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酒与文学艺术(6篇)

来源:收集 时间:2024-07-02 手机浏览

酒与文学艺术篇1

一、黄酒文化的传承

黄酒源于我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在商周时期,我国先祖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黄酒作为东方酿造的典型代表和楷模,一直丰富着世界酒文化的发展,与白酒、啤酒喝葡萄酒共称为世界四大酿造酒。黄酒是汉族的特产,主要以大米、黍米、粟米为原料,属于纯粮食酿造酒,酒精浓度比较低,只有14%-20%。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富含21中氨基酸,具备人体必须的八种必需氨基酸,有着“液体蛋糕”的美誉。黄酒具有甜、苦、酸、辛、鲜、涩六味,六味合一相辅相成,形成香、醇、柔、绵、爽兼备的独特酒水风格。澄黄清亮、醇厚温和的黄酒,不仅怡情助兴,也让人的神、形、情、动充满活力,从而变得才思敏捷、精神振奋,黄酒对人的性格和气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黄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产地众多,品种广泛,共同造就了黄酒文化的丰富繁华。著名的黄酒有山东即墨老酒,绍兴状元红、女儿红、花雕酒,无锡惠泉酒等。

二、舞蹈艺术的发展

舞蹈作为表演艺术,主要是用身体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通过音乐伴奏,产生出有节奏的动作艺术表演形式。在人类文明的起源前,舞蹈作为仪式、礼仪、庆典和娱乐等活动的重要艺术表演形式,我国早在五千年前的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舞蹈。舞蹈作为人们最初通过肢体表达进行交流的方式,在人们的生活劳动中得到发展,进而作用于人的狩猎、农耕、健身、战斗操练等活动,以及图腾、巫术等宗教祭祀活动。舞蹈从肢体活动,到精神传承,逐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舞蹈与诗歌、音乐相结合,共同创造了早期人类的辉煌历史,是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三、历史上黄酒与舞蹈的关系

中华历史发展几千年来,黄酒文化和舞蹈艺术在创造人类文明史上都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黄酒文化与舞蹈艺术相辅相成,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艺术的本质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这也是黄酒和舞蹈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如今共同铸就璀璨篇章的重要佐证。黄酒作为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产物,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舞蹈作为人们生活劳作的动作表达方式,在丰富人们活动方式的同时,更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精神文化,让艺术为人们所知,也为人们所用。黄酒文化与舞蹈艺术,共同促进着人们走向文明社会。醇厚中庸的黄酒文化与绚烂多姿的舞蹈艺术相结合,展现出千姿百态的社会和人生。

1、举杯邀神明

黄酒和舞蹈最早融合的形式是作用于祭祀过程中,这在我国现存的唯一一部关于这方面记载的象形文字“东巴舞谱”和“东巴经”中可以看到。黄酒和舞蹈早期作为人们敬神、通神的重要礼物和手段,是人类在原始社会坚定信仰的重要表达方式。于是巫舞的创立成为原始图腾文化的“活化石”。纳西族在举行“长寿礼”和“成丁礼”时都要采用黄酒和舞蹈的方式进行祭祀,通过对神明献祭精美的美酒,来祈求得到神明的保护。然后按照祭司的要求跳舞,十余种优美的舞蹈与香甜的美酒交相辉映,以此来表达对神明的尊敬。纳西族人民这种祭祀活动是早期社会遗留下来的瑰宝,展现了早期社会黄酒和舞蹈融合而来的结果。在《九歌•东皇太一》中有这样一段:“瑶席兮玉旗,童将把兮琼芳。慧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梓兮柑鼓,疏缓兮安歌,陈学瑟兮浩倡。灵惺毫兮妓服,芳菲菲兮合座。五音纷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描绘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祭神活动场景,在祭祀活动的神坛上,铺满椒兰这些香草,桌子上盛满桂花美酒,人们穿着华丽的服饰,奏起美妙的音乐,跳起欢快的舞蹈,将“东皇太一”拥簇在神坛中间,共同祭拜。如果说在屈原的《九歌•东皇太一》中所描绘的祭祀场景是早期封建社会人们采用黄酒和舞蹈作为祭奠的主要表达形式,那么在后来朝代的更替和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在延续先民的智慧成果的同时,也更好地让黄酒和舞蹈的文化艺术表达形式在祭祀活动中根深蒂固。唐代诗人王建在《赛神曲》中这样写道:“男抱琵琶女作舞,主人再拜昕神语。新妇上酒莫辞勤,便阳陌舅无所苦。椒浆湛湛桂座新,一双长箭系红巾。但愿牛羊满家宅,十月报赛南山神。青天无风水复碧,龙马上鞍牛服辄。纷纷醉舞踏衣裳,把酒路旁劝行客。”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酒舞祭祀活动得到传承,一直延续着昔日的传统,也在后来人们的手中发展得更加贴近于生活。黄酒和舞蹈的融合,满足了祭祀活动所需的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使得人们更加欢快,也让这种酒舞祭祀的传统形式一直流传至今。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早期社会,黄酒和舞蹈作为祭祀活动的主要物品和手段,一方面体现了祭祀者对神明的尊重,另一方面阐述了黄酒和舞蹈在早期社会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也正是因为黄酒和舞蹈的相互促进,才成就了它们历史上的辉煌。

