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大河网,请分享给你的朋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小学作文 > 优秀作文

传统节日写作文(精选6篇)

来源:其他 时间:2023-12-10 手机浏览

传统节日写作文篇1

时光飞逝,又到了春节了,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以说是这一年的一个盛世了,辞旧迎新。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贴春联,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我们小孩子也非常快乐,可以穿新衣、戴新帽,买新文具,但我最高兴的还是今天爸爸教会了我放烟花,我以前胆小,不敢玩,爸爸首先教我点“小飞碟”,点了之后要赶紧跑到十米之外,看它飞旋到天上,我学会了。然后爸爸教我放“电光棒”,点着后手要赶紧收回来,它就绽放出绚烂的火花,我又学会了。接着爸爸又教我放“坦克”这种烟花,点了之后要跑到五米以外,看它的炮筒喷出烟花,我又学会了,爸爸夸我很聪明,我心里得意地笑了,现在爸爸教会我了,我以后就可以大胆地玩烟花了。

除了放烟花之外我还有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那就是大人们给我的`祝福红包,祝我好好学习,长大了做国家的栋梁之才,我知道过了春节我又长大了一岁,我应该更加听爸爸妈妈的话了,应该更加懂事了。

传统节日写作文篇2

今年,我第一次跟着爸爸回河南老家过年。在老家过年和重庆过年很不一样,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过得最特别的一个年了,特别有年味儿!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以前,我以为这样的景象只有在古诗里才能看到。没想到,我的家乡,至今还保持着春节贴桃符的传统。我们老家有这样一句俗话:二十八,贴嘎嘎。嘎嘎是什么?是肉吗?原来呀,嘎嘎的意思就是指花花绿绿的春联和年画。腊月二十八,我和爸爸一起将春联和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年画贴在大门上,贴在窗户上、挂在小院里,整个小院瞬间焕然一新,显得格外喜庆。

最热闹的要数除夕这一天了。当天,爸爸邀请了整个家族的亲人们都来我家团年。上午亲人们陆陆续续地来到家里,足足有六、七十号人呢!大家一起动手,分工合作,我也当起了司炉工,专门负责烧火。此起彼伏的切菜声、炒菜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小院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傍晚,香喷喷的年夜饭终于做好了,我数了数,足足有八大桌。年夜饭很丰盛,鸡鸭鱼肉样样都有,十几种菜品呢。有的菜我在重庆吃年夜饭时也吃过,但有几道菜很特别,看着我疑惑的眼神,爸爸指着桌上的菜告诉我,这道菜叫四喜丸子,寓意福、禄、寿、喜,团团圆圆,所以只能装四个丸子;那道油炸鱼是黄河大鲤鱼,寓意吉祥、年年有鱼,是老家的压轴大菜;这个盘子里装了很多个动物形状的馒头是蒸大枣馒头,寓意在新的.一年里能红红火火;还有独饺戏,就是水饺,是老家年夜饭的必备主食,有新年交好运的意思。听着爸爸的介绍,我心想:原来老家吃年夜饭还有这么多寓意,难怪看不到我喜欢吃的大米饭。不过,没有米饭没关系,能吃到香喷喷的家乡菜,和这么多人一起吃年夜饭,我感觉特别有年味。

吃过年夜饭,我们也开始放鞭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鞭炮声、炮仗声、礼花声各种各样的喜庆声连成一片,为这无边的夜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知道吗?这些都不算什么,除夕那天晚上,天公作美,家乡下起了大雪,天空雪花飞舞,轻盈的雪花和烟花交至在一起,只有见过的人才知道有多美!

这传统、热闹、美妙绝伦的年,是我过得最热闹、最开心、也是最特别的年。你是否也很想体验一番,欢迎你们来我的老家做客,体验一下不一样的新年!

传统节日写作文篇3

清晨,一串响亮的爆竹声把我惊醒,我睁开朦胧的睡眼,却清醒地知道:我又要长大了一岁了。

一大早,爷爷哼着小曲,踩在高高的凳子上,在家门口贴上一副红红的对联,对联上写着我们全家新的一年美好的愿望。奶奶和妈妈开始忙碌起来,为年夜饭做准备。每年的这一天,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只吃早饭,中午可以任性地吃各种各样的小零食,下午三点就会开始我们的团圆饭——饺子宴。

奶奶从冰箱里取出前一天准备好的大白菜和肉,把它们切碎,活在一起,加上各种各样的调味料,香喷喷的饺子馅就做好了。妈妈把面粉加上水,用力地揉啊揉啊,直到变成了一块白白胖胖的大面团,然后再把它们擀成一个个喜笑颜开的小圆脸。我挑了一张最圆、最大的饺子皮,用筷子夹上肉馅,放在中间,像折纸一样把两端对折,然后把饺子最尖的两端也对折,形成了一个圆形,我给它们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团团圆圆。

