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三年级作文

双龙洞作文1300字

来源:收集 时间:2022-03-27 手机浏览

回想往事---游双龙洞篇1

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来到了有名的令人向往的金华双龙洞,这是令人兴奋的时刻。

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洞前村附近,海拔约520米。双龙洞是风景区的代表性景点,由内外两个大洞及一个耳洞组成。外洞洞厅高达7~10米,面积有1200平方米左右,高敞轩旷,可容千人,气温常年保持在15℃左右,是炎夏游人休息乘凉的最佳之处。外洞与内洞相距仅5米,有一巨大石屏相隔,仅留长10米,宽3米多的地下河水道。水道水面离地下河顶灰岩仅有0.30米左右的间隙,进内洞须仰卧小舟而入。宋代叶芳的诗句“一水穿开岩底石,片槎引入洞中天”,明代屠隆的诗句“千尺横梁压水低,轻?仰卧入回溪”,都是这进洞情景的真实写照。如此进洞方式为国内外所罕见。内洞比外洞更大,有效使用面积约2000-2200平方米。洞内地下河由冰壶洞至双龙洞的通道而下,沿内洞北侧的洞底蜿蜒流出。在自北往南高出地下河水面5-10米的堆积平台上,钟乳纵横,千姿百态。有“双龙蟠顶”、“仙人帷帐”、“五百罗汉”、“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数十处景观。双龙洞外洞与内洞中的历代摩崖石刻无数。现保存完好的最早石刻为五代后晋非丘子的题诗《金华洞》,距今已一千多年……

双龙洞是个比较好的旅游胜地,他让我至今还不忘里面的一切……

游双龙洞篇2

台州椒江实验小学五(3)班

秋天的太阳毒辣地照在我们正在去游双龙洞的小记者们,只见个个流淌着汗水,蒸的脸上红彤彤,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小记者们的诱惑和情趣。

金华双龙洞是那里的核心景点之一,位于游览中心。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内外洞有巨大的石屏相隔,仅通水路,水路长十余米、宽三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内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么内洞就是“龙宫”。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四十余种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确使我们流连忘返,照片争相抢拍,以免遗失而使自己无法挽回。

大家正一起盘道而上,而一路上,秋末的景致不断扑入我们的眼帘,我们也渐渐去感受一下山中的枫叶和游历的小动物,所有的这些使我们忘记了由于爬山而带来的劳累,阳光被高树下遮挡而使我们得到凉快。我高兴再次去双龙洞畅游一番。

游双龙洞篇3

今天,我早早的起了床。因为我要和爸爸、妈妈坐车到双龙洞游玩。

到了双龙洞洞口,两条活灵活现的龙跃入我的眼帘,我想这大概就是双龙洞的由来吧。我们走进外洞发现检票口有两只对开的船,船的两头各有一根绳子,是专门拿来把船拉到内洞的。轮到我们的时候,管理员爷爷叫我们躺下来,不然,船会翻的。我们刚躺下,船就启动了,我两眼朝上,看见石头好像要压下来了一样。手往上抬一点点就能摸到石头。船到内洞的时候,我们连忙往岸上跳,等我们都上岸之后,船又被绳子拉走了。内洞里面有导游,导游给我们讲了“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大战”、“寿星与鲜桃”、“青蛙盗仙草”等故事。最有趣的是龙王请客,龙王十分好客,专门为客人准备了“北京烤鸭”“南京板鸭”。因为是金华,当然不能少了“金华火腿”呦!

双龙洞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金华的双龙洞篇4

游客们,大家好!我是飞龙旅行社的导游韩振强,今天我们去双龙洞。你们看,那就是映山红。看这有一簇,那有一丛,可真多啊!