2、戈舞知生平

自古以来,战争的发生或结束都离不开黄酒和舞蹈。一场战争的开始需要利用酒舞来鼓舞士气、团结军心,一场战场的结束更需要利用酒舞来庆祝胜利。然而战争终归只不过是政治矛盾激化的产物,更多时候,黄酒和舞蹈则是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二者相结合成为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卧薪尝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讲述的是越王勾践如何逆袭吴王夫差的故事。然而,阶下之囚又怎能通过奋发图强就能扭转局势,这是需要考究的问题。越国大夫范蠡寻美女西施赠予夫差,夫差整日沉迷于酒色舞乐、不理朝政,这才有了勾践再次举兵战胜吴国的事实,这就是“美人计”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美酒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好的方面可以让人增色、让艺生辉,然而一旦产生弊病,在政治的纠纷上,一定会有一方国破家亡。其实历史上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君主沉迷于酒色舞乐,导致国破家亡的例子比比皆是,纣王沉迷于酒池肉林的故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无不彰显了黄酒和舞蹈在历史舞台上的作用。黄酒和舞蹈本质上作为造福人民的物质和精神存在,然而又为政治所用,增添了黄酒和舞蹈的传奇色彩,也让它们的发展更加辉煌。在封建社会,酒席上为了表示宾客互相敬重友好,都有“以舞相属”一说,以此来增进沟通感情。在军事政治纠纷中,利用“以舞相属”来达成目的已成为将军、政客们擅用的手段。“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是鸿门宴的重点所在,通过把酒言欢以舞会友的手段,在降低敌方警觉性的同时出乎意料地达到目的。

3、潇洒亦斯文

黄酒文化,是黄酒本身传承所创造出的文化积淀和影响,同时也是历史上黄酒在作为物质为人们所用时所引发的文化熏陶。美酒和歌舞,自古就是文人骚客们吟诗作对、谈笑风生的重要前提,在提升风雅情趣的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灵感。李白在《金邻酒肆留别》中这样写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描绘的是诗人饮酒赏舞乐的场景,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的本质是源于生活,黄酒和舞蹈同样作为生活的代表,通过黄酒的熏陶和舞蹈的渲染,文化得到更好的交流和传递。众所周知,李白享誉“诗仙”的美名,同时又自诩为“酒中仙”,这也是黄酒和舞蹈在盛唐时期为何成为诗人们的最爱的典型了。“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行》)、“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槽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襄阳行》)也都表现了李白对美酒和舞乐的喜爱,同时也展现了美酒与舞蹈共存的必要性。在唐代,真正盛行的黄酒和舞蹈的文化流传方式应该算作行酒令。行酒令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是方式对酒席上动作不规范或是错误的人进行赏酒或是罚酒。行酒令一方面增添了酒席的兴趣和氛围,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将酒和舞蹈融合到一起。我国古代主要的酒令有“花枝令”、“令”、“花笼令”等。酒令的存在让酒席变得更加风雅,增添了酒席的文化涵养,让人更觉风尚。酒令分雅令和通令。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白居易在《同李十一醉忆元九》中有写:“花式通最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这就是酒令的一种体现。在《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钟酒,笑着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这里不难看出酒令主要是用来罚酒的,为罚酒找到一个更加文雅的方式,从而活跃酒席间的气氛。

4、醉舞断人魂

黄酒与舞蹈的交融,最终应当是在各式各样的演化中归根于舞蹈的,于是就有了更多的与黄酒有关的舞蹈表演。黄酒和舞蹈艺术的结合,在中国民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精彩表演。《蝶恋花》作为民间神话传说的重要表现,在舞蹈艺术的表演形式上,通过对“嫦娥舞广袖,吴刚献美酒”的精彩演绎,优美的舞蹈与醉人的美酒结合,让动人的故事变得更加妩媚迷人。在《贵妃醉酒》一剧中更是将黄酒文化在舞蹈艺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舞蹈艺术在发展史上达到新的高度。《贵妃醉酒》中通过对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进行描写,凸显杨玉环对帝的柔情:“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情难自禁。”通过黄酒文化的介入,使得舞蹈艺术通过新的方式达到全新的高度。

