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郑州黄河公路大桥作文1500字
参观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篇1
“到了!到了!”车厢里,我旁边的几位同学兴奋地嚷起来
我一下子蹦起来,一边探着头朝前望,一边着急地问:“哪儿!在哪儿?”
“喏,在那儿!”
我顺着身边同学手指的方向望去,啊!看到了,看到了,那横跨大河南北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那银灰色的桥身像一条宽宽的腰带,束在一眼望不到头的黄河上,给汹涌澎湃的黄河增添了风采。“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如今人们正在征服黄河,又一座现代化的大桥竣工了!
我们乘坐的汽车顺着引桥越升越高,地面上的房屋越降越低,我向车窗外望去,远远地,看到了矗立在桥头右侧的桥名碑。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邓小平爷爷的亲笔题字:“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这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流金溢彩,光耀夺目。
汽车“呼”地一下开过桥名碑,驶上正桥,在宽阔的可以并排行驶四辆卡车的公路上向北疾驶着。迎面开来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两侧的灯柱弓着腰,一对对流水似地向后闪去。前面的路望不到尽头,好像永远也走不完似的。不知什么时候,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数起路灯的个数来了:“37、38、39……”车厢里很快又有许多同学加入了他们的行列:44、45、46……”
举目向远方望去,一幅美丽壮观的“画卷”跃入我的眼帘,只见黄河水滚滚向东流去,水面上波光粼粼,反射出耀眼的阳光。远处,水天融为一体,只有天边的水流反射出一道刺眼的白光。这“画卷”让人觉得是一首立体的诗,是一曲凝固了的音乐。
不知不觉,汽车行驶到了桥的北端。老师讲,桥有5公里多长呢!我不禁吃了一惊,暗想:怪不得走这么长时间。
汽车又往回行驶到桥中央停下来,我们依次下了车,站在桥面上,手扶着栏杆往下看,看到了稍稍突出桥面边缘的桥墩。又侧过身子向前看去,这一下子可看清楚了:一个个巨大的桥墩,恰似一只只巨龙的爪子,深深地插进急流之中,稳稳地托住了这条钢铁巨龙。
这时,老师向我们介绍说:“这座大桥有138个桥墩,都有65米深,相当于20层的大厦那么高。下面,我来给同学们讲一下工人叔叔建造桥墩的故事……”
听着老师讲的故事,看着那坚实的桥墩,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造桥墩用的钻头被石片卡住了,潜水班的叔叔们主动请求下水搬石片。石片被陷在烂泥里,搬不动,叔叔们就用手一点一点地抠,戴的双层手套都被磨破了,两手也被磨出了鲜血,但工人叔叔还是顽强奋战。就这样,轮番下水98人次,叔叔们用双手抠出了50多万斤石片,终于建造好了一个个桥墩。
我不禁为工人叔叔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在建造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正是这些英雄人物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假如不是这样,建桥的工期怎能如此神速,比原计划缩短20个月呢?
站在桥上,手扶栏杆,我不禁浮想联翩:48年前,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扒开了黄河大堤,致使河水泛滥,黄河两岸的劳动人民受尽了苦难。今天,就在当年决口的地方,一座雄伟的黄河大桥越激流,跨险滩,巍然飞架在黄河两岸。在这座大桥上,凝聚着多少工人叔叔的汗水和心血呀!我们的祖国正在向着“四化”大踏步地迈进,这座在世界上居第二位的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不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吗?啊,大桥,你是一个伟大时代历史变迁的见证;是人民向现代化迈进的壮举;是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
“上车了!”喊声把我从沉思中惊醒。
汽车往回行驶着。我透过车窗,又回头望了一眼那雄伟壮观的黄河公路大桥。啊!再见了,时代的骄子;再见了,一座造福于人民的大桥!
