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范文

优质护理(收集3篇)

来源:[db:出处] 时间:2024-07-08 手机浏览

优质护理范文篇1

方法:对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的实际工作措施与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通过优质护理活动的开展与实践,我科室的病房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患者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病房巡视以及健康宣教方面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较实施优质护理之前的满意度相比有显著的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当在呼吸科室内实施优质护理,对树立科室及医院的良好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意义,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各医院、各科室中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呼吸科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9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41-02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从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我院呼吸科室一共收治住院患者704例,其中有340例为男性患者,36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从21岁到84岁不等,平均57岁,患病类型包括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慢阻肺、肺炎等。

1.2优质护理方法。

1.2.1从工作理念入手,提升护理服务态度。时展,人们的思想理念改变了很多,传统的护理工作理念与态度满足不了当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所以首先要从护理工作理念入手,提升护理服务态度,这是保证护理服务能够真正实现“优质”的基础与前提条件。我科室就正是从提升护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出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提升护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的同时,我科室还通过宣传、教育,使其明白“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于自身事业发展、科室发展、医院发展甚至是我国整体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将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思想都统一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保障基础。

1.2.2优化护理服务模式,落实整体化护理责任包干。分1个责任大组,设组长一人。其中责任班4-5人,即责1、责2、责3、责4、责5班。每一责任班分管10-12个患者,负责责任组内患者整体护理,制定护理措施、执行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并按照分级护理要求及制定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落实基础护理服务。另设主班1人。N3级主管护士:为组长,负责本组的危重病人,并负责检查,指导执行护士和助理护士的工作落实,质量控制,解决护理难题,负责本组病人的治疗、有技术含量的操作,指导助理护士完成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N2级责任护士:负责本组病人的治疗、有技术含量的操作,指导助理护士完成基础护理的落实并保证护理质量。N1级助理护士:在主管护士和执行护士的领导下,负责本组病人的基础护理,如吸氧、雾化等。

1.2.3改善患者病房环境,保证患者的休息空间与休息时间。一个舒适、安逸的环境,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整以及病情恢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意义。所以,我科室通过相关的措施,为患者营造了一个温馨、整洁、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所有病房内的物品都有统一的摆放规则,但在患者的特殊需求下,也会对具体的物品摆放进行调整,根据患者的个人喜好来布置病房。另外,由于呼吸科室的老年患者居多,他们在睡眠上一般都有着诸多困扰,且在夜间容易惊醒,所以我科室对所有门锁都进行了一番特殊的处理,上了油,最大限度降低了护士在夜间巡视病房时所发出的噪音,有效的保证了患者的休息空间与休息时间。

1.2.4完善基础护理,凸显人文关怀。优质护理的核心始终在于基础护理的开展是否最大限度体现了“以患者为本”的医护工作理念,为了搞好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我科室在基础护理工作的完善上下了大工夫。之前,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基础护理服务只有买饭、打水以及剪指甲等,一些更加“私人”一点的工作,比如洗头、洗脚以及刮胡子等是患者的亲属在做,而在“以患者为本”的思想理念下,我科室护理人员最大限度的将这些基础护理内容都一并的承担了下来,且得到了长期的坚持,没有一个护士抱怨过,这极大的凸显了我科室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1.2.5加强安全提示,消除安全隐患。我科室在原有预防压疮和跌伤的提示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示和告知工作,如:开水房小心烫伤的提示、走廊小心滑倒提示等,我科室还将主管医生、主管护士名字写在病人床头卡上,使病人一目了然,在很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安全隐患。同时,我们新增了一些表格便于护理工作,除了基础护理工作量表之外,对需要翻身、拍背的病人进行登记,每日操作后记录。对使用气雾剂的患者进行跟踪登记,利于健康指导。这些表格既对护士工作进行了提示,同时也是对我们工作的监督。

1.2.6增强健康教育力度,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我科室根据呼吸科常见疾病种类制定了相应的健康宣教计划,责任护士按照计划内容分步骤的为每位病人或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内容涵盖了氧疗、呼吸操、气道管理等。同时,每个病房放置了健康教育手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浅显易懂,供患者和家属自己阅读,对于不明白的地方或不认字的病人,护理人员会给予耐心的解释和讲解,直至病人和家属理解。

2结果

通过优质护理活动的开展与实践,我科室的病房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患者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病房巡视以及健康宣教等方面的综合满意度(97.8%)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较实施优质护理之前的综合满意度(81.2%)相比有显著的差异,且经SPSS14.0进行分析,采用X2进行检验,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时展,人们的思想理念改变了很多,传统的护理工作理念与态度满足不了当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而我科室在“以患者为本”的思想理念指导下,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由此证明,“以患者为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满足当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且能够树立良好的科室及医院形象,值得在各医院、各科室中推广。

