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例(3篇)

来源:网友 时间:2024-07-03 手机浏览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园林规划设计;休闲绿地;教学设计;思路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美学、文学、植物、工程技术、生态等多种学科内容,是园林专业的重点课程。对于一个初学设计的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在最初接触时由于基础知识不完整、不牢固以及对设计的陌生,在设计中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笔者备感在教学中加强设计的前中后期工作的重要性。从小型绿地设计入手,局部加大深度以培养设计兴趣和信心。一个设计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设计前期(调查)、中期(构思及设计)、后期(点评)三个阶段。应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设计工作及相应的表达深度,要求学生掌握一套基本的设计步骤及方法,训练学生能充分表现其现有的设计水平,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态度。

加强小型休闲绿地设计前期工作

大型校园、广场、公园等设计相对复杂,高职高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选择规模相对较小的小型休闲绿地等进行强化训练,同样有利于就业,如小型休闲绿地设计。在我院风景园林系2007风景园林1班和2班《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布置了小型校园主题园设计,在方案构思之前,进行了下列相关的前期工作。

(一)理论讲解

在教学内容上,为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强调“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在设计前首先着重讲解与本次设计相关的校园主题园的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方法步骤。要明确服务对象、活动方式和内容及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满足不同使用功能对环境的要求,使整体设计更趋于合理化,进行环境分析及分析图绘制的理论讲解。强调按照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进行,完成整个设计任务。

其次讲解校园主题园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如何突出主题、创造特色是讲解重点。通过讲解如何挖掘校园人文资源文化,梳理校园特色资源,通过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绿地环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充分考虑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人都可以在园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合理组织游览路线,注意园路形式的变化以及用园路进行造景;如何从细节上进行造景等。

(二)现场教学

在理论讲解完毕并布置实训任务后,组织学生到相关主题园进行调查与测绘,从环境入手分析场地。从对主题园的周围环境的分析、主题及功能区的分析到出入口的选择、道路系统的布置、建筑小品的设置、植物种植设计,最后到学生提交测绘分析报告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观摩教学

案例教学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于技能难于操作的内容,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提出案例问题,在各学生小组限定的时间内充分讨论,提出合理的论证方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2~3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并结合任务内容等相关知识,对每个方案的设计立意、布局、表现效果给予相关的说明。既让学生明白了该类型绿地的设计要点,又引导学生对不同方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活跃了课堂气氛。将传统的单一教学变成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对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促进了教师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

优秀设计方案引入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梅兰菊竹”主题园方案的观摩,把优秀园林方案实例引入课堂,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理性的问题感性化,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方案设计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观摩交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疑问(比如多方案优化选择)与学生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并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这种教学形式小型化、灵活化、感性化对于学生建立设计分析概念以及掌握实用型设计技术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前学生的设计方案展示教学通过对以前学生的设计方案的整理归档管理,在教学中展示以前学生的设计方案并复习,以提高学生的设计信心。

重视小型休闲绿地设计的构思过程

(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首先学到的是想象能力和合作的经验,明确教育的目标是放松对正图、对设计成果的要求,而将评价标准定在考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诸方面的进步上,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思想火花,学生将部分聪慧的想法结合起来,再以有序的方法表达出来,逐渐形成他们自己的经验,这样学生将变得更加自信于他们自己在专业上的未来发展。

例如,某学生的“聚博园”景观方案设计,构思中结合了校园绿地设计原则和先天的景观资源。设计中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秉承“自然的,生态的,和谐的,休闲的”思路,将原有的地形经过人工改造后,将绿地最终创造成灵活多变、景色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校园滨水休闲绿地。如“读书廊”、“学子亭”、叠水等,营造校园景观的可识别性。学生在实际设计中逐渐成熟,正像绿地设计主题所显示的:“莘莘学子路,绿色伴你行”。

(二)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

园林设计与文学创作非常相似,写文章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搞园林设计同样应重视课外阅读,以拓宽知识视野,增加信息量。园林作品、园林文章阅读得多,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园林作品设计起来就得心应手,也相应地陶冶了自身的园林修养。为体现素质教育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有效地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

(三)强化园林绿地种植设计

园林绿地设计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及园林小品设计等。种植设计相对专业性、综合性不强,高职学生植物学、树木学知识又丰富,基础扎实,应强化学习,可完成植物配置这种相对单一设计,有利于将来的就业。

