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个体和群体作文500字

来源:其他 时间:2022-03-03 手机浏览

个体和群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每个人却也是独立的,我们是一个又一个的个体,就像好朋友在文章中说的那样,我们走不进别人的世界里,别人也走不进我们的世界。

一直都很佩服朋友的文采,特别的出众,有的时候总能够三言两语就表达出来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不像自己,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可是我和好朋友之间,我们也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会彼此之间分享一些生活的事情,甚至会分享一些小心思,但是我们好像从来没有真正的走进彼此的世界。毕竟每个人的心里有太多的防线,就自己个人而言,也早已经不再是那个透明的自己。把所有的喜怒哀乐写在心中挂在脸上。

可是我们每个人又是可以组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团体,从学生时代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好朋友,到后来组建自己的小家庭。甚至在一个又一个的小家庭中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温暖。

学生时代的政治课本上这样写道,个体和群体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又一个的个体组成的群体,这一个又一个的群体中也时刻体现着个体的独立性。

那个时候总觉得政治特别的深奥了,像绕口令般的复杂。如今想一想,无论我们是面对独立的个体面对自己的时候,还是面对自己的群体自己生活的小团体的时候,好像我们可以时而分享自己的秘密,也时候可以把自己装扮成神秘的模样。

这些都是在生活中合理的常态。因此一个人的时候好像没必要孤单,一群人的时候,也能够活出自己的精彩。这大概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吧!

我能和谁讲话

星期四的法制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两起案件,引起了我们全班人的思考。我可不可以问一声,我能和谁讲话?

No1:两个星期前的一天,中午放学,我们学校二(1)班的一位女同学,放学自己回家,在途中被妈妈的好朋友接走了。她妈妈的好朋友给她妈妈打电话要十五万元。当天晚上,小女孩就被杀害了,因为小女孩认识绑架她的人。

No2:上个星期,因为高考占用我们学校设考场,我们学校放假,从星期五到这个星期一。这几天正好农民在家收小麦。我校六年级的一位男同学,他的爸爸妈妈回老家收麦了,只留他一个人在家。他爸爸的朋友正好来他家,把他绑架了。到现在还没有联系到。

由于这两个案例都刚刚发生在我们身边,法制老师专门给我们上了一节课,除了震惊难过之外,老师告诫我们,由于我们年龄小,没有生活经验,我们以后无论在哪种场合,特别是上学放学的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可是这两个案子中的人都不是陌生人,而是熟人。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很容易,可是怎么防熟人呢?特别是爸爸妈妈的朋友?

我和蚂蚱的战斗

我和蚂蚱的战斗

百树小学三年级吴少雯

在海洋公园的门前,有一块绿油油的草地,远远望去,真像一块绿色的地毯铺盖在大地之上。我在草丛中玩时发现有一只只欢蹦乱跳的蚂蚱,我高兴地叫道:“我们一起来抓蚂蚱吧!”

“胖胖”和“眼镜”一听,立刻来了劲,问:“在哪儿,在哪儿?”我用手指了指草地,她们就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我也紧跟着,但这时却一只蚂蚱也没看见,我使出了自己的“绝招”---跺,把草都弄得乱七八糟,蚂蚱全都吓得蹦了出来,我心想:“我不能硬来,要想办法智取。”于是,我开始和蚂蚱“打架”了。我从路边捡起一根木棍,看见蚂蚱就打,蚂蚱生气极了,一个个跳得高高的,有只跳到我眼前,摆动双臂,我吓了一跳,丢掉棍子落荒而逃,蚂蚱们聚在一起,好像在唱胜利歌,向我示威呢!

我只好使出第二“绝招”----用石头压。

我从树下捡起一块鹅卵石,朝蚂蚱扔去,蚂蚱来不及躲,被我压在了“五指山”下,哈哈,你跑不掉了吧。我开始沾沾自喜起来,不知怎的,忽然觉得手有点儿痛,一看,胆大包天的蚂蚱不知何时跳到了我的手上正在咬我的手指呢,我吓得丢了蚂蚱,再一次逃走了。这回又是蚂蚱胜利了。

我使出了最后的“绝招”----扑。

我发现一只蚂蚱在休息,就用身子往上一扑,蚂蚱被我重重地压在了身体底下,我赶紧把它抓住。就这样运用这个“绝招”竟然捕获了许多蚂蚱,我终于成功地抓到了蚂蚱,我开心地一蹦三尺高,可往身上一看,到处都是被草刺破之后的伤痕,“哎哟,疼死我了……。”

与蚂蚱的战斗结束了,虽然是两败俱伤,不过那乐趣真是让人难忘,你们想不想来亲身体验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