据实验室的登记录本以及课程表查找出是哪个班级、哪位同学在上机过程中发生的。有了专机专用的制度后,每次上机课的老师带领学生进入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员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问题。如果是可以及时处理的问题,就在不影响同学们上机课的同时处理好。如果是系统硬件或其它的复杂问题,可在上机课后,根据实验室登记本记录的情况再作处理。

1.2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上机习惯。学生是高校的主体,高校在各个方面都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计算机实验室更不例外。当学生第一次踏进计算机实验室上机课之前,我们就应该把计算机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告之每一位学生,包括每个班级的同学都一定要按照次序进出每个机实验室,按照实验室里指定的计算机编号入座,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开启和关闭计算机。进入实验室之后,首先检查计算机能否正常的运行;由学习委员把有问题的计算机情况填写到实验室的登记本里。开始上课后,每位学生要保持实验室内的安静并维持实验室内的卫生。有其它问题,及时反馈实验室管理员。通过上述几点制度的要求可以帮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上机习惯。

2当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2.1计算机实验室缺乏科学化的管理。由于教学体制的本身因素,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被细化成了数、理、化多个单一职能的教学实验室,因此,难免不会造成实验室管理者工作量的不平衡,专业课老师之间也相对缺乏相互沟通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实验课的实际效果,大大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另外,由于当下实验室管理者的薪资普遍不高,因此很难挽留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好的优秀人才,造成如今的实验室管理者素质普遍不太高的局面,从而恶性循化,既然没人好的人才自然也管理不好我们的教学实验室。再有就是实验室的建设大都是以单项课程或单一实验为目的,很少可能会为了提高学生自我创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而综合性的安排一堂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实验课程。实验室承担的主要工作,依然还是传统性,以老师讲课和操作为主,学生被动性接受的实验课程,缺少了提升科研的成分,必定造成功能单一和综合性难以突显的局面。

2.2计算机实验室没有做到系统化维护。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之初,都会配备当时比较先进的计算机,但由于没有系统化的维护,很多机器用了不多久就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损坏严重点的导致无法使用。(1)没有确定系统化的计算机维护制度;(2)实验室卫生环境恶劣,空气污染、灰尘满屋,导致计算机线路板容易老化和损坏;(3)学生上机使用不当,计算机硬件频繁更换,局域网故障频繁发生;(4)学生存储不当,计算机软件及系统文件经常会被无意删除,导致系统难以正常运行;(5)网络管理维护、软件升级不及时,导致计算机经常会中病毒、感染木马程序,对校园网也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3加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3.1建立健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必需要做到‘有章可循、违规必究’的原则,只有完善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所以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制定科学化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包括《实验室管理者工作规章》、《计算机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员工作职责》等,并根据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3.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工作者专业技能。要做好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因为就是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者,因为有必要定期对管理工作者进行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以提高管理工作者的技术和能力。同时应该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做到“赏惩分明”,对于工作积极性高,业务能强的管理工作者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优秀管理者的待遇,充分提高管理者工作积极性,自觉认真、科学有效的做好本职工作。

3.3加强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一项还是要对计算机设备的管理。所以在实验室建立之初,管理工作者就要做好对于计算机实验设备的详细登记和备案,对于原始的资料和数据要妥善保存,制作详细的计算机设备清单。以利于日后对于计算机设备的使用管理,维护管理以及报废管理,报废设备再利用管理等工作的开展落实。

4加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计算机设备维护措施

4.1计算机日常维护。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就是指在课前和课后都要对计算机进行日常检查和保养。上课前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对所有计算机进行检查,如发现有故障要及时处理好,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进入课堂后能够正常使用;课后要对计算机系统以及电源等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保养工作。

4.2计算机系统维护。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维护日常维护,从而保证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硬盘保护卡(还原卡)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还原,从而保证计算机的数据不丢失,不被修改。在操作过程我们将硬盘的空间按使用的要求来划分成为若干个分区,只对系统盘进行保护,设置为每次开机还原;而对于非系统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不还原或定期还原。这样既保护了系统,又能保存学生的实验数据及一些重要文件。

4.3计算机的定期和不定期维护:(1)对于计算机机箱内部的除尘清理;(2)及时更换损坏的配件,如内存、风扇、显卡、硬盘等;(3)检查各连接处是否正常,数据线有无破损;(4)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

参考文献:

[1]李俊青,彭菊萍.论软件类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管理[J].科学大众,2007(4).

[2]陈怡帆.浅谈高校开放公共计算机类实验室的探索与实践[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2).

计算机实验室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硬件配置;人员管理;优化

Discussiononconfigurationandmanagementoptimizationofcomputerlaboratory

WeiGuosen

Nanjingaudituniversity,Nanjing,211815,China

Abstract:Inordertosolvesomeproblemsin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whichthefinancialandaccountinginstitutions’computerlaboratorymayconfront.Thisarticlebroughtforwardtheelementsthatoptimizedthelaboratorybymodifyingthehardwareconfigurationandthepersonalmanagementusethoseelementstoperfectthelaboratorysystem.Achievethegoalthatmadethequalityoptimizedinservingthetuitionandtheexperiments.

