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常规教育范例(3篇)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7-04 手机浏览

常规教育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常规教育;细节化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第二章班主任的职责中的第八条明确指出班主任的职责是“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下面我就本人在班级常规教育方面的一些细节做法作如下总结:

一、常抓纪律细节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当每一位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了,那班级管理才会轻松自如,有的放矢。而我在班级纪律教育中的细节主要表现在“自觉推车进校门、认真上好早读课”等方面。

对于骑车的同学要做到自觉推车进校门,并且要按次序摆放整齐,并专门安排人员进行督促检查,每天开展“谁的自行车摆放最到位”评比活动。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利用这句警句名言,教育学生,要充分利用每天早上的的宝贵时间,自觉早读。同时强化培养课代表的能力,教她们如何带领大家早读,怎样管理好早读纪律。并且在每天的晨会课加以汇报,然后针对当天的情况做出适当的教育,要求他们做到老师在和老师不在是一样的,都能认真早读。

二、打扫卫生细节化

对于班级的卫生工作,除了安排每天的值日生外,我还充分运用班干部这些小助手,让班级的卫生工作顺利开展。六年级临近毕业,对于卫生方面的细节学生在意识上往往是放松的,针对这一情况,我一方面除了要求组长带领好组员认真打扫外,另一方面还要求卫生委员和劳动委员每天轮流进行检查督促,有问题及时反馈给值日组长,联合组长进行解决。

另外,我还教育每一位学生养成“见到垃圾随手捡起”的习惯。像我班的包干区是从教学楼大门到传达室的这一片水泥场,卫生工作尤为重要,假如不做好,直接影响到校容校貌。另一方面教育学生在上学、外出吃中饭、傍晚放学回家的时候,只要见到垃圾,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要马上捡起,不要让每一个垃圾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过;同样在教室里也要做到这样,并要求互相检查督促。这样不仅减轻了值日生的工作,又使每位同学接受了“自觉保持地面清洁”的教育。

三、礼貌文明细节化

1.语言文明的细化。不单单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更关键是语言文明,与人交往谈吐文明。课间不说脏话、粗话,不骂人。这些情况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做到,只是有几位男同学经常表现的不文明。为此我所做的是不厌其烦的对其进行教育,做到哪里有问题就在哪里解决,充分体现班主任教育的周而复始性。

2.课间行为的文明。主要让学生做到,不追逐打闹,严禁危险性的游戏活动,另外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赃物,纸屑等垃圾及时入箱。

3.坚持佩戴红领巾。让学生晓之以理,然后导之以行。我让学生明白:红领巾是五星红旗的一角,它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作为中华民族今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爱护它。

4.课桌摆放整齐,不乱涂乱画。在这一点上,我是充分抓住07年学校撤换新课桌椅的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爱护课桌椅,并且摆放整齐”的教育。然后根据班级地面上玻璃线的划分进行排课桌,学生按着线排,都能对齐。但仅这一点还不够,我要求学生互相检查,注重平时,不让自己的课桌椅在课间有“出格”的现象发生,从而影响了整个大组课桌椅编排的整体感。

四、人人锻炼细节化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对于学生来说每位同学的身体就是自己学习的本钱,我是这样教育学生的,为此要求他们从每天的两操出发,锻炼和爱护自己的身体。早操铃声响,马上集中,做到静齐快,而且出操行进时应该两个两个对齐,上下楼梯靠右走;做操时整齐、合拍、协调。对于做操时出现的问题,如队伍没有保持在一直线上;几位同学的动作不到位、不协调,谁谁谁思想不集中做错了等等,及时的在晨会课进行教育,抓住契机;有时进行单独教育,让学生明白你的老师也是很较真的,让他感到自己也不能马虎。另外,眼保健操除了安排人员进行专门督促检查外,我还从用眼卫生、为什么要做眼保健操等方面进行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做并且做到位是至关重要的。

五、班级布置细节化

班级的布置很重要,因为那些也是学生汲取知识营养的重要方面。就拿黑板报来说吧,每一次的内容都有大家学习的知识,包括健康知识、廉洁文化、雷锋精神等等。为此我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教育的细化。黑板报具体落实到个人,分工进行,我只是在版面设计上指导一下,其他的都由学生自己操作完成。而学习园地、走廊墙面则是充分展示学生才能的平台。所以我组织同学先后布置了个人图画展、英语小作文展、手抄报展等,学生们都积极参与,效果良好。

