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读后感范文八(精选5篇)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1
六朝古都南京是座美丽的城市,但是这美丽的背后又曾经有过怎样的辛酸往事呢?
一下车,我就被震撼了:背着老母亲逃难的男子;冻死在母亲血泊中的婴儿一座座按照真实场景创作的雕塑让人心痛不已。
跟随着参观的人流,我们走进了纪念馆。逼真的情景再现、详细的历史资料、被害人的讲述、还有那层层堆积的白骨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1937年12月13日起的长达6个星期暗无天日的日子。
日本兵像一群放纵的野兽极尽所能地污辱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他们三五成群地游荡在南京街头,肆意烧、杀、抢、掠。面对百姓无助乞求的眼神,野兽们亮出黑洞般的枪口和雪亮的刺刀。他们竟然以杀人取乐,进行令人发指的杀人比赛。成千上万的百姓被押到集体屠杀的地方,没有人反抗,无助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30万中国军民就这样去了。
看到这儿,我心中的悲痛和同情渐渐化作了愤怒和疑惑。为什么日寇的铁蹄践踏着我们的祖国,杀戮着我们的亲人,没有人站起来反抗,哪怕只是振臂一呼,哪怕只是绝望的冲锋。中华儿女的勇气哪儿去了?这难道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宿命吗?为了祖的未来,我们就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牢记历史,开创未来,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不再遭受这样的屈辱!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2
如悲如起的音乐,仿佛是一个个滴血的灵魂在哭泣。我冷到骨子里。
啊——被玷污的灵魂,我,只能用鲜血来洗净。那一座座铜像,展现在我面前的不是雕像,而是那禽兽不如的日本人杀害的中国子孙那不屈的灵魂!
走进那庄严肃静的展厅,一幅幅图画在哭泣,诉说着日本人的滔天罪行,那满沾着血的刑具,令我麻木了。
托着沉重的步子走出展厅,冷彻心底的感觉有一次袭来.太阳射出来那冰冷的光,找在那枯树乱石上,导游说枯树之所以没有叶子,地上之所以遍步乱石,像征着当时日本人屠杀的六个星期寸草不生,荒芜人烟的南京。从城墙内到城墙外堆满了死尸,19万同胞被集体屠杀,15万人被零星杀害。日本人的铁蹄践踏了这有着十大古都之称的南京。他们竟还在一边杀人一边发印着日军将尽力保护良善的人民,使他们能安居乐业标题的宣传单!他们没有人性了吗?难道不记得中国和日本是同一祖先的传说吗?更可怕的是,日本军还进行杀人竞赛,其中两个首领向井敏明和野田岩打赌,看谁先杀够100人!他们从句容疯狂的杀到汤山,向井敏杀了89人,野田岩杀了78人,因不满100,打赌继续进行,到了紫金山,他们又各杀了105,106人,又因不知时间,又一次打赌,每人杀150人!还有的中国士兵被他们当做靶子,练习射箭和枪法......
我的眼睛里以溢满了仇恨,猪狗不如的日军,用了多少恐怖的方式来折磨杀害中国人民。春意浓浓的南京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变得荒凉,悲惨。马路上,城墙边,河水里,满满的全是,中国人的尸体!不屈的灵魂何时得以安息!!!
步入两座棺材似的房子,里面陈列着的是被坑杀了的人民的尸骨,皑皑的白骨,不合的双眸,在滴血!我的灵魂颤抖着,脑海里撑着一个信念——不走回头路!
走出纪念馆,我的泪,落了,滴在手背上,很冷。
听,昔日的灵魂在哭泣!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篇3
再完美的战争也会有它的缺陷,总会有人因战争而离战争永远都是残酷的开这个美好的世界。
看看近代的中国,南京大屠杀,那悲惨的一幕幕,相信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还历历在目吧。
1973年,侵华日军蓄意制造了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30多万百姓惨遭杀害,日军的暴行比二战中纳粹屠杀犹太人更加残忍。尽管铁证如山,近年来,日本国内还是不断发生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但墨写的谎言,毕竟遮不住血写的事实啊!!!
这一切一切都是战争所带来的后果,它是悲壮的,是令人愤奋不平的。
想到了南京大屠杀,那我们就可以想到德国纳粹屠杀克拉库耶伐次七千多人民,当他们在一天之内被纳粹杀光时,痛苦便伴随着他们;同样的,纳粹党屠杀犹太人,当犹太人被纳粹活埋时,他们又何尝不痛苦呢?战争带来了什么,只带来了更多的无奈,更多的痛苦和更多的壮士的牺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人曾在24个地点对犹太人进行了至少30次屠杀,杀害了上千名犹太人。二战前,波兰共有350万犹太人,其中大约有300人死于纳粹的大屠杀,目前,波兰的犹太人仅约有2万人。许多波兰人一直认为他们都是纳粹的受害者,对于自己的同胞曾屠杀犹太人的说法难以接受。
和平,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是一朵娇嫩的鲜花,是一张可爱的笑脸,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万物的生命。一旦失去和平,就等于人失去了新鲜的空气,植物失去了灿烂的阳光。所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吧!我们生活在现代,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不要战争,只要和平,就不会再有人战死沙场了。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对于南京大屠杀,我已经非常熟悉了。从小时候听人讲述,到中学历史课本中学习,再到现在的看电影,每一次我的感受都很深,心中的愤恨是油然而生。
而事实大致是这样的: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在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师长谷寿夫指挥下,在全城进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杀,使用集体枪杀、活埋、刀劈、火烧等惨绝人寰的方法,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达30余万。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它的三光政策几乎深入到了所有大大小小的村庄。死亡,恐惧??几乎成代中。南京大屠杀是一面历史的镜子,我们要牢牢地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如今日本人仍然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日本首相小泉仍在参拜神社,这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唾弃的。
同学们,中国要扭转乾坤这个重担就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记住中国人的耻辱,发愤图强,为祖国的日益强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在书里,我了解到这样一个可悲又可恨的民族:日本士兵在世界观建立最关键的时期,被封锁在帝国主义思想的囚牢里,接受严苛、惨无人道的训练。
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自大、好强,军国主义抹杀了他们的个人主义。
在南京大屠杀之前,他们曾经妄想三个月征服全中国。
在这一痴念破灭后,才燃着复仇的火向南京进发。
而后在南京所进行的一系列泯灭人性的罪行,很难说,这其中没有为他们自己遮羞的成分。
美梦破碎,恼羞成怒,借我国人的性命发泄怒火,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除此之外,日军还将他们自己在受训时所受的无人道的折磨,百倍千倍地报复在无辜百姓的身上。
人性总是经不起考验,在军队中处在阶级最底层的他们心里本就压抑着不可计的怒火,而当他们终于面对自己可以随意处置的人时,自然就变本加厉。
一样的年纪,有敬畏生命的青年,也有杀人如麻的怪物。
这本书里并不只一味痛斥日本人的恶,而将所有中国人都放在一个无辜无害的位置,它极其客观地分析了造成南京大屠杀这一惨案的内外部原因,让最真实的、活生生的历史就这样展露在我们眼前。
可是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日军的种种暴行固然可恨,但至今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对待这段历史所表露出的无所谓的态度,从教科书,到媒体新闻、学术研究各种方面,他们都在尽力避开这个话题,试图篡改、抹灭这段历史。
历史到底被遗忘了多少啊,时代的车轮一直在前进,可那是碾压在前人堆积如山的尸体上啊。
我看着书中血腥的描写,一半是震撼,一半是苍白无力感。历史已经发生,再痛心疾首仍是无济于事。唯有当代的我们,不忘过往,以史为鉴。
谨记,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