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端午节作文儿300字儿(整理10篇 )
端午节作文篇1
6月7日,是端午节!我今天是我们最期待的节日,因为早就听说要去万江划龙舟了,我们心花怒放,坐上了去万江一日游的校车。
来到万江,哇!一条长的比天空还要宽的河,好像是去找水神的一条通道。上面还飘着一条一条的龙舟,像是从天上飞落人间的龙神,每一条都栩栩如生。
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包粽子!我们先看阿姨的示范,我就开始包粽子了,先把两片叶子给她包出一个尖尖的角,在上面放上一些糯米,把它铺平。放一些绿豆、五花肉、放半个蛋黄、再放一些米。记住不能放太多,再把它盖住,用线把它绑起来。这样就完成了。有的像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有的'像一个绿色的香包,有的像饼干,有的像一块田,各种各样,美丽极了。我还做了几个粽子。
我爱你行文,是你带着我学会了很多知识,是你让我体会了别人的辛苦,是你让我知道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爱你。
端午节作文篇2
端午节,这是我喜欢的两个节日之一,我就给大家讲讲我家是怎么过节的吧!
早上,妈妈在6时30分就把我叫起床说要为端午节做准备,这时我才想起来,今天是端午节,我马上把衣服穿好,跟着妈妈出发了。妈妈带我来到了早市,我发现,早市一片红色,离近一看才发现那些全是五彩线和葫芦,我看到的东西我全喜欢,而妈妈只给我买一样,我挑挑这挑挑那,终于选出了一个最喜欢最漂亮的',我是这么认为的我马上戴上它去姥姥家,一进门就闻到了一缕缕香味,我立刻跑到厨房,看到盘子里的鸡蛋、粽子把我馋的直流口水,可是妈妈说在中午才能吃,现在你可以吃一个鸡蛋,妈妈还没说完,我就把鸡蛋那跑了。
很快就到了中午,我吃到了粽子,可我奇怪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就是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投江而死,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天上的神仙被屈原感动了就告诉百姓,过来多少天屈原会变成神仙千万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真身于是,大家把粽子投入江里,喂鱼虾吃,而五月初五正是端午节,所以要吃粽子。”我终于明白了。
今天端午节,不但玩的开心了,而且还知道了知识。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今天我们去外婆家过端午节,还没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原来是外婆在做油炸饼呢,我忍不住拿起一个就放入嘴里,呀!又香又脆真好吃。妈妈说只有在每年的.端午节才能吃到这香脆可口的饼。
一会,我又看到外婆拿来几把草,把它插在大门上,我奇怪地问外婆:“这是什么东西?”
外婆告诉我:“这是艾草和菖蒲,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上它,因为它们的茎和叶能产生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还有驱邪作用,就是能把不好的东西赶出去。”我感到很吃惊:原来这草有这么多的功效!
中午吃饭是,我发现桌上有我最吃的黄鳝﹑黄鱼等。妈妈告诉我:“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把雄黄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喝它对人身体也很有益。”
今天不仅有很多好吃的,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
端午节作文篇4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今天我早早的起床收拾好东西去姥姥家过端午节。
刚到姥姥家正看见姥姥在包粽子,我一看高兴极了,因为我也可以试试,我急急忙忙的去洗了手,来到姥姥跟前,对姥姥说:“姥姥我也想替您包粽子”姥姥看看我笑呵呵的说可以,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不能弄的哪都是米,要是弄的哪都是米,就不让我包了,就这样我可以学包粽子了,我看见姥姥先把几片粽叶重叠着放到一起,然后放上江米在放点水,一转就是一个,呵呵,我明白了,原来这么简单啊,于是我也学着姥姥的'样子拿了几片粽叶,摆好后也放了点江米也转了一个三角形,但是不知道怎么的,那小小的江米粒就顺着那几个角都出来了,本来怕姥姥看见不让我包呢,这越害怕这小小的粽子就越和我作对,气坏我了。这时我看看姥姥没看我,还在那认真的包着她手中那小小的粽子,我又仔细的观察了几遍,这回我明白了,不能放太多的米,于是我又试了一个,这个还可以,包出来后米没怎么流出来,模样嘛虽然不好看不过还能让大家接受,就这样我又包了两个,终于会包了。
包好粽子后姥姥就去煮了,过了一会粽子煮好了,我吃了一个“啊”好香啊!看到这中有自己的功劳,心里美极了。这又是我的一个收获。
端午节作文篇5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带我回老家去过端午节。
一走到家门口,浓浓的粽子香味立刻迎面扑来,馋得我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家里,剥开一个就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哇,黏黏的糯米,香香的`肉片,甜甜的干贝,好吃极了!吃完粽子后,我们全家人都一起去看划龙舟比赛。
龙舟比赛开始了,伴着“咚咚咚”的锣鼓声和划手们整齐的呐喊声,龙舟在河里劈波斩浪,奋勇响前。划手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岸上观众的喝彩声不断,水中表演者越划越起劲。“加油,加油,快点划,快点呀。”“好样的,赢了,快赢了。”我在岸上不停地拍着手,扯着嗓门大喊着。过了一会儿,我表哥那队终于不负众望,大获全胜了。等他一上岸,我们大家就又跳又叫的,好兴奋呀!
