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烈士陵园游记作文500字
烈士陵园游记《感受》篇1
那是一个早晨,天会蒙蒙的,我们踏上了王坪烈士陵园一日游的路上,一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大悟是当年抗战年代的重要根据地,这里还是一个将军县,在哪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曾有那兵荒马乱的战争,现痕迹已不覆存在,留下的只有那永存的红军精神,车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毛毛细雨,不经让我打了个寒颤,车子里的气氛并没有出发时那么热烈了,我贪婪的坐在座位上,经历了几个小时的颠簸航行,终于来到了这个不平常的烈士陵园。
第一站便是革命先烈者的纪念碑,为长眠于地下的革命烈士致敬,当我慢步踏上台阶,看着这些以历无数春秋却依然坚硬的纪念碑,心中一丝辛酸。纪念碑上的砖块显得有些沧桑,有的地方还缺了几个小口,可是纪念碑上刻着的几个大字还是那么的清晰,潇洒,它仿佛时刻警告人们不要忘记那段悲惨的历史,不要忘记那些用鲜血换来和平的烈士。然后我们继续沿着台阶走。太阳不服输的从东边升起,一缕阳光洒落在那为战争而死去的无名英雄的墓碑上,似乎在为它们悼念。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纪念馆。在这个巍峨峻拔的建筑物里陈列着,当时新四方军战利品,和它们在抗战时用的简陋的武器,还有一些革命烈士生平的简介。让我久久不能遗忘的只有那矗立在第五展馆中的一双红军穿过的草鞋,上面仍留着淡淡的血迹,它是用那粗糙的草绳编制而成的。鞋底下还有两块铁,但我不知道是用来干什么的,我猜是为了让鞋子更结实吧!看到这淡淡血迹,我心中有一丝怜悯
我看了看外面,已是黄昏了,只间高楼大厦,灯火通明,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人们在马路上徘徊,好一派美好的小康社会。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学会珍惜,一旦失去,便不再拥有,我们作为21世纪的继承人。应当好好学习,发扬祖国文化,继承先辈精神,不辱使命,将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一个富强的国度。
四川巴中巴州区兴文镇通达街128号初一:吴越
瑞安烈士陵园游记篇2
看到现在繁荣昌盛的国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曾经为保家卫国而壮烈牺牲的战士们,这次,我有幸跟随学校组织来到烈士陵园,纪念那些为保家卫国而壮烈牺牲的战士们。
我们轻轻地走在石阶上,一旁那苍翠挺拔、秀丽多姿的树上,开着姹紫嫣红的花儿,当风儿吹来时,远远望去,花影摇曳,仿佛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台阶很多,好像走不完似的。终于,到了烈士陵园的大门口。我整了整衣服,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大门,来到了烈士碑前,烈士碑十分高、大,直入云际。在蓝天白云的陪衬下,显得它十分雄伟。烈士碑上,还刻着九个金色的大字:。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金光灿灿。我们在这儿举行了纪念仪式。有同学们的深情朗诵;有同学敬献的花篮;还有我们的悲伤默哀。仪式完毕后,由一位志愿义务的大姐姐来为我们讲解、参观。
先是走过一面墙,墙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这都是战争时代战士的名单。
接下来是走过烈士墓。烈士墓位于纪念碑后面。每一座墓上都种着万年青,我想:这是代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意思吧。我走过时尽量把声音放轻,不要打扰到烈士的英魂安眠。每走过一座墓,我就在心里默默地说:“烈士们,别再为国担忧了,我国已经变得很强盛,安眠吧!”
