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作文1200字
我是一棵小竹笋篇1
我是一颗小竹笋
春天来了,我在黑黑的泥土里,我多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啊!我突然感觉到一只小蚯蚓从我身边爬过,我一伸懒腰,一挺我就突出了土面,阳光很刺眼,我揉了揉眼睛,哇!外面的世界原来这么美啊!我看到了旁边高大的竹笋心想:什么时候我才能和他们一样啊!静静地我听到了鸟姐姐欢迎我来到这里的叫声,我闻到了花姐姐释放的香味,我还看到了一只小蚂蚁从我身边爬过,她推着比自己大过两三倍的东西,我说:“蚂蚁弟弟你推着这么大的东西去哪里啊?”蚂蚁说:“我们去找吃的了,还有别人在我后面呢,我们比赛看谁先回家,我的最小,我先走了,不跟你聊了再见!”“再见!”我高兴的说。
突然随着春风,一场春雨来了。她是来给我送水来了,雨哗哗的下了,“沙啦啦,沙啦啦,”我喝饱了,一挺我又长高了。雨渐渐的停了。太阳出来了,阳光照着我刚洗过澡的身体,好舒服,我有吸收了阳光的营养。雨滴从高大的竹笋身上滴下来,滴到我身上好清爽。仔细一听:叮---咚,叮---咚,仿佛是一场春雨的余韵。我一抬头看见了彩虹,那是由七种颜色交织成的,好美!
这时我听到云雀在树枝上说话,我热切的跟它们打招呼:“你好!小云雀,你能告诉我远处的景色吗?”小云雀回答说:“远处很美仿佛仙境一样”我想:我一定要快快长高,看看它们口中的仙境是什么样子的。
就这样我一天一天的长高了,有一天我一定会看到那片仙境的。
我想远处眺望着,心里仿佛感受到了那片仙境:很美很美………。
青海省西宁市南大街小学
六年级二班
刘颖
小竹笋篇2
春天来了,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天。山坡上,茂盛的竹子被春雨冲洗得干干净净,翠绿的叶子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初升的太阳照在上面,五颜六色,像一个个小彩灯,好看极了。咦?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地底下的小竹笋们喝足了甘甜的雨水,正一个个地往上钻呢!它们拱开压在头上的土,探出了毛茸茸、又尖又硬的小脑袋,脑袋上还挂着露珠。
竹林边,有一块大石头,像一只大黑熊一样趴在地上。有三个小竹笋,它们钻呀钻,正好钻到大石头下面。
“这可怎么办呢?”小竹笋们焦急地说道,“大石头,你醒醒呀,醒醒呀!你挪一下地方,让我们钻出去,好吗?”大石头没有回音,仍在呼呼大睡。
“大石头,大石头,你醒醒呀,能挪一下地方吗?”小竹笋们一遍又一遍地喊道。大石头仍在呼呼大睡。“让我们来把它推醒!”一个小竹笋说道。于是,它们用尖尖的脑袋,使劲顶着大石头。大石头感觉背后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三个小竹笋。它没好气地问道:“你们要干什么?”“你挪一下位置,让我们钻出去,好吗?”“要我挪位置?想得美!你们要么死在土里,要么就绕道而行!”大石头傲慢地说。两个小竹笋被吓倒了,它们只好绕着大石头钻上去,结果长的歪歪的、瘦瘦的。
剩下一个小竹笋没有被大石头吓倒,它仍然用尖尖的脑袋顽强地顶着大石头。一天、两天、三天……小竹笋被大石头压得越来越粗、越来越壮。
有一天,小竹笋觉得浑身力气足了,他摇了摇头,猛的往上一顶,只听见“哗啦”一声,大石头被掀开了,翻了一个身。小竹笋钻出地面,它看见太阳公公慈祥的笑脸。
后来,这棵小竹笋拼命地长,越长越粗,越长越高,成了森林中最粗最壮的竹子。
竹笋篇3
我家住在山区,春天到来的时候,我常常跟爸爸一起去掘春笋,这可是件最有趣的事。