参考文献

优质护理范文篇2

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的15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及研究组(优质护理管理),各79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进行优质护理管理能预防护理缺陷事件,降低新生儿患病风险,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优质护理管理护理效果新生儿护理是产科护理中的重要组成,新生儿身体素质差,器官、组织发育未成熟,护理风险较多,且新生儿不能言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督[1]。在临床中若不能识别护理风险则可能增加护理缺陷事件风险,提高黄疸、感染等疾病患病效率[2]。此外在新生儿护理中部分产妇参与度不高,导致其对相关护理知识了解较少,护理能力较差,这一现象在初产妇中较为常见[3]。新生儿外界抵御能力较差,需予以精细的护理,不仅仅护理人员要实施全面的照护,还要提高家属护理能力,确保出院后新生儿能够得到悉心的护理[4]。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常规护理难以满足当下要求。优质护理管理以患者为对象全面深化护理内涵,提升护理质量,在临床中得到护士、医师、患者的肯定[5]。本研究应用优质护理管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的15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79例。纳入标准:(1)单胎。(2)新生儿胎心正常。(3)产前检查无头盆不称。(4)阴道分娩。(5)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新生儿重要器官疾病功能不全。(2)合并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对照组男婴30例,女婴49例,日龄3~15d,平均(6.37±2.45)d。研究组男婴31例,女婴48例,日龄3~16d,平均(6.80±2.41)d。组间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1.2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根据新生儿病房各项工作开展护理活动,密切监护新生儿体征,进行喂养、脐部护理等,家属进行产科常规宣教。研究组进行优质护理管理:(1)体位护理:密切监督新生儿体位情况,帮助新生儿更换体位,交替平卧位、俯卧、侧卧位的摆放。新生儿床上用品选择舒适、柔软的材质,避免造成损伤。仰卧位时床头抬高15°,将毛巾垫于肩下,保持肩部与外耳道处于同一水平。俯卧位床头抬高,保持下肢、腹部、胸部以及头部呈三阶梯状。侧卧位用布卷成鸟巢状,用海绵作为底垫,柔软面部制成包套,将水枕垫置于幼儿头颈部。加强体位护理管理,每隔2h更换一次体位,预防压力性损伤。(2)信任支持:我科收治生病的新生儿,新生儿住院没有母亲陪伴,跟产妇接触很少,因此产妇在分娩后往往担心新生儿状况。护理人员需向家属解释我院新生儿病房工作制度,获得家属的信任与理解。(3)饮食护理:进行健康宣教对家属普及母乳喂养的优势,积极鼓励母乳宣教,指导哺乳方式,母乳喂养时正确姿势、新生儿体位、哺乳技巧等。实施催乳确保新生儿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发育。(4)排便护理:观察新生儿出生后12h排便情况,排便量、排便颜色,按摩腹部促进粪便排除,若24h后新生儿迟迟不排便需进行检查。记录小便量,观察小便颜色,大小便后及时清洗,清洗后擦干臀部,穿好纸尿裤。若为红臀患儿需待臀部自然晾干,涂抹护臀膏,穿好纸尿裤。(5)脐带护理:脐带脱落前需观察脐带状况,出生24h内包扎脐带,24h内后打开纱布,促进脐带干燥、脱落。洗净双手捏起脐带,棉棒蘸取75%酒精擦拭脐带根部周围,清洁分泌物及血迹,每日清洁两次。穿戴纸尿裤时勿遮盖脐带,避免被尿液污染。脐带脱落后时常有分泌物渗出,用棉棒蘸取75%酒精擦拭,消毒纱布遮盖脐带,在创面愈合前避免盆浴。(6)细节护理:保持新生儿床单整洁,病房空气良好,暖箱温度适宜,晨间、晚间加强护理,按时对新生儿肚脐、皮肤进行拼接,定时更换纸尿裤,避免臀红。新生儿喂养期间加强护理力度,预防呛奶、吐奶等。(7)疾病护理:护理期间密切注意患儿体温、皮肤状况、意识等变化,保持皮肤干燥,积极预防黄疸、湿疹。早开奶促进胎粪及时排尽,避免发生母乳喂养性黄疸。保持新生儿病房空气清新,家属探视时做好防护措施,谢绝患病人员的探视。(8)健康教育:对家属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强调家属参与新生儿护理的优势。宣讲母乳喂养优势,母乳喂养咨询师指导方法技巧。围绕脐带消毒、沐浴、穿衣等方面事项制作健康宣教手册,同时护理人员在床旁进行一对一演示,手把手指导家属进行操作。定期组织座谈会,就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结合图片、视频等提高家属的理解。(9)延续性护理:出院后新生儿各项护理工作由家属进行,为了在院外予以悉心的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建立微信群,就饮食、洗浴、日常生活管理等事项发送推文至微信群,及时解答家属问题,及时通知预防接种事项。1.3观察标准以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疾病发生率、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家属护理正确率为观察标准。(1)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常见缺陷事件为跌倒、坠床、延误检查、用药不当等,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护理缺陷事件例数/新生儿例数×100%。(2)疾病发生率。新生儿常见疾病为臀红、黄疸、湿疹、皮肤感染,疾病发生率=疾病发生例数/新生儿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研究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两组患者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对比[n(%)]2.2疾病发生率研究组疾病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两组患者疾病发生率对比[n(%)]