另外,我感觉常规教育的关键细节还是在于:针对班级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充分利用晨会课和班会课进行常规教育,使得每一位学生每天都在接受规范自我的教育,真正做到像《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所说的经常性的教育。

参考文献:

常规教育范文篇2

一、抓好幼儿的生活常规教育

生活常规的养成工作是一门学问,它又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常规养成是否到位,直接体现着班级整体的面貌,也关系着幼儿身体健康的成长和各项活动开展的质量。所以,做好班级生活常规管理需要老师既用心,又用脑,随时发现问题,改进方法。

1.教师要做好幼儿的表率

根据幼儿的特点,他们好模仿、好学习,这就为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俗语说:”言传身教”,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影响至深。他们不仅把周围的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和语言上有板有眼的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检点自己的举止。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2.生活常规规则的制定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生活常规要求应根据幼儿的实际年龄与班级实际情况提出。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定本班的常规,请幼儿发表他们自己的意见,提出合理的规则,这样,他们就会乐意接受并遵守。

3.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利用榜样的作用激励幼儿

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的时侯,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用完后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完的毛巾整理整齐,利用这位幼儿的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正确使用毛巾并且用完后要摆放整齐,并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都很喜欢模仿,也特别容易受到鼓舞,所以在几次鼓励后孩子们都想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当然,榜样的行为不仅能要让幼儿在心理上产生共鸣,最重要的是要反映到幼儿的行为中去。所以当幼儿自觉地以榜样的精神为动力,以榜样规范行为并做出良好的表现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幼儿充分的表扬,使幼儿感受到学习榜样的益处,从而强化榜样的影响力。

二、抓好幼儿的教学及游戏常规教育

(1)寓常规教育于各项教学活动及游戏的过程中,例如:说话轻声、姿势自然、不抢先、室内不奔跑;说话有礼貌、找人帮忙说“请你、注意倾听、积极应答、室内不大声叫喊、行动不任意打扰别人、无意打扰主动道歉等等。教师做好榜样,随时提醒幼儿。既有利于活动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常规落实到行动。切勿把常规教育变成脱离实际的说教或机械的训练。

(2)对幼儿在教学活及游戏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做到一致和一贯,随时贯彻师生行为规范表,当违反规范要求的行动出现要及时提醒纠正。实际上,我们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不难,难的是放任后收回,养成不良习惯后改正。因为合理的行为要求幼儿是乐意接受的,一旦形成习惯便成为幼儿的自主行动,不需教师时时提示。

(3)常规教育的效果与教师的语言表述关系密切。建议常规过程中对规则的解释应立足于集体生活秩序的需要,切勿从“听话、做好孩子”等目标出发以免误导。规则一旦建立,在实施时教师的语句要明确简练,语气要坚定,不需要多说理。若有个别孩子不愿服从,则用集体行为来约束个体行动。常规教育中发指令并不是生硬命令或无理斥责,而是要以礼相待。便如:“请小朋友把椅子放好;一个跟一个走出教室;XX小朋友请快坐下,大家都在等你;请安静,不要打扰别人。”在师生互动中孩子喜欢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对教师的反复唠叨孩子们也是厌烦的。

三、重视家园配合,同步推进常规教育

常规教育范文

晋城市城区关工委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上级关工委的工作指导下,依托社区,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借鉴外地先进家教经验,结合本区实际,在全区中小学和部分幼儿园建立健全了家长学校。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弱点、难点问题,又是社会的焦点问题。办好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素质的有效途径,它是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延伸点和结合点,对提高家教水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促使青少年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1.1999年全区中小学校和区直幼儿园普遍兴办了家长学校,兴办率达百分之百,当时全区成立家长学校117所,2000年制定了“办好家长学校的实施意见”。

2.2000年9月22日,我区举办了“家庭教育讲座”,邀请了市关工委领导、区四大班子领导,深入不同层次的家长学校听取了家长学校观摩教学。

3.在2002年10月,编印了家长学校教材“家教读本”2万余册,为我区家长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008年,城区关工委邀请了市关工委“五老流动家长学校”常务副校长孙战平同志,深入我区22所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家教知识巡回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