【简评】
黄河之水天上来。作者却选择人造的黄河大桥与之相匹配,相映照,象征着人对自然的利用,人对自然的征服。
文章一起手就十分有气势,用几位同学兴奋的嚷,“我”急切的问,造成一种悬想,渲染一种气氛,然后写:“那银灰色的桥身像一条宽宽的腰带,束在一眼望不到头的黄河上,给汹涌澎湃的黄河增添了风采。”就像大将军出场前先来了一通锣鼓。
文章的后部分又通过建桥工人的故事和旧时代的黄水泛滥,使主题得到了深化,让读者对大桥有更深厚的感情。
游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篇2
8月1日上午,小叔开车带我和爸爸一起到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游玩(小叔家住郑州)。车行40分钟,我们到达景区。在景区大门口,竖着一块褐色的大石头,上刻“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我们来到炎黄二帝广场,首先看到远处的山上矗立着炎黄二帝的巨型塑像,整个塑像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的母亲像高2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雕塑之一。
整个炎黄广场长500米,宽300米,总面积15万平方米,相当于2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广场两边各有四个青铜鼎,一共八个。沿广场再往前走,广场两边竖着好多石头,有的上面刻着“情系中华”,有的刻着“炎黄子孙,不忘始祖”等字样。再往前走,广场左边有一个很大的青铜钟,上面系一个木棒,游人用木棒撞钟,钟声悠扬悦耳,十里之内都可以听见。广场右边有一个巨大的青铜鼓。
从广场南端向右走,我们来到了黄河民俗风情苑,里面竖着很多石碑,这就是黄河碑林,我估计有一千多个石碑。石碑上有的刻着“神州摇篮”,有的刻着“黄河向东去,英雄自古来”等字样。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来到陡峭的石阶前。
在石阶的右边,山坡上有8根粗大的绿色铁管子,我迷惑不解地问爸爸:“这些粗管子是干什么用的?”爸爸说:“这是引黄入郑的提水管道。”沿石阶上到五龙峰景区,果然看到8根铁管把黄河水抽到半山腰的水渠里,犹如8条巨龙盘绕在半山腰。这个现代化的中型提灌站每天从黄河提取40万吨河水,除供给郑州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外,还灌溉着附近的10万亩农田。
在五龙峰景区,有一尊名为“哺育”的白色雕像,安坐在梅花形的水池中,雕像造型是一位慈祥的母亲怀抱着甜睡的婴儿,栩栩如生,象征着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骨肉之情。
从五龙峰景区到骆驼岭景区,我们选择坐索道。看着吊椅在半山腰来来往往,我的心像怀揣着一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开始坐索道了,我和爸爸站在一个红毯子上,一个吊椅转过来,我们看准时机,一屁股坐在吊椅上,再把后面的安全护栏拉到前面,用脚踏住护栏下面的脚凳。吊椅开始向前运行,俯视山下,一排排松树把腰杆挺得直直的,像一个个神气的士兵,站在那里保卫黄河。满山遍野都是绿色,一阵微风吹过,半山腰的花草向我们点头微笑,先前的胆战心惊早已无影无踪。观赏着如画的美景,我们来到了骆驼岭景区。
在骆驼岭景区,有一位老爷爷养了一群鸽子,专供游人照相。老爷爷在我的两个手里各放了一些鸽子食,几只鸽子都来抢食吃,我的左手上有一只白的一只黑的,我的右手上有两只黑的,它们吃得可真香啊。食物已吃完,有一只白色的鸽子站在我的左手上,迟迟不肯下来,嗨,原来它是想和我合影呢。
沿景区再往前走,是一尊大禹的塑像,坐西朝东,大禹头戴斗笠,身穿粗衣,左手挥扬,右手持耒,形象朴实庄重,充满智慧和力量。他眉头紧皱,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黄河水,像是在思考如何治理黄河泛滥之水。
坐索道下了骆驼岭,我们步行到黄河边。路上,有一尊雕塑很有趣,一位老爷爷和他的孙女抬着一条黄河大鲤鱼,老爷爷弯着腰,看他们抬得挺累,我赶忙站在中间帮他们抬,也顺便合个影作留念。
我来到黄河边,望着滚滚东去的黄河,触景生情,不禁想到了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参观郑州科技馆篇3
前天,妈妈说十一国庆节带我去郑州科技馆,我听了后非常激动。
十月五日我们全家踏上了开往郑州的列车,在路上我的心非常急切,时不时的对爸爸说:“怎么还不到啊?还要多长时间哪?”我真想向小鸟借双翅膀,马上飞到郑州去参观科技馆。
能终于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圆锥形和长方形组合而成的房子,上面打了几个鲜艳的大字:郑州科学技术馆。进去后是天地自然展区、磁电展区、分形艺术展区和机器人展。最吸引我的是磁电展区了,第一个是触电感觉仪,它的上面是一个手形木板,其中有两个指头上有个小铁片,右边是一个发电机,只要你轻轻摇一下,还真的有麻麻的感觉呢!下一个就是磁场效应。中间是一块大磁铁,周围是许多小磁针,因为磁铁有南北两极所以当大磁铁转动的时候,小磁铁也会跟着转动。最有趣就数辉光球了。它的外表程球形,球的正中央也有一个小球,辉光球就是靠它发电的。它的电五彩斑斓非常漂亮,无论你的手怎么在球面上滑动,那些彩色电光总是追着你不放。
到了二楼,是光学展区、力学展区、数学展区、计算展区和声学展区,我们首先去的是模拟灭火。当屏幕上的火着起来时,要把水枪对着火焰的根部喷,不一会就灭了,如果你发挥不好的话,不但火救不了反会引火烧身的哦!
