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范文

投资基金策略分析范例(3篇)

来源:网络 时间:2024-07-25 手机浏览

投资基金策略分析范文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通过不断的发现特定的市场机会,来积极调整基金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头寸,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保证绝对的高收益。较之于大多数共同基金,对冲基金通常在投资组合头寸的调整上更加积极,比如部分对冲基金利用市场上的价格差异来赚取利润;部分对冲基金利用电脑模型来分析不同股票之间的价格异常;部分对冲基金利用宏观基本分析,根据市场行情预期走势进行投资,但不做对冲交易;还有部分对冲基金通过自下而上的分析研究来筛选可进行投资的股票和债券。正是因为对冲基金投资策略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对冲基金在全球金融资产交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套利策略、事件驱动策略、权益关联策略以及宏观策略。采用套利策略和事件驱动策略的对冲基金通过计算机建模分析,来发现关联证券的价差异常之处,并利用衍生品来对投资组合进行相应的积极调整,以达到其不受市场行情影响的稳定获利的目的;而采用权益关联策略和宏观策略的对冲基金则需要通过计算机建模分析,来对各类金融资产价格走势做出理性的预期判断,再根据判断进行交易,这两类策略的收益会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接下来将对这四类对冲基金投资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套利策略

(一)固定收益套利

固定收益套利策略是指通过构造多种固定收益证券的多头/空头组合,利用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价格失衡来获取收益。

(二)可转换证券套利

可转换证券套利策略是指在买入可转换证券的同时卖空该证券所对应的的股票,属于市场中性投资策略,该策略可以通过利用可转换证券相对不合理的定价来赚取利润,此外还可以通过可转换证券的德尔塔值和伽马值来对卖空的股票头寸进行动态的调整,采用这种动态对冲交易的方法还可以额外的获得一笔现金流,从而增加投资策略的收益。实行该策略的前提是不受到可转换证券发行人股票风险的影响,且其收益表现能够超过到期日相同的普通债券。

(三)相对价值套利

相对价值套利策略是指利用不同类别的资产之间的相对价格失衡来获取收益。一种是配对交易,比如两家同行业的联系较为紧密的公司的股票,其股价变动具有强烈的正相关性,一旦该正相关性失衡,就通过卖空高价股、买入低价股,等待价差回归正常后获取收益;另一种则是对不同交易所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不同资产进行套利交易,这两种资产一般会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一旦两者的价格出现预期外的偏差,则可以通过卖出高价资产、买入低价资产,等待价差回归正常后获取收益。

二、事件驱动策略

事件驱动策略是指通过关注重大的交易事件来制定交易策略,比如资本重组、破产重组、并购交易以及其它会导致价格失衡的特殊事件。

(一)股东积极主义

股东积极主义策略是指股东买入少数权益及权益衍生品之后,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施加影响,使其采纳有助于提高股份价值的重要提议,该类股东往往会通过股东其它的主要投资者来支持自己的意见,甚至有时还会通过征集权来改变管理层的人事架构,一般而言,该类股东所提出的建议有降低现金余额、提高股息发放比率、削减生产成本、扩大股份回购规模以及增加债务等等。

(二)并购套利

并购套利策略又称之为风险套利策略,是指在公告并购意向后,利用收购方公司报价与被收购公司股价之间的差异获取收益,通常来说被收购公司的股价会上涨并逐渐向收购要约中的报价靠拢,但总略低于报价。

如果收购方公司同意使用股票来支付对价,套利者将会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并同时卖空收购方公司的股票,一旦并购成功,套利者所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票将会按照并购公告中承诺的比率转换成收购方公司的股票,然后在用转换获得的收购方公司的股票来对冲平仓之前的空头仓位。

如果收购方公司是使用现金来支付对价,就意味着收购方公司是用确定金额的现金购买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在并购交易完成之前,由于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因此被收购公司的股价一般会低于收购的报价,而一旦交易成功,对于相信交易会成功的套利者而言,就可立即卖掉所持有的被收购公司股票,从而赚取被收购公司实际股价与报价之间的差价。

(三)困境证券

困境证券投资策略是以正处于或预计将步入破产重组等困境的公司为目标的,困境证券就是指正处于、即将步入或即将走入破产重组或财务困境的公司的股票、债券以及金融索取权等。当某公司即将步入破产重组或者财务困境时,持有其证券的投资者会抛售所持有的该公司的证券,因此这些证券的价格会下跌,而当该公司即将走出破产重组或者财务困境时,其证券价格会上涨,由于市场对于困境证券暂时还无法准确估值,因此大部分投资者被禁止投资困境证券,于是投资者通常能以远低于风险调整后价值的价格买入这些困境证券来获取收益。