出了金华城五公里才到罗店,一路上都有溪流,那是从双龙洞口流出来的。知道吧,现在我们就在洞口,里面很大,能容纳八百或一千人开会都不会拥挤。

在外洞水是从左边的石壁上流出来的。这颗已经出一只小船,那是两人仰卧刚好。内洞的工人先进去,用绳子一啦,小船就进去了,外洞的工人一拉绳子,小船就出来了。注意,不能抬头,如果抬头可能擦伤额角。

好了,双龙洞大家都看完了,现在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大家注意安全,祝大家游玩愉快。

双龙洞篇5

家乡的双龙洞,中外闻名。如果你不信的话,有郭沫若爷爷“岭寄此景域中孤”的题诗为证。

要游双龙洞可乘坐客车。春天,客车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盘旋而上,从车里朝窗外望去,山上树木郁郁葱葱,似火的映山红不时从眼前闪过。清澈的溪流时缓时急,好似在演奏一曲山歌,那歌顺着溪流,回荡在百里之外。

从金华城内乘车到双龙洞仅需30分钟。一下车,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翠绿的青山。山上盛开着一簇簇如火的映山红,洁白似雪的野花,远远望去,有红,有绿,有白,如同巧手织成的壮锦。更有那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清脆悦耳的鸟鸣,一时间,仿佛进入仙境,哪个不被它陶醉呢!

在绿色的树丛中有一排整齐的石头阶梯伸向双龙洞口,沿着阶梯向上约走200米,便是双龙洞。

双龙洞外洞口很大,容纳千把人也不觉拥挤。洞边的石壁上刻着醒目的“双龙洞”3个淡黄色大字。洞口顶上有两条巨龙把守着,一条是青龙,一条是黄龙。它们威风凛凛地昂着头。进入洞内,便可听到潺潺溪流声。洞一边铁栏杆下有一股清泉在流淌,这里,四周是悬崖石壁,这股清泉是从什么地方流出来的呢?仔细寻找才发现泉水是从洞壁下的一条缝隙里流出来的。虽说这是缝隙,却能通过两只平底小船。要说这船有多大?可躺咱们小学生三四人,小船一只进,一只出,电控拉纤。我们兴致勃勃地跳上小船躺平,服务员一按电钮,小船就缓缓向前开去。躺在船上,谁也不敢动一动,生怕撞破了头,擦破了鼻子。船开进缝隙时,眼前一片昏暗,缝隙上方的那块巨石好像在往下压,使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小船大约行驶了十几米就驶进了内洞,眼前顿时一片亮光。内洞里五颜六色的灯,照耀着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

这时,讲解员打开手电筒,指着两条鳞光闪闪的石龙,介绍说:“这是青龙和黄龙的龙身和龙尾,龙头在外洞。”仔细一看,这是由石钟乳组成的石龙,龙身上还有水珠,一闪一闪的仿佛在翻腾。还有一只石钟悬挂在洞顶。传说王母娘娘就是敲这石钟召集各路神仙聚会的。用石敲它,嗡嗡有金钟之声。这石钟可惜在十年动乱中破损了。再顺着讲解员手电筒照着的位置一看,呵,原来是个高额头的老寿星,在老寿星的面前还放着一个石仙桃呢!老寿星的右下方趴着一只八九米长的的大海龟。我们再往前走,又可以看到两蛇盘龟,蝙蝠、狮子……个个栩栩如生。这时你就会觉得内洞比外洞还要大,还要多彩多姿。

乘船驶回外洞,再看看守在洞口的青龙和黄龙时,更觉得神奇,龙头在外洞守着洞口,龙身又弯弯曲曲地伸到内洞,多么奇妙的景致啊!人们不禁赞叹大自然的巧妙。如果你眯起眼睛向两条龙望去,仿佛双龙昂起龙头,舒展龙躯,正飞向蓝天……

双龙啊双龙,你吸引了多少中外游客前来参观,你吸引了多少诗人和画家为你赋诗作画,你为我们家乡增添了多少瑰丽的色彩啊!

