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地球观后感(精选4篇)
电影重返地球优秀观后感篇1
第一次看《重返地球》时很佩服编剧能把灵性话题通过科幻故事的形式展现,“恐惧是幻想,真正活在当下可以无惧!”昨天紫雨老师推荐,再看第二遍,在学过吸引力法则后,有了更多的体会,也感觉更加使得上力了。
一、做事之前,进行能量确认,做稳定能量的动作
当吉泰走出飞船后,立即展开武器,处于应激状态。父亲告诉他要冷静,让他单腿跪地,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下,视觉、听觉、嗅觉,感觉到什么?核实自己的能量。吉泰感觉到地心引力的影响,身体很重,这是一个把感觉回归自身的过程。当吉泰在森林里第一次遇到不明物种—猩猩的时候,父亲指示,”不要乱动,放下攻击意识,解除备战,确定自己的能量,你能控制那里的局面。”而吉泰由于第一次面对不明物种,十分恐惧,采取了应激反应,用石头去攻击猩猩,结果引来群猩的追击。在他逃过猩猩的追击后,依然拼命了乱跑了很久,神情紧张。父亲指示他,单腿跪地,自我评估,核实能量,吉泰才缓缓冷静下来。
在学习吸引力法则的过程中,我懂得了情绪导航的作用。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评估自己的能量状态。如果处在负面情绪的控制下,做出来的反应和决定都不会有利于事情更好的发展。这个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缓冲,自我评估,了解目前的情绪刻度,确认能量状态。如果觉察能力强,还可以进一步做稳定能量的动作,比如运用转移注意力,舒缓之想,让自己的感觉更好。等到频率提升,能量调和一致,再行动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内核是实相的源代码,故事是内核的源代码
父亲告诉吉泰,他是如何成为一个无惧的人,杀死“恶煞”的。当年,父亲与“恶煞”搏斗,在濒临死亡之际,他领悟到“恐惧绝对不是真实的,它只存在于我们对未来的想法,它是我们想象的产物,让我们害怕那些现在不存在甚至永远不存在的东西。危险确实存在,但恐惧只是选择。我们都在给自己讲故事,那天起我的故事变了。”
恐惧是幻想,它只存在于我们的想法里。在人类集体意识下,我们接受了太多负面的渗透。对金钱、对关系、对疾病、对死亡、对灾难乃至人生的各个面向,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去一一验证确认,就已经让这些负面意识成为我们的信念系统并且支持着我们的行为。在这样负面的信念系统的支撑下,不知给自己讲了多少烂故事。当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接踵而来的时候,有时觉得莫名其妙又力不从心,于是怪天怪他人怪自己,殊不知就是自己给自己的烂故事创造了糟透的人生。
父亲从那天起,他用美好勇敢的故事代替了恐惧的故事,从此他的人生转变,成为了一个完全无恐惧的人,对于“恶煞”他就是隐形的,他成为了游骑兵的最高指挥者。
自然法则讲到宇宙一切的本质都是能量,都是振动,都是吸引力法则在运作。内核是实相的源代码。单用肯定语,用成功学,用大量的行动都无法彻底改变。只有真正的从底层重编自己的源代码,改变底层的启动程序,才能真正的改变外在实相。而故事是实相的源代码,只有挖出负面信念系统,挖出烂故事,用好故事代替烂故事,时刻用好故事来引领人生,才是转变人生的根本。
三、成长就是借事修心的过程。
吉泰一直想成为像父亲一样的英雄。为此他在特训队特别的努力,一开始测试未合格,无法成为后备游骑兵。在跟随父亲去其他星球执行任务,飞船被毁,父亲受重伤,只剩下他一个人要独自完成任务。他带着童年姐姐命丧“恶煞”的恐惧阴影,与群猩赛跑,与水蛭交命,与巨鹰比翼,与猛兽肉搏,与酷寒博弈,与蛇虫同眠……当任务不可能实现时,父亲命令他立刻终止行动,他突破了自我做出了自主的选择,继续执行任务。最后与“恶煞”搏斗,在生死搏斗之际,他克服了自身的恐惧,终于成为了像父亲一样无惧的人,杀死了“恶煞”,顺利的发出了星际求助信号,挽救了父亲的生命。吉泰由一个小孩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勇挑重任的男人,新一代接班人,就是在过程中一步步的借事炼心,逐步成长起来的。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每一个经历都是礼物。让我们带着一颗乐于体验的心上路吧。
电影重返地球优秀观后感篇2
你可曾想象过这样的地球?
