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食品生物技术范例(3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7-13 手机浏览

食品生物技术范文篇1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验;生物检测;技术;传感

中图分类号:TS201文献标识码:A

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且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同时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因此,科学、高效的食品检验技术,对于满足人们的食品安全要求,具有重要作用。因为食品大多源自动植物,可应用部分生物材料在化学物质当中所具有的识别能力和特异性进行检测。目前,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有食品污染物和食品检测方面的技术,并且食品检验技术逐渐的趋向于微量化、简便和快捷的趋势发展,在食品检测中具有较好的发展情景。本文就其应用进行分析。

1食品检验中的主要生物检测技术

1.1酶技术

酶检测方法主要用作食品中微生物污染和残余农药的检测,为较为多见的食品检测方法。同时,将免疫方法和酶学相结合的酶联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已经在食品领域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方法应用于食品检测的优势在于其所具有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并且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技术检测水果和蔬菜当中的菌剂噻菌灵,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目前,美国化学会已经纳为分析农药残留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我国目前的应用而言,该检测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在实际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1]。主要用作食品染料木黄酮的检测,可对食物提取物和粗制品,以及大量的流动人群进行检测,具有可靠、价格便宜的应用优势。

1.2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也就是PCR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身为体的制定基因进行分析,从而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判断它属于一类于体外快速扩增的特定DNA或基因序列方法。该方法最早被用作转基因的检测,因为其所具备的微量和精准应用优势,目前已在各领域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在在对食品微生物遗传性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该技术在食品检测中,逐渐的显示出较好的应用情景。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应用原理在于结合微生物异基因的扩增,进而分析食品被该类微生物污染的情况,或是看其是否受到污染。该技术目前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在食品病原菌检测发面的应用较广,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PCR技术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中,主要是对食品中存在的病原菌微生物进行检查,从而保障室外的质量和安全性。一般来说,人们在对肉制品、水产品等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采用该技术,来对其中的小肠耶尔森氏菌进行检查,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性。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PCR技术的灵敏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保障食品检查的质量我们就要将一些新型的技术引入到其中,使其应用房屋在扩展的同时,也很好的满足了人们对食品的相关要求。

但同时,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食品中若是存在已经死亡的细菌,便会表现出假阳性,并且不能够将制毒微生物所产生的毒素检测出。

1.3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在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背景下,进出口食品贸易不断的增多。因此,食品贸易要求采用高通量、高质量的监控体系和食品检测。而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的应用,为食品检测当中检疫和检测方面最实用、最快速的高新技术。该类技术主要应用光导原位合成等,能够把大量的生物大分子进行有序的固化,并停留在支持物表面。然后将已经通过标记待测生物样品的中靶分子进行杂交,并采用特定仪器快速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度,仪器可选用电荷偶联摄影像机,或是激光共聚焦扫描,进而对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进行统计[2]。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可对食品所处的安全状态进行科学的了解。并且对于进出口食品监管管理中的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应用情景广。

1.4生物传感器技术

生物传感器分子识别原件的选取较为重要,需要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主要包括抗原、DNA和酶等。在分子识别原件和待测物的特异性实现结合之后,其所产生的热、光等复合物能够通过对应的信号转换器,进而促使其转化为能够输出的的光信号和电信号,并能够将其放大之后再输出,最终得到检测结果。生物传感器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以及具备较快的反应速度和操作简便等应用优势,该种检测方法对传统的食品检测方法构成挑战。同时,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能够实现简便、快速并且可靠的食品检测系统的建立。该技术的应用,可将检测的时间缩短,若是用作热狗、牛奶等食品中葡萄糖球菌肠毒素的检测,可促使其灵敏度提高至10-100ng/g,并能够将整个检测过程控制在4分钟之内[3]。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其需要较高的计算机技术和徽制造技术,以及需要较好的生物材料,促使其使用寿命、稳定性和重现性等问题的限制,制约着食品检测领域中,商业化生物传感器发展的实现。

1.5免疫法免疫法为目前食品生物检测技术当中应用灵敏度最高的技术,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具有较好再现性,并且较容易操作,具有较好的应用情景。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并且因为蛋白质之间存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差别较小,采用标记探针法和免疫检测法进行区分,相对而言,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

2食品检验中生物检测技术的具体应用

2.1检测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

采用快速有效的食品检测方法,能够较好的控制微生物的传播。由于食品中的微生物能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较大的伤害,并且较大的损害到食品的质量。生物检测技术因为其所具有的较大优势,在微生物的检测中,已具有较大的成果。在目前,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的生物技术,较为常用的包括生物传感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和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2.2检测食品的品质和成分

食品品质和成分的常用检测方法为生物感应器,早期使用的生物感应器为葡萄糖感应器,主要在于食品含糖量的检测,在目前已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如,日本在鱼类新鲜度的测定方面,已将生物传感器的应用实现商品化。同时,还可通过生物技术,对食品中含有的香味物质进行检测,具体操作时,需将需检测的某种气味和蛋白相结合,促使其成为敏感材料。另外,还可用以转基因食品的检测。由于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潜在负面影响。因此,对其实施相应的检测,变得较为重要。就目前而言,较常用的技术包括酶活性检测、蛋白质检测和有酸检测三种方法。

2.3检测食品中的残余农药

近年来,对于残余农药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应用,逐渐的为人们所重视。同时因为食品中残留农药所导致的毒性问题已得到多国的重视。目前,主要采用的生物检测技术有生物传感器和酶技术。

3结束语

生物检测技术凭借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优势,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情景。并且在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之下,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也将一些新鲜的技术手段融入的其中,从而对生物检测技术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补充,对于保证食品安全,促进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凸显出较大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魏利萍,郭蔚丽.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探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2).

