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美丽乡村工作总结汇报范例(3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7-06 手机浏览

美丽乡村工作总结汇报范文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和要求,现将区2018年村镇建设管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学习贯彻方面

严格贯彻执行港区工管委、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关决定及文件精神,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业务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完成2017年度265户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任务,进一步核实危改户信息资料,处理好群众举报、投诉或上访等问题;组织完成工程竣工评估验收、农户“一户一档”纸质材料收集及农户信息系统核实录入工作及补助资金发放等。截止2018年7月份,县级财政已拔付各级财政补助补助资金467.486万元。由于各镇不按时提交危改户信息资料,仍有部分拆除旧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激励资金未发放。

(二)完成2017年“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基础便民专项活动农村改厕改厨共计6000户任务的收尾工作,组织完成工程竣工评估验收、农户“一户一档”纸质材料收集工作等。根据各镇上报改厨改厕资料,至2018年11月份,对改厨农户发放62.104万元补助,对改厕农户发放补助资金68.636万元补助资金。

(三)制订2018年度第一批1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分解方案,并报经管委同意后将任务落实到三镇,具体分解为:犀牛脚镇88户,东场镇10户,龙门港镇2户。由于三镇划回钦南区管理后,现由钦南区统一管理实施

(四)指导、督促各镇完成2017年村镇建设调查及数据汇总报送工作,并对上报的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核对,并于3月份完成上报工作。

(五)根据《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全区农村公厕调查的通知》要求,部署三镇组织村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开展公厕调查工作,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将调查任务细化到各镇村委,各村有专门负责的调查员,并于5月初完成了统计上报任务。

(六)针对自治区党委第七巡视组对钦州市扶贫领域机动巡视反馈问题认真进行自查自纠,通过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开展联动大巡防活动等对农村危房改造等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逐一对照、立行整改。.

(七)认真对照市审计局对区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反馈的疑点和问题进行再把关、再核实。对参加危改申报但家庭成员中有公职人员或拥有私家车、购有商品房或在村委担任干部等问题的农户,组织人员进一步核实、整改;2018年10月23日,追回了2016年不符合危改条件的犀牛脚岭脚村委苏愿领取的8000元危改补助款并存入财政专户,严守党的纪律和维护危改政策的严肃性。。

(八)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及“美丽广西·宜居乡村”建设活动,并按工作分工和职责要求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脱贫摘帽”基础设施建设及“基础便民”活动等相关工作。上半年主要配合扶贫办完成2018年开发区预脱贫村贫困户住房情况调查核实工作,协助扶贫办对建房无启动资金的困难群众进行核实,取消了不符合条件的炮台洪福有、郑业等领建房奖补的资格。

(九)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完成“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家庭户等4类重点对象的危房存量核实录入和修改完善工作;完成广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项目申报工作。

(十)配合做好上级业务部门日常督查、指导的接待工作,做好业务对接、汇报和港区工管委、局办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四、主要工作亮点和成效

基本完成2017年农村危房改造暨脱贫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农村改厕改厨等村镇建设工作,为开发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建设“美丽港区·宜居乡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进一步解决了开发区代管三镇期间农村困难群众的安全住房需求,对全面改善开发区农村人居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重点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都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五、主要困难和工作建议

(一)主要困难

由于三镇从2018年6月1日划回钦南区管理,对2017年改厨改厕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收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镇级相关部门反馈不够及时,资料报送积极性不高,影响后期资金发放进度。

(二)工作建议

由管委协调或上级主管部门牵头,多加强和南区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妥善处理完成好区代管三镇期间各项收尾工作。

美丽乡村工作总结汇报范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以实施“四美五改、美丽乡村”行动为目标,以农民投工投劳为主体,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乡镇严把项目进度和质量关,相关部门做好项目支持及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遵循“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先建后补、讲求质量”的原则。

2.本着“村民自筹、财政奖补、项目整合”的原则进行。

3.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决策和监督权利,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三、奖补范围

省市县确定的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对厕所改造、村庄绿化、民居改造、道路硬化、清洁能源利用、乡村文化建设、饮水安全、污水排放、垃圾处理设备设施建设等项目进行奖补。具体范围按照一村一清单方式实施奖补,清单以外、未经乡镇审核、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批的,一律不予奖补。