例如,在小型校园主题园设计中,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构思的:总体布局在一条主要水系的基础上展开,以组团为单位,设计不同风格的水景园林,以主要水系和道路为主线,景观贯穿其中。本绿地最大的特色在于四季有景。春季景色有“望春台”、“一剪梅林”、“知春园”、“春雨轩”等。夏季有“荷塘月色”、“金牛浮水”等。秋季主要以植物景色为主,主要观叶树种有枫香、紫叶李、银杏等。冬季也有腊梅的香味弥漫其中。夏季在植物配置上采用再生乔木如桂花、香樟等。另外,还采用充满亚热带风情的棕榈科植物为基调,营造充满南国特色的亚热带海滨情调,突出了夏日阳光棕榈园这一景点主题。春季观赏植物有二乔玉兰、紫藤、红花继木、金钟花、迎春花、紫荆等。

(四)注重一对一改图

实行一对一的指导交流,教师评价每个学生的课程作业,通过互动式的教育,在改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改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设计图的看法,指出有哪些不足,哪些好;二是询问学生有哪些内容还不理解,同时考考他们已掌握了哪些理论,是否已切实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对有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及时引导,通过反复讲解理论,说明其制图的优缺点,同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强化设计的评析与互动交流

根据学生在方案独立构思中暴露出来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分析,并通过点评,使学生掌握此次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一)说图

教师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方案交流展示,重在加深学生对该次方案设计的把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采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分析的形式展开交流。重在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最后给予总结。针对同等水平高职生的方案设计,选择2~3个学生做的方案进行分析,学生更易于接受,更易于理解,也更感兴趣。说自己的图、说别人的图,加深对该次方案设计的把握,提出修改意见。

(二)组织研讨会

设计课的内容实践性很强,教学主要以方案的个别辅导为主,但是也有一些带有共性的教学内容,有一些较新的时事动态等也可以用讲座的形式进行传授。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讲座内容必须精心组织,做到量少而精,形成系列化。另外,可结合讲座,结合设计,结合时事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会,这种形式有助于师生之间,尤其是学生之间彼此吸收营养。但应注意,组要小,最好是三五个人,使之成为愉快而见成效的过程体验。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合理设计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伴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公路两侧的绿化建设愈加重要。本文基于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的绿化现状,提出了绿化规划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针对江南水网地区特有的立地类型进行地形整理、绿化布置及树种搭配,详细简述了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绿色通道绿化规划设计方案。

一、高速公路绿化的理念和原则

1、高速公路绿化的理念

高速公路作为环境中的道路,既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又要满足道路本身的环境要求。绿化的理念是:以恢复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提供优美舒适的行车条件为目的,体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观念,实现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绿在路中,路在绿中的生态、文明、景观大通道。

2、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原则

高速公路绿化原则,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绿美结合,注重效益,以耐瘠薄、耐干旱、宜粗放管理的常绿树组成高速公路的常青骨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地段组配不同季相的开花及彩叶植物,丰富景观组成。具体应掌握因地制宜原则、安全性原则、景观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经济性的原则。

二、案例详情与分析

1、案例介绍

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全长49.88km,总投资约38.8亿元,于2005年7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全部位于吴江市境内,东起上海市青浦区金泽镇北的苏沪两省市交界处,与上海市沪青平高速公路相接,西止于苏浙两省交界处,与浙江省已建成的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相接。绿色通道规划设计范围内多为水稻田、鱼塘、湖荡及部分拆迁房屋和保留工厂,地形地貌相对比较复杂,其中部分路段与大湖荡交错,可利用的景观资源比较丰富。按要求本次绿色通道绿化景观设计要求在两侧各50m距离内绿化造林,从而改善公路两旁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体系。

2、设计原则

⑴地形改造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适当营造景观坡地。在设计中,考虑实际施工的可操作性和易操作性,地形设计主要以就地土方平衡为主,目的是投入少并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从而改善公路两旁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体系。

①农田。在50m绿化带边线处向路一侧开挖排水沟,根据实际需求,开挖水沟面宽5~7.5m,内坡比1∶1.5,深度以能保留一定量水位为准(可用于日常养护和灌溉),不宜过深。沟边靠农田处筑1条顶宽0.5m、高0.3m的小田埂,同时将挖出的多余土方平整到绿化带内。为便于先期施工和将来绿化施工,斜沟在绿化施工完成后按实际需要再行开挖。

②小河塘。沿线有大量的小河塘和废弃鱼塘,在地形设计时不对其填埋,而是就地改造。这样既丰富了景观,又节约了成本。对其改造主要是修整边坡,在清理杂草、垃圾的同时修整缓坡,将其与水面相接,并根据实地情况把河岸线调整成自然蜿蜒曲折的形状,对于一些具有较好景观效果的水生植物予以适当保留。