虽然在我们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但是最令我难忘的却是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书终于到了,在这一天里,人们会在河里划龙舟。吃吃粽子等庆祝端节的事情。
瞧,那一位位划龙舟的战士们正案首挺胸地坐在尤舟上既转睛地盯着前方,那一条条龙舟,都刷着金色、黄色、红色这些耀眼的颜色,而龙舟上的`龙正瞪大眼睛似乎能把河里游动的鱼儿赶走,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
开始比赛了,一号龙舟领先在前,"咚,咚”6号龙舟的鼓声响彻云霄,使划桨手们的划桨速度渐渐地加快,逐渐超过1号龙舟,成为了第一名,4号龙舟加快了划桨的速度,“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速。”随着加油声越来越响,4号就超越了1号龙舟,与6号龙舟一争高下,它们两条船时而并排,时而一前一后。可是,没想到的事,正当1号和4号龙舟一争高下的时候,5号龙舟突然从旁边冲了出来,越过终点线,成为了第1名。
虽然这个端节下雨了,但我仍是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篇7
端午节到了,我们一家人打算去姥姥家过这个令人开心的日子。
“快点,一会儿就赶不上车了。”对于爸爸妈妈的联合攻击,我们只能离开那温暖的被窝。虽然很委屈,但是一想到要去姥姥家时,就加快了速度,在准备走时,我们就开心的想:给姥姥买什么东西好呢?忽然,弟弟想到一个很棒的`主意,就说:“昨天,阿姨送来了一把香蕉,不然我们送给姥姥吧!”然后,我们拿着香蕉就走了。
在去姥姥家的路上,我闲着无聊就拿出一本书看了,一会儿,我累了就睡觉了,“佳雪,别睡了,快到了。”爸爸对我说。
一会儿,到了,我们一下车就看见姥姥在等我们。“姥姥端午节快乐”我说。然后,我们就回家吃午饭了,我们就在院儿里玩儿了会儿。
时光飞逝,转眼间,就该上学了,我们就依依不舍的回家了。真希望下一个端午节到来,那样,我们就可以吃香喷喷的粽子了,哈哈!
端午节作文篇8
今日是端午节。今日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一定要吃粽子呦!我现在已经闻到粽子的香味了!
我冲进厨房,到锅旁一看:锅中热气袅袅,几个被棕叶包得牢牢的粽子浸泡在水里。“哇!好多粽子啊!”我叫到。“刷好牙再来吃吧。”妈妈对我说。我以风(不对!应该是光)的速度刷好牙,坐在餐桌旁,等待着美味的大餐。
没过几分钟,一碗香喷喷的粽子立即出现在我的眼前。这些粽子的口味样样齐全:有肉馅的、赤豆馅的、蛋黄馅的等等。我最爱吃的当然是大肉粽啦,我选起一个,急忙扯下外面包着的粽叶赶紧吃。
当我咬下第一口时,我又一次品尝到了那鲜美的味道。美味的糯米再加上好吃的.肉,简直胜过山珍海味。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我想到粽子的由来。
公元前340年,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入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它的躯体,大众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日,大众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代代相传。现在,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问着妈妈关于屈原的故事,过着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篇9
每年一进农历五月,隆重的端午节就来了。
在端午到来之前,老百姓们常逛的超市,市场就开始卖芦苇叶,黏米和蜜枣,人们都会买齐这些包粽子的材料,用包粽子的方式来庆祝端午节。
妈妈在每逢端午节上午都会去熙熙攘攘的市场,去买包粽子的材料,回到家后将米和蜜枣泡一阵,下午3:00左右开始包粽子,我在一旁捡包粽子的笑来递给妈妈,他拿了34片芦苇叶小心翼翼的卷成一个小窝,在里面放两个蜜枣,再用米把里面铺满,再扣住盖,把多余的叶子按规律包起来,在拿线绑住,这一系列娴熟的.动作成就了一个粽子。
妈妈接着又做了两盆粽子将粽子一个一个放进蒸锅,大约过了15分钟,我打开锅盖。一股诱人的香气顿时充沛了整个厨房。
晚上,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品尝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粽子,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端午节作文篇10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哼着这首儿歌,不知不觉端午就要来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吗?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在我们这里,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有插艾叶、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可是你们想知道它们的来历吗?来,听我介绍: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水,用来杀死毒虫孳虫。
同学们,你可知道,虽然在我们这里,端午节是这样过的。可是在外地,就不是这样了。比如说: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它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一边哼着这首儿歌,一边期待着端午节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