Keywords:computerlaboratory;hardwareconfiguration;personalmanagement;optimize

在高等院校不断发展的今天,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与招生人数使得中国高等院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便是一个极为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方面。而在以财会金融类专业为主要教学方向的高校为例,计算机实验室的配置与管理就通常面临着诸多问题,常见的问题有:实验室网络枢纽在大批量集中使用计算机登录时会出现负载过重而导致整个系统陷入瘫痪的情况,实验室因人员管理体系不完善造成管理缺失与混乱。另外,对于实验室利用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以及教学冲突等现象,如果在前两个问题存在的情况下,会加剧前两个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对于现今的高等院校,局域网乃至广域网已成为财会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培育此类人才的机构,其实验室肩负着其各个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课内课外作业以及毕业设计的重要任务。如何构建最优化的实验室,同时管理好所构建的实验室,使其发挥最大效能,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正是大多数院校所面临的问题。

1计算机实验室的配置优化

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是构建现代教学硬件设施的核心内容之一。实验室作为高校最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担负的职责是尤为重要的,所以面对的首要问题便是实验室系统的配置。

1.1实验室系统硬件配置的优化

建立一个完善的实验室系统所需要的步骤包括:整体规划、配置硬件、构建网络、加载软件和后期维护。而整个实验室系统的整体规划是决定一个实验室能否胜任它的建设目标的一个前提,因此必须明确建设目标。对于笔者所在的院校,建设目标可以是构建信息化的模拟教学平台,进而把信息化引入财会审计以及金融模拟。在确立了建设目标以后,所要做的便是软硬件设备的安置,对于软件的配置将在下一小节予以阐述,而在构建软件系统的同时,对于硬件的选择同样不能忽视。在购置学生机时,除了考虑与软件的兼容性外,为了保证大批量用户能同时稳定地登录模拟教学软件的客户端,对于各个实验室交换机、各汇聚交换机、核心交换机、路由器乃至服务器的规格是必须要谨慎选择的。作为整个网络架构的枢纽,他们是更换频率相对较低的组件,重要性超出了数量庞大的学生用客户端电脑,因此需要选择高性能、高带宽、高容量、高扩展性和高耐用性的组件。由于金融类院校不同于其他以信息或通信为主专业的院校,相关部门如果在构建之初疏于考虑,对于服务器与网络的架设没有给予太多关注,网络构建不合理,会使后期采用的软件在大批量客户端登录的时候网络不堪重负,从而导致频繁掉线等使教学进程严重受阻甚至使整个教学系统濒临瘫痪的情况。各高校在构建其网络系统时应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因此要以应对大批量集群用户为最基本考量,避免使用单个塔式服务器与低承载性的路由器。对于大量学生机,易维护性是最重要的,集成有便捷的网络控制功能以及同传功能的电脑是现在高校的首选。举例来说,很多高校会选择带有此功能的联想品牌电脑,因为联想的硬盘保护系统功能相对完善,其主板集成的功能以及附带的软件足以应付日常维护的需要。简言之,对于硬件配置,可以通过以加强网络和服务器构建为主,同时兼顾学生机的维护来达到优化的目的。

1.2实验室系统软件配置的优化

选择合适的软件是必要的,现在各企业也推出了各自的教学模拟软件,此类教学系统是笔者所在高校在软件上的最大投资。通常使用到的软件包括金蝶K3、用友EPR等。在安装软件时,建议分为多个系统,必要时可以采用虚拟机实验环境[1]。避免将所有软件安装在一个系统之中,这种做法可以增加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减少软件冲突,同时合理利用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另外,各学院为了方便教学各自采购相应的教学软件。很多软件刚刚起用网络登录方式,虽然对客户端电脑配置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对网络配置以及服务器配置的要求大大提升。相关内容上文已经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其次,现在高校实验室电脑都配备了保护卡系统,一来方便大批量安装软件,二来方便了日常维护。这些系统通常集成在电脑之中,以上文提到的联想电脑为例,其功能已能满足日常维护需要,但是对于教学用远程控制软件却没有集中地配备。有些高校对于此类软件采取忽视态度,所以实验室通常都用一些易获取但是稳定程度不高的软件,而且很多都不采用正版软件,这使得软件的稳定性大打折扣。所以,出于方便教学的目的,统一采购一款教学用远程控制软件来方便教师教学是极为必要的。而在选择软件时,优先考虑稳定耐用与功能完善的品牌。

1.3实验室系统网络配置的优化

在拟定好硬件的选择后,接下来的任务便是按照整体规划进行网络构建。各高校随着规模的扩大,教学建筑的增多,终端数量的加大,网络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合理的规划是网络正常运转的前提。尽管笔者已经就构建网络所必需的硬件配置的优化提出了建议,但是实验室是校园网络的使用大户,尤其是各种模拟教学软件乃至上机考试软件,都要基于网络,对于网络承载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需要更多的网络资源。为了保证正常教学任务的进行,在计算机数量庞大的实验室,除了有高性能的硬件支持以外,还要优先为其分配网络资源。通过这种优化,在学生大批量登录进行模拟实验时,可以避免网络拥塞和瘫痪现象的发生。

