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我的故事作文 (6篇)
感动我的故事作文篇1
他,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但一直在教学中燃烧着智慧之光,倾尽全力奉献自己的心血。
他,没有“舍身救学生”的感人事迹,但他用行动创造了学生辉煌的篇章,在学生心底里播撒下了无私大爱,亦同样伟大。
他,叫做徐裕根,是迅行中学一位元老级的教师。他所取得的教育成果已经数也数不清了,留在人们心目中的是他看似平凡的工作点滴。
清晨,办公室里是他仔细的准备教案的身影;上课铃还没响,他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教室里;炎炎夏日,汗流浃背的他仍兴致高昂的讲着课,站立的身影仿佛标枪,挺拔坚硬又充满力量;午休时,他的身影又出现在了教室中,用着深入浅出的话语在辅导着学生作业;放学后,办公室里又出现了他认真批改作业的身影……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人早已把奉献二字淡忘在身后而吝啬付出,当物质的欲望充斥世界而美好的道德品质被抛之脑后时,徐老师的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行为,无疑和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我们这代人树立了榜样。在这么多的事例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徐老师的一个学生小虞,由于进入了叛逆期,家长错误的教育令她自暴自弃,成绩年级垫底,父母对她极度失望,几欲放弃。然而,徐老师却没有对她放手,他用他的爱心打开了她紧锁的心扉,助她回归正轨,重塑自信。不仅是对她,徐老师对每个学生都给予了他们父母般的关爱,经常激励学生,谆谆教导,身体力行地工作在教育前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对徐老师最真实的人生写照。他,没有做过什么大事,却同样让人感动。
感动我的故事作文篇2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非常使我感动。
工地上,一个男人正用力扛着一包水泥,向施工地点走去。
"铃…"电话声响起,男人用乌黑的脏手揩掉额头的汗水,从沾满白灰的裤子口袋里取出一款老式的翻盖手机,按了一下早已被磨掉漆的接听键。
"喂?"
"喂,爸,是我,小华。"
"小华啊,什么事,你说。"男人脸上绽放出笑容。
儿子小华一直是他的希望,他活下去的意义。
"爸,我开学就初三了,老师说我们即将初三,看我成绩好推荐我去补课。""补课啊!?"男人心中一黯。春节补课才交了398。"交多少?"
"1400……老师说,这补习老师非常好!"
男人脸色阴沉,用力咬了咬牙,"行,只要你好好学习,交多少都行,大不了爸爸去借钱!"
"谢谢爸爸!"
电话挂断,男人的双眼空洞了,连头顶上落下一块砖,工友们大喊"躲开"都没听到。
砖块狠狠打在男人头上,男人直挺挺的倒了下去。
"老海!"工友们上去搀扶起他,看着他头上血如泉涌。
包工头缓缓踱步过来"老海,还能干吗?不能就回去吧。"
男人想到儿子的补习费,挣开工友的搀扶,把脏污的汗衫简陋的包扎好头,又扛起了那包水泥。儿子拿着钱,屁颠屁颠地奔向了网吧,兴奋的对着前台网管说,我充888块Q币。
心里想着"我有了火麒麟看谁还打的过我,哈哈哈!"
可怜的父亲,以为孩子是要补习,为了给他交费甚至不管自己的伤,真不知道那位孩子是怎么想的!!!
感动我的故事作文篇3
让我感动的历史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作品名字叫,《鲁班学艺》,有个姓鲁的木匠,学艺高超。鲁木匠有三个儿子,他一心想让三个儿子有自己的本领,要让他们继承他的事业。
一天,鲁木匠买了三匹马,分给了儿子,要让他们到终南山去找一位著名的老木匠学手艺。由于三个儿子小,就先留在身边。大儿子和二儿子先骑着马走了,三年后,却又两手空空的回来了。原来,他们在外面混了三年,根本没到终南山,什么也没有学到。鲁木匠一生气,就把他们俩赶出家门,不再认他们了。
他对小儿子鲁班说:“孩子,我一生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小鲁班从小就是懂事的好孩子,他骑上他的快马,告别了父亲,翻过一座有一座的高山,跨过一条有一条的大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终南山下,见到了老木匠。
老木匠问他:“一门学艺,有人三个月就好了,有人三年才学好,这是怎么一回事?”
鲁班答道:“三个月学到的只是皮毛,三年才能学到真本领。”老木匠点点头拿出一把崩了口的斧头和两支和两支又秃又弯的凿子,让鲁班磨。鲁班什么也没说,耐心细致地将它们磨好了.老木匠就高兴的说:“孩子,你不怕困难有心灵手巧,我愿意把全部手艺都传给你!”