此时的地球,看不到人类的踪迹,却俨然是一个生物的乐园,植物茂盛,动物繁荣,环境优美,虽然活火山遍地,昼夜温差巨大,但大家都能比较快乐的在这里生存。此时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们,都有了明显的进化,植物个个有感应能力,和适应昼夜巨大温差的能力,阔叶林也不会遇冷凋落,晚上冰封大地时枯萎,第二天太阳出来照样绿油油水汪汪,它们的超强生存能力,让咱们叹为观止。
——这一幕,出现在《重返地球》这部影片里,它满足了我们对于未来地球的无限的遐想。
《重返地球》这个故事,发生在距今至少n年之后,至少是地球被人类祸害到灾难频出,无法生存,全人类迁出这个起源之地,赴外星定居生存的1000年之后,人类已经习惯了外太空的殖民地生活,也不再感到自己是迷失在太空之中,地球也成了一个严禁进入,极其不适合生存的星球,在那遥远的地方孤独的运转着。
故事主线是少年基泰·瑞奇(贾登·史密斯 jaden smith 饰)和他的传奇父亲塞弗(威尔·史密斯 will smith 饰)外出训练时,被迫降在地球上,并且寻求自我救赎的故事。
在电影中更多表现的,是在讽刺人类对于地球资源无止境的、随意的开发与浪费,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星际移民”。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地球的表面上全部是火光一片,大量的房屋建筑被焚毁,
幸存的地球人坐着游骑兵的太空舰艇,飞向未知的太空。而地球,被远远地抛在了身后。
我认为影片中的人类是堕落的,当他们失去了地球这个家园之后,就只能在太空内漫无目的地闯荡。最终在外星球上过着只有战斗和掠夺的生活。或许,人类只能用强权和暴力才能让自己存活下来,永远学不会与周遭的环境和谐相处、亲密无间。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少年基,一个外太空生外太空长的孩子,从来没有踏入到地球这片土地上,所以地球对他而言,是一个特别不适宜生存的地方,别说食物,连呼吸都特别困难,每过若干个小时,他就得喝一支空气滤清液,此物质貌似可以附着在肺上净化空气,帮助他适应地球生活。这是多么可笑的讽刺!即便到了外太空,人类的科技仍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这点是我们始终期待的,但是,这样的发展和进步,必定也是依赖于对周围环境的利用,这种依赖性,终将导致对能源过度的开采,导致人类的再次颠沛流离。
于是,在影片中,人类的本性是无情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抛弃一切的。地球,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星球,只是后代们临时落脚避难的地方而已,一旦救援来临,分分钟就要离开。虽然这个地球还算宜居,山河壮美,物产丰富,环境也算怡人,但是,我们的后代,依然毫无眷恋的离它而去,宁愿继续迷失太空,也不想再重新开始守护开垦祖先的家园。这是不是在暗示,人类再也没有“寻根”的欲望与冲动呢?从今往后,人类长河中所有的过往,对于现代人而言,都不过是浮光掠影,惊鸿一瞥?
而唯一让我们感动的仍是亲情,是影片中上校与儿子之间真挚的父子之情。片中的上校是一位十分严厉的父亲,儿子在父亲无声的关爱下渐渐地变得独立、坚强。在迫降地球后,父亲因为重伤而无法行动,只得让儿子独自一人踏上险途。在路上,父亲一直都与儿子保持着联系,父亲的每一个指令,儿子都严格执行;而父亲往日的教导,儿子更是历历在目。在儿子看来,父亲是座无形的山,他沉默地屹立着,无时无刻地给予儿子精神上的鼓励,行动上的支持,最终使其完成了这个巨大的任务。这应该是重返地球中唯一的回归吧??