三楼是一个生命科学展区,我们去了基因之门,了解了宝宝出生过程,一个月的时候只有花生米那么大,什么也分不清,两个月时长出了两只小眼,三个月时大致已经成形了,五个月时已经可以睁眼了,在6、7、8、9、个月里都在长神经和肌肉。终于10个月过去了,一个小生命就来到了这个世界。生命多么可贵,多么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不浪费一分一秒。
参观了科技馆,各种实验展示让我大开眼界,感受到科学的奥秘。回去后我一定学好每一个学科,用科学创造更多的奇迹。
参观鄂黄公路大桥篇4
今天上午,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乘车到鄂黄长江公路大桥去参观。
快到大桥了,远远望去,只见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宽大的江面上。
车开到了引桥,我看到桥上有许多人。“哇!人真多呀!”我说。下了车,我们站在大桥上,可以清楚地看见大桥的桥面是由沥青拌小石子铺成的。桥面很宽,有四条车道。宽阔的公路上,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公路两旁是人行道,人行道与车行道由一行不锈钢的铁栏杆隔开。大桥两边有白色的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每隔几米就有一个灯柱,上面还有广告牌,它们排列得整整齐齐,像两列士兵正等着我们检阅呢!大桥有两座斜拉着钢索的桥塔,有20层楼房那么高。它们全身银灰色,像两个直通云霄的天梯。桥塔的横梁上有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鄂黄长江大桥”,是由国家领导人李鹏题词的。桥塔两侧的斜拉钢索比碗口还粗,共有236根,就像面条师傅晒“面条”,“面条”伸到桥上,就把桥身拉住了。
我手扶栏杆,站在桥上,远望江面,江上的轮船随波逐流,看,轮船上的人正在跟我们打招呼呢!侧耳倾听,桥上的汽车嘀嘀叭叭响个不停。
据说,通车那天,黄州人到鄂州去,在鄂州吃喝玩乐;鄂州人到黄州来,在黄州观光……这种情景真是难得一见。这座桥不仅把长江两岸的朋友连接在一起,还会让两地经济有个飞跃。
到了中午,我们乘车离开了大桥。
公路大桥篇5
这个夏天爸爸和妈妈带我来到了美丽冰城哈尔滨,本该这个城市应该是冬天来,这里有美丽的冰雕和冰雪大世界,而这次是夏天来,虽然没看到雪但是还是别有一番精彩。
我们开车要去太阳岛,但是太阳岛虽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但是途经的公路大桥却让我眼前一亮,哈尔滨这个城市堵车实在是太严重了,从下高速公路开始就一直堵车,在市里也堵车,到了防洪纪念塔那看看江水和景色也都是人,而我们开车上公路大桥的时候,汽车飞驰的感觉真的让人感到爽快,它的景色和江南小桥不同,没有那种婉约的美,也没有别的大桥那般宏伟,它只是一个比较大的垮江桥,而这个桥却可以让人走出清爽的感觉,望望两边的景色,松花江就在身下,和蓝天映衬在一起,此时我想象的却是,如果是冬天它冰冻成一片,在桥上看起来又会是怎样的景色。公路大桥两边都是树,还有城建的花花草草,虽然简单但却不失清新。
公路大桥上的快车之旅让我忘记了城市中堵车的烦躁,也没有夏日烈日当头的感觉,成为了哈尔滨之旅美好的回忆。
参观郑州科技馆篇6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郑州科技馆,我高兴极了!