③成片鱼塘。沿线有大量正在使用的鱼塘,对其主要是清除一些杂草并修整边沟。

④大水面。沿线一些大的河荡,其水面开阔,风景优美,地形处理上主要是更好地显现其优美的水景,在清理杂草、垃圾的同时,将靠近路边的水岸线处理得更加自然。

⑤节点。在道路节点上充分利用其原有资源,合理改造原有的地形、地貌,采用挖河堆山的方法,堆山所需的土方由挖河的土方回填,这样既可节省投资成本,又丰富了景观层次。

⑵景观规划原则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景观的规划设计,主要应遵循交通安全性、生态适应性、植物多样性、经济实用性、景观舒适性的原则。

①交通安全性。从驾驶员心理、生理状况考虑,减缓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减弱其心理副效应。设计种植要加强道路的连续性、方向性,突出距离感。通过种植植物材料来加强视线诱导,反映线性的变化,通过树木的高度和位置的安排等达到预示作用,从而增强行车安全性。

②生态适应性。A.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经过抗性锻炼已适应本地区生长的树种。应优先考虑乡土树种,使乡土树种占整个树种比例的65.08%。b.选择与自然状态下地带性植物区划相一致的地带性树种。c.根据不同立地环境,营造植物景观的多样性,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要注重生态景观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③植物多样性。根据植物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植物多样性优势,使之形成多层次复合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形成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充分发挥多种植物个性特色,营造多树种、多结构、多功能的复层生态景观群落,突出季相变化,提高观赏效果。避免植物种类的贫乏和品种单调。

④经济实用性。在景观规划设计选用的植物材料中,为降低成本,易于养护管理,应尽量选用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和价格低廉的植物种类。

⑤景观舒适性。在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景观设计中,结合沿途自然风光,注重整体和节奏感,选用乔灌木时考虑降噪、防尘、减低风速、净化空气等功能,使沪苏浙高速公路集绿化、美化、净化于一身。注意植物生长习性以及季相变化,合理搭配,力求设计精致,创造具有时代感且反映江南水乡特色的景观,为司乘人员提供舒适的行车环境。

三、景观结构布局

沪苏浙高速公路江苏段,因其路段地形及土壤条件情况各异,设计中进行分段、分立地类型设计。严格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既要有较好的景观效果,又要有较好的生态效应。力求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四季景观。采用不同的绿化景观尺度与单元,采用相宜的绿化形式和手法,各路段在保持整体景观统一的情况下,在形式上有所变化,使其能够更好地结合各路段的环境特点,丰富景观。

景观单元

由于速度因素,高速公路是连续的动态景观序列布局,其间既要有变化,又要达到统一、协调,既要有平缓又要有波折起伏,沿途景观采用“大尺度、大组团、大色块”为主要组景手法,利用粗线条、多层次的造景特点,突出高速度下的观赏效果。每一群植物单元的长度在300~500m之间变化,单元间相互交错、衔接,植物空间轮廓有平有曲、有弯有直,形成立体化的带状线性图案。在统一中求变化,通过植物品种、色彩、高矮、连续与间断的变化,创造美丽的自然景观。

2、景观层次

⑴利用灌木与常绿树、落叶树种的形态、个性参差群植,合理搭配,以大片灌木渗透于林带中,使局部景观层次分明,而景深富于变化,形成林冠线、林缘线起伏多变,借以打破景观的单一性,给人以强列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同时开辟景观深远的视觉走廊。

⑵在空间的开合上,结合周围地貌,以低矮灌木与高大乔木之间错落形成起伏,方向性穿插片植布局的花灌木,在空间上以打开透景线,让视线有远近开合的变化,又远借佳景,加强空间的透视效果,把吴江优美的田园景观融入到高速公路,平衡高速公路因实行封闭而带来的隔绝感。

⑶在一些大湖荡的处理上,结合周边情况,靠路边稀疏种植垂柳和黄菖蒲等水生植物,打开水面空间,引导视线;将对面小岛上高大乔木和花灌木相结合,成片种植水杉背景树,前面错落点缀数棵垂柳,在土坡与水相接处成片种植鸢尾花;在水面远处自然点缀数棵高大水杉,使水中倒影随风荡漾,从而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