而这样的父亲其实就在你和我的身边。
时光流逝、星际轮转,父母之爱,如山如海。
一部电影,100分钟的跌宕起伏之后,竟能有这许多的感悟,这确实是我从未想到的。
电影重返地球优秀观后感篇3
《重返地球》讲的主要是人类离开地球已经1000年,主人公父子在一次坠机事故中重新返回了地球,他们要与外界获得联系,就必须到机尾去,父亲腿已经摔断了,只有儿子独自面对新地球世界:进化出的地球生物、白昼极大地温差、机尾意外逃脱的外星生物——厄萨……
整部电影最感人的地方就是大鸟在冰冷的世界救了儿子。
内容是,儿子从悬崖跳伞,大鸟追击儿子,并把儿子拖回了鸟巢,但是饥肠辘辘的狮子要进入鸟巢吃小鸟,儿子勇敢地保护了小鸟后偷偷离开了,但他与父亲的通话器摔碎了,他无法找到温暖区,他在冰冷的地球夜晚冻僵了,但大鸟没有忘记他的救子之恩,把他拖到了鸟巢中,他活下来了,但是大鸟却在巢外被冻死了。
儿子在最后表现的也非常勇敢,飞机坠机意外放出了厄萨(外星怪兽)厄萨没有任何感官,唯一的是它能感受到人在恐惧时散发的气味,除了爸爸,没有人能在厄萨面前不有一丁点儿恐惧。儿子一开始恐惧让厄萨发现了他,在逃了一段路后,厄萨追上了他,后来他躺在地上没有力气了,他认为自己要死了,但是此刻恐惧没了,他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厄萨从他身上走过都没有发现他,他拿起刀,杀死了厄萨。
最感人的一幕就是父亲与儿子获救后父亲忍着腿伤向儿子敬了一个礼,放低了他平常的姿态,儿子也紧紧地拥抱住了他的爸爸。
看了这部电影我受益最大的就是儿子战厄萨的那种勇气,从一开始的害怕至极到没有一丝恐惧,这时他巨大的改变,这也使得他和他的爸爸都获救了。
电影重返地球优秀观后感篇4
如果地球是美的,你此刻是否身在美中?如果外星球是份迷离,你是否已身处虫洞,去幻起幻灭一个纪元的轮回?
那么请闭目冥想,那刻委身时间和空间之外的你,是否还有幻想、梦想、理想……
答案是否定的。
因我们所称的幻想、梦想、理想,都是基于大众传媒、众体意识形态、人文世界之上的表象,真正的幻想、梦想、理想是不存在的,人知的世界里,只有人为的联想。
试想一轮飞船,于千年后意外回归地球,在不适应里求生存,眼能所及的一切的熟悉,即使阿凡达,也不过是人类的次第联想后,光影的表象而已。
你此刻看到我的文字,不过是人为造出的沟通形式之一;看我文字的眼睛,不过是人为造出的名词,以区分你身体的其它所谓器官;你的名字是人为造就的汉字、英文或其它所谓语言系统的衍生物,你的大脑适应着真实生活的一切,适合着真实生活的一切;我们称外星生物,其实外星生物是不可被称之生物的,甚至外星这个词只是相对地球而言。所以,人为的、人类而为的一切,包括所谓物质、科技、文化、思想、欲望、碳水化合物、门口一块砖、窗上一滴雨、某个航天飞船,只是围绕人类而言,围绕人类的联想而言。真正的幻想,是在时间和空间之外的,基于所谓外星个体或整体的意识意念。
由所谓外星个体或整体的出发点而言,是没有人类所联想到的怪物形象的,可能我们最可恶的是它们最喜爱的,没有形象才是真正的形象,所谓战争会以一种和平方式出现,所谓儿女其实是沙碎一片,所谓应环境变化而变的体衣,将只是一种所谓的语言形态。当一切都不是一切的时候,幻想恰好出现。
被时间和空间的推衍慢慢强大起来的人类文明,在自知和被知的过程中,已独自束缚起来,无法冲破包裹,越认可自身的博大和发展,越是无法看清自身越来越多的局限。探索外星也好,重返地球也罢,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的理解是正确的,是真实又富于想像力的所谓那刻,不知所谓的外星生物是否认可。按人类联想的理解,我想所谓的它们,会哑然失笑,尴尬或者呛。
请原谅我用这些名词和修辞方法来描述,因我也只是个普通人类,甚至只是个中国小区域的普通人。
请让我回到宇宙轮回的原点,融入时间和空间的不再呈现,当所有的联想消失时,幻想会出来,幻想,即是现实。
以上所有言句段落,皆应双引号标注,但双引号又是现代人类的一支——国人所造,又是不可脱离联想二字。我因自体限制,只停留在人类层面,无法超脱,所以请原谅我用这些来表达。
对一个所谓的科幻片来做观后感,我不知如何影又如何评,因它根本不是科幻片,只能算个联想片。
世界没有想象力,好莱坞无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