四、项目建设及奖补

(一)建设内容

1.民居改造。对已有民居厨房以及墙体立面、门窗、门楼等实施改造。一是农户单独设置厨房,且厨房墙面、灶台镶嵌瓷砖,地面实现水泥硬化或铺砖,有操作台,安装抽油烟机或排气扇等设施;二是农户采用加抹保温砂浆或其他保温板等方式对民居墙体进行改造;三是农户选用现代新型工艺和产品,提高保温效果,使用塑钢门窗和木门窗对原有门窗进行改造;四是对门楼进行新建或改建整饰。

2.污水治理。主要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污水处理方式。具体采取什么方式要因地制宜。

3.街道硬化。村内主街道以水泥硬化为主,辅道、巷道和街景花园坚持就地取材、体现乡村特色,采用青砖、石板、石子、透水砖等形式进行硬化,面层要防滑,造型要多样,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

4.亮化。村内主街道、公共场所、文体休闲活动场所安装路灯等照明设施。

5.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一是农户厕所。主要分为新建和改建两种类型,新建类型主要以推广双瓮式、三格式和水冲式为主。改建类型主要以沼气池式为主,墙面贴有瓷砖,地面用水泥硬化或铺设瓷砖。二是公厕。农村公厕以推广三格式为主,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

6.“三清一拆”和垃圾处理。利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资金,全面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庭院、拆除违章建筑活动,做到村庄内外干净整洁。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保洁工作,探索建立市场化长效机制。合理布置建设垃圾填埋场,要具有防渗、压实、覆盖等措施,符合环保要求。

7.村庄绿化。各村要根据村庄实际制定村庄绿化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具体的绿化树种、数量、具体绿化位置,绿化树种原则上要求选取本地树种。节点工程可提高绿化档次。可栽植山楂、杏树、枣树等进行庭院绿化,打造山楂、大枣等一条街美化环境。充分利用村内和周围的“四清”场地,建设绿地。

8.乡村文化建设。县美丽办统筹组织,以村为单位,对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墙面及民居墙体多采用具有民俗文化符号的原材料进行全面整饰,使之达到干净、整洁、和谐的目标。同时,绘制文化墙,建设文化广场、游园、设立村庄标识。乡镇村负责建设专门广告栏,配置体育健身设施。

9.大型公益项目。县美丽办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配合,采取招投标等形式,对景观带建设、河道整治、大型公益广场等项目进行设计施工。对于经营类的大型公益项目,由投资人负责项目建设,县美丽办将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及规格适当给予补助。

10.其他项目。根据村庄实际,对村庄内残墙巷道进行整治,在街道两侧适宜区域建设马路牙子、花坛、花墙等工程。农村电网建设和通讯项目建设按项目要求施工。

(二)建设标准及奖补

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分为精品村、示范村、普及村,实行差异化推进。

1.精品村建设标准。对于精品村要围绕产业、景区、生态环境等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完成十二个专项行动目标任务:民居住房达到特色明显、结构安全、基本功能齐全的要求,民居邻近主要街道100%、村庄整体50%以上的民居按要求完成节能改造;农户改厕实现全覆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不低于80%;80%以上农户使用清洁能源;村庄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齐全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健全,特色富民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功能凸显,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2.示范村建设标准。根据村庄区位优势、基础条件、富民产业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主要抓好安全饮水、村庄绿化、垃圾处理、民居改造、街道硬化、“一村一品”、厕所改造、电商平台、乡村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3.普及村建设标准。根据村庄基础现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主要抓好改水、改路、改厕、环境卫生、村庄绿化、“一村一品”、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

4.具体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及奖补标准

(1)民居改造。厨房,有操作台、抽油烟设备、节能燃气设备、电器设备齐全,地面墙体炉灶镶嵌瓷砖,物品摆放有序,整体干净整洁,每户奖补800元。门窗,对原有破旧门窗进行改造,用铝合金、断桥铝的,每户奖补1500元,统一按满清风格建设带窗棂的特色门窗,每户奖补2000元。门楼,统一新建满清特色门楼,有翘角、灰色板瓦、仿古面砖,每个奖补3500元;新建当地特色普通门楼,有顶盖,镶嵌瓷砖,每个奖补1500元;对原有当地普通门楼进行改造,镶嵌瓷砖、加顶盖,每个奖补500元。

(2)污水治理。整村集中设置排水管道,对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按工程中标价进行奖补;采取庭院式小型湿地、污水净化池、太阳微动力和小型净化槽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的,按工程定额进行奖补。