走进竹山,见满山的竹子,有的粗,有的细,青翠碧绿,郁郁葱葱,竹山就全被这绿色笼罩着,站在竹子底下,简直望不见天,一杆杆长满绿叶的竹子活像一个个顾不得梳头的姑娘,她们头挨着头,肩并着肩,仿佛一对对亲密的朋友。就在这些竹林里,到处都是破土而出的春笋。
清明前后,笋可多了,躲在地下的笋几乎都钻出了土,是一夜春风把它们催出土来,还是一声春雷帮助它们破土而出呢?出土的笋一律黑褐色,不过有的笋须是嫩黄色,可能是昨天半夜才出土,还没有照到阳光的缘故吧。出土的笋密密麻麻,远远望去活像春天田野里的无数青蛙歇在泥地上。
爸爸掘笋可真快。他先轻快地刨开一边的土,然后用力一掘,笋就掘出来了,而且都是齐根的,真是干净利落。我正奇怪,爸爸开口了:“掘笋要找根,先要看看笋须朝什么方向,如果笋须朝左,笋的根就在左边。不过有的笋须是直的,你一时看不准,这就要看旁边的竹梢朝什么方向啦!”怪不得爸爸掘笋时只要刨开一边的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天,爸爸掘来不少笋,我就争着去剥笋壳。这不光因为嫩笋鲜美可口的味道吸引了我,还因为我想研究研究它哩。我一边剥,一边把笋壳一张一张整整齐齐地排在地上,接着又剥第二个,第三个……数一数每个笋剥下的壳,都在四十张左右。这使我记起:有一次,我在竹山仔细数了竹枝从底到顶的节数,几乎每支竹都是四十节左右,只是竹节长短不同罢了。我向爸爸请教,才知道原来一张一张笋壳裹着的笋节就是竹节,笋长成竹了,笋节就成了竹节了。
有几天我没跟爸爸去掘笋,后来我上山一看,笋都长高了,有的要抬起头来才望得见尖端。真难想象这是竹鞭时长出不久的春笋变成的。竹娃娃长得可真快呀!
立夏前,我又上山去了一次,今年的春笋已经长成新竹了,表面附着一层绒毛,翠绿可爱。一棵棵都是那样清秀,那样挺拔。新竹节环是白嫩的,叶子细小狭长,颜色绿时略带乳黄。而去年长成的竹子,已是一身青绿。没有绒毛,竹节环上的白色也已退去,变得油光光的了。再看三年前长成的竹子,却是黄绿色,三年以上的竹子,皮简直发白了,可是它们的叶子却绿得发黑,像涂了一层油。
太阳出来了,竹山上绿色的缝隙中漏进一道道金光,微风吹来,叶子轻轻地摆动着,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向我点头微笑,又像无数姑娘在翩翩起舞。面对这苍翠的竹林,我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
【简评】
《竹笋》写的是作者家乡的竹笋,文中既介绍竹笋的生长过程,也讲述了掘笋,剥笋壳的知识,作者娓娓道来,讲得津津有味。
介绍竹笋的生长过程,着重写竹节,竹须,竹叶等的变化,写得很细致,很具体,很美,时而寄情于物一会儿把它比成竹娃娃长得可真快,一会儿又说它“像无数姑娘在翩翩起舞”。在作者笔下,家乡的竹笋完全被拟人化了。这种饱含感情的笔墨一直贯穿在文章的始终。
介绍掘笋的方法和剥笋壳的联想,前者用爸爸的话一笔带过,后者则详细地写了自己的实践,从剥笋壳联想数竹节,终于弄懂了“一张一张笋壳裹着的笋节就是竹节,笋长成竹了,笋节就成了竹节”的道理。这样写详略得当,既节省了文字也使得文章显出情趣,童心可掬。
对不起,竹笋篇4
我家后院有一片竹林,一根根竹子苍翠挺拔。这几天,竹林里的竹笋像比赛似的,争着从地底下冒了出来。我好高兴,一有空就会去看它们啊!
今天,我又来到了竹林。我惊喜地发现,才两三天不见,那新生的竹笋已经长的比我高半个头了啊,怪不得人们用“雨后春笋”来形容长的快啊!我兴奋的摸摸这根,看看那根,心想:能不能让它们长的更快一点呢?我看拉看那些老竹子,一节一节的,光滑而又挺拔。“对了,竹笋要长成竹子,得先褪掉笋皮。我问什么就不能帮帮它们呢?这样不是更好吗?