3讨论相比成人而言,新生儿的身体素质更差,身体调节中枢尚未成熟,对外界抵抗能力差。因此其护理工作质量对护理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6-8]。对新生儿实施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正常发育,临床中多项研究证实护理质量是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新生儿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9]。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在于护理人员较为被动,工作独立性差,且家属参与度不高[10]。在常规护理中新生儿护理工作存在一定风险性,且家属因护理知识的匮乏,护理技能的不熟练,出院后难免手忙脚乱[11]。由于人们医疗意识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有更严格要求,常规护理满足不了患者需求,若护理不当导致缺陷事件还会引起医疗纠纷。胡婉妮等[12]报道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方法,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明显,缩短了新生儿在医院中的住院时间,新生儿家属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刘芳芳等[13]指出对新生儿实行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管理起到的效果更佳。在临床中多项研究对优质护理予以肯定态度,应用优质护理强化了护理人员责任,满足了护理需求[14]。在新生儿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掌控新生儿护理风险,制定人性化、科学性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提高安全性[15]。在本试验中研究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更低,疾病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说明了优质护理为维护新生儿安全保驾护航。与葛文萍[16]报道一致。优质护理强调了家属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参与度,这一举措同时保证了新生儿在院内和院外的护理[17]。总而言之,在新生儿护理中进行优质护理管理能预防护理缺陷事件,降低新生儿患病风险,这一护理办法有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林小燕,邓小霞,李小妹.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23,18(19):105-106.[2]吴瑞.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3):131.[3]王静宜.全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1(7):143-145.[4]杨静,顾娟娟.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3,7(7):84.[5]金二丽,邱卓华.全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3):129-130.[6]陈建香,胡蓉.优质护理用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23,27(8):64-65.[7]丁磊.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0):123,126.[8]李桂琴.互联网平台健康教育联合优质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3,27(6):100-103.[9]付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1):348.[10]韩学娟,户志银.优质护理干预对于初产妇保健能力和新生儿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2):230-232.[11]齐福莲.优质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4):168-170.[12]胡婉妮,黄伊菊,廖锦文.基于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智慧健康,2023,6(14):84-85,93.[13]刘芳芳,罗旋旋,王辉,等.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心理月刊,2023,15(5):92.[14]劳丽明.新生儿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7(5):185,198.[15]廖薇,林亚娟,赵杰.优质护理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3,34(2):315-317.[16]葛文萍.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5):84-85.[17]职晨阳,许斯,王敏.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6):149,153.

优质护理范文篇3

本源,即事物产生的根源,它的同义是本原,origin;source;starting-point。详细释义见下:

源头。汉·王充《论衡·效力》:“江河之水,驰涌滑漏,席地长远,无枯竭之流,本源盛矣。”

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宋·司马光《进修心治国之要札子状》:“夫治乱,安危、存亡之本源,皆在人君之心。”孙中山《人格救国》:“近来科学中的进化论家说,人类是由极简单的动物,慢慢变成复杂的动物……所以人的本源便是动物。”

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唐·杜甫《信行远修水筒》诗:“秉心识本源,於事少凝滞。”廖仲恺《国民的努力》:“必须先从本源着手,把政治上的障碍物扫清,这是我们应努力的第一着。”

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是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

希腊文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

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护理活动的萌芽。护理(Nursing)一词是由拉丁文“Nutricius”演绎而来,原为抚育、保护、照顾等意。对护理的定义,由于历史背景、社会发展、环境和文化以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概念和内涵随着其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逐步从简单的“照料、照顾”向纵深方向拓展和延伸。但是无论如何发展,不能改变的是护理的本质,即护士对病人的关心、关怀和照顾,这是护理的本源。

然而,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我们对护理专业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工作发生了错位,我们在前进的行程中偏离了护理的本源。护理工作缩水,专业定位发生偏差。护士把打针发药、完成医嘱当成了主业,把照顾病人看成了副业;重视治疗技术性的工作,忽视基础性的工作;将基础护理等同于简单的生活护理和生活照顾,认为生活护理不该由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把生活护理留给了家属;认为给病人做基础护理低人一等,把基础护理交给了护工。

