圾分类 刻不容缓作文200字
圾分类刻不容缓篇1
classificationOnepossibleversion:Societyproducesalotofrubbish,suchasleftoverfood,wastepaper,plasticbottlesandbatterieseveryday。Ithasbecomeabigheadacheineverycity。
Howtosolvethisproblem?Ithinkrubbishclassificationisagoodwayofdealingwithit。Firstly,rubbishclassificationcanreducetheamountofrubbishandtherubbishpollutiontotheenvironment。
Whatismore,itcanrecycleresources,whichwilldogoodtoourenvironmentalprotection。Sincerubbishclassificationhassomanyadvantages,ourgovernmentshouldtakeeffectivemeasuresandimmediateactions。
Differentdustbinsshouldbeplacedinpublicplacessothatresidentscanleavetheirsortedrubbishinthem。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篇2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会有许多垃圾,一些可回收,比如:饮料瓶、旧报纸、包装盒、旧电池等等,还有一些不可回收的,比如烟头、果皮、菜叶、等等。听妈妈说,垃圾的回收利用不仅仅是美化了环境,更是关乎身体健康的大事,这是一个城市文明的标志。
我虽是名二年级小学生,但也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厦门的文明添砖加瓦。平时,我有个习惯,不管在哪儿喝完的饮料罐、矿泉水瓶,我都会紧紧地攥在手里,绝对不会随便丢弃在外面的,再远,我会把它们带回来放在家里的小回收站。在家中,这项神圣的使命就是我在负责,我可是这小回收站的站长。每到假期,我就会把这些瓶瓶罐罐装进一个大袋子里。在爸爸的协助下,把硬纸盒类压平和旧报纸、旧报刊归为一类,把它们整齐地叠放在一起,然后叫爸爸帮忙用绳子捆起来。只见爸爸拉住绳子的两端,使劲用脚踩踏叠放好的报纸和废纸盒,用绳子牢牢地把它们捆绑好。哇!终于大功告成!于是,我们把这些回收垃圾卖给资源回收站。卖废品的钱就是我的零花钱。
上次,学校进行义卖活动,我的零花钱就派上用场了。在义卖活动上,我买了梦寐以求的赛尔号精灵和一些书籍。如果碰上“献爱心活动”,我就会把它们捐出来,这些零花钱就更能发挥作用,帮助有困难的人了。
虽然我做的垃圾分类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如果有更多的人能这么做,我们厦门的环境肯定会更优美,让我们一起为厦门的文明多尽一份心力吧!
论分类讨论在数学中的应用篇3
当今社会中,数学已被使用在世界上的不同领域,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维几乎渗透我们生活的所有方面。
分类讨论是将研究对象的全部按照不重叠、不遗漏的标准,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来分析研究,再把分析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由于考察问题的角度、方式方法不同,同一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地分类标准。
记得曾经做过这一样一道几何题,它所运用的数学思维正是分类讨论思想。题目是这样的:
当我们将眼光放远之后,则会发现“分类讨论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比如我们的生活,就可以分为饮食、娱乐、学习、健身等很多。学习也可分为听课、阅读、作业、记忆等,就拿记忆来说,还可分为死记硬背、理解记忆、兴趣记忆等,只有掌握了方法,学会分类,不仅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乐趣,学习也会大有进步。
近期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题:我校需刻录一批教学光盘,若电脑公司刻录,每张需9元,若学校自刻,除租用刻录机120元外,每张还需成本4元,问刻录这些光盘,到电脑公司刻录费用省还是自刻费用省?初眼一看,这道题需要挤数,这就很蠢笨了,如果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题中分类“到电脑公司刻录的费用省”还是“自己刻录费用省”的基础上,再加一类“到电脑公司刻录的费用和自己刻录的费用相同”。这样就很简便了,设刻录光盘X个,两项费用相同,则方程式为9X=120+4X,x=24。也就是说刻录24盘以下到电脑公司刻录费用省,若刻录24盘以上,自刻费用省。我们学会并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题时就非常便捷了。
总而言之,我们离不开分类讨论的数学思维,数学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相信,“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将伴随着人类更好的走向昨天、今天与明天……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篇4