2计算机实验室的人员管理优化

当一个实验室系统软硬件都完备之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实验室人员的配置和实验室的管理了。

2.1实验室专业人员配置优化

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要进行日常管理,更要参与到科研与教学任务中去,不能把其仅仅作为教辅人员,更要要求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2]。因此实验室需配备专业的人才参与管理与研究,这些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日常维护,更要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与求知精神[3]。此外,实验室人员还需要具备极高的思想素质,对于工作要认真负责。只有建立起一支完善的队伍,实验室才能高效运作。同时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作,要明确规章制度,制定相关守则,包括针对实验室上机的守则、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守则以及实验室总章程。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首先要规定需要多少实验员,以避免效率低下的问题出现。现在各高校班级平均人数大概是50人的规模,而学校对于实验室分配通常采用每个实验室50台和每个实验室100台这样两种规模的计算机分配方案,并将之结合起来以应对不同的教学要求。对于100台计算机规模的实验室,应当安排每个实验员分管2个实验室;而对于50台规模的实验室,则可以安排每个实验员分管3个实验室。规章制度还要涵盖作息时间、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安全细则、禁止项目以及奖惩条例等内容。这些规章制度是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对于规章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做到细致入微,因为在人流庞大的实验室,任何小的问题都会被放大,只有做到防微杜渐,才能让整个实验室系统井井有条。

2.2按照规章制度制定日常的考核细则

制定好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后,就要予以贯彻执行,否则规章制度便如同虚设。因此,对实验室管理员的定期考核是必不可少的。考核的宗旨便是保证实验室管理有序进行,在此宗旨基础上,实验室可以因地制宜出台相关的考核细则。为了保证所有人员的工作井然有序,也为了使考核公平公正,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分工要明确,确保实验员明晰其职责范围。在实际操作上,对于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要详细告之,并将各实验员的职责范围向全部门公示。通过这种配置,可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避免矛盾的产生。同时,通过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的管理方式,可以避免人员将浪费精力在与无关的事物上,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与科研工作,提高了效率,减小了管理发生混乱的几率。另外,对于实验室的日常教学,要做到合理编排,这不仅需要实验室人员的努力,更需要教务部门的协作。因为在实验室利用率较高的学校,教务部门课程安排的合理性是避免发生课程编排混乱现象的前提。实验室对于上机的实验课程要预备实验日志,以做记录。而且为了保证实验室的正常教学,防火防盗措施必不可少,对于一些灾害疏导工作的执行细则要列入实验室日常的章程。同时为了保证实验室设备的完整性,也为了更好地记录实验课程,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安装监控设备。因为有了监控设备,实验室的安全系数也会大大增加。

2.3重视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不仅包括软硬件维护、新软件的安装,同时还包括指导学生实验以及保障实验室秩序。很多主修计算机和网络工程的管理人员对于金融与财会类的软件的熟悉程度较低,如果不加强他们对于此类软件操作的熟练性,则对于实验室管理的效率存在极大的影响。所以,对管理人员要定期展开培训,同时督促他们加强自我学习。除此之外,鼓励实验员积极参与教学,这有助于快速拓展他们自身知识面和软件使用的熟练度。

2.4充分发挥计算机实验室的各种功能

一个高校的实验室所担负的任务不仅包括日常教学,还有科研与模拟实验,如果只是把实验室作为一个上机的机房,那将造成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实验室系统的建立,给高校提供了一个信息化的平台。因此对于实验室,不仅要物尽其用,更要调动实验室人员参与实验室的研究课题并且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才能提高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率,并且对于实验室人员自我学习能力的加强大有裨益。所以,实验室的管理部门可以增加实验课题数量,开展多层次实验项目研究,如有需要,可以配合课题研究等任务进行合理的软硬件改造。为了方便研究工作的展开,适当调动学生,选拔优秀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管理教师的带领下展开课题研究。通过这些措施,全面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从而使实验室真正成为提升学校学术水平的实践中心。

2.5实验教学任务优化

除了以上的准备工作,学校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实验室得有总体的规划,尤其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4],大纲的制定不仅要与课程的设置相匹配,而且也关系到实验室软件的配置。完善的教学大纲,能保证充分利用实验室以满足教学课程对实践性、创造性的要求。因此,实验室要加强与各个学院教研室、教务处之间的联系[5],加强实验任务规划,完善课程管理系统,保证课程安排合理有序,避免课程冲突。同时对于各个实验室的上机课时做到平均化,减少实验资源的浪费。这样,在各部门协调工作下,实验室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3结束语

就当前金融类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软硬件以及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现状,谈了通过优化硬件配置与人员管理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几点措施,借助这些措施,使实验室系统达到最佳状态,为实践教学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振,王亚青.国外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及其对教学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317-319,346.

[2]黄扬帆.论不断提高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性[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14-17.

[3]张媛媛.浅谈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及维护[J].中国科技信息,2011,2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