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父亲的秦腔作文800字
父亲的眼睛篇1
父亲的眼睛,
是一条爱的铁链,
把我拴在他的视线里。
父亲的眼睛,
是一支爱的钢笔,
把我写在他的大脑里。
父亲的眼睛,
是一阵温暖的春风,
把我拂在他的怀抱里。
父亲的眼睛,
是我们人生之船的扬帆,
伴我们驶到成功的彼岸。
总之
父亲的眼睛
以后流出的是我们成功的泪水。
父亲的银丝,我的泪丝……篇2
曾经,握着父亲的手度过失败后的沮丧。父亲仍然年轻。
曾经,握着父亲的手度过胜利后的欢乐。父亲依然年轻。
而今,父亲却显得有点衰老,眼角边出现几条细纹,黝黑的头发中有了几根银丝。我问父亲这是为什么,父亲只是微笑着摇头,没有说什么。当时,我也没有再问。
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春天和秋天依次替代。就这样,握着父亲的手,我慢慢地长大了。也因为如此,父亲的头上又多了许多银丝。我再次去问父亲,而这次父亲却是笑着对我说:“赶潮流啊,故意把头发给染白的。”想到这里,看看父亲的白发,心中有一种苦涩,不禁落泪,但这次父亲没有发现我的泪水,他脸上依然带着快乐的笑容转身离开。害怕父亲发现自己的丑样。坐在窗前,看着一棵石榴树。风吹来,叶子纷纷掉落,在我眼前飘过,只是感到有些遗憾。吸一口气,仰起头。惊讶,体型如拳大的石榴悬挂在树枝上,只是轻轻摇动。疑惑,比它轻的叶子都随风而下,而它依然挂在枝头。石榴树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地损坏而硬硬地抓着它,从而放弃了自己美丽的装扮。
看着、沉思、无语、落泪。
想起了父亲,他就是那棵石榴树,为了我的未来而辛勤劳动,以至于黑发变成了白发。
想起了黑发,那时的父亲是多么的充满活力,是多么的拥有力量。
想起了白发,此时的父亲却显得有些疲惫,显得有些衰老。
那时的黑发转变成了此时的白发。我心中有一种不能言语的滋味。在这期间父亲不知付出了多少,力量,青春,黑发……
此时,我已长大,也已懂事。我懂得白发的代价是多么残酷,让人多么难以言语。
每一根白发,都牵动着我的心,那是父亲用汗水换来的。
我还在成长,父亲的汗水依然滴答,父亲的黑发还在变白。
看着秒针在不停地走动,我制止了它。但这没有用,因为地球还在转动,时间还在流逝。
我知道,随着时间的运转,父亲的头上还会多出白发……
走近父亲的秦腔篇3
父亲爱唱秦腔,常扮演老生的角色。每到新年,他总要在村里的戏台上唱上个三本五折,七天八晚。小时候的我并不知道秦腔是什么,然而就是喜欢听那有板有眼的调子,觉得如同那时常爱吃的酸杏一样有味。于是,每到新年,就盼秦腔;每到秦腔演出时,则看得废寝忘食,毫无倦意。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父亲对我痴迷秦腔的言行表示反对。他说什么“唱戏是下贱人的职业,学好了也无用处”啦,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啦。我听了似懂非懂,嘴里虽然答应着,心里却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然而我毕竟听从了父亲的话,被父亲送到了学校。日子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流过,秦腔的影子离我越来越远。父亲那宽厚结实的胸背遮住了我透视他心灵的眼睛,当我听他唱那一折折声情并茂的秦腔时,也体味不出他那复杂的思想感情。
人生如戏,转眼间已演了几折,当我戴着中学生校徽从无知逐渐走向成熟时,我才渐渐从心灵上走近父亲。虽然他的“唱戏是下贱人的职业”的观点带着浓厚的封建思想,虽然我对没能学唱味道醇厚、令人荡气回肠的秦腔感到遗憾,但我还是很感激他。是父亲让我学到了知识,走近他的秦腔。那一声声时而悲壮,时而婉约,时而苍凉的调子无不代表着他的思想感情,也从侧面反映了世事盛衰、人生百味。秦腔已成为父亲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秦腔寄寓着他全部的情怀。高兴的时候,他会在火炕上一边品茶一边唱;忧闷的时候,他也会唱上几句。父亲的一些性格特点在唱戏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记得在台上演出时,别的演员都不愿演不光彩的角色,可父亲却很乐意,他认为演这些角色更有教育意义。有人说他太固执,他却笑道:“唱戏的,何必当真呢?”父亲也挺有责任感,同台演员在演出时卡了壳忘了台词,他就及时小声告诉对方。他说不能蒙混过关,让台下的观众笑话,有的观众不懂,可他们中也有行家哩。村里有个老阿婆,一生无依无靠,孤独凄惨,平日里就爱听秦腔,父亲知道这个情况后,一有空就去给她唱。每当秦腔从老阿婆的屋里传出时,村里就有人说:“听,××的戏瘾犯了又没处唱了。”可我知道,那一声声的秦腔寄托着父亲对老阿婆的安慰和同情,村里人哪知他的内心呢!