四、现实中黄酒和舞蹈的联系

黄酒作为中华民族物质文化的重要产物,对舞蹈艺术所展现的精神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丰富的酒舞生活中,艺术大师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案例,把酒与舞的融合展现得卓然天成、浑然一体,从而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美,风格美、形象美、个性美等,美不胜收。《太白醉写》是由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创作的经典作品,戏中通过代入美酒,在舞蹈表演上将李白不畏权贵的艺术形象完美表现,“一点一颤”、“一歪一斜”都表现出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放不羁,飘逸潇洒。京剧《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对武松醉酒的故事进行描写,通过舞蹈的艺术方式将武松勇猛威武的英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也就有了以酒会友、以酒起舞、以舞助酒、酒舞相乐等活动,黄酒文化和舞蹈艺术,共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不忘写下“东山月,西厢月,月下花前曲曲笙歌情切切;南岭天,北港天,天涯海角,樽樽清酒意绵绵”的优美篇章,为后来人留下宝贵的艺术思想,让他们都感同身受。这种黄酒文化和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艺术形式,才能造就“载歌载舞、莺歌燕舞”的美好画面。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为了让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都记忆深刻。无论历史故事是否真实,又或是艺术形式的演绎,在黄酒文化的熏陶下,在舞蹈艺术的展现中,都刻画出人间事物的美好,也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也自当从黄酒和舞蹈中辨析美丑,抑恶扬善。

五、结束语

酒与文学艺术篇2

当酒店遇上公共艺术,似乎注定要创造出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公共艺术与酒店擦出爱的火花

公共艺术的核心在于艺术家恣意畅想艺术思路来挖掘一个地方的文化和活动,酒店建设正在走向与公共艺术结合探寻新方向的道路上,公共艺术不再单纯作为酒店装饰作用存在,很多设计已经与酒店空间融为一体。利用文化的挖掘打造各式各样风格的顶级酒店在欧美已经屡见不鲜,最典型的当属建立在山上的旅游度假酒店――加州六月湖畔的海德堡旅馆。

1928年这座欧洲风格的观光酒店就已经坐落在了内华达山脉山上,度假休闲在此,犹如身在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这里仅仅设计了24间套房,几乎全年没有空闲,大堂中有一个巨大的石头壁炉,上面耸立着8英尺高的加州灰熊,边上还有麋鹿头标本,休息区墙壁上挂满了30年代到50年代常来这里的电影明星和导演们的黑白照片,这里的每一处设计都仿佛瞬间把你拉回到了20世纪初。

很多艺术题材的导入为酒店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种挖掘在国内也已悄然兴起,在记者搜集与采访中,上海安仕达酒店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酒店中随处可见与其表现自然和生态关系的品牌文化相辅相成的公共艺术设计,在酒店的房间、走廊、餐厅、酒吧随处可见各种形态的公共艺术作品,而大堂中一副名为“另一种自然”的精致山水雕塑作为代表赚足了人们的眼球。雕塑分为两部分,上半部采用水晶玻璃制作的巍峨高山晶莹剔透,下半部分不锈钢材质的水滴凝结却又不拘谨,水滴中隐匿着一套投影仪和LED灯,随着周围环境中声音音量发生改变,水晶山有规律的变换着颜色,大堂中噪音加大的同时很明显能够看到山体颜色变化加速,而当有人靠近它并发出比较响的声音时,山体会变成水墨基底,流露着一种巧夺天工之美。这项设计与环境的互动,与空间的交融,既实用又时尚更透着溢于言表的前卫。

这一作品的设计者――上大美院教授金江波告诉记者:“这一作品在这个环境中与酒店大堂空间融为一体,恰恰是因为放在了这里,它的空间韵味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实用价值固然重要,审美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艺术把空间和品牌的理念结合并演绎出来,公共艺术作品不是空间的填充物,也不单纯是为了好看,它体现的是一家酒店的文化品位,它和空间自身的文化形象以及文化理念相辅相成,为酒店提升它的品牌价值提供了一条捷径。”

酒店源自公共艺术的灵感之魂

在入住登记台前,六个玻璃雕塑向来客指引着酒店升降梯,这一作品是艺术家向京“我看见了幸福”作品系列的一部分。为庆贺酒店在兔年的开业典礼,这些生动可爱活力十足的兔女郎来到了酒店大堂为客人“指点迷津”,同时又似乎在告诫着人们幸福来之不易要好好的珍惜当下。

紧邻此杰作的,是一个高1.6米,类似于褶皱纸团的玻璃钢雕塑,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艺术家工作室里废弃的被揉成一堆的纸团。这个雕塑充满了向那些在艺术家们追求完美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未完成以及不完美作品的致敬,更是为丰富当地插画家以及涂鸦艺术家们作品而生的。作品里透着浓浓的上海气质:从飞翔的小笼包到经典的黄包车,从老上海的建筑物到法租界随处可寻的梧桐树,无不让人回味着上海独特的魅力与情怀。

沿着“兔女郎”指引的方向来到大堂的电梯口,映入眼帘的是一件名为“一条鱼,两条鱼,红色的鱼,蓝色的鱼”的艺术品。此作品外观是一块两米高的LED显示屏,背景采用上海独有的传统特色棉制布匹,利用LED技术呈现金鱼嬉水图,动态逼真,栩栩如生,让大家领略了二维艺术风格的独特魅力。在中国五行之说里,水不仅代表了财气和好兆头,也代表了自然、健康、绿色、生命之源、灵动、包容、温柔、纯洁、顽强、坚韧。