我爱你,景色奇丽的双龙洞。

【简评】

通篇以描述双龙洞“奇形怪状的石头”为重点,一步一景。其中以摹状“两条鳞光闪闪的石龙”为最详尽,并依据两条石龙的奇特形态,将内外洞的介绍自然地联系起来。

作者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在写景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思。如写从车窗望外,野花似火,清流潺潺的景色时说:“好似在演奏一曲山歌”,“回荡在百里之外”;描述神奇的双龙时,又写道:“多么奇妙的景致啊!人们不禁赞叹大自然的巧妙。”等等。这样写,能增强景色的感染力。

想象双龙洞内的景象篇6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你看它们高高地挂在洞顶上,形状各异。抬头往上看,洞顶的石钟乳,恰似繁星满天,又如彩霞缭绕。远处的石钟乳一丝丝,一层层,如灵芝,像飞瀑。这个巨大的石钟乳一定是个白胡子的老神仙在跟我们捉迷藏吧,你瞧他,一不小心把一大把胡子露在了外面,真好玩。在洞里走,不时会碰到各种奇形怪状的石钟乳。有的像一把利剑向我们刺来,让我们倒抽一口冷气;有的像一个寿桃倒挂在洞顶上,好想要把自己那甜蜜的汁水与您共享;有的像一只好学的青蛙,正仰着头,贪婪地学习知识;还有的像一根茭白倒立在洞顶上,似乎头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有些长长的石钟乳从洞顶悬挂下来,形成一扇密码门,它一定是想把里面的这些风景收藏起来吧。

大自然的景色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只有你仔细观察,打开想象的大门,才能品味到深层的美丽。

到双龙洞避暑篇7

早晨起来,一听到要到双龙洞避暑的消息,我们激动地跳起来。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盘山前进,只见大山连绵起伏,树木郁郁葱葱。一路上凉风从车窗里透进来,真舒服!

到了目的地,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说:“啊,好凉爽呀!”只见双龙洞的水是淡蓝色,清澈见底,连水里的小虾都能看得非常清楚。我连忙来到水边,伸手玩水,啊,太冰了!这时同学们都来了,他们各个挽起裤脚,站到了水里。有的说:“真舒服!”接着就听到了他的大呼小叫声:“我吃不消了,吃不消了!”我想:仅仅是10秒钟的时间,他都呆不住,真是不可思议。于是我也想试一试。我找来老师为我计时,可出乎意料的是我只坚持了5秒钟就逃上了岸,我从心底里佩服刚才那位同学。

接着,我们开始活动了,有的来到吊桥上挑战自己,有的玩丢手绢,还有的几个同学一起玩牌。我们还买了好多水枪,进行了一场激烈地男女生水枪大战,虽然衣服湿了,但是同学们非常开心。玩累了,我们坐下来休息吃西瓜。学校里考虑得很周到,把西瓜放到天然冰箱——双龙洞的水里,等我们吃的时候,非常清凉可口。

我们吃完了西瓜,坐上校车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学校。

金华双龙洞一游篇8

自从看到课本里叶老先生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我也非常盼望能去亲身体验一番,终于有一天老妈开了金口,说:“我们要去双龙洞了。”头天晚上,我都高兴得睡不着觉。

2月9日我们去游览了金华双龙洞。

汽车绑着防滑链,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盘曲而上,越往山上走,积雪就越深,车窗外一片皑皑白雪,树上挂着晶莹剔透的冰凌,远处的山边小屋,就像镶嵌在厚厚的积雪中,好似童话中的精灵小屋。终于,我们来到了慕名已久的双龙洞。

双龙洞拱形的洞口十分宽阔高大,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几百个游客在洞里来回穿梭,丝毫不觉得拥挤。果然像叶老先生说的像个大会堂,这就是双龙洞的外洞。

要进内洞就必须乘小船从水和石壁之间狭小的空隙穿过。小船非常小,只能容下四个人相对平躺,两个人并排躺着,必须两手紧紧贴着裤腿,膝盖不能弯曲,头不能抬,我紧张地躺着,小船慢慢开动,我好像看见石壁狰狞的面孔,擦着我的鼻尖过去,我大气也不敢出,滑过了大概二十米,就到了内洞。一进了洞内,洞顶两条威武的龙扑入了我的眼帘,一条青色的,一条黄色的。青龙一头扎进了洞顶好像很害羞,只露出身子和尾巴,黄龙则只探出了脑袋,好奇地望着游客,嘴边的龙须,头上的龙角仿佛还能看得清清楚楚。密密麻麻青色黄色的石钟乳组成了它们的龙鳞,使它们栩栩如生,两条龙盘旋在洞顶,好像在云中穿梭,双龙洞因此而得名。继续往前走,洞里钟乳石千奇百怪,有的像龙虾,有的像神仙,有的像仙桃,有的像帐幔……应有尽有,惟妙惟肖。