说干就干,我来到一根竹笋旁边,“哗哗哗”就剥起笋皮来。笋皮一张一张地往地下掉,笋肉一节一节的露了出来,那颜色真的是好看的可爱啊!用手一摸,软软的,毛忽忽的,真舒服啊!在竹笋的头上,那小小的春笋飘飘荡荡的,有趣极了。
接着,我又一鼓作气,直到剥的双手胀痛才歇了下来。数了数,一共剥了整整10根啊!看着这一根根的被我剥的只到顶端剩下春笋的竹笋,我仿佛看到它们已经长的“擎天大竹”了啊!
回到家里,我大声的对爷爷说:“爷爷,我今天帮竹笋长了个了!”爷爷停下手中的话,奇怪的问:“什么长了个儿啊?”看着爷爷那惊讶的样子,我乐了,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爷爷一听,立刻皱起了眉头。接着,他沉下了脸,严肃的对我说:“萍萍啊,你这是拔苗助长啊!你这样的强行的剥去了它们的皮,它们可能就会死去的啊!你真是的啊,这么不听话啊!”
听了爷爷的话,我不禁大哭起来。我本来想帮帮他们的啊,没想到……对不起啊,竹笋!我以后再也不会干出这种不好的事情来了啊!
对不起啊,竹笋!
扯竹笋——钟雨情篇5
妈妈说我五一劳动节带我和弟弟去外婆家,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很久都没有去外婆家了,这能使我不高兴吗?
天空一片蔚蓝,风和日丽,我们坐上汽车出发了。表妹和外婆见我们来了,便打开门,满怀欣喜让我们进来。吃完午饭。表妹提着一个塑料袋问我:“姐,你去扯竹笋吗?”我满口答应。
到了山上。我站在竹子稀少的地方,只听见表妹扯竹笋扯得“咕嗒咕嗒”的响。我着急了,不知表妹扯了多少,”我心想。后来我看见表妹扯了这么多了,我问表妹:“妹妹哪里的竹笋又多又好呀?”“那些粗大,竹叶茂密的竹子盘边有很多。因为那里的土地肥沃,所以竹笋最多。”表妹回答道。表妹的知识课真丰富啊!
表妹说完后,我走到那些竹叶茂密,竹子粗大的旁边,扒开那些竹叶,“啊!”好大一根竹笋,我迫不及待地把用手去扯,可惜我的手够不着,结果被藤蔓刺破了手,手够不着,我就把头忘里面一伸,“咕嗒”一声,扯到了,我高兴极了,往里面一看还有这么多,刚想去扯,一不小心,脸也被刺破了,我没有放弃,继续扯到了十几根竹笋。表妹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兔子蹦来蹦去,我也不顾联合手的疼痛,继续去扯。扯着扯着,不知不觉忘记了疼痛。扯了很久我和表妹都扯了一大袋子的竹笋。虽然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我还是喜笑开颜。回到外婆家,外婆见我表妹满袋而归,竖起了大拇指,我高兴极了。
等妈妈说要回家时,我依依不舍的望着那些竹笋,外婆看车了我的心思,说:“把你扯的竹笋带回去吧!”我正要说这句话啦!只是不好意思开口,我忙着把这袋竹笋提着。和外婆说了再见。
回到家,我把竹笋的皮剥掉,要妈妈晚饭时候炒来吃,刚刚端上来的时候,我闻着竹笋的香味,尝着自己扯的竹笋,吃起来显得格外的可口;格外的香;格外的好吃。
这次扯竹笋让我懂得了自己用劳动换回来的东西最可贵。
小竹笋篇6
你见过在山上生长着的小竹笋吗?这个周末,我不但亲眼见到了活的竹笋,还亲手挖了一棵呢。
莫干山上,漫山遍野都是翠绿的竹子,清秀挺拔、蓊蓊郁郁,最吸引我的还是山上东一棵西一棵冒出的笋宝宝,尖尖的、细细的,穿着棕色的外衣,乖乖地立在竹妈妈的身旁。听妈妈讲,竹笋很顽强,不管它生长的土地有多么坚硬,它总是能不屈不挠、坚毅执著地往上钻,经过艰苦的努力,它终会破土而出,见到竹妈妈、见到竹伙伴、见到外面这个光明而精彩的世界。然后便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长竹,傲然挺立。
在下渚湖湿地公园的小竹林里,见到几位农民伯伯在挖竹笋,同行的小伙伴说:“咱们也挖一棵带回去吧”。于是,我们便用小树枝当工具挖了起来,小竹笋的根很牢,挖了半天也挖不出来,最后还是大人帮忙拔出来的。
这棵小竹笋将作为我的第一个植物标本收藏起来。
故乡的竹笋篇7
我喜欢吃故乡的竹笋,因为那里的竹笋非常鲜,很嫩.放暑假时,我和妈妈,阿姨,表姐等,经常去奶奶家挖竹笋.我们拿上锄头和篮子向奶奶家出发了.