同时,在二楼电梯口摆放着一个球形状的灯箱艺术品,放映着出自艺术家黄奎“千世界”系列的上海特色街道、建筑风格照片,360°的抽象立体感官,流光闪现,仿佛带我们重温了二十世纪初上海滩那鎏金岁月。作品中所诠释的那些既写实又扭曲的照片还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量子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在二楼会议室多功能区域转角处,一个DonnieDarko式的由再生橡胶轮胎制成的兔子头像造型艺术品再次引起我们的注目。“兔2011”是韩国艺术家池龙虎的代表作品,他将突变、转基因生物及达尔文的进化论融入于他的作品中。对于池龙虎来说,橡胶本身象征了橡胶树汁液的突变产物,赋予了其灵魂与生命,仿佛用橡胶来捕捉、诠释动物们情感流露,更具有可塑性。当然选择兔子这个造型,也是作为酒店恰逢生肖兔年开业的一种纪念。

直至步入酒店客房,艺术的旅途依然还在继续。18个客房楼层的走廊墙壁上,令人疑惑的分布着人为挖空的一个个小小的凹槽,难道是装修工人的粗心大意?不,它们的用途是用来陈列不同的本地艺术品。

首次展示的主题为“成语视觉化”,由“锋潮创意集体”的21位成员创作而成。这些新兴的艺术家们通过字体设计和图画作品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他们最喜爱的成语――中国习语。此次展览以现代方式再现了传统中国习语的精髓,并借助多种多样的媒介呈现了各具特色的个人艺术风格。这些艺术作品敢于挑战酒店内艺术的常规感知,并打破了视觉体验的界限,使宾客不仅能够观察更可与其相互影响。

公共艺术设计在酒店中可以是雕塑,也可以是录像摄影,更可以是各种形态,正因为它不拘泥于形态的特性,唤起公众的认同感,解决酒店中的公共问题,被越来越多的酒店采用并融入品牌自身的特色演绎出一段佳话。

酒与文学艺术篇3

位于苏州古城的苏哥利精品酒店应景地推出了艺术体验之旅,首次通过住宿形式将客人与中国传统艺术连接到一起。它先与八位当地年轻艺术家合作创造了19件艺术品,展示在酒店会议室和公共空间;后又专程组织客人参观苏州博物馆,在私人导游带领下欣赏名作名画。虽然该项目只在周末展开,却吸引来大批既想训练艺术潜能又要保持乐趣与放松度的客人。其中核心艺术课堂活动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明星老师与潜力学生齐上阵,手把手教客人制作各种东方手工艺品。实践互动,从国画、书法、刺绣、首饰制作到陶瓷艺术(包括拉坯、陶雕、釉上彩),虽然技术门槛较低,但情趣十足。你大可像黛咪・摩尔(DemiMoore)与帕特里克・斯威兹(PatrickSwayze)那样把人鬼情未了陶罐带回家,反正材料费都包括在房费中;或者与艺术界明日之星一起讨论工艺细节、欣赏名作,这可比单纯吃点苏州豆腐干过瘾多了。

你吃的不是下午茶,是艺术

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去年举办的下午茶艺术展大受好评,今年又大力推进下午茶创意艺术展,试借苏富比拍卖行的春风吸引更多成熟有品的商务客――人们对艺术品的赏析能力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喝茶看画不再是曲高和寡的事情。这次酒店快船廊著名的下午茶换上创意艺术的外衣:与本地艺廊Electlon合作,在室内展示超过20件、8个不同主题的视觉艺术品:包括瑞士简约主义、流行艺术、亚拉伯书法、涂鸦艺术、俄罗斯的国宣传文化、中国影像艺术、新派及抽象派艺术。下午茶创意艺术展期间,客人会发现众多甜点与蛋糕已悄然换装:涂鸦头像的白巧克力、色彩纷呈的画框、迷人的朱古力画笔……厨师团队力图用美学重新包装传统食物。此时你喝的不再是茶,而是艺术。6月,快船廊又与韩国顶级艺术家parkDaeSung合作,将其26幅新作呈现于酒店,一顿茶的工夫完成艺术熏陶。游客、社交名媛、收藏家将会聚一堂。画展开幕不再是单纯的鸡尾酒会,而是艺术家与客人面对面交流作品、了解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愉悦过程。当人们在酒店享用下午茶时,都会得到专门为展览制作的精美手册,甜品风格也会因展览作品而改变。我们希望2012年能举办4场展览。酒店相关人士如是说。虽然酒店声称不以销售为目的,但仍欢迎客人购买任何一幅喜爱的作品为收藏。这不正是酒店与艺术画廊联姻后最妙的生产力吗?

