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园林建筑景观分析(收集3篇)
典型园林建筑景观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园林建筑;意义;不同作用;类型
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一、园林建筑的重要意义
园林所属性质、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不同。例如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堂皇的皇家气派;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轻巧、玲珑、活泼、纤细、通透、朴素、淡雅,表现出秀丽、雅致的风格。但就园林总体而言,中国园林建筑与欧洲古典园林以建筑为中心、不惜使自然建筑化不同,它在园林中居于次要地位,往往表现出建筑自然化的特点。从局部讲,建筑又往往成为景域构图的中心,这与英国,日本的风景式园林异趣。园林中的建筑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1、欣赏功能:园林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及各种游览活动而设置的,即使点景和游息类的亭、榭,可供人们观赏,同时赏景是其最好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按需要结合其他功能,如水榭可兼做游船码头,亭可做小卖亭,茶水亭等。
2、组织游览路线:园林建筑常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游览路线的起、承、转、合,而沿着这条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之处,园林建筑往往以它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图画。在以建筑为主的内部空间,常以廊、墙、路、栏杆等组合成一条内部活动路线,这时建筑明显表现出它们的观赏与被观赏的双重性。
这就是说园林建筑所提供的空间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并要力求使观赏到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换的效果,使游人在有限的空间中有景物变幻莫测的感受。
3、园林建筑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题咏、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已经来。正像《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苏州拙政园中的远香堂、怡园的藕香榭,都是反映园主歌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意境。题词是起点景作用的,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书中曾写:“有时一景,相看好处无一言,必借以题词,辞出而境生。”
二、园林建筑的不同作用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
3、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三、园林建筑的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时采用了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因此,其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亭、廊、榭、桥、墙、舫以及花架、小品等多种类型。
1、园亭。是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它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小而集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亭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意布置的特点,很适合“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单体亭的形式有四方亭、圆亭、多角亭等形体,在亭与亭、廊、墙、房屋的结合上,又创造出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及组合亭等。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陪衬。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则成产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
2、园廊。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按结构形式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等五种,按造型及所处环境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廓、水廊、桥廊等。
3、水榭。它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其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上。平台临水部分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单位建筑,面水的一侧是主要观景方向,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
4、园桥。在自然山水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水体面积、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其位置和体形要和景观相协调。大水面架桥宜宏伟壮丽,小水面架桥宜轻盈质朴。水面宽广,桥宜较高并加栏杆,水面狭窄,桥宜较低并可不设栏杆。园桥的基本形式有平桥、拱桥、亭桥、廊桥、汀步等。
5、园墙。中国古典园林中,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白粉墙等。分隔院落多用白粉墙,墙头配以青瓦。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木,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花卉,意境尤佳,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中,园墙还通常设有洞门、洞窗、漏窗以及砖瓦花格进行装饰。
6、舫。舫是中国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炼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炼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舱三部分。船头做成敞棚,供赏景用,中舱最矮,是主要供休息、宴饮的场所,舱的两侧开长窗,坐在里面有宽广的视野,后部尾舱最高,一般分为两层,下实上虚,上层状似楼阁,四面开窗以便远眺。舱顶一般做成船篷样,首尾舱顶则为歇山式样,轻盈舒展,成为园林中的重要景观。
7、园林小品。是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环境,丰富园趣,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
参考文献
典型园林建筑景观分析范文篇2
浅谈当代园林建筑景观浅析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刍议园林建筑设计现状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研究对现代园林建筑的思考浅谈现代中式园林建筑园林建筑与园林景观的关系论述浅谈园林建筑与园林景观景观中园林建筑设计探讨论园林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浅析园林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浅谈城市景观中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作用浅谈园林建筑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刍议园林建筑的相关内容刍议古典园林建筑的相关内容构建现代苏州园林建筑精品谈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传统与现代园林建筑之间的关系思考浅析园林建筑的现代与传统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当代园林;园林艺术;建筑景观
园林建筑景观是园林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园林建筑景观的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园林的好与坏。在传统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中,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们都追求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园林建筑景观设计之中,哪位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在园林建筑景观设计中运用的中国传统元素越多并且运用得好,那么这位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则是比较优秀的设计师,而在新时代下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则更加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化元素的结合,这样我们对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作为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师要充分了解当代的园林建筑景观。
1园林建筑的特点
(1)在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规划选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2)要情景交融,园林建筑应结合情景,抒趣,尤其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常与诗画结合,加强感染力,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3)在空间处理上,园林建筑要尽量避免轴线对称,整形布局,力求曲折变化,参差错落,空间布置要灵活得当,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增加层次感,扩大空
间感。
(4)在造型上,园林建筑要重视美观的要求,建筑体型、轮廓要有表现力,增加园林画面美,建筑体量、体态都应与园林景观协调统一,造型要表现园林特色、环境特色、地方特色。一般而言,在造型上,体量宜轻盈,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通透有度,达到功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
2当代园林建筑景观存在的问题