(3)道路硬化。村内主街道,水泥硬化路面,按国家标准施工,厚不低于18公分,宽不低于3.5米,每平米奖补60元。村内巷道,采用青砖、彩砖、透水砖进行铺设,干硬砂浆垫层不低于5公分,每平米奖补100元;采用碎石板对道路进行铺设,水泥垫层不低于8公分,每平米奖补110元;用鹅卵石铺设道路,拼花,水泥垫层不低于13公分,每平米奖补170元。

(4)村内亮化。普通路灯,六米钢管路灯杆,压塑铝灯头外壳,30瓦LED光源。太阳能路灯,六米钢管路灯杆,压塑铝灯头外壳,30瓦LED光源双板100瓦单晶硅电池板,100安时品牌蓄电池。特色路灯,安装地域文化特色路灯,六米钢管路灯杆,特色造型灯头,30瓦LED光源,按招标采购价进行奖补。

(5)厕所改造。双瓮式,坑深2.3米以上,粪坑下双瓮,有独立卫生间,内有蹲便器,有排气设施,墙体镶嵌瓷砖,干净整洁。三格式,粪坑建成三格式,有排气设施,有独立卫生间,内有蹲便器,墙体镶嵌瓷砖,干净整洁。水冲式,有卫生间,蹲便器,水冲设施,干净整洁。以上三种类型每个奖补到1200元(包括上级补助部分),包含配套物资。旅游公厕,按设计要求建设特色造型厕所,内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干净整洁,每座奖补15万元。标准化公厕,按设计要求建设标准厕所,内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干净整洁,每个奖补10万元。

(6)村庄绿化。对村庄内外、街道两侧、游园绿地采取三层绿化,优质景观树种,乔木、花灌木、花草绿篱三层。房前屋后栽植果树等进行绿化,按实际绿化数量确定奖补额度。

(7)富民产业。一村一品产业,围绕全县果品、食用菌、蔬菜、农家游、肉鸡五大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按产业发展政策进行补助。小型水利配套工程,新打机井、扬水上山等小型水利工程,已招投标的工程按中标价进行奖补,非招投标的工程按工程量适当进行奖补。

(8)乡村文化建设。外立面整治,对农户民居外墙、院墙水泥抹面,外墙乳胶漆粉刷,有造型设计,格调统一,灰边白底,每平米奖补38元。绘制文化墙。绘制中国梦、善行、道德文化、保护环境卫生等有宣传教育意义和文化挖掘内容的文化墙,每平米奖补100元。新建文化广场,建设供村民休闲娱乐的文化广场,有彩砖和水泥硬化活动场地,每平米补助100元。村庄标识,在村庄入口立有造型的石头标识,高不低于2米,宽不低于1.5米,外形美观,每个奖补1.5万元;建设大型果标,假山等符合旅游特色的村庄标识,外形美观,经久耐用,每个奖补10-15万元。

(9)其他项目。路牙砖(石),采取水泥砖、大理石块对路肩进行保护,每延长米奖补30元。花坛,用水泥砖砌等形式建设小型花坛,每延长米奖补30元。花墙,用青砖砌建设有特色花墙,每延长米奖补100元。残墙整治,对村庄主街道两侧残破墙体进行拆除新建,24墙,高2米,每延长米补助150元。特色院墙,建设特色院墙,每延长米奖补300元。普通院墙改造,改造原有院墙,砖砌墙头帽,灰顶白墙,每延长米奖补30元。街景公园,建设集绿地、亭廊、娱乐广场、特色小品建筑的公园,已招投标的工程按中标价进行奖补,非招投标的工程按工程定额奖补。上滦线公路两侧绿化,乔灌草结合,进行专业设计,按中标价或实际工程定额奖补。建设小品景观,在重要节点建设,体现旅游和当地文化主题,有明显特色,按中标价或实际工程决算进行奖补。购置小型胶皮垃圾桶,政府统一采购。在建设过程中新增或没有考虑到的项目,按工程定额奖补。

5.项目验收

采取村申请—乡镇审核—县级验收的方式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验收。

(1)村申请。工程结束后,由村“两委”向乡镇写出验收申请,明确所完成工程项目、工程量、投资额度。

(2)乡镇审核。乡镇根据村“两委”申请,组织人员对各村工程项目、工程量进行实地审核确认,出具参加人员签字、乡镇、村加盖公章的审核报告单,并向县美丽办提出验收申请。