们沿着双龙洞的地下长河,穿过飞瀑帘帘的冰壶洞,又回到了地面。深吸一口清凉新鲜的空气,洞口的阳光仿佛变得更加明媚。

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堪比任何一个高明的建筑师

美丽的双龙洞篇9

金华双龙洞距金华市区约15公里,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双龙洞最奇趣的是外洞与内洞之间,有一块巨大的岩石覆盖在一流清泉之上,水道宽丈余,岩底仅离水面一尺左右,进出里洞,只得用小船,人直躺在船底,小船从岩底的水面穿引而入,当穿到岩底中间时眼前一片漆黑,似乎周围的岩石一齐朝身上挤压过来,岩石几乎擦着鼻子。进约二三丈,又豁然开朗,被誉为奇观。内洞约有2000多平方米,岩洞深邃。在小船上岸处,抬头仰望,有一条青色钟乳岩纹自东北洞顶蜿蜒而来,另有一条黄色钟乳石自西北俯冲而至,人们称为“双龙”,龙状清晰可辨,形象逼真。洞内钟乳、石笋奇形怪状,纵横交错。

冰壶洞的洞口朝天,深达40多米。俯首下视,寒气袭来,洞不见底,故称“冰壶”。游人可踏着石阶,盘曲通达洞底。冰壶洞内的瀑布从15米左右高的洞顶倾泻,瀑声轰隆,震耳欲聋。朝真洞的洞口向西,前临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四周群峰挺立,宛若百僧朝圣求真,洞名即由此来。洞中钟乳高悬,石笋遍地,其中一根大石笋形似“观音”,称“观音大士像”。洞的上方有一“天窗”,透进一束阳光,宛如半月,也称“一线天”。

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内外洞有巨大的石屏相隔,仅通水路,水路长十余米、宽三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内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么内洞就是“龙宫”。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四十余种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双龙洞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博大丰厚。东晋以来就为世人所钟情,唐宋明清几度辉煌,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轼、李清照等历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4000多字的游记。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等都为双龙洞写过脍炙人口的名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陶铸、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此留下了足迹。洞内留有多处古今名人的墨宝。

石钟乳、石笋都是由石灰质聚集而成的。岩洞中的石灰质溶解在水里,水中的石灰质一点一点地聚集起来,在洞顶逐渐形成冰锥状物体,这就叫石钟乳,也叫钟乳石(类似北方冬季屋檐下的冰柱)。洞顶的水滴落在地上,石灰质也逐渐聚集起来,越积越高,形成直立的笋状柱体,叫石笋。石笋常与石钟乳上下相对,日久天长,有些石钟乳与石笋连接起来,就成为石柱。石钟乳和石笋都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双龙洞双龙洞洞口开阔,上有当代著名书法家秦萼生先生题书洞名的碑刻。双龙洞深200米,宽3-10米,高5-15米,通道有宽有窄,高低错落,大则十来米,小则仅能通人。其洞中有洞,上下有洞,洞洞相通,泉水叮咚,奇景迭出。洞内有“山泉映月”、“双狮迎客”、“楼台相会”、“十八罗汉”、“莲池倩影”、“地下龙宫”等七大自然景观,场面壮阔,形象逼真。

《记金华的双龙洞》导游词篇10

双龙洞分外洞和内洞,外洞约1200平方米,洞内泉水清澈,常年洞内的温度在摄氏15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内洞约2100平方米,布满了各种形状的钟乳石,内外洞间有一条水道相通。

双龙洞今天已焕然一新。它被辟为旅游地,每天都有大量中外游客前来参观。在通往内洞的孔隙附近扩大了一处孔隙,增设了一对能来往的电缆船。内洞里不但安装了电灯,还配上了各种颜色的灯泡,使洞内景致格外壮观。

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内洞略大于外洞,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么内洞就是“龙宫”。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颜色各异,有“黄龙吐水”“倒挂蝙蝠”“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四十余种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心动了吧!心动不如行动,那就跟我来吧!

上一篇:游九华山作文100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