临床证实,患者的病情变化很多都是在做基础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的。而做好基础护理工作,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还需要具备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知识。但这些知识受过短期的简单的培训的护工显然是不具备的,把基础护理工作的交给家属或是护工,那肯定也是做不到位的。虽然护理教育得到了较大较快的发展,护理人员学历出现了高层次化,临床上涌现了大量的护理本科、硕士甚至博士。护士的学历、职称、年资高了却不愿意留在病人身边,护士人虽在岗位,却离自己的专业越来越远。有多少护士真正清楚自己的专业内涵,在实际工作中又真正体现了护理的内涵?病人对我们的工作不满意,我们自己也抱怨工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价值得不到体现。护士只有首先把工作做到位,让患者和家属切实感受到并得到实实在在的护理服务,才能得到患者的尊重和认可。

基础护理是应用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和心理治疗的需要,通过临床护理工作,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提供病情发生、发展的动态信息,有效地配合并参与治疗、检查及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以积极的安全的护理对策,使病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个体在健康状态下,能依靠自己满足需要。但在患病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一方面,疾病可导致个体某些需要增加,而另一方面,个体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却明显下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作为一种外在支持力量,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如许多重症患者不能照顾自己的生活,其生理需要如饮食、排泄,护士必须帮助满足。还有许多其他疾病引起的如发热、脱水、水肿、疼痛等同样需要护理人员制定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解决疾病带来的健康问题,而不光是执行医嘱、打针发药等。

尽管护理工作各有其专科分工的侧重,但基础护理仍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和核心,尤其在精神科更为重要。

精神疾病是指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思维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以致患者言行与其周围环境不协调或是脱离了周围环境,其患病的痛苦等不到旁人的理解。精神疾病患者本身就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其个人、社会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在工作(包括家务)、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或丧失。以及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产生或遗留着很多偏见,给精神病人带来很多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歧视或是摧残。比如,经过急性期的治疗,病人进入恢复期,自知力已经恢复,对患病的情况大多有所回忆,不仅知道自己发病给家庭造成的沉重负担,而且今后生活道路的艰难,或把未来看得很复杂,担心疾病复发而失去工作和经济据拮,担心社会、家庭的不接纳。如此种种都会导致病人失去生活的信心。精神病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关怀。

精神科的基础护理,是一项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精神病人常因精神症状的支配,处于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或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情感高涨等,许多症状均可导致病人不知清洁,睡眠、饮食等生活没有规律,自理能力减弱,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各种躯体疾病,以及病房的吵闹等,都对健康造成极大危险。而南丁格尔认为一个清洁的、良好的通风和安静的环境是恢复健康的基本条件。(1)《护理札记》第一章中写道:护理的第一条规则是让屋内的空气尽量清新一些;(2)第十一章中写道:“皮肤会污染环境”:对于几乎所有的疾病来说,皮肤的作用或多或少都是不好的。在许多严重的疾病中,自然几乎完全靠皮肤来缓和受伤状态,对于儿童来说尤其如此。但是如果不及时地洗澡或是换衣服的话,皮肤所排出的分泌物就会长时间地滞留在皮肤上面。如果护士让病人长时间不洗澡,或者是让沾满分泌物的衣服长时间地穿在病人身上而不换掉的话,在病人身体机能的自然修复过程中,她的作用就是反面的,因为这样做非常有害,其有害的程度不亚于护士让病人吞下慢性毒药。因为从皮肤里排出来的废物和从呼吸中排出来的废气一样有害,唯一不同的是前者发挥起有害作用来比后者慢。(3)通风和皮肤的清洁同样重要:污浊的空气中氧气不足,可以干扰人的正常生理及心理状况,常使人出现烦躁、倦怠、头晕、食欲减退等表现,有碍患者的康复。例如我们护理木僵的患者,病人表现为不语、不动、终日卧床不起,口中充满唾液、大小便潴留,自己也不理会。因此做好精神病人的日常生活、饮食、睡眠的护理工作,保证病人的健康和安全,这不仅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保证病人获得成功治疗的前提。

纵观伟人治国为民处事之道,从根源上去找问题,清除发展路上的障碍,纠正偏差,定好位,是首要任务。护理人员加强对护理专业内涵的认识,转变观念,认识护理的本质。“关心、关怀、照顾”是对护理的诠释。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护理安全,保持身体舒适;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保持平衡;取得病人家庭社会系统的整体协调支持;有最适切的护理获得病家较高的满意度;是整体护理内涵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如何有效地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给病人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护理工作者,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送温暖、送方便、送关爱、送扶助,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怎样为推动护理专业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进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只有加强基础护理,回归护理本源。坚持以关心、关怀、照顾病人为主业,关心心理、生理、社会因素对病人的影响,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导我们临床护理实践工作,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舒适,针对病人的具体需求给予关怀,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以马晓伟部长的“三贴近”精神为我们行动的指导思想,举其上下力量,把工作做到位,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