另外,投资者还能利用同一公司发行的不同优先级别的证券之间的价差来获取收益,因为当某公司陷入困境时,具有较高优先级的证券的价值相对于较低优先级的证券会增加,于是可以通过买入较高优先级的证券,同时卖空较低优先级的证券来获取价差上的收益。

困境证券投资策略一般可以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积极型的投资者会加入债权人委员会并亲自处理大小事务,对重组和再融资的进程施加影响,以此确保重组过程的公平公正以及投资的保值增值。

三、权益关联策略

(一)权益多头/空头

权益多头/空头策略是指,对冲基金对单个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分析,从公司所在国家、行业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竞争对手等方面入手研究其所面临的收益和风险,然后通过多样化投资或者跨行业、跨地域投资来对冲单个公司不可分散的市场风险,但最终的总体风险仍取决于对冲基金对于收益和风险的偏好。权益多头/空头策略的核心原理是讲基本风险的类型由市场风险转变为操作风险,并利用技巧性的选股方式来获得阿尔法(α)收益,对冲基金为了达到该目的,通常会同时买入和卖出相关联的证券,希望在降低市场风险的同时通过证券间的价差获利。

(二)权益非对冲

权益非对冲策略被普遍运用于对冲基金、共同基金以及其它投资机构中,通常来说,该策略不涉及对冲交易,只做多头,不做空头,属于一种选股型策略,比较依赖对具体公司和具体行业的基本面研究。该策略通常可以被分为全球关注和区域关注,并包含市场资本多样化的考虑。

四、宏观策略

(一)全球宏观

全球宏观策略,是对全球股票、债券、利率、外汇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并进行杠杆化投资,该策略还会使用远期、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品来进行交易策略的设计,会重点关注经济前景,并分析全球时局变动、国际关系、资金流向、利率趋势以及其它政治经济问题。

(二)新兴市场

投资基金策略分析范文篇2

关键词:行为金融;证券投资;后危机时代;投资策略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51-02

一、概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日益成长为证券市场上真正的主体,也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其投资行为日益受到关注,投资者投资行为的规范程度对于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不过,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投资的高投机性问题显著,投资过程中还存在着过高的换手率问题,导致整个证券市场频繁波动,“短线为王”成为当下我国证券投资的流行观点。这种投资理念使得投资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并导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存在诸多异动。

行为金融源于现代金融理论,近年来,其在指导证券投资方面的作用凸显。实际上,通过对传统金理论“理性人”假说的改造和突破,该理论能够有效解释当前金融市场的非理。行为金融代表着金融理论的发展方向,应用该理论对中国证券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将基于后危机时代的背景,对行为金融理论进行梳理,进而分析在该理论指导下证券投资的策略。

二、行为金融的由来及发展

行为金融以应用心理学研究为工具,通过分析金融市场行为,能够更加逼近真实市场行为,应用前景广阔。基于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和有限自利三大原则,行为金融学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大量的非理进行了解释,认为人们的认知、感情等心理特征都会倒是市场非有效性。在研究金融市场“特异性”过程中,人的有限理性被引入,通过分析微观个体行为及其心理、社会动因要素,资本市场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可以进行更加有效的分析。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存在短期证券价格,动力效应、长期市场价格逆转和波动性高等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环境变化,投资者并非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后悔、过度自信、缺少反应能力等心理因素往往会导致自身的行为偏差和反常现象,金融市场的“特异性”实际上总是存在。而当前的大量事实也证明,投资者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征直接影响投资效果。因此,复杂金融市场的研究必须考虑人性的复杂多变性,自此,以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为基础的行为金融理论体系初步形成。该理论主要基础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认知偏差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人们的经验主义会导致投资错误,复杂问题往往使得投资者存在认识限制,缺少对问题的最优分析,这种直观推断法使人们处理问题能够更加简便,但容易导致失误。二是期望理论,该理论主要基于实验对比,认为多数投资者是行为投资者,且其投资行为并不总是理性的,其投资的效用函数也并非单纯的财富要素函数,也并非完全的风险规避型。三是行为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要考虑整个投资组合而非单个资产的风险决策分析,同时要着重考虑不同资产的相关性。这是现实投资者基本无法做到的。

三、投资策略及注意事项

行为金融学对传统金融学理论进行了改造,对于指导投资实践也有一定的作用。不过,限于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其并没有发展为完全的普遍应用的理论。后危机时代,我国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相比以前加大,在此背景下,该理论的发展,为后危机时代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主要的投资策略和应注意的要点包括:

首先,从投资策略看,可以采用以下投资策略:一是进行逆向投资。说到底,就是要逆大盘行事。当前,反应过度的心理特征普遍存在,多数投资者过分注重眼前表现,容易产生低估和高估的现象。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投资者可以适时买进卖出,通过套利投资来获取收益。二是可以采用动量交易策略,这一策略主要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在一定的持有期内,一些股票或股票组合在前期涨幅较好,下期将仍有良好表现,这叫做动量效应。三是成本平均策略。即投资者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购买证券,规避一次性投入的风险。这个策略与预期效用最大化原则相悖,一般收益较差,但实际上能使投资者各期购入股票的平均成本低于股票的平均价格。这种投资策略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投资信心,其投资的益处是风险较小,适用性较广,不管股票价格上涨还是下跌都能进行证券投资。四是时间分散化策略,即进行时间分散化投资。五是垃圾股投资策略。金融危机过后,壳资源在中国证券市场的稀缺性增强,垃圾股公司的价值巨大,该策略可以被纳入投资组合之中。六是行为控制策略,投资者要利用强制力或规划来进行自我约束,这对我国投资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其次,从投资要点看,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证券投资要注意:一是行为金融理论不断发展,其理论指导下的投资策略要杜绝教条化。二是要杜绝对国外现有行为投资策略的简单模仿。考虑到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成熟性,投资者在运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时要积极探索适应我国证券市场的策略。三是不同投资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君.行为金融理论对我国股票市场证券投资影响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5).

投资基金策略分析范文

关键词:对冲;套利;事件驱动;权益关联;宏观策略

对冲(hedge)是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风险的投资,是一种在减低投资风险同时仍然能在投资中获利的交易手法,一般是同时进行两笔行情相关、数量相当、方向相反、盈亏相抵的交易。对冲基金产生于50年代的美国,其产生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以及相关联的的不同股票进行买空卖空、风险对冲,最终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的高速发展,对冲基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90年代,由于通货膨胀威胁的降低以及金融工具的多样化,对冲基金进入蓬勃发展阶段,2002年后,对冲基金的收益虽然有所下降,但其规模依然不小,至今,对冲基金已成为全球基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冲基金在整个金融市场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投资策略的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通过不断的发现特定的市场机会,来积极调整基金所持有的投资组合头寸,通过投资的多样化来保证绝对的高收益。较之于大多数共同基金,对冲基金通常在投资组合头寸的调整上更加积极,比如部分对冲基金利用市场上的价格差异来赚取利润;部分对冲基金利用电脑模型来分析不同股票之间的价格异常;部分对冲基金利用宏观基本分析,根据市场行情预期走势进行投资,但不做对冲交易;还有部分对冲基金通过自下而上的分析研究来筛选可进行投资的股票和债券。正是因为对冲基金投资策略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对冲基金在全球金融资产交易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分别是:套利策略、事件驱动策略、权益关联策略以及宏观策略。采用套利策略和事件驱动策略的对冲基金通过计算机建模分析,来发现关联证券的价差异常之处,并利用衍生品来对投资组合进行相应的积极调整,以达到其不受市场行情影响的稳定获利的目的;而采用权益关联策略和宏观策略的对冲基金则需要通过计算机建模分析,来对各类金融资产价格走势做出理性的预期判断,再根据判断进行交易,这两类策略的收益会受到市场行情的影响。接下来将对这四类对冲基金投资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套利策略

(一)固定收益套利

固定收益套利策略是指通过构造多种固定收益证券的多头/空头组合,利用固定收益证券的市场价格失衡来获取收益。

(二)可转换证券套利

可转换证券套利策略是指在买入可转换证券的同时卖空该证券所对应的的股票,属于市场中性投资策略,该策略可以通过利用可转换证券相对不合理的定价来赚取利润,此外还可以通过可转换证券的德尔塔值和伽马值来对卖空的股票头寸进行动态的调整,采用这种动态对冲交易的方法还可以额外的获得一笔现金流,从而增加投资策略的收益。实行该策略的前提是不受到可转换证券发行人股票风险的影响,且其收益表现能够超过到期日相同的普通债券。

(三)相对价值套利

相对价值套利策略是指利用不同类别的资产之间的相对价格失衡来获取收益。一种是配对交易,比如两家同行业的联系较为紧密的公司的股票,其股价变动具有强烈的正相关性,一旦该正相关性失衡,就通过卖空高价股、买入低价股,等待价差回归正常后获取收益;另一种则是对不同交易所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的不同资产进行套利交易,这两种资产一般会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一旦两者的价格出现预期外的偏差,则可以通过卖出高价资产、买入低价资产,等待价差回归正常后获取收益。