⑷对于一些小的河塘和正在使用的鱼塘,可在塘边种植一些垂柳和水杉,以打破鱼塘单一的平面,增强视觉效果。从全线看,这些鱼塘的存在,虽然影响了景观的连续性,但同时也丰富了全线的景观类型,使全线的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3、景点设计在道路主要节点和高速公路进出口处设计景点,如上海交界处节点、浙江交界处节点、平望服务区等15处,采用挖湖堆山的方法改造地形,适当增加大树以及地被植物造景,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植物种类多样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同时在池塘内种植少量水生植物,营造自然野趣的植物群落,使人联想起“四面荷花三面水,红裳翠盖满池心”的江南水乡风情。临岸遍植清俊挺拔的水杉,姹紫嫣红的木槿、木芙蓉、红叶李等,一年四季尽展春之新、夏之绿、秋之色、冬之姿。

绿色通道建设应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户的积极性,形成新的农业产业带;立地条件好的地段,可以和城市苗圃相结合,作为城市绿化苗木生产带,适当密植,解决城市绿化大苗稀缺问题;施工养护要采用招投标方式引入专业的园林绿化施工企业;他们对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可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苗木的保存率;绿化通道要与高速公路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和验收,可以更好地保证绿色通道建设效果,降低建设成本。

结语

高速公路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破坏了现有的生态和自然景观,自从我国加入了WTO,很多国外先进的思想引进了我国,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就是其中之一。由于这个理念还不够成熟、不完善,设计人员不得不边研究国外成功、先进的设计经验,边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设计。本文结合沪苏浙高速部分路段的设计思路,提出了在绿化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的情况,从而为驾驶者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指出予以更正。

绿色设计景观案例范文

一、景观设计理念

(1)首先,要注重对建筑物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系统性分析,从多个角度将绿色景观元素融入住宅建筑中,而不是二者的简单拼凑;

(2)其次,要注重多元化的景观处理方式,使自然景观更具文化性和艺术性,并能够结合流行元素,体现时代特征;

(3)再次,要从长远角度进行规划设计,将城市居民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规模适当考虑进去,使方案更具前瞻性;

(4)最后,要在设计细节上充分的体现人文特点,根据人们的审美心理特点来完善和改进设计方案。本着以上设计原则,该小区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采用的是以下具体方法,首先,在主入口区通过各种灯饰和景物来打造一个欢快、热闹的氛围;其次,在动感娱乐区内通过各种角度的运用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再次,在泳池景观区内通过光线的运用和树林的起伏来营造一个较好的户外环境。最后,在休闲主题区内通过各种休闲设施的使用来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总的说来,该小区的设计和规划中充分的体现了生态设计的原则,不仅实现了自然景观和建筑景观的充分融合,还营造了时尚休闲的居住环境。

二、具体设计规划

(1)环境规划设计的目标定位: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先设定一个具体的环境规划目标,才能落实各种具体的景观设计,以上文中的住宅区为例,首先应制定一个社区规划主题,如“绿色流动空间”,如此一来,具体的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就有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和执行依据。所以,环境规划的目标定位对于总体规划来说非常重要,是规划设计执行的第一步。

(2)规划设计的原则: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要做到景观和场所的多元化设计,不断丰富景观设计的种类;其二,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从城市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规划具体的设计方案;其三,要注重人文精神的体现,充分考虑大众审美能力和行为特点。

(3)设计原理:以上文的住宅建筑为例,“绿色流动空间”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植物中的“藤蔓”,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绿色有机体的流动性和生命力。自然是一种完美的生命图景。如果我们打乱自然链中的任何一个因素,一切都将引起一场连锁反应,最终无法达到平衡。我们的理念就是提高人们保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的意识,并结合其好的方面来维持这一“平衡的生命周期”。于是,本着该种设计原理,工作人员打造了一条长为六百米的绿色长廊,并在其中间或的穿插各种休闲娱乐设施,使人们在其中游览休憩,充分的体会大自然的魅力。

(4)规划设计内容:主入口景区:此区是社区的标志性景点,主要营造一种欢快、热闹、祥和的气氛。利用地面铺装、特色树阵、景观灯柱、LED灯带、绿化盆栽等景观处理手法,丰富主入口的景观效果。动感娱乐区:此区是大门景观的延续,呼应大门的开阔气势,在空间肌理处理上更为简约细致。场地以流畅的线条、整体的色块,立体的绿化强调景观空间的层次感。泳池景观区:整个空间以人的活动作为设计重点,泳池景观贯穿整个中心区,充足的阳光、温柔的和风,起伏的绿林,提供了较好的户外活动环境。休闲主题区:此区主要是满足人们停留、交往、聚会、观景、文化的需求,通过自然元素与硬质景观的巧妙渗透,创造亲近自然、享受艺术情趣、促进邻里关系的多元化景观空间。空间设计将园路、坡地与休闲空间充分交错穿插,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