郑州科技馆真是神奇!
进入正门,一条会识别颜色的青虫映入眼帘:出示绿色的牌子,青虫就迅速地向前爬;相反,只要出示红色的牌子,青虫便会摇摇晃晃地向后退,真有意思!接着,一只只会跳舞的机器小狗在“舞台”上左一扭,右一摆,有时还冲我们摇摇尾巴,真像活了一样。
随后,我们又去参观了二楼――大自然的秘密。这里的东西都很新颖:有会弹琴的机器人,只要选中一首曲子,它便会演奏出来,琴声悠扬悦耳,美妙动听;有摹拟地震,只要站到上面,选出层级,它便会根据强、中、弱三个层次来震动,这种体验真刺激;还有摸不着的海市蜃楼,那隐隐约约的碧海、蓝天,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我禁不住伸手去摸,咦?怎么摸不着呢?爸爸告诉我,原来海市蜃楼是海上一种气体组成的,是摸不着的!这里神奇的东西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
从科技馆出来,我暗暗想:我长大后一定要发明更多神奇的东西!
参观郑州黄河公路大桥篇7
“到了!到了!”车厢里,我旁边的几位同学兴奋地嚷起来
我一下子蹦起来,一边探着头朝前望,一边着急地问:“哪儿!在哪儿?”
“喏,在那儿!”
我顺着身边同学手指的方向望去,啊!看到了,看到了,那横跨大河南北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那银灰色的桥身像一条宽宽的腰带,束在一眼望头的黄河上,给汹涌澎湃的黄河增添了风采。“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出龙门。”如今人们正在征服黄河,又一座现代化的大桥竣工了!
乘坐的汽车顺着引桥越升越高,地面上的房屋越降越低,我向车窗外望去,远远地,看到了矗立在桥头右侧的桥名碑。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邓小平爷爷的亲笔题字:“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这八个苍劲的大字流金溢彩,光耀夺目。
汽车“呼”地一下开过桥名碑,驶上正桥,在宽阔的可以并排行驶四辆卡车的公路上向北疾驶着。迎面开来的车辆,一辆接着一辆,两侧的灯柱弓着腰,一对对流水似地向后闪去。前面的路望尽头,好像永远也走不完似的。不知时候,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数起路灯的个数来了:“37、38、39……”车厢里很快又有许多同学加入了的行列:44、45、46……”
举目向远方望去,一幅美丽壮观的“画卷”跃入我的眼帘,只见黄河水滚滚向东流去,水面上波光粼粼,反射出耀眼的阳光。远处,水天融为一体,天边的水流反射出一道刺眼的白光。这“画卷”让人觉得是一首立体的诗,是一曲凝固了的音乐。
不知不觉,汽车行驶到了桥的北端。老师讲,桥有5公里多长呢!我不禁吃了一惊,暗想:怪走这么长。
汽车又往回行驶到桥停下来,依次下了车,站在桥面上,手扶着栏杆往下看,看到了稍稍桥面边缘的桥墩。又侧过身子向前看去,下子可看清楚了:个巨大的桥墩,恰似一只只巨龙的爪子,深深地插进急流之中,稳稳地托住了这条钢铁巨龙。
这时,老师向介绍说:“这座大桥有138个桥墩,都有65米深,于20层的大厦那么高。下面,我来给同学们讲一下工人叔叔建造桥墩的故事……”
听着老师讲的故事,看着那坚实的桥墩,我的眼前仿佛了的情景:造桥墩用的钻头被石片卡住了,潜水班的叔叔们请求下水搬石片。石片被陷在烂泥里,搬不动,叔叔们就用手一点一点地抠,戴的双层手套都被磨破了,两手也被磨出了鲜血,但工人叔叔顽强奋战。就,轮番下水98人次,叔叔们用双手抠出了50多万斤石片,终于建造好了个桥墩。
我不禁为工人叔叔那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所感动。在建造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英雄人物,正是英雄人物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假如,建桥的工期怎能如此神速,比原计划缩短20个月呢?