参观过烈士墓,我们又来到博物馆。博物馆里存放着一些文物,还有一些名人的简介,如:蔡雄、林去病等。
我们要走了,我最后望了望辉煌的纪念碑,再次想起了战争时代的隆隆炮声,再次想起了战士们宁死不屈的精神,再次想起了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杨虎城烈士陵园游记篇3
星期五那天,学校组织全体四年级同学来到杨虎城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
清晨,大家吃完饭后排好队,在校门口乘车,准备前往烈士陵园。每个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我也不例外。一路上,车内满是议论这次活动嘈杂的声音。我的脑子里满是举行活动时的场景。
大约上午九点,我们来到了杨虎城烈士陵园。门口庄严朴素,在大门正中央,高高地插着一面五星红旗,多么鲜艳,多么夺目,在微风中轻轻飘扬,那是被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一进门,在高坡上种着两棵翠绿的松树,就像士兵守护着牺牲的烈士。
大家排着整齐的队伍,手捧自制的精美小白花,胸怀对杨虎城烈士的无比崇敬,低下头,静静地默哀。舒缓低沉的哀乐响起,使人心头不禁涌上酸意,眼中含着泪花。
听老师介绍,杨虎城是陕西蒲城人,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将领,与张学良将军发起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后来被蒋介石监禁足足有12年,最终被蒋介石下令杀害。
几位同学还在杨虎城纪念碑前献了花圈,大家一起留影。
走到杨虎城将军的墓前,我放慢脚步,和同学一起把小白花轻轻放在墓旁。在碑前,大家恭敬地弯腰鞠躬,想杨虎城将军表示敬意。
作为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不忘英雄战士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指导老师:晋老师
烈士陵园游记篇4
到了大门口,我看见大门两旁写着“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12个大字,进了门,有很多台阶,这些台阶都是用石头砌成的,两旁有石雕的护栏。我一边上,一边数:1、2、3、4……一共81个台阶,上了台阶,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精雕细刻,色彩斑斓的古老的门楼,听说这个门楼是明代建造的,看得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门楼两旁,林木成阴,松柏苍翠,百花斗艳。上完一段台阶,来到了革命纪念馆门前,门框上写着“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很遗憾,门锁着进不去,我从门缝往里看,里面有个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东渡黄河地形图。
继续往里走,远远的看见革命烈士纪念塔,我迫不及待的一路小跑的跑上去,到了塔底下,有一个椭圆形的花园,花园里有金黄的迎春花,火红的月季花,好象在为烈士献礼;塔的左右两边都是烈士的坟墓,那些松柏像忠实的战士一样,守卫着烈士的英灵;塔的后面是毛主席在1959年国庆节上的题词: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
寻阶而上,一个高大的六角形亭子映入眼底,亭子中央挂着一口历经沧桑的古老大钟,三个大人手拉手才能抱得过来。这就是韩城市有名的八景之一“陵园晨钟”,据说钟一敲动,悠扬的钟声全城的人都能听到。
走上一条小坡,一座白塔巍然耸立在山坡上,塔身是六角型,共
六层,整体砖木结构,有20米高,尖尖的塔顶矗立在塔身上。据说这座塔是元朝建筑,距今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了,塔身伤痕累累,见证了韩城历史变迁的风风雨雨。登上塔顶,放眼望去,韩城的景色尽收眼底,南边是全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六大明清县城之一—韩城老城区,只见古色古香的店铺林立,被誉为“小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四合院”星罗棋布、炊烟袅袅,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流不息。北边就是正在建设中的花园式城市——新城区,只见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宽阔的街道上,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到处生机盎然,一派繁荣的景象。
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过去了,天慢慢黑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烈士陵园。虽然很累,但我的心情很激动,久久不能平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应继承烈士遗志,珍惜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美好新家乡。
烈士陵园游记篇5
4月5日清明节的下午,我们五年级的学生到烈士陵园去跟烈士扫墓。
从学校出发,我们排起长长的队伍就像一只长龙似的。我是班上的领队,拿着旗杆,带着我们的同学在街上行走,朝着烈士陵园的地方去。
走在路上,我看见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地上的花五颜六色,好看极了。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烈士陵园内广场,老师叫我们不要大声喧哗,接着,我们向英雄们默哀3分钟,在这3分钟里,我想到了他们为了我们的祖国而牺牲真是一个大英雄。3分钟完以后。有学生代表讲话,讲的是英雄为祖国顽强战斗,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壮举,抒发了他们爱国的精神。再是,为这些英雄们唱歌献花环。最后,为这些烈士英雄们献白花表达了我们对英雄们的崇敬。献完白花,我们又来到了烈士英雄的纪念博物馆。在这里面我看到了黄继光、赵一曼......这些都是为了我们的祖国和平、解放而牺牲的,才有了今天。参观完以后,我们就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烈士陵园,在回来的路上,我在想:要是没有了这些保卫祖国的英雄,就没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