知道我们县城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是多少吗?对此,我走访了环卫所,经了解,我们县城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是85吨,一年就是31025吨。不说不知道,说出来吓一跳了吧!看来环卫工人太辛苦了,每天要处理那么多的垃圾,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生活垃圾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果皮、剩饭、菜皮等。另一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橡胶、玻璃、金属等。采用垃圾分类的好处是通过中和处理,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目前我县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办法是先收集,再中转,然后运到尖山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而且我县已投资四千多万在金溪上坑建造新的填埋场。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这不仅仅是环卫部门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个市民的责任。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因此,我建议:
一、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素质,加强环保意识。
二、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后,定时定点投放。
三、买菜尽量不用塑料袋,用篮子。外出吃饭少用一次性
四、进行废物回收再利用。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拾荒者,虽然他们的形象有损市容,但是他们对垃圾的分类起到很大的作用。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加美丽。
垃圾分类倡议书篇5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一个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但在世界的一些国家,也包括我们中国。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带来的就是垃圾量的激增,就拿我们远近闻名的首都北京来说吧:北京市每日生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填埋的方法来处理的话,就等于每年占用到500亩的田地,然而,1.84万吨这个数字还可能继续攀升!看!1.84万吨,这个数字多么可怕,但是最可怕的还是在欧洲中世纪,由于不能妥善地处理垃圾,导致各地的瘟疫流行。
但是现在,有些国家已经想出了减少垃圾污染的办法:法国是众所皆知的时尚大国,他们追求时尚,把自己认为已经过时的旧沙发、衣物、玩具,和一些电器、物品放在车库或楼下,供邻里选取,拿回家继续使用。
而我认为,垃圾会使人们感染疾病的原因是,因为有市民随地乱扔垃圾,使垃圾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从而发霉、发臭产生病菌。让经过的抵抗力差的人群感染上病毒。还有就是垃圾处理的方式不当,如:有些垃圾用填埋的方式处理,虽然很方便,但会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使附近的居民感染上病毒。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垃圾应该分类的丢到垃圾箱,能回收的尽量拿回去重复使用。垃圾的分类一共有四大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是包括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这类垃圾可以重复使用,减少污染。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则需要特殊的安全处理方法。厨余垃圾一般是指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这种垃圾可采用堆肥的方式处理,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其他垃圾是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垃圾分类多么有用啊,希望大家不要随地乱扔垃圾,应把垃圾分类处理。
爱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大家园,不乱扔垃圾,我们的明天将更好!
垃圾分类从现在做起篇6
2010年5月15日,第十届杭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西湖文化广场隆重举行,这次活动周的主题是:“低碳杭州城市生活因你更美好”。作为杭州网小记者的一员,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一大清早,我就来到广场,只见广场上人山人海,还有井然有序的一排排各个科技部门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宣传摊位。很多志愿者向过往的行人发放低碳环保宣传单和调查问卷。我也拿到了一张“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卡”。而我也觉得,垃圾分类是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低碳行为了。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垃圾分类吧。
我们先来看一看生活垃圾全部混在一起会带来什么后果吧!由于垃圾未被分类,势必会增加土地填埋量和垃圾焚烧量,占用的土地和焚烧垃圾所释放的有毒气体就越多,这样,对人类的健康和整个生态系统都构成了极大威胁。知道吗?我国每年都有价值上百亿元的资源被白白浪费了!这些资源既不是石油也不是天然气,而是我们每个家庭每天都在产生的生活垃圾。由于我们没有将垃圾进行适当的分类,不仅使那些可利用而没有得到利用的废弃物成为二次污染,而且还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实在是太可惜了!