就这样鲁班跟着;老木匠学艺,常常天不亮他就起床,很晚才睡觉。他如此辛勤的学习,以至于常常眼儿敖红,腰儿发酸,手儿磨破。
可是,一分辛苦,一分收获。几年下来,鲁班慢慢的学会了老木匠全部的手艺。鲁班学出师后,收益更加精湛,后人都尊称他为祖师。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只要我们勤奋刻苦,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感动我的故事作文篇4
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年代,都有许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尽管他们中的有些人,连姓名都不为人知,但他们的形象却深深的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翻越雪山,强渡天险,横穿草地,留下了许多的感人故事。如:《金色的鱼钩》里的老班长,为了三个同志,牺牲了自己;还有《草地夜行》里的一位叔叔,为了能让另一个小同志走出草地,而牺牲了自己。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金色的鱼钩》里的老班长了。
那是在一九三五年秋天,红四方面军进入了草地,许多同志都得了胃病。有三个同志实在跟不上队伍了,指导员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把他们平安的带出草原。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了让这三个小同志的病快点好,早点走出草地,在艰苦的环境下给三个同志创造最好的条件:老班长把仅有的一点儿东西都给三个病号吃,自己却硬咽草根、用鱼骨充饥。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时,我热泪盈眶。老班长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他留给我们不仅是一个鱼钩,而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老班长把生的希望给了三个同志,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怎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是啊,他是多么伟大啊,多么值得敬佩啊,多么令人感动啊!最后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成立了现在的新中国,但要没有这么多舍己为人的人,新中国怎么可能成立呢?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这62年的风雨历程,都是令我们感动的,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一要继承先烈的遗志,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好,让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感动我的故事作文篇5
你的父亲爱你吗?你的脑海中记录过父爱吗?今天,我在一本《行之天下》一书上看到了一篇描写父爱的文章——《拐弯处的回头》。看完以后,我陷入了沉思……
《拐弯处的回头》这篇文章讲的是弟弟在郊游玩耍时不小心被尖利的石头划了一道大口子,几个同学一起送他回家。在路上,碰见了爸爸,弟弟向爸爸诉苦,他以为这样做能得到爸爸的同情和怜爱。爸爸并没有安慰他,简单交代几句就走了。弟弟很委屈,他认为爸爸不关心他。弟弟很委屈,觉得父亲并不爱他。其中一个同学笑道:“大多数老爸都这样,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他一定会在拐弯处回头看你一眼”。果然,爸爸在拐弯处回头瞥了一眼,也正是这一眼使弟弟感受到了父亲对他深沉的爱。这个动作打动了在场的人。
这个故事深深感动了我,也让我想到了父亲点点滴滴的爱。父爱是伞,为我遮风挡雨。每当我遇到困难时,父亲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我解决困难;当我遇到挫折时,总会鼓励我勇敢地面对失败和挫折,给我力量和自信;当我灰心时,父亲就把我揽在怀里给我娓娓动听地讲一些励志的故事,鼓起我坚持下去的勇气。父爱是雨,濯洗心灵。每当我犯错误的时候,父亲总是微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人都会犯错,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次不要再犯同类的错误,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接着,就会和风细雨地告诉我以后应该怎样做才对,并且给我提些合理化的建议,从不大声呵斥。
父爱是灯,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当我在前进的路上不知道该往哪儿前行时,父亲总是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让我不在迷茫中徘徊。
父爱,是蒙蒙春雨,滋润着我的心田;父爱,是冬日的阳光,我在阳光下生活;父爱,如浓浓的蜂蜜,甜甜的。虽然父爱是不善于表达的,但是父亲在默默地关心我,爸爸我爱您,爸爸,谢谢您!
感动我的故事作文篇6
自从报纸上报道了兜兜的故事后,这个因为癌症每天都在与命运进行抗争,因为捐赠遗体让自己的生命坚强怒放的西安人给很多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兜兜,西安人,原名路琳婕,生于196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新闻专业。2006年后,兜兜成了一名“背包客”,游遍半个中国。途中,看到大黑熊骨折受伤,孤苦老人无依无靠,残疾儿童躺在病榻上,她不停地捐钱。汶川地震中兜兜深受感动,为灾区捐款。
今年5月,得知自己时日无多,她决定捐献遗体后,然后开始一个一个说服家人。7月,医生断言,她最多只有20天的生命期限。但兜兜却用乐观和坚强再次冲破了自己的“大限”。“20天并不是我的大限,只要我活着,就会努力与癌症抗争。”在生命倒数的日子里,坚强乐观的兜兜一边做化疗、打点滴,一边投身社会公益事业。2010年9月2日晚,以“兜兜”命名的爱心基金在西安成立,在医护人员的全程陪同下,她亲眼目睹了自己心愿达成。兜兜又一次创造了奇迹。爱心基金成立后,兜兜一面全力配合医生治疗,一面继续着她乐观的生活。
1、在你还有能力为别人做些事情的时候,并且为别人做了些事情的时候,换来的不仅是踏实,还有欣慰。
2、我很反感这两个字,当别人鼓励我“要坚强”的时候尤其反感。我希望我有一种平常的心态,我痛,我就大叫;我无助,我就胡思乱想;我难过,我就会流泪。
兜兜的故事感动着成千上万的人,兜兜告诉我们:只要意志坚强,无论是什么样的魔,我们都可以战胜它。
一路走好!我们会永远记住您的善良。兜兜,谢谢您,一个美丽的名字……将在我们心中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