走近父亲,走近他的秦腔,我细细聆听着,我深深思考着。
父亲的爱篇4
父亲的爱就像那笔挺的大树,我就像那弱小的小草,大树为我遮风挡雨,让我茁壮成长;父亲的爱又像大地,我便像那含苞欲放的小花,大地给我充足的养分,让我开出鲜艳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花香。
父亲的爱是崇高。他总对我说:“你长大了,遇到事情可以自己解决了,不能什么都依靠我。”父亲从不在意我在他面前讲述那一大堆我认为值得炫耀的东西,但他常说:“骄傲会使人退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父亲很勤劳,早上5点多钟父亲就要起床了开铺了,晚上1点钟才关铺。爸爸从不打我,但他教导我的每句话我都铭记在心。父亲也从不对我发脾气,当我做错事的时候,他总是耐心地教育我,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我喜欢父亲在我身边听他分析历史的要事,因为他认为这样可以增长我的见识。空闲的时候,我想你陪我打打牌,看看电视,身心放松一下。
苏尧峰
父亲的两张脸篇5
别人只有一张脸,而我的父亲却有“两张脸”。
父亲是做生意的,时常在外奔波,很少顾及我的功课。然而,有一个星期日,父亲忽然问起我的功课。
那天晚上,父亲一进家门,便板着面孔拿过我的书包,问我数学作业。我怀着疑惑的心怀如实地回答了他。“现在不好好念书,将来做生意也只有亏吃!快,给我马上写到第68页,然后,我来检查。”父亲边说边丢过来一本数学作业,毫无商量的余地。“今天任务完成了,爸爸。”“我们是在做生意吗?不许讨价还价!”父亲的证据十分强硬,我不情愿地拿起数学书。我心里想:近段时间父亲的生意肯定亏了。
我从小就有个坏习惯,看书时,一会儿拆笔玩,一会儿打瞌睡。这不,看着看着,我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啪”,书桌上一阵巨响,我猛地蹦了起来。睡眼惺忪地盯着父亲。父亲两眼瞪得圆圆的,急促地喘着粗气,怒目呵斥:“我要你什么时候看完?”我支支吾吾地答道:“8点半”“现在几点?”“9点”我声若蚊蝇。“为什么不看完?”父亲声如霹雳。
我斜着眼睛一看,哇!大事不好,父亲高举着铁锤似的大拳,要揍我了。我立即跳上床,躲到里边,顺便拿了一个枕头作“掩护”。父亲气急了,一把夺过我的枕头,扔在地上,怒气冲冲地向我逼来。完了,这下可完了!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丁零零……”电话机响了。父亲放下高举的关头,接电话去了。我蜷缩在床头,等着父亲发起第二次“进攻”。
隔壁传来父亲爽朗的笑声:“什么?今天赚了两万多元?好,哈哈,……”那声音很舒畅。我想像着父亲的脸上一定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听完电话,父亲又走了进来。我一阵哆嗦,偷看了父亲一眼。这时,那张铁板似的脸与先前大相径庭,满脸堆着灿烂笑容,铁拳也变成了一方温柔的大掌,轻轻地拍着我的脑袋,开心地说:“华钢,念书要努力,再给你半小时够不够?”此时的父亲,宛如春风般的温柔,我做梦也没想到,一个电话竟能免去我一顿毒打。
唉,父亲两张脸,一张因生意赚钱而高兴,一张因我学习不努力而生气。
读《我是父亲的小棉袄》有感篇6
读《我是父亲的小棉袄》有感
刘路奕
母亲的爱是伟大的,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我读的《我是父亲的小棉袄》一文中小女孩的话,却叫人大吃一惊。
文中讲了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让母亲毁了。女孩三岁那年,母亲和别人私奔了,只剩下了年仅三岁的她和骨瘦如柴的父亲。十六岁那年,她考上了远离异乡的重点高中,父亲为了维持生活,早上从工地上打工,晚上就去烧烤摊帮忙。她怕父亲累着,阻止父亲熬夜。几十年后,母亲来了,对她说:“你这个畜生,人家都说孩子是母亲的小棉袄,你却这样!”她毫不犹豫地说:“我是父亲的小棉袄。”在场的人全都惊呆了!
文章告诉我们,这位父亲的负责任,为了让孩子可以上好学,他可以四处奔波,出生入死。母亲的不负责任,让所有的人痛恨入骨。这里,母亲抛掉了她的骨肉,如果她还有点良心,相信,这一辈子她都不会原谅自己。
孩子的话表达了她对父亲的感激,幸亏父亲没有抛弃她。这,给了她生活的一线希望。体现了孩子知恩图报最朴素的骨肉之情。
指导教师崔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