那么究竟该怎样进行垃圾分类呢?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垃圾分类有可燃与不可燃、可回收与有害垃圾之分。我做了一个小调查:我在几张纸片上写上塑料袋、树叶、电池、果皮、报纸、牛奶盒等……让爸爸来分类,看看他对垃圾分类懂多少。遗憾的是,他只答对了两组,看来,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还得加油啊!再根据对我家小区的观察我发现,居民基本上都是用一个塑料袋装着所有垃圾放在垃圾箱的。垃圾分类这么重要,为什么大家不去做呢?调查后我发现,很多人怕麻烦、环保意识不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街上和社区里垃圾箱一般只有一个,让人们很难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因此我建议,以后杭州所有的生活小区都能摆放出既醒目又便于分类的垃圾箱,就像交通红绿灯一样,时刻提醒大家要做到垃圾分类。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何乐不为呢?
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做好垃圾分类,保护好人类美丽的家园——地球吧!
科学处理垃圾从我做起篇7
我曾在《奥秘》杂志中看到这样一篇想象文,大意是“2100年世界上‘垃圾山’连绵不断,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臭味,人们长时期带着‘防毒’面具,如此一来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极大的不便……”文章虽然带有讽刺的味道,然而它却针对‘当今的垃圾围城问题为人类敲响了警钟,科学处理垃圾刻不容缓!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据统计每人每天丢弃的垃圾就有1。5千克,生活垃圾每年以6%的速度增长。纸张、果蔬皮壳、玻璃、废金属电器报废后都成了生活垃圾,特别是各种食品的包装袋、一次性餐盒、塑料袋等塑料废物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公害,一般塑料制品在自然界中,要经过200—400年才能被彻底分解,如果把它掩埋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被牲畜误吃会危及其健康,如果焚烧又会释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危及人类的健康。还有废旧电池危害也相当大,一只纽扣大小的电池,一旦其有毒物质潜入水中,将会污染600立方米的水体,并危害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垃圾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它呢?也许有的同学会认为“垃圾一般都进入垃圾场里,有场内的叔叔阿姨处理就可以了,与我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建设整洁、优美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我们是社会的小公民,我们同样也可以为科学处理垃圾尽一份力。
首先我们可以“减产”垃圾。我们应拒绝使用不必要的一次性快餐盒、塑料袋等塑料制品,尽量使用纸盒及可重复使用的布袋等绿色包装。我们还应节约纸张,减少费纸的产生。
另外我们还可以分类回收垃圾。我们可以设置三种不同颜色的垃圾箱,所装的垃圾分别是:食品垃圾、普通垃圾、危险垃圾。这样我们就可以为垃圾的回收处理提供方便,特别是危险垃圾如电池,我们可以通过回收的方法使它不混于普通垃圾中,而被单独清运处理。为了更好地回收电池,我建议学校成立一个“废电池回收站”,可以通过折算的方式进行回收,如可以用10粒废旧的5号电池换取4粒新的5号电池。
我相信通过学校的大力宣传和开展的环保活动,通过同学们的积极努力,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国家将会摆脱垃圾的困扰。科学回收垃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丽,让我们的少年儿童更加健康,让我们的人民更加幸福。
防沙,刻不容缓篇8
我的家乡很美丽,说它是“塞外名城”一点不假,说它是“北京的后花园”也不夸张。这些名声可不是我凭空想象的,站在山顶向四周环视,要多美有多美。
可世间不存在着完美,即使多娇的江山,也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除了道路,所有的地方差不多都成了住宅区。那道路旁的行道树,又能起多大作用呢?
在我们张家口,最大的自然灾害就是沙尘暴了。古人曾经说过:“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杨柳。”这诗充分体现了植树是抗击沙尘暴最有力的武器,可是人们为什么重视不到这点呢?