街头毕加索作画酒店

连在对外形象上相对保守的希尔顿酒店集团都请来英国著名艺术家朱利安・比弗(JulianBeever)为品牌绘制了一幅别致的建筑艺术作品。这位街头粉笔立体绘画的领军人物素有街头毕加索之称,他以地面为画布、运用独特的粉笔绘制出壮观的三维立体希尔顿度假酒店效果图。此幅艺术品从空间和深度上造成一种视觉假象,从特定角度观看仿佛酒店正耸立在眼前。“我们想以令人耳目一新的互动形式展示出酒店的时尚与现代气息。”酒店全球品牌市场副总裁安德鲁・弗莱克(AndrewFlack)说,通过创新方式展现自己的产品,吸引全球精明旅行者的注意。完成后的作品被保留多日,供市民观赏,这也算是一次另类的品牌普及课。至少,艺术让这些激进的营销行为变得不那么露骨了。

酒与文学艺术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艺术素质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1.021

StudyandPracticeofVocationalCollegesHotelManagement

ProfessionalArtisticQualityEducation

――TakeHu'nanVocationalCollegeofArt,SocialandCulturalDepartment

HotelManagementProfessionalVoiceLessonsasanexample

AOChun

(Hu'nanVocationalCollegeofArt,Changsha,Hu'nan410012)

AbstractIntheinternationalbackgroundoftourismindustryhasbecometheworld'smostdynamicandpotentialofthelargestindustry,accountingfor9%ofglobalGDP,10%oftheglobalemploymentrate,Chinahasdefinedthe"constructionofaworldtourismpower"strategicobjectives,anduptothenationalstrategiclevel.So,howtocultivateoutstandinghotelmanagementprofessionalallkindsofpersonnelhasbecomeapopularandseriousissue.ThisarticlewillfocusonhotelmanagementtrainingprograminVocationalCollegesinartisticqualityandtheimportanceofartseducationinthevocalmusicteachingareahasmadeanumberofissuesraisedandresolved.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hotelmanagement;artisticquality;voiceteaching

0引言

孔子早在先秦时期就倡导将礼、乐、诗、书、射、御“六艺”列为学校教育的科目,这其中就包括了艺术教育。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提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朴素观点。近年来,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教育部、省教育厅先后下发了相关艺术教育规范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艺术素质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倾向,曾经和现今各个阶段各个层面的教育都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1选题的意义与推广价值

1.1选题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酒店管理也称招待管理,是指从事关于酒店,餐饮和旅行及旅游业相关事务的行业,其服务性的行业特点注定了酒店管理行业的所有业务及工作都是通过服务顾客来体现和实现的。那么,在与顾客的接触、沟通中,服务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固然重要,可是其自身的修养、气质与精神面貌的优劣可能更加关乎到工作的完成情况和事业的成败。

艺术素质,包括艺术涵养和艺术能力,是后天培养起来的,具有生成性和可塑性。具体指的是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了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影视等艺术的欣赏、感受、认知、表现能力上的综合体现。艺术素质的培养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习惯、个性,也就是当下常说的情商,①而情商对工作的完成与事业的成功不言而喻。

我院社文系酒店管理专业自开办以来,借以我院深厚的艺术底蕴,将艺术素质教育渗透到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去,走出了一条具有艺术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办学之路。我们用艺术教育中“精耕细作”的理念来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特色化教学,让他们在职业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提升,真正实现了“T型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2011年被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因此,在我院这样一所艺术类的高职院校进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艺术素质培养教学和研究,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选题的推广价值

我国2014年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为3.25万亿元,出境旅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达到1.09亿人次。2014年,湖南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突破4亿人次,达到4.12亿人次,同比增长14.39%,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达到3046.19亿元,同比增长13.58%。以上的一系列数据都在说明一个问题:旅游业中的酒店行业的发展将以势不可挡之势充斥在社会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那么酒店业从业人员也将会顺应时代的发展得到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再来看一组数据(见表1):

由表1可知:大专学历层次的人是酒店行业的主力军,那么大专层次酒店业人才的培养就将上升到一个十分关键的层面,不难得出这样一个推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关乎到整个湖南建设旅游强省、甚至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实施与实现。

从全省、全国来看,不少院校逐渐认识到艺术素质教育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也纷纷开设了艺术类的课程,譬如:声乐、台词、舞蹈、音乐欣赏等课程。但一般院校酒店管理的艺术类课程,没有针对酒店管理专业来安排教学内容。而我们的则是从整体出发、从细节入手、成体系有框架的综合艺术素质教育。通过研究有特色、有发展、有活力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在行业内进行推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酒店从业的专业人才。

2特色化声乐教学的开展

让艺术素质教育的成果直接转化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我们真正进行此课题研究的初衷与落脚点。酒店管理专业的声乐课当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声乐课,因为我们并不是培养声乐演员或者声乐教师,这门课是作为艺术素质教育类课程中的一个方面,那么要保持与其他艺术类课程,如舞蹈、台词、音乐欣赏等课程,一致的步调,互相催化,相辅相长;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进行不同风格类型的教学,如美声、民歌、流行,甚至还有原生态;还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一些具体曲目的教学与排练。