二、事件驱动策略

事件驱动策略是指通过关注重大的交易事件来制定交易策略,比如资本重组、破产重组、并购交易以及其它会导致价格失衡的特殊事件。

(一)股东积极主义

股东积极主义策略是指股东买入少数权益及权益衍生品之后,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施加影响,使其采纳有助于提高股份价值的重要提议,该类股东往往会通过股东其它的主要投资者来支持自己的意见,甚至有时还会通过征集权来改变管理层的人事架构,一般而言,该类股东所提出的建议有降低现金余额、提高股息发放比率、削减生产成本、扩大股份回购规模以及增加债务等等。

(二)并购套利

并购套利策略又称之为风险套利策略,是指在公告并购意向后,利用收购方公司报价与被收购公司股价之间的差异获取收益,通常来说被收购公司的股价会上涨并逐渐向收购要约中的报价靠拢,但总略低于报价。

如果收购方公司同意使用股票来支付对价,套利者将会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并同时卖空收购方公司的股票,一旦并购成功,套利者所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票将会按照并购公告中承诺的比率转换成收购方公司的股票,然后在用转换获得的收购方公司的股票来对冲平仓之前的空头仓位。

如果收购方公司是使用现金来支付对价,就意味着收购方公司是用确定金额的现金购买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在并购交易完成之前,由于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因此被收购公司的股价一般会低于收购的报价,而一旦交易成功,对于相信交易会成功的套利者而言,就可立即卖掉所持有的被收购公司股票,从而赚取被收购公司实际股价与报价之间的差价。

(三)困境证券

困境证券投资策略是以正处于或预计将步入破产重组等困境的公司为目标的,困境证券就是指正处于、即将步入或即将走入破产重组或财务困境的公司的股票、债券以及金融索取权等。当某公司即将步入破产重组或者财务困境时,持有其证券的投资者会抛售所持有的该公司的证券,因此这些证券的价格会下跌,而当该公司即将走出破产重组或者财务困境时,其证券价格会上涨,由于市场对于困境证券暂时还无法准确估值,因此大部分投资者被禁止投资困境证券,于是投资者通常能以远低于风险调整后价值的价格买入这些困境证券来获取收益。

另外,投资者还能利用同一公司发行的不同优先级别的证券之间的价差来获取收益,因为当某公司陷入困境时,具有较高优先级的证券的价值相对于较低优先级的证券会增加,于是可以通过买入较高优先级的证券,同时卖空较低优先级的证券来获取价差上的收益。

困境证券投资策略一般可以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积极型的投资者会加入债权人委员会并亲自处理大小事务,对重组和再融资的进程施加影响,以此确保重组过程的公平公正以及投资的保值增值。

三、权益关联策略

(一)权益多头/空头

权益多头/空头策略是指,对冲基金对单个公司的基本面进行分析,从公司所在国家、行业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竞争对手等方面入手研究其所面临的收益和风险,然后通过多样化投资或者跨行业、跨地域投资来对冲单个公司不可分散的市场风险,但最终的总体风险仍取决于对冲基金对于收益和风险的偏好。权益多头/空头策略的核心原理是讲基本风险的类型由市场风险转变为操作风险,并利用技巧性的选股方式来获得阿尔法(α)收益,对冲基金为了达到该目的,通常会同时买入和卖出相关联的证券,希望在降低市场风险的同时通过证券间的价差获利。

(二)权益非对冲

权益非对冲策略被普遍运用于对冲基金、共同基金以及其它投资机构中,通常来说,该策略不涉及对冲交易,只做多头,不做空头,属于一种选股型策略,比较依赖对具体公司和具体行业的基本面研究。该策略通常可以被分为全球关注和区域关注,并包含市场资本多样化的考虑。

四、宏观策略

(一)全球宏观

全球宏观策略,是对全球股票、债券、利率、外汇以及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进行预测并进行杠杆化投资,该策略还会使用远期、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品来进行交易策略的设计,会重点关注经济前景,并分析全球时局变动、国际关系、资金流向、利率趋势以及其它政治经济问题。

(二)新兴市场

新兴市场策略是指将大部分资金投入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证券或债务,但该类投资策略的风险偏高,较高的风险也会带来较高的收益率。

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的目标就是提高收益水平、降低收益波动性,即使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依然获得正收益。(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夏晓燕.浅析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在中国的运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