2000年春天,十几次的沙尘暴将塞外的张家口卷成黑色,连北京也受到了影响。这时,人们注意到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康保县林业局长董生财给照阳河种了7万亩的柠条,可这还远远不够,在照阳河30多万亩的总土面积中,还有更多沙漠化土地需要改造。
其实,沙尘暴的产生是源于土地沙漠化,而土地沙漠化则是因为树少了。我个人认为,我们张家口缺得不是树,而是树林。农民伯伯们不愿退耕还林,这可以理解,但仔细想,树多了受益的还是他们。
我们需要一种力量,这力量的精华就是六个字:防沙,刻不容缓。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报告篇9
我在小学的时候,已经提倡“垃圾要分类处理”的方案,还对我们小学生进行一些方面知识的讲座。转眼间,我已上了初中,在上学期期间,学校也组织了这样的讲座。老师叮嘱我们:“要对亲人进行这方面知识的传播。”
如果在进行环保的条件下,我认为生活垃圾能分类处理的可行性不高。原因是这样的,现在我们提倡减少对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有的自觉的人们一般都用垃圾桶来倒垃圾,如果要对垃圾分类处理的话,起码要分为三类,也就是说,需要三个垃圾桶。人们普遍会有一样的心态:有买三个垃圾桶的钱能买多少一次性方便袋呢?那没使用一次性物品的机会就越来越多。当然,使用方便袋就行比方便了许多,将分类的垃圾分别装在袋子里扔了就行了。试想,把垃圾直接装在一个袋子里,难以分解的只有一个袋子;可将垃圾分完了之后,难以分解的就不止一个袋子了。不管是因为直接还是间接的原因,对环境都会造成污染,还不如不将垃圾分类。这是出于环保而分析的。有的人可不会像这样,他们只会觉得将垃圾分类很麻烦罢了。
我也在我的家人中做了调查,大部分人对生活垃圾即进行分类也不太认可,特殊的垃圾,例如利器啊,有时事情太突然,可能一时会忘了放哪个袋子,后来负责任的人肯定会将它转移到相应的袋子里。万一不小心割破了手怎么办?我向爸爸说明我要调查什么,开始提问爸爸,爸爸并没有说什么,但他叫我到街上去看看,说:“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爸爸真是太神了,我来大街上才发现了不久前换的可分类垃圾箱,有的人根被没有看上面的说明,随手就将垃圾扔到了箱中,难道他们都把垃圾分类背的滚瓜烂熟???我疑惑不已,我只隐隐约约看见他手里拿的是口香糖包装纸,径直走到前方,咦?他怎么扔进了其他垃圾的箱子里?我不禁对这个年轻人轻视起来,连小孩子都知道纸是可回收的。突然我觉得,政府为什么要花这种“冤枉钱’’来换这种他们不在乎的东西?!
回来的时候,爸爸看我有些不高兴的样子,说:“你现在明白了吗?在无言中,你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答案。”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来,这种可行性真是不大。回想一下,我觉得花再多的钱用来买垃圾桶都是值得的,况且,最便宜的垃圾桶也算不了多少钱,少吃一堆麦肯姆也就省下来了。把生活垃圾分类可以间接减少环境污染。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多了一个人的自觉就少了一份污染,我们要努力将污染减到最低!
无论是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还是要学会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都是人类已经醒悟。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好好保护她,她受到了“迫害”,元凶就是我们,到最后,我们都要受到严惩。请大家记住:地球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唯一的家!
打击网络色情犯罪刻不容缓篇10
2月16日,南方网发表评论员文章《整个社会日益童稚化》文章说,“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动用了十八般武艺,最新登场的手段是组建“妈妈评审团”,为青少年的网络世界保驾护航。据称,“‘妈妈评审团’将以‘儿童最大利益优先’为基本原则,当好互联网建设的巡视员、监督员和网上不良信息的评审员。”
文章指出,母亲的身影不是第一次在类似活动中显现。大概没有多少人记得,早在1995年12月18日,《光明日报》就曾在一版刊登《一位母亲的呼吁》,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动员起来扫除电子黄毒》。这个“呼吁”是一个普通女工的泣泪之声,她省吃俭用为儿子买了电脑,竟意外发现儿子没有用电脑进行想象中的学习,而是在看黄色光盘。此后不到半年,在隆重推介“中国第一个电脑反黄软件”“五行卫士”时,《光明日报》再次发表题为《为了母亲不再呼吁》的文章,称该报关注反黄软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再让母亲们为此呼吁”!