2.1授课形式的特色

声乐课有小组课、大组课与合班课之分(没有声乐个别课),这是根据行课的需要,将学生分组进行教学,亦可合班来进行,具体怎样操作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计划中的具体内容。

对于刚入校的新生,第一学期一般采用大组课或者合班课来进行基础的歌唱基本功相关技巧的教授,譬如歌唱仪态、呼吸方法、口腔控制等,多唱一些难度较小的齐唱曲目;第二学期开始,小组课渐渐成为授课形式的主体,但也根据需要合班上课或排练,完成当下一些教学、竞赛、表演任务。三种授课形式不是机械的拼凑,而是灵活机动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整。

2.2授课内容的特色

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需求,设计不同的曲目进行教学与排练。譬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必须要有一些旅游胜地的当地民歌或戏曲的积累(见表2),方便在带旅游团时给游客表演或交流。当然,有的曲目还需要跟舞蹈课相结合,配以当地的民间舞的基本舞步和手势;还可以和台词课一起配合,学习当地的方言,演唱歌曲更加原汁原味,以达到更好的带团导游效果。

根据不同的活动进行授课内容的设计与调整:系部会定时定点进行教学观摩或歌唱、舞蹈、朗诵等比赛之类的活动,那么授课的内容也要根据当时活动的需要来进行调整。当然,系部活动计划都会在前一个学期的期末安排并公布,方便教师在假期做好教学计划和教案及相关的准备。

酒店管理行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生活业中的一大方阵,也是湖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社文系酒店管理专业正是顺应社会和市场需要、拓展办学思路、实现文化与艺术兼容的新办专业,是我院“十二五”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专业。该专业于2006年正式招生,虽然开办时间不长,但是其专业技能教学与艺术素质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受到了用人企业和学生、家长的一致认可,在行业内也能起到较好的特色引领作用。

社文系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适合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获得重点建设机会,于2011年11月成功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承担着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

注释

①情绪商数(英语:EmotionalIntelligence或EmotionalIntelligenceQuotient,缩写为EI或EQ,简称情商),是一种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的指数,由美国心理学家彼德・萨洛维于1991年创立,属于发展心理学范畴。情商是一种认识、了解、控制情绪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文哲.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2012(2).

[2]尹权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8).

[3]胡雁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4]徐迎,陈巧霞.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情,2010(28).

[5]陈特水,殷章馨.试论高等旅游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4(9).

酒与文学艺术篇5

新兴的艺术文化中心

上海卓美亚喜玛拉雅酒店隶属的喜玛拉雅中心是上海一座新兴的艺术文化中心,它包括1100座的大观舞台、喜玛拉雅美术馆、大型购物商场以及5000平米的屋顶花园。该中心由曾主持设计西班牙巴塞罗那体育馆和洛杉矶现代美术馆的国际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设计,酒店绝美的内部设计则由曾成功设计卓美亚集团另一地标建筑迪拜帆船酒店的KCA国际倾力打造。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及非凡的建筑风格灵感来源于中国文化理念和风水原理。酒店形似玉琮,“天书”环绕外墙,气势恢宏,沟通自然。

异形林

三维立体的异形林犹如参天大树破土而出,诠释了喜玛拉雅中心所要传递的精髓,顶部5000平米的空中花园连接两座大楼。灵感源于古代树林的根部,融入了风水理念,象征大自然天与地紧密结合。利用真实树干为模本,以内铸钢丝网外附木模的形式,每隔30厘米用电脑进行力学测算,与自然界树木的生长方式一致,并且保证了工程结构的安全。

天书

喜玛拉雅中心的两幢大楼由7层楼高的文字字符包围,这些文字字符由黄帝时期的“造字圣人”仓颉创造。它是对古老的文字和中国文化历史的抽象演绎,也是对当代科技的礼赞。每片文字通过特别定制,并且选能工巧匠细心拼贴,矗立出一道充满想象的“文字墙”。底层的橱窗,巧妙地安排间隔,日光透过字符间隔撒进酒店。

玉琮

卓美亚喜玛拉雅酒店楼体结构源自中国古代崇天敬地的礼器“玉琮”形制,内圆外方象征天与地,柱体中贯穿孔高14个楼层,传达天与地之间的沟通,蕴含中国“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量体安排虚实相应,大度恢宏。柱体底部幽静私秘的花园是修身养性的绝佳选择。

大堂天花板LED巨型屏幕

卓美亚喜马拉亚酒店大堂天花板内嵌260平方米巨型LED屏幕,为上海最大室内屏幕。每天播放多媒体动画展现天空变幻之美,让每位进入卓美亚喜玛拉雅酒店的宾客体会到浓郁的艺术氛围。