一进门口,看见了有几棵大树站在那边,一座座整齐的小屋外面,养了一群家畜,不停地叫着,那里的农妇扎着头巾,挎着篮子不停地忙碌着.
我们跟着奶奶上了山,沿着林寻找竹笋,我一边坚难地往上走,地边仔找过去,按大人们交给我的方法,用锄头翻着湿润的泥土和上面黄黄的落叶,终于被我找到了一株很大的竹笋,我喜出望外地叫了起来:"快来啊,我找到了一株很大的笋."我刚说完,大家都跑了过来.妈妈把锄头往上一抬,用力地锄向竹笋的边缘,一提,啊,一枝鲜嫩的竹笋像一个可爱的娃娃,从泥土里蹦了出来.妹妹高兴地拍起手来.我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看着她们羡慕的样子,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但他们双急勿勿地去找新的竹笋了.
我看见大人们挖了起竹笋来很有味道,也学着样子挖了起来.我拿起沉重的锄头,用尽全身的力气挖下去,却不料只挖到了竹笋的一小半,竹笋像断了胳膊的人,躺在那里.我以为已经成功了,就和妈妈去说,妈妈遗憾地对我说:"你应该把整个竹笋都挖起来."后来在妈妈心的教导下,我终于学会了挖笋.
我们满载而归,到了家里,用竹笋做了许多不同的菜,味道真是好吃,我们还用竹笋制作了许多笋干,一年四季都尝着它的美味.采飞扬
故乡的竹笋令人神往,让我陶醉.
那一丛竹笋篇8
一个春日的早晨,我漫步在校园的小径上。无意间瞥见了假山旁一丛绿色,定眼一看,是丛竹!于是我来到竹丛旁,仔细端详起竹子来。
那丛竹子毫无生机地插在岩石旁沃土中。一片片带有黑斑的叶子七零八落的镶嵌在竹竿上。竹竿的根部裸露着,上面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黄斑。在晨风中它们令人担忧地摇曳着,丝毫没有郑板桥那句任儿东南西北风的韵味。
我感到了有点怅然,多么颓废的竹子呀!
正当我决定离开假山的时候,那假山的石缝间一星淡翠的尖儿扯动了我。我连忙凑上去,原来是两株竹笋,正努力地挣扎在石缝中。活像一对遍身晶莹透亮的娃娃,全身上下散发着勃勃生机。多么可爱的竹笋啊!
我感到疑惑,一边是生长在沃土中的枯竹,一边是挣扎于石缝间的竹笋,为什么在石缝中迸发出的生命比沃土中生命更有活力呢?
可以想像这竹笋曾经经受过多少磨难?可能是风雨的侵袭,可能是虫兽的啄食,甚至可能是那硕大的园工剪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更重要的是,竹笋是如何挣破岩石的束缚,获得那一片阳光的呢?