文章指出,家长的关切终于演进成了制度,虽然发起组织“妈妈评审团”的北京网络媒体协会更乐意将其称之为“民间公益组织”,但官方在背后的推动显而易见。率先提出建立“妈妈评审团”这一建议的青少年教育专家甚至建议,要给“妈妈评审团”一个传递信息的畅通渠道。“孩子的事情是等不得的。按照目前很多政府部门层层审批的做法,最终批复下来直至解决问题可能会等很长时间。能不能为妈妈评审团建立一个专门的快速通道,把问题直接反映给相关的主管部门,简化中间环节,最好一个星期之内就得到回复”。
文章认为,妈妈们的家长权力就具备了升格为社会权力的可能。于是一系列问题就出现了:要不要对评审团团员进行“公推”,以防止人数远较她们为多的妈妈乃至爸爸、爷爷、奶奶们“被代表”?要不要对她们进行考试,因为低俗信息的标准连专家都说不清,虽然李素丽票卖得好,但人们对她能否清楚地界定低俗信息却不见得有信心?
文章说,政府的这一举措明显是要“花季护航”全国人民,把自己摆在为人家长的位置上———而当监护行为被扩大,当家长身份进行了社会化扩张,成人正当的信息诉求往往也必须降至儿童的水准,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日益童稚化。
文章说,“深入整治低俗”是一场无情的运动,不知有多少网站在去冬今春的寒风中哀号,然而,妈妈们在运动中的出现不仅为之涂上了一层温情色彩,似乎也赋予其更多的正当性。这是因为,妈妈们竖起的大旗是“保护未成年人”,占据了社会道德的制高点。
文章说,多年以来,各类内容监管都包含一种奇特的现象:管理者在强调管理合法性时,总是突出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已占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经审讯交代,影响来源主要是电影、电视、音像、书刊、网络游戏……”无数青少年就这样被当作容易堕落的“坏孩子”,需要政府严加看管。
文章指出,一个悖论是,一方面政府把整个社会看成一个大幼儿园,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权益却很难得到真正的维护。我国为孩子制定的两部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缺乏可操作性,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司法机关引用过。可以说,青少年保护在我国,要么是“领着孩子撒娇”的作秀,要么是“抱着孩子撑腰”的算计,基本上是被当做一个旗号,而不是可实施的东西。对青少年保护之不力,我们可以举出太多的例子:前有“学赖宁”运动中以对生命的漠视而打造“少年英雄”之壮举,后有媒介无耻地引诱13岁的小姑娘出来痛斥网络“很黄很暴力”之“超黄超暴力”,再有昆明少女卖淫案中,警方在没有法定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传唤和讯问未成年人,还有多个网瘾治疗中心对青少年实施非法拘禁、电击和强迫服药……更有甚者,保护青少年还被用来切割利益,划分地盘———从谷歌涉黄,到强推绿坝,再到CCTV猛烈抨击电信运营商和CNNIC,这个旗号都被当做一把屡试不爽的利刃,真堪称:保护,保护,多少猫腻和不堪假汝之名以行。
文章最后说,在有关设立“妈妈评审团”的建议中,作者真正喜欢的是这一条:要把这样的社会监督机制复制到其他领域,比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诸多方面。需要妈妈们发挥力量的,远远不止防范网上的不良信息这一点,可能很多其他领域是更加致命的。希望更多的妈妈能够联合起来,敦促政府在关键的地方把保护孩子的事情落到实处,让孩子们喝上放心的奶粉,坐进安全的校舍,享有孩子的尊严,而不是被当做“撒娇”和“撑腰”的工具。
笔者认为,规范上网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全中国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长的治久安。去年11月以来,我国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全面开展了手机网络扫黄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涉黄网站被关闭,一系列涉黄个人被捕或受到其他制裁。
但是,我国现在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中,远不单有此问题。正如作者所讲,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都是刻不容缓的。要想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就要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各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领导亲自挂帅;我国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新闻媒体要加强宣传,使每位公民对此有足够认识。相信这样,我们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