站在桥上,手扶栏杆,我不禁浮想联翩:48年前,国民党反动派里扒开了黄河大堤,河水泛滥,黄河两岸的劳动受尽了苦难。,就在当年决口的地方,一座雄伟的黄河大桥越激流,跨险滩,巍然飞架在黄河两岸。座大桥上,凝聚着多少工人叔叔的汗水和心血呀!的祖国正在向着“四化”大踏步地迈进,这座在世界上居位的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不的证明吗?啊,大桥,你是时代历史变迁的见证;是向现代化迈进的壮举;是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
“上车了!”喊声把我从沉思中惊醒。
汽车往回行驶着。我透过车窗,又回头望了一眼那雄伟壮观的黄河公路大桥。啊!再见了,时代的骄子;再见了,一座造福于的大桥!
参观郑州科技馆篇8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郑州科技馆,我高兴极了!
郑州科技馆真是神奇!
进入正门,一条会识别颜色的青虫映入眼帘:出示绿色的牌子,青虫就迅速地向前爬;相反,只要出示红色的牌子,青虫便会摇摇晃晃地向后退,真有意思!接着,一只只会跳舞的机器小狗在舞台上左一扭,右一摆,有时还冲我们摇摇尾巴,真像活了一样。
随后,我们又去参观了二楼??大自然的秘密。这里的东西都很新颖:有会弹琴的机器人,只要选中一首曲子,它便会演奏出来,琴声悠扬悦耳,美妙动听;有摹拟地震,只要站到上面,选出层级,它便会根据强、中、弱三个层次来震动,这种体验真刺激;还有摸不着的海市蜃楼,那隐隐约约的碧海、蓝天,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我禁不住伸手去摸,咦?怎么摸不着呢?爸爸告诉我,原来海市蜃楼是海上一种气体组成的,是摸不着的!这里神奇的东西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
从科技馆出来,我暗暗想:我长大后一定要发明更多神奇的东西!
我爱家乡的公路大桥篇9
我爱家乡的公路大桥
哈尔滨师范附小松北校区五年二班孙叶丰
我的家乡是挺立在东北三省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素有北国冰城之称的哈尔滨。
哈尔滨有南岗、道里、道外、松北等几个大区。松北因为在松花江北岸,又称江北。可连接江北和江南的却是那座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公路大桥。
公路大桥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车辆从桥上行驶过。它的形状像一把合拢的剪刀。
春天,当第一缕春光还未照亮。就有汽车从桥上驶过,公路大桥便揉揉他那朦胧的睡眼,开始一天的工作。
夏天,烈日暴晒着公路大桥。卡他却没有困倦之意。将道路通畅带给大家。
秋天的晚上,公路大桥仍就还未休息。他用那双明亮的眼睛将桥照亮。仿佛一颗颗小星星照亮天空。冬天,大地穿上银装,仿佛被冬姑娘说服。可它却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挣脱母亲的怀抱。
公路大桥,你将你人生都献给了哈尔滨。我爱你!
哈尔滨公路大桥篇10
我、爷爷、弟弟我们仨去了一次哈尔滨公路大桥,上面的车飞驰而过,给我的感觉那是相当的壮观。
每当飞快的开过我们的身边时,我感觉脚底下一震。有一次我在看桥底下的风景,这时有十多辆车从我身边经过,桥一震我的腿没站住弯了一下我就跪在地下了,这时我感觉到了桥的威力!让我来介绍一下他吧!它位于道里区河图街松花江南岸江畔到北岸道外区前进乡之间,桥是在1983年5月动工,1986年8月完成建筑,全长1565米,我回家看了看公路大桥的照片,它是呈剪刀形的!贯通了哈尔滨及黑河、萝北、满洲里,桥是1986年9月20日建成通车的。听了这些花我想:这个桥不能小看他啊!爷爷说它还是松花江的重要景观那!
我心想:我竟然能站在松花江的重要景观上真是欣喜若狂呀!只有劳动人民的努力才能构成这哈尔滨市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