丹麦哥本哈根HotelFox最激动人心的艺术酒店

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共21位平面设计师、城市艺术设计师和插画艺术家参与了酒店的设计。艺术家们在开始工作之前,完全不知道这项计划的目的,他们只被赋予一个使命:自由快乐地设计。具体的要求只有三个:1.房间内必须要有张床;2.房间设计不得带有色情成分:3.不得出现具有政治成分的字句。61间房间,21位艺术家,1000个构思。最后,艺术家们把这里演绎成了世界上最有激情和创意生活方式的酒店,这家酒店也从一个展览地点转变为一个广受欢迎的特色酒店,以至于很多人来哥本哈根旅行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来这里体验一二。酒店网站上附有每一间房的图示,既有设计艺术家的个人信息,也有房间的设计说明,这样一来,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和爱好来选择房间的风格。

西班牙马德里PuertaAmericaHotel全球最拉风的艺术酒店

PuertaAmerica堪称设计主题酒店的楷模。当你抵达马德里,从机场赶来,在快接近酒店的路上,你就能看到一个13层高的五颜六色的建筑体外墙,上面有六国语言写就的美妙诗句。这是知名的法国建筑师JeanNouvel的创意。这个法国人是设计界的明星,连好莱坞影星BratPitt都是他的粉丝。PuertaAmerica有13层楼,每一层由不同设计师操刀。

酒与文学艺术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酒包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035-02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背景下,孕育了深厚而悠久的中国传统元素,也保存了许多精美的传统图案,它们见证着历史,讲述着历史,是无比珍贵的历史文化瑰宝。早在几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祖先们就开始用原始而质朴的纹样来装饰生产工具,以此表达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现在使用这些图案设计包装的时候,再也不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装饰,而是建立在一定实践和理论基础之上的理性的规律和原则。

一中国传统元素与酒包装设计的内涵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包装设计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显得尤为重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设计师要从现代的视角去解读它,汲取其内在的精髓,并结合现代的创意设计理念,设计出既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包装作品。如何创作出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包装佳作,是值得设计师认真思考与探索的一门艺术。酒包装设计既然是一门设计艺术,它就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只有具有了个性化的独特艺术语言,其艺术作品才能保持永久的魅力。中华民族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就具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风格,使我们可以用现代的眼光去解读传统民族文化,取其精华,为现代酒包装设计所运用。

现代酒包装设计的定位是直接为民众生活服务,是生活商品与生产相互关系之间的一种沟通形式,融洽了人与产品之间的情感交流。而这需要把握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与审美倾向,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才能创造出独特新颖的包装艺术设计。纵观优秀设计师的包装设计,将科学与艺术、物质与精神等各种因素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设计综合体,既宣传了酒类产品,又传递出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可见,现代包装设计已超越了单纯对造型、色彩、文字等形式美的研究。当消费需求从重视物质向追求精神满足的方向变化时,现代酒包装设计以民族为本位的设计理念就日渐受到重视。现在越来越多的酒包装设计者已经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元素对于深入表现内容的重要性,民间传统元素在酒包装设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所以有着众多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每个民族由于受自然条件及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必然会形成具有民族特性的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而中国的酒就是属于一种具民族特性的产品,如果能够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审美观念运用到酒包装设计中,对于具有民族特性的产品推广将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针对现代酒包装设计来说,把更多的商品信息凝练成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使其透过包装直接传递出商品的民族特色及艺术美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在酒包装设计中,如何巧妙地融入与该产品相匹配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二中国传统元素在酒包装设计中的渗入

1.具有吉祥喜庆意义的民间汉字图形在酒包装中的运用

汉字图形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是千百年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在创作中,人们把自然物象和汉字字体结构同自己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巧妙地结合起来,无形地注入了人们的情感因素,使其成为了人们寄托情感和美好愿望的载体。如在民间广泛运用的福、禄、寿字图形,常运用谐音、喻意象征等手法表达民俗的审美理想。其样式多样,仅字型变化就有二百余种,由龙凤、松鹤、仙人、宝器、花鸟组合的福字更是别出心裁,寓意深刻。其中尤以福字为创作主题的居多,如“五福临门”、“五福捧寿”、“十福来朝”、“天官赐福”、“万福流云”等。

此外,其他具吉祥喜庆意义的民间汉字图形还有很多,若详细罗列则举不胜举,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借形寄情,以情表意,意必吉祥。它们都带有浓郁的情感内涵和民族审美因素,显露出一种非常和谐的人情味和朴实的亲切感,这正是它们能打动人的关键所在。艺术大师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也可以说美就是感情,美随情萌生,情借美而发挥。因而把民间汉字图形运用到现代酒包装设计中,则更能发挥它以情动人的作用,使酒包装更具人情味,更容易引发大众的情感共鸣与购买欲望。

2.剪纸艺术图形在酒包装中的运用

剪纸艺术也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民间艺术,民间流传极广,历史也很悠久。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在许多地方人们喜欢在吉庆时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剪纸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民间剪纸具有深刻的文化含义,传统多样的题材,丰满严谨的构图,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寓意吉祥,深得劳动人民的喜爱。剪纸的形式、色彩主要以反映人们的美好愿望及日常生活为主。在酒包装设计中剪纸也是一组很好的中国元素素材。