[2]闫铁炜.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2).

食品生物技术范文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

中图分类号:TS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23-01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作为评价食品安全重要指标之一的食品微生物,其快速检测技术备受人们的关注。国标中关于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不仅步骤繁琐,且耗时耗力,尤其面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检测结果往往滞后于监管需要。因此,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备受人们的欢迎。本文将对近些年来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如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ATP生物发光技术、LAMP、阻抗法等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和展望。

1PCR技术

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扩增放大特定DN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在体外的一种特殊DNA复制。PCR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将特定的基因片段扩增数百万倍。由于其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优点,适用于时间紧的检测工作和突发食品安全事件。PCR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多重PCR、荧光定量PCR、实时定量PCR等就是PCR技术的衍生[1]。PCR技术耗材多为一次性,配套的仪器设备较为昂贵。若能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必定能扩大使用范围。

2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是指将可溶性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上,对免疫酶进行染色,利用抗原抗体结合专一性进行免疫反应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技术集免疫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优点于一身,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判断简单、实验设备要求简单[2]。

3ATP生物发光技术

ATP是活的生物体中的能量货币,普遍存在于所有活的生物体中。生物体死亡后,ATP在细胞内酶的作用下很快被分解掉。荧光素-荧光素酶与ATP作用发光,通过用发光检测仪测定发光量从而测得ATP浓度。根据样品中的ATP浓度,即可推算出活菌数[3]。优点是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缺点是不能区别非微生物ATP且干扰因素较多。

4LAMP

LAMP即为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是由2000年日本学者Notomi在NucleicAcidsRes杂志上公开的一种新的适用于基因诊断的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其特点是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在链置换DNA聚合酶(的作用下,60-65℃恒温扩增,15-60分钟左右即可实现109~1010倍的核酸扩增。优点是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无需特殊仪器、操作简便。缺点是由于灵敏度高,一旦开盖容易形成气溶胶污染,造成假阳性结果。

5阻抗法

微生物在代谢生长过程中会引起培养基的电特性变化,阻抗法正是通过测量该变化从而间接的测定微生物的含量。培养基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电惰性的大分子营养物质能被微生物转化分解为氨基酸、乳酸盐等微电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培养基电阻性与微生物的浓度在微生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关系。通过检测培养基的电阻抗从而推算出微生物的浓度。优点是能够检测绝大部分食品微生物。

6展望

食品安全问题异日突出,食品微生物检测环节极为重要。作为食品卫生检测的重要一环-食品微生物检测,其快速检测技术亟待发展。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验人员可根据检测目标和检测环境等选择合适的快检方法,也可联合使用多种快检方法,提高检验效率,服务监管,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卿柳庭,屈小玲.核酸探针和PCR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00,21(1):22-24.

[2]陈爱华,杨坚.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4:109-111.

[3]唐倩倩,叶尊忠.ATP生物发光法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8,29(06):460-464.

食品生物技术范文

食品检测中的生物检测技术

技术人员只有了解现有的生物检测技术种类,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发展和应用这些技术,从而促使生物检测水平得到提高,让人们吃到健康卫生的食品。

生物酶检测技术。这项检测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在检测过程中具有强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的特点。特别是对于蔬菜和水果的检测,可以充分体现出高灵敏度。同时这项检测技术对技术性能要求不高,需要花费的成本不高,能够高效率检测出微生物的污染程度和食品的农药含量。此外,生物酶技术和免疫技术结合检测食品,灵敏度和精确度较高,在我国食品检验各个领域应用较广。

免疫生物检测技术。免疫生物检测技术主要测定抗体,抗原和免疫细胞等,其检测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检测原理,主要凭借的是抗体和抗原在体外的特意结合,定性定量检测标本中的抗体或抗原。现阶段,我国免疫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发射免疫法,电脉法和沉淀反应等技术。技术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分析食品的化学性质和结构要素,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食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一检测技术灵敏度最高,同时具有简单高效,操作性强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强再现性,应用空间较广。

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生物芯片具有检验速度快和数据处理量大的优势。这一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微量点样等方法,在支持物表面有序固定生物大分子,再将其与之前特定分子混合,利用激光扫描。经过杂交后的分子产生的信号可以快速检测,得出目标分子所占比重。这项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进出口贸易的食品检测,具有高速度和高质量的检测优势。由于这一生物检测技术需要的费用较高,性能也不能达到人们要求的标准,因此这项技术并没有普遍应用,但其检测的精确性和快速性,使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以上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生物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对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不同问题进行检测。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不能让其流入市场。

对食品中农药残留进行检测。近些年,我国农药残留问题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社会各界对此也给予了较大的关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食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导致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偏大,从而造成食品农药的残留问题。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技术人员需要利用生物酶技术科学判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从而达到准确检测农药残留的目的。

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转基因食品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但是近几年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争论非常激烈。为了防止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现阶段我国食品检验中的重点工作就是检验转基因食品。此外,生物检测技术在检测转基因食品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主要包括蛋白质检测法和活性酶检测法等检测技术。

对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检测。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因此食品检测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有害微生物进行检测。由于生物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有害微生物辨识能力,因此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生物技术是一项应用较广的技术。生物检测技术中的生物免疫技术和生物酶技术都可以准确辨识有害微生物的性状,种类和遗传情况,在此基础上提高食品检测技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