2.1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的抄袭严重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和创造性,而我国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虽然一直保持着很多的本土特色,但是还是存在一些很严重的抄袭现象。主要存在着两种抄袭现象:第一,中国国内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的内部抄袭。作为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国园林建筑景观,已经形成了很明显的中国特点,当代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们很难再寻求新的设计突破点,这使得很多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抄袭以前的经典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或者是抄袭同时代比较著名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的设计作品,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直接使用现存的比较经典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直接把现存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复制下来,只是换了一个地点或者是缩小了那个现存的比较经典的园林建筑景观,成为了那个现存的比较经典的园林建筑景观的袖珍版。第二,中国国内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的外部抄袭。新时代下的中国园林建筑景观设计追求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新时代的现代化元素紧密结合起来,要求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新时代的现代化元素紧密结合起来就使得设计师们只能从现有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中获取中国传统元素,而很难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化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设计自身的缺陷。作为中国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他们应该积极地向国外学习比较现代化的元素,而不是简单的抄袭。
2.2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的内涵不足作为具有强大文化底蕴的中华民族,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应该是富有很大的内涵,而新时代下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却显得十分的肤浅,不管是从园林建筑景观的布局来讲还是从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元素来讲,都没有很深的内涵。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的素质决定的,现在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较之于以前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门槛要低得多,这就造成了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文化素质不高的现象的出现。作为中国的当代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他们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我们知道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要注重感性的东西,但是他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争取设计出来感性与理性同在的设计作品,只有感性与理性同在的设计作品才会富有很深的
内涵。
3当代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方法
3.1合理布局和安排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和绘画是融会贯通的,绘画讲求合理布局和安排元素,而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也不例外,作为要投入使用的园林建筑景观,它的设计的布局和元素安排要比绘画重要得多,绘画是供人们观赏的,而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则有所不同,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是供人们使用的,因此必须要具有严谨性,而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的严谨性体现在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的布局和元素的安排上。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要遵循布局严谨、合理的原则,安排园林建筑景观时,也应该考虑到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的合理性和严
谨性。
3.2遵循客观规律,合理布局建筑景观我们在进行园林建筑景观的设计时,应该注重它的客观性。首先是园林建筑景观所处的地域因素,园林建筑景观所处的地域就决定了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的方法,因为一定的地域决定了一定的设计方法,地域不同,我们要考虑的因素也会不一样,考虑的因素也会不一样,那设计的方法就会不一样,在具体的处理当中,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我们设计的园林建筑景观是在南方,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南方的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潮湿的缺点,只有充分考虑南方的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潮湿的缺点,设计出来的园林建筑景观才能够适应南方的环境,而如果我们设计的园林建筑景观是在北方,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北方的水资源不丰富的劣势和干燥的缺点,只有充分考虑北方的水资源不丰富的劣势和干燥的缺点,设计出来的园林建筑景观才能够适应北方的环境。如果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在设计时不考虑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的地域性,那他就很难设计出符合人们要求的园林建筑景观。
3.3充分利用当地的植物和特殊优势植物是园林建筑景观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点和必要的因素,植物作为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的装饰元素和必要的设计元素,它的存在很重要,如果我们设计的园林建筑景观所处的环境有很多天然的植物,那么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师们千万不要错过这一自由发挥的机会,因为植物的布局和设计可以为我们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增添很多自然的色彩和天然的美,那如果我们设计的园林建筑景观所处的环境没有很多天然的植物,我们就要想办法充分利用那很少的植物以及寻求一种适合我们设计的园林建筑景观所处的环境的设计方法。
4结语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当代的园林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应该把中国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化设计元素紧密地结合起来,杜绝抄袭,充分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笔者相信,在认识到当代园林建筑景观存在的种种问题之后去寻求适合的解决方法,我们的当代园林建筑景观一定能够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典型园林建筑景观分析范文篇3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
3、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按大小、形状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根据使用上的需要,既可独立设置,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三、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时采用了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因此,其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亭、廊、榭、桥、墙、舫以及花架、小品等多种类型。
1、园亭。是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它的特点是周围开敞,在造型上相对小而集中,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亭的体量虽不大,但形式多样,其造型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亭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意布置的特点,很适合“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单体亭的形式有四方亭、圆亭、多角亭等形体,在亭与亭、廊、墙、房屋的结合上,又创造出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及组合亭等。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或作为主体建筑陪衬。在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中,亭常常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在一些风景游览胜地,则成产增加自然山水美感的重要点缀。设计中经常运用“对景”、“框景”、“借景”等手法,创造风景画面。
2、园廊。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它不仅是联系室内外的建筑,还常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园林内游览路线的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按结构形式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等五种,按造型及所处环境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廓、水廊、桥廊等。
3、水榭。它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其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上。平台临水部分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单位建筑,面水的一侧是主要观景方向,常用落地门窗,开敞通透。既可在窒内观景,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屋顶一般为造型优美的卷棚歇山式。
4、园桥。即园林中的桥,可以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组织游览线路,变换观赏视线,点缀水景,增加水面层次,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往往超过交通功能。在自然山水园林中,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水体面积、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其位置和体形要和景观相协调。大水面架桥宜宏伟壮丽,小水面架桥宜轻盈质朴。水面宽广,桥宜较高并加栏杆,水面狭窄,桥宜较低并可不设栏杆。水陆高差相近,宜平桥贴水,过桥有凌波信步亲切之感,水体清澈明净,桥的轮廓需考虑倒影,地形平坦,桥的轮廓宜有起伏,以增加景观的变化。园桥的基本形式有平桥、拱桥、亭桥、廊桥、汀步等。
5、园墙。园墙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精巧的园墙还可装饰园景。中国古典园林中,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白粉墙等。分隔院落多用白粉墙,墙头配以青瓦。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木,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花卉,意境尤佳。园墙的设置多与地形结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墙,坡地或山地则就势建成阶梯形,为了避免单调,有的建成波浪形的云墙。此外,中国古典园林中,园墙还通常设有洞门、洞窗、漏窗以及砖瓦花格进行装饰。
6、舫。依照船的造型建在水面上的园林建筑物。供游玩宴饮、观赏水景之用。舫是中国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