3.水墨艺术――国画与书法在酒包装中的运用

水墨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语言,中国水墨画历史悠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民族身份的认同使得水墨语言被更多的艺术家当做一种资源加以利用,无论是具有传统技法功底的专业水墨画家,还是从事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家,都看到了作为一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表征的水墨艺术在当今世界文化中的重要意义。把水墨元素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提高。中国水墨艺术元素以创新的手法出现在酒包装设计领域,能够增加作品的意蕴,加强民族化的风格特点。古色古香、纯正地道的水墨艺术,作为中国酒包装特有的视觉传达元素,增加了酒包装的美感和文化品位,使之成为中国现代酒包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史的缩影、它伴随着中国文字的发展而发展,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形美而意达,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无穷的艺术魅力。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历史悠久。而民间汉字图形更是中国汉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汉字的基本笔画,通过添加、组合、变形、取舍等多种装饰手法进行组合构成的文字图形艺术,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是极富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酒包装素材。在酒包装设计中,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是值得设计者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它对加强和丰富酒包装设计的人文内涵和表现形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酒包装设计之传统图式色彩的借鉴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偏好,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赋予了色彩不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不同的色彩观念,也保存了大量精美的传统色彩图案。国人传统的图式一般色彩饱和度都比较高,比较艳丽,在图式的色彩对比与调和以及与图案的组合中形成了视觉上多维度的空间效果,给人带来美的视觉盛宴,现代酒的包装设计同样借鉴了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观念。只有了解了人们的色彩习性,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展现出该地域的特色并得到认可。

许多中国名酒采用红色的包装发行,一是有利于人们更加熟悉产品本身的固有色彩,二是中国人素来对红色有着浓厚的情感。在喜庆场合都大张旗鼓的应用红色,在包装上采用红色和图案的结合,使酒产品包装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的今天仍然具有民族性,并展现形式美感,集强烈视觉效果和鲜明特色于一身。

5.酒包装设计之地域特征的运用

众所周知,一个地区的地域特征、历史特征和文化特征对该地区人们的性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必须要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形成。因此,就形成了处在不同地域的人有相对独立的语言、习惯、审美观及性格特点。这样,针对不同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酒包装设计,在传统装饰纹样的选择上肯定也会带有各地特有的文化烙印。这就是所谓的酒包装设计的本土化。本土化源自不同环境的文化背景,本土化包装,就是具有本地文化特色,区别于其他地域的独特的包装设计。我国地域广阔,市场的区域化特征比较突出,因此,本土化还要注意营销的地域化,注重人文环境和消费者需求差异的地域研究。要做好本土化酒包装的设计,就必须从酒包装设计的文字、色彩、图案等各方面进行整合,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语言。

6.酒包装容器中陶瓷艺术的运用

陶瓷是由瓷土与水混合在一起形成“泥”的状态,而“泥”有极强的可塑性。它可以通过各种成型和装饰手法加工塑造成各种形状、色泽、肌理等效果,形成陶瓷艺术独特的语言。陶瓷艺术历史悠久,为国粹之一。陶瓷从造型到装饰再经火的烧制的过程中,运用了许多手法并产生了丰富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陶瓷艺术设计的独特语言魅力。无论是青瓷还是白瓷,都体现了中国古老精湛的制瓷技术。在现代酒包装设计中,不仅将泥塑和陶瓷器皿上的花样和纹饰巧妙地运用到外包装上,而且还运用到容器的设计包装上,使“返璞归真”的情结得以显现。各种陶瓷泥塑等多种质材的包装,给人以浓浓的怀旧感受。

三中国传统元素在酒包装设计中的审美意境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包含了中国各个时期和朝代的兴衰历史,在传统艺术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现代酒包装设计的最高境界是具有审美意境的包装,也即意境包装。酒包装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艺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来实现和传达它特有的审美意境。酒包装设计的审美意境是通过色彩、文字和图形等视觉元素的编排与组合,结合各种酒包装材料设计元素和印刷工艺实现的。意境包装由视觉、触觉上表现出包装的艺术品位格调,传达酒的品牌文化气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酒包装的技法、材料和审美形式,都经过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必然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包装方式流传在人们中间。我国特有的酒文化和中国元素在酒包装设计方面的结合,使国人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底蕴。本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理念,也利于把具有中国特色的酒产品推广到国外,从而扩大中国酒在海外的销售市场,提高中国酒产品在外国人心目中的产品形象。

参考文献

[1]陈秋漪、袁平、黄俊淞.本土化酒包装设计中图案元素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1(4):95~97

[2]叶黎君.试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渗入[J].包装世界,2011(2):90~91

[3]陈红.乌江流域民间传统图式美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上),2011(3):104~105

[4]杨薏.民间汉字图形在礼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0(5):24~26

[5]阙涛.浅析中国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窗花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7):350

[6]杜秋磊、朱志伟.包装设计中字体设计的原则[J].包装工程,201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