这时候,一阵风吹来,那生长在沃土的竹子又在不安分地抖动,竹竿上枯黄的竹叶纷纷落下,……而那两株竹笋呢?仿佛在欢笑中手牵着手。
啊,我懂了,原来竹笋正是由于在克服岩石束缚时造就了自己坚毅的意志,直到挫折再次来临,它也会从容面对;而那生长在沃土中的枯竹,只是天天吸取养分。当挫折来临时,不会做出任何反抗,它只好主动投降。
竹是如此,那我们呢?我们中学生不也是如此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只会让我们懒惰颓废。我们只要像竹笋那样,在挫折中挣扎,在挣扎中铸就自我,直到有一天我们由竹笋长为高大的竹子时,与天空攀谈时,会感觉到,挫折和苦难有多么重要!
那两株竹笋,在石缝中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晨风中,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哭泣的竹笋篇9
植物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好处。
在我们学校文化长廊的尽头,有一片苍翠,嫩绿的竹子,它在这片不大的校园里努力生长,争着头,吮吸着雨水,吸收着阳光,为的是提供更多的氧气给我们创造出更优美的环境。
然而,不幸降临在这片可怜的竹子中,应该说是竹林里满遍着的毛茸茸,绿色的尖尾巴,对,那就是竹笋,它依偎在清秀而挺拔的竹子身边,尽情的与阳光玩伴,一只无形的黑手触摸了它,将它无情地拔掉,给它有形的打击,它的生命就此终结。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挣脱,同伴们触心的捂住双眼,只能默默祈祷。
那哭泣的竹笋呀,在蔚蓝的天空下,在无边的天宇下,哭泣祈祷着的是竹子的精魂。
是的,那是终结的竹笋,哭泣的竹笋,竹子的精魂。
旬阳县城关一中初二:张鑫
拔节的小竹笋篇10
拔节的小竹笋
女儿现在快十岁了,感觉最近长得挺快的,就像春天的小竹笋一样嗖嗖地直往上窜。她不时偷偷地站在我身后“比高高”,按她自己3岁时的话说,我快要长成(大)“姑娘”了。
周末没事,我在家里整理书籍时,翻出了有关女儿的相册和日记本。打开相册,从女儿满月开始,一直到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每一个阶段都是那么清晰,强烈的视觉冲击激活了我内心的宁静,温暖着母爱最柔软的地方,那一幕幕生动的场景仿佛再现......
单从外貌来说,宝贝小时候像极了我,黑黝黝的眼睛会说话、粉嘟嘟的小圆脸一笑俩酒窝,整齐的牙齿玉一样白。她从来不爱哭,也不生个大毛病,到目前为止,除了打预防针,基本没看过医生。主要是不挑食,吃饭胃口特别好,2岁时自己在一边动手吃饭,只要把饭、水、勺子、筷子摆在小桌子上,连大人看都不准看,吃完了把空碗往大人面前一伸,“还要!”要么饱了“哐”就把碗摆在桌上,满脸油汤,桌子、地上都是弄撒的饭粒。难怪她身上肉紧结实。
我忙里偷闲看点书,她就要抢过去像模像样地指指点点、嘴里依依呀呀。
电视里的少儿节目一到播出时间,她就准时收看;买来的少儿光碟,反复播放无数遍,她照样看得津津有味,模仿得有板有眼。
上学前班时,书刚发下来,她很快就看完了,作业一天就做完了。为此,老师还罚站,以教训不听老师安排的“典型”。但我却不以为然,孩子能有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是正常的也是可贵的。对她来说,后来的时间在学习课本知识上没有多大意义了,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综合素质是最要紧的。她还在上课时和小朋友在校园的树林里“捡鹅蛋”(枞树上掉下来的松果),或捉蝉、采野花野果、看蚂蚁搬家......一玩起来就着迷,不仅经常忘了上课,(老师批评她逃课她不知道“逃课”是什么意思)还经常是最后一个回家,我经常去树林里找她回家,平时胆小的她这时候全忘记了什么是害怕了,小树林成了孩子最大的乐园。这个阶段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到上小学一年级后,由于校门口摊点上的杂食多,麻辣根她特爱吃,这些小食品不卫生,吃饭就越来越少了,逐渐瘦了。现在是零食吃的少,饭也吃的少,脸也瘦长了,脸型像她爹,她调皮地问我:“我怎么原来像你,现在像爸爸了呢?”我说是她不吃饭造成的。她狡黠地说:“错!女士优先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