(3)县验收。县美丽办根据乡镇申请,经县领导小组同意,组织交运、国土、住建、卫生、水务、林业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验收小组,对建设项目采取实地勘测以及抽验方式进行验收,验收过程中有乡镇主管领导、村两委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参加。验收合格的项目,由县美丽办出具参验人员签字、县美丽办、乡(镇)、村盖章的验收报告单。

(4)奖补资金兑付。县美丽办汇总各村验收结果,按奖补标准计算奖补资金,上报县委、县政府审批后,向乡(镇)财政拨付奖补资金,由乡(镇)财政所按程序支付项目资金。

五、具体要求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乡镇要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组织,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县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明确一名副职抓此项工作。

(二)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各重点村要根据村庄情况,结合12个专项行动,认真谋划重点村建设项目及工程量,制定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方案,上报到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对村级申报的项目方案的合规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乡镇审核同意后,签署意见连同申报材料一起上报到县美丽办。县美丽办将组织人员对工程项目进行核定,审核汇总后报县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后执行。

(三)严格标准、坚持质量。经批准的美丽乡村奖补项目,大型公益项目,采取招投标的办法确定施工单位。不宜采取招投标的项目,在乡镇统一管理和县美丽办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由村两委负责组织专业队或农户实施。有关乡镇、村要按照建设任务,严格把关,不得擅自扩大规模和变更项目,确需变更或增加的,必须经县美丽办批准。乡镇要负责对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从民主议定程序、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公示公开、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监管。

美丽乡村工作总结汇报范文篇3

一、为什么要创建

创建精美示范县,不仅是贯彻提出的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迫切要求,也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完全符合铜鼓实际,因为我县是国家生态县,是全省16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之一,创建全省精美示范县是群众所所盼,民心所向,发展所需,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今年我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的原则,对全县新农村建设扫一遍,所以我县有这个基础来做好创建“精美示范县”这项工作。

二、创建的重点

主要围绕“五全”(全线打造美景、全面建设管护、全民共树新风、全新发展经济、全力组织推动)要求,开展创建工作。结合我县乡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人文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点、线、片、面整体推进,按照全县“扫一遍”要求,全面推进XX建设,创建X个美丽示范镇、X个景点示范村、X个特色亮点村、X个美丽示范农户庭院,把广大农村建成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实现全省“精美示范县”创建目标。重点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全面推进“百里生态文明示带”建设。重点对XX为美丽示范风光带建设,坚持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乐居乐业乐游“三乐”一体,落实“三沿线三连片”(沿交通干线、旅游专线、重大项目连接线,安排行政村连片打造、新村与旧村打造、新农村点及周边可视范围环境连片打造)要求,通过全线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节点,综合整治提升沿线“山、水、林、田、路、房、文”,高标准打造“步步皆景、移步换景”的美丽示范风景带。二是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二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宅基地改革,坚决拆除“危旧房、空心房、违章房”,对废弃场所进行整治、复绿,建设村民公共活动场所。整治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线路乱拉乱接问题,规范线路的布局,促进村庄规范、整洁、美观。整治广告、路牌和杂物堆放。整治农村畜禽污染。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全面消灭农村旱厕,景点示范村和特色亮点村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卫生公厕。三是同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喜庆事宜不办,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盲目攀比、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人情往来负担沉重等问题。四是推进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按照“全新发展经济”要求,围绕“XX发展战略,实施生态有机农业、乡村旅游,构建高效的农村生态产业体系。五是成立“两会”。各村组成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减少“等靠要”和“干部在干、农民在看”情况发生;组建县乡新农村建设促进会。X月底前县级成立总会,乡镇成立分会,积极动员新乡贤、农民企业家和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社会力量回馈故里,支援家乡建设,加快构建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大格局。

三、创建的要求

1、精心规划。按照“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理念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按照“顺应自然,彰显人文”和AAA级乡村旅游点等级要求,编制XX和景点示范村建设规划,细化区域内生产、生活、服务的生态功能定位。

2、精致建设。XX房相改造和景点示范村建设采取规划、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建设;特色亮点村、XX公路沿线和贫困村新村点建设作为硬性任务,其它一般村点作为指导性计划下达。各村组必须成立理事会,由理事会与村民签订筹资投工投劳承诺书报县新村办备案,由理事会聘请信誉好、力量强、经验丰富的“工匠”队伍组织建设。对村组干部和村民积极性不高、没有签订筹资投工投劳承诺书的村组,将暂不安排新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