大家欢声笑语中忙活了一天,饺子包好了,一个个饺子像小士兵争先恐后地跳进烧开的锅里,不一会儿又一个个从锅里跳到了盘子上。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一上桌,我就认出了我的团团圆圆。我兴高采烈地告诉大家:看,这是我包的!说着,爷爷和奶奶和妈妈的碗里各从我的.筷子上落下了一个团团圆圆:爷爷、奶奶、妈妈,新的一年祝你们身体健康、笑口常开!爷爷奶奶脸上笑开了花,妈妈举起一杯可乐大声地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我们家的小宝贝开开心心、学习进步!四个杯子碰在了一起,喷洒出了甜甜的可乐,也洋溢出团圆的喜悦。

吃完圆圆的饺子,奶奶又为大家端来了甜甜的白果红枣糖水。我们挺着圆圆的肚子坐在沙发上看春晚,好不容易熬到了跨年倒计时,爆竹声震天响,我的眼皮早已经不听使唤,梦里新的一年来了。一切又都是崭新的!我真的又大了一岁。

传统节日写作文篇4

有了源头活水,才有江河的澎湃;有了文化根基,才有民族的繁荣。面对世代相传承载华夏文明的传统节日和新潮时尚名目繁多的进口节日,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哪里才是我们的根,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把根留住,只为那骨子里流淌的龙的血液,只为那共有的.黑头发、黄皮肤。

传统节日是一种民族文化形式,其受重视的程度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主流文化形态。一位哲人曾说:“一个民族的节日,便是这个民族最壮美的历史。”可以说,中国的每个节日都讲述了一个意味隽永的故事,或是彰显着金戈铁马为国尽忠的豪气,或是诉说着柔肠百转海枯石烂的情话……它能让亲朋相聚,共话巴山夜雨,自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调;亦能聊抒思念之情,慨叹盈虚无常,自是一种寄托,一种交流。它能思接千载,折射古文明的光辉;亦可传承礼教,提升现代人的修为。可以说,传统节日已成为凝聚亿万人心的中国结。

然而时下洋节一天天地在中国大地上红火起来。从一开始的图个新鲜,看个热闹,到后来的大张旗鼓,风起云涌,大有取代传统节日之势。扫地红尘飞,才著工夫便起障;开窗日月进,能通灵窍自生明。并非要对这些舶来品一律说不,只想让国人明白何为本,何为末,可别忘记了名姓,拜错了祖宗。

把根留住,留住那“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无奈,亦是一种幸福;留住那“金风玉露一相逢”的邂逅,自成一段佳话;留住那“清明时节雨纷纷”,便是一种寄托;留住那流觞曲水的高雅,实乃别样逍遥。

传统节日写作文篇5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等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年前的元宵节,我在老家看到了一场精彩的舞龙灯表演。

老家舞龙灯的风俗很讲究,正月十五龙灯上庙。上午,村里就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龙灯要开光啦!家家户户端着贡品去拜龙王。下午,龙灯要上庙了,全体男女老少早早来到庙前的广场等候,连寺庙二楼的走廊都挤满了人,大家兴奋地等着。我坐在小叔的肩上,心里想着:我终于可以目睹龙灯是什么样子了。

龙灯来了!人们欢呼起来。远远看去,一条红色的龙缓缓的向寺庙游来。近了,啊!好威风!当时我差点把它当成了真的龙。再近一些,我终于看清楚了它的真面目:它有大大的龙头,张着大大的'嘴巴,叼着一颗大大的龙珠,下巴飘着长长的龙须,两颗眼球像两只灯笼,头顶上长着威风凛凛的龙角;龙头后面是光亮鲜红的龙身,龙身背上有许多金光闪闪的龙鳞,身子最后是它高高扬起的尾巴。

整个龙灯由十几个舞龙人举着。只听引龙铃一响,龙头就动起来了,龙对着庙门点了三下头,然后跟着引龙铃左右晃动起来,这时龙身也扭动起来,最终舞成了一串旋转着的圆环。舞龙人的呐喊声、观众的欢呼声、小孩子的嬉闹声汇聚成了欢乐的海洋,只见龙身越舞越快,庙门前的烟也越来越浓,这条龙好像真的在腾云驾雾。这样的高潮一波接着一波,看龙灯的人久久不肯离去。

老家的龙灯真有趣,有机会我也想去耍一耍龙灯。

传统节日写作文篇6

一大早我还在睡梦中就被鞭炮声吵醒了,父母亲喊我快点起床告诉我说今天是元宵节,应该早起下楼去放鞭炮,这个任务当然是我和我的爸爸去完成了。

我和我的爸爸拿着鞭炮下楼,别提有多高兴了,我的爸爸把鞭炮摆好后把打火机递给我说:“儿子你来点火吧”。我有点害怕不敢,我的爸爸鼓励我说不用怕,点完赶紧跑,我按照我的'爸爸教我的去做,真的就做好了。

这时妈妈在楼上喊我们快点回家吃元宵,妈妈说吃元宵表示一家人会团团圆圆在一起永不分开,我爱我的父母